□文/周 菁,华南师范大学讲师,文学博士
电影《云水谣》剧照
新世纪以来,经历了百年的中国电影早已卷入了全球化的漩涡,随着我国一系列产业化政策的推动,电影创作生产呈现多主体投资的多样化局面。中外合拍电影在政治和经济动力的作用下,一跃成为国产电影的生力军。不仅如此,合拍片还担当了中国电影跨界出征的先锋角色,担负起跨文化传播重任。
按照我国于2003年出台、2004年修订并实施的《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中外合拍电影是指依法取得国家《摄制电影许可证》或《摄制电影片许可证(单片)》的境内电影制片者与境外电影制片者在中国境内外联合摄制、协作摄制和委托摄制的各类电影片。目前,我国摄制这类影片多以联合制片的形式和境外资金合作,简单地说来,这种形式就是中外双方共同投资(含资金、劳务或实物)、共同摄制、共同分享利益及共同承担风险的一种摄制形式。按照国家政策,中外联合摄制的电影可以享受国产片待遇,并且享受相应优惠的税收政策。
中外合拍片从建国至今经历了三个发展的阶段:
(1)1949年~1979年 合拍萌发期:对外交流之桥
1949年9月,中国与前苏联的制片单位合作拍摄了大型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和《解放了的中国》。次年,两国合作完成《中国杂技团》与《长江大桥》,这几部纪录片宣告新中国与外国合作拍摄电影的开始。之后,我国分别和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等国合拍纪录片。
1958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与法国加郎斯公司合作拍摄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故事片《风筝》,这是西方电影工作者首次介入新中国电影创作。之后,我国和越南、前苏联等国家都合作了故事片的拍摄,合拍片在这个时期里主要肩负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桥梁和国际交往的工具。
(2)1979年~2001年 合拍高潮期:身份确认之镜
1979年8月,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正式成立,专门承接境外合拍申请。合拍公司成立未满一年,就接到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片商和独立制片人的213起拍片申请,中国电影对外合拍事业开始蓬勃发展。
文化上同根同源的香港电影人率先回到内地拍片。1980年,杜琪峰的导演处女作《碧水寒山夺命金》在内地取景,之后与内地合作拍摄的《绝处逢生》、《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少林寺》等影片在香港现代化的电影技巧和动作、舞美设计的推动下,实现了中国影片在题材和表现空间上的开拓,并促使了中国电影从宣传工具的单一功能逐步向通俗性的娱乐大众的功能转化。据统计,仅1983年和1984年,中国电影市场观众过亿人次影片有7部,而其中5部是合拍片。
1993年1月,国家广电部《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及其《实施细则》的发布,中国电影产业改革进入深水区。各国有制片厂为了生存,都走上了大规模合拍的道路。此时依然是港台影人最先嗅到商机,合拍热潮再次来袭。据统计,在1993年完成的154部故事片中,三成是与港台合拍片。如《秦俑》(1988年)、《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1989年),《霸王别姬》(1993年)、《变脸》(1995年)、《西洋镜》(1996年)、《荆柯刺秦王》(1999年)等为中国电影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与港台第二波合作在视觉冲击力以及人物性格的复杂变化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尤其是有内地第五代导演的参与,又给合拍片在文化韵味、艺术精神以及电影形态、语言方式上带来了新的潮流。
该阶段的合作多是采用劳务协作的方式,即内地电影厂多以投入资源、人力的方式参与影片创作,中方并不注入资本,故也不参与市场的分成和奖项分享,没有影片创作的主动权。但中国电影从此把自己置身于当代世界多元文化对话的新格局中,从封闭走向开放,实现文化转型,逐步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
(3)2002年至今合拍理性期:跨界出征之先锋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WTO。中国正式进入全球化进程,电影产业化和跨国合作成为中国电影的必然选择。以2002年2月1日新的《电影管理条例》颁发为改革的总体标志,以市场意识为核心,以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点,电影领域对资产格局及体制格局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合拍片首当其冲成为改革的重点对象。
