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怡,王先恕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现场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按照课程的知识理论组织教学,以知识体系为主要教学内容,把知识点按章节分述,学生由浅入深一点一点地逐步掌握知识技能,然后再将这些知识技能应用于实践。这种教学模式适合于理论性较强的科目,但不适用于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主要目的的高职专业课教学。为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许多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提出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是以行动为导向,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课程项目化,是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密切联系地方产业发展实际,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技能的训练项目,根据项目组织实施教学与考核,使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得以实现。结合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房屋构造》这门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根据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职业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并参照材料员、施工员、资料员等职业资格标准,分析岗位的职业活动能力,确定典型的行动领域。课程学习载体所涉及的工作任务,要求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真实工程。构建学习领域,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过程,使学生不仅能够学后做,学中做,还要做到做后学,做中学,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的要求。
高职《房屋构造》这门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应用性强,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房屋的构造组成,理解房屋构造的基本原理,掌握房屋各部分组成及典型构造做法,能根据房屋的使用要求和材料供应情况及施工技术等具体条件选择合理的构造方案;进行简单的中小型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培养学生理解建筑设计意图,查阅相关建筑规范、建筑图集等资料,读懂建筑施工图,从而进行建筑构造处理,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职业能力。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我系建筑工程技术教研组深入滁州及周边建筑类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与企业专家一起,分析建筑类职业工作岗位群各岗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上,课程组进行了职业能力归纳,得出建筑类岗位群的共同能力。
1、先进的课程设计理念。旨在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按照“通过工作获得知识”的原则,依据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设计教学内容,同时遵循学生认知学习的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融教、学、做三位一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2、课程设计思路。(1)以任务为载体,合理组织、选取教学内容。以建筑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选择把能够充分反映现代建筑工程构造技术条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强的工作领域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内容即课程。同时,以能力为主线,对原有的《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等课程内容重新进行了整合,将实际工作任务和构造相关理论知识融合,并将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新编排,以工程实际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将相关理论知识分解到各个学习情境中,以完成各个学习情境下的实践任务来引导理论知识的学习。(2)以行动为导向 优化教学过程《房屋构造》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应以学习载体所涉及的工作任务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3)“双师”指导 完善教学资源。聘请校内基建处工作人员和本地区甲级设计院建筑高级工程师为课程兼职教师,以“双师”素质或“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完成教学指导任务。师资的配置确保,既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指导,又能为学生提供实训支持。
通过网络资源、电子课件、视频等方式,构建课程立体的学习资源。课程的资源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支持条件。
通过前期大量的调查、讨论,最后确定了三个项目作为学习背景(如图1),以工作对象(基础、墙体、楼地面、楼梯、屋顶等)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设计为一个系统化、完整的工作过程,遵循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地设计学习情境。
图1 《房屋构造》课程项目化内容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一)任务导入:教师首先将项目引导文下发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
(二)资讯(相关知识):学生查阅资料,求找资讯问题答案,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并听取其他小组的汇报及教师的总结,完善自己小组的答案。
(三)资讯(任务分析):教师以引导为主,带领学生任务分析,穿插提问,提出阅读要点,要求学生填写引导文中相关内容。
(四)资讯(知识讲解):引入教学内容(如何实现任务),教师提示任务完成所需要的设计原理和要求,教师演示设计思路。
(五)任务计划:教师布置完任务,学生按照任务要求,结合任务分析,以组为单位,提出完成任务的实施计划,并提交教师审阅。
(六)任务决策:教师对小组提交的任务实施计划的优缺点进行点评,通过点评,学生对所在小组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进行反思并修改计划,形成最终实施方案。
(七)任务实施:学生对照任务施工图,根据自己的实施方案,模仿完成设计任务。
(八)任务检查:各个小组逐一展示各自完成的任务成果,接受其他小组和教师的检查评价。
(九)任务评价:通过听取其他小组的汇报及教师的总结,完善自己小组的设计成果。
项目在推进的过程中,按照“教师指导、规范演示、学生操作”的教导过程认真进行,同时注重检查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及时的纠正。在推进每个项目前,教师首先讲解房屋构造设计原理,规范要求及注意事项。同时告诉学生建筑规范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查阅规范的良好习惯。
高职高专学校以培养具有应用性、创新性的岗位工作能力为核心。课程项目化,是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密切联系地方产业发展实际,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技能的训练项目。《房屋构造》项目化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工作任务分解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使他们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这种教学模式将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谢桂英,夏云涛.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程改革探索[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82-83.
[3]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2).
[4]陈爱玖等.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5,(1):1-3.
[5]张健.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审视与抉择[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