合拍片由于吸收了境外机构的市场运作经验和商业运作模式,很快成为国内市场票房的绝对主力。最明显的变化是,1997年~2000年内地十大票房排行榜中还看不到合拍片的身影,但是从2002年合拍片《英雄》单片票房创下2.5亿元,占当年国产片总票房一半时起,中外合拍片就是国片票房的主要贡献者。2003年~2009年,连续七年时间,合拍片以每年至少8部的成绩进入内地票房前十名排行榜。这一局面一直延续至今。
在海外市场,合拍片同样独领风骚。自中国电影“走出去”工程从2001年底开始试行以来,合拍片就是国产片跨界出征的枭雄。2005年,全国共有69部影片销往24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票房总计达到16.42亿元,其中27部合拍片的境外票房约占99%的份额;2007年,38部合拍片贡献了18.4亿元的海外票房收入,占据了总收入的91.1%。这些数字反映了中国与国际电影业的合作日趋紧密,合拍片成为走出去的重要商业运作模式。
目前,合拍电影在中国电影高速产业化的裹挟之下,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为目标,通过商业电影的营销和运作模式,不仅把国人的目光重新聚焦在国产电影上,使沉寂已久的电影娱乐重新活跃了起来,而且为国产片注入了新的内涵和生机,使国人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光明前景充满期待。
从电影市场的长远发展来看,合拍片凭借各方雄厚的资金、出色的制作班底、具有市场号召力的明星和丰富的国际营销经验等优势,势必成为国际资本与资源集结的平台。我国的合拍片也开始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和特点。
(1)从国际代工走向国际合作
合拍片本是中国境内制片公司和境外制片公司共同投资,共同拍摄,版权共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一种合作拍片形式。但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之前的合拍片中,由于境内公司的资金投入比例偏小,或者只是把场地和劳务折算投资,故而基本没有利益共享的机会。虽然这些合拍片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这些“国际代工”产品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首先,内地拍摄资源被边缘化、符号化。诸多合拍片中出现的所谓中国元素,包括场景、人物,甚至故事,多是作为一种符号或隐或现地呈现于电影之中。比如《少林寺》、《木棉袈裟》等,由中国内地武打明星主演,拍摄地点也是内地,但是因为制作班底来自香港,观众看到的只是香港武侠片的风格和特征。其次是影片版权的归属问题。如荣获九项奥斯卡大奖的《末代皇帝》,中国当时派出了最强大的阵容与之合作,并受到官方的大力配合,但因为没有直接投资,其海外票房收入及版权与中方没有任何关系。
电影《霸王别姬》剧照
加入WTO以后,这两个突出问题得到了改观,电影界的合作意识逐渐取代了代工思维,中方的制片单位和发行单位都开始重视影片的商业控制权。2002年8月,天津电影制片厂与香港电影神话有限公司合作拍摄影片《天脉传奇》,历史性地使片方分账比例达到40%。同年,《大腕》从投资到发行模式都真正融入了世界市场。影片由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中影集团公司、哥伦比亚电影制作(亚洲)有限公司联合制作,首次改变了以往合拍片中,中国无权参与全球票房分账的局面,完全以中方为主导。华谊兄弟既是投资方,也是承制方,所得利润按投资比例分账。有关影片的制作、经费等因素基本都由中方说了算,美方员工和助理等在拍摄期间都归中方管理。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崛起,合作形式向纵深化和多元化发展。《大腕》之后的《天下无贼》、《夜宴》等影片,合作双方投资各半,发行上内地合作方负责内地市场,香港合作方则负责香港和东南亚市场,双方优势互补。及至近几年的《云水谣》、《投名状》、《赤壁》等合拍大片,中方不仅投入资金,还牢牢把握内地制片管理权和市场发行权,显示出合作关系中的主导态势。
(2)从单一渠道合作进入多元渠道合作
截至目前,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合拍片,使得中国与国际电影业的合作越来越频繁。除了已经形成相对成熟合拍模式的内地和香港的两地合作之外,与亚洲地区的合作,与英语片地区的合作,与欧洲非英语片地区的合作也都得到了发展,合拍方从最初的两家合拍发展到如今多家合拍。合拍片开始进入全球资源整合的理性合作期,“风险共担、理性合作”的理念深入到合作的方方面面,成就了一大批合拍商业大片的问世,带动了内地乃至整个中国市场的全面复苏。
与境外机构合拍,从单一的港台渠道合作转向多渠道合作,给中国电影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加速了电影商业化属性的回归。电影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高风险行业,合拍片恰好是分担风险的最为有效的制片方式。从《英雄》与保险公司合作再到《夜宴》首次尝试向银行贷款拍片,发展至今天的《十月围城》、《功夫之王》、《赤壁》等来自数个地区、国家的资金合拍大片,电影投资的多元化日渐受到重视。2009年,《恋爱前规则》、《机器侠》、《非常完美》等合拍片中还吸收了如盛大网络、乐视网等其它产业的跨行业投资。其次,多渠道合拍片还促使了中国电影类型化创作的转向。以2009年的合拍片为例,合拍片结束了古装巨制独大的局面,被时尚、谍战、古装、爱情、警匪、搞笑、文艺等各种类型影片成功分流。
(3)从“港台潮”转向“中国风”
随着中国电影业的迅速成长,更多海外影人和境外资金都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合拍,也逐渐改变了合拍片的整体面貌。“港味”逐渐模糊,“中国味道”、“中国风”,对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的挖掘和运用,以及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关注和参与成为当代合拍片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
以2005年中外合拍掀起的一个小高潮为分界点,之前的合拍片更多的是以西方为主导意识观念的“他者”视角创作的,包括《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霸王别姬》等国内外知名影片,它们在电影中所展露的“中国风”,如阴冷森严的大院、雕栏画栋的大染坊,还有国粹京剧等这些中国特有的民族符号和元素,或带有民族寓言式的厚重,或呈现出东方气质和神秘感。但是之后的合拍片,如《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赤壁》等影片,多以类似“高概念”的制作模式生产和销售。这样的变化必然使合拍片中的“中国风”更具有国际化和全球化的特点,借中国的题材讲述人类主题,更加注重观影过程中的视听感受以及中国元素被转换为视觉符号等做法成为合拍片主流。
合拍片作为最能直接参与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流、推动、碰撞和融合的载体,跨文化传播的愿景非常美好,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尽如人意,其中有两个问题尤为突出。
中国电影从来都希望在国外的主流院线占有一席之地,但困难是显而易见的。据统计,“目前全球电影市场中,美国电影占据了92%以上,欧洲电影占了约6%,剩下的2%左右留给非欧非美的影片。中国电影目前争夺的正是这2%。当然,同时盯住这2%不放的,还有印度、日本、韩国等电影产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刘阳:《三家电影公司的出口心得:学会讲人类的故事》,载《人民日报》2010年1月19日)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传播模式要受到文化亲和力、时空接近性、国际贸易和国际关系的强烈影响,而中国电影的国际生存空间如此狭小,相较于参加国际电影节的交易环节、购买国际电视频道的播放渠道等方式,国际合作制片无疑是最直接,也是最有利的开拓海外市场的方式和策略。近五年来,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总收入中合拍片的份额平均占到九成以上。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雄厚的国际资金和海外发行渠道是打开海外市场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一部影片真正走进海外观众的心里,文化层面的理解和沟通固然重要,但是自有文化的消减却也是值得警惕的。而现阶段合拍片中传播何种文化,采取何种叙事方式和语言,其决定权都受制于资金的权重,并没有考虑文化沟通和融合这个大的前提。
合拍片作为引领国产片产业化结构调整的市场主力军,成为一股向境内聚合人气,实现产业繁荣和升级的重要力量。同时,合拍片还肩负着走出国门,向外展示中国电影实力和文化的重要责任。但是,从现在的合拍实际来看,合作双方依然停留在资金和市场层面的合作,理念和文化的融合与合作并未受到真正的重视。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创作观念影响下,境外投资趋于谨慎、理性,投资方和创作者更愿意复制成功经验,导致大批合拍片类型单一,题材相近,毫无创意。这种向西方世界、商业规则“求同”的倾向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电影的形象和质量。
回顾历史,反思现实,从文化隔阂走向沟通融合,从文化一元走向文化多元,是合拍片的基本诉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除了借鉴欧美合拍片的成熟运作机制外,最根本的是需要在创作过程中贯彻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坚持多样,承认差别,并在创新中发展和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以及文化品格。如此,中外合拍片才能保持跨界先锋的姿态,走出国门,获得更大范围的接受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