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冰
(温州都市报,浙江 温州 325000)
尽管有人把时评归于一种“脑残文体”,未必完全符合事实,但时评这类新闻评论的文风,当下确实出现了一种不可忽视的“流弊”,那就是:一些时评作者习惯于“望文生义”——翻一翻报纸,看一看帖子,把一篇新闻报道琢磨几遍,就匆匆下笔、滔滔而论。却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一不留神,难免会有偏激、偏颇之论,难免会有“蜻蜓点水”之论,或者“隔靴搔痒”之论,甚至出现谬论,“望文生议”也就变成了“望文乱议”。
一是就错论错。“望文生义”容易造成文章观点“卑之无甚高论”。有的新闻评论,还会因局限于“望文”,出现了“就错论错”的状况,导致“乱议”。
温州市区曾发生一起由“我爸是市长”引起的群体性事件:19岁“奔驰男”马文聪因驾驶奔驰越野车与人发生纠纷,有目击者说“奔驰男”曾喊:“我爸是市长!”事情通过因为微博、论坛“有图有真相”散播,一些时评作者纷纷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煽动起公众的正义感:有说“官二代”过于猖狂要求严惩的;有说“社会道德缺失,民众对特权厌恶”的;有呼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不一而足。可真相如何呢?后经警方调查核实:“奔驰男”根本没有喊什么“我爸是市长!”,他的爸爸最后也被证实是一名普通温商。
尽管评论者不用对失实的新闻源或者失真的新闻细节担负第一责任,但是评论者完全有责任追问真相、厘清基本事实,并由此作出准确的判断。不然,像这样建立在一个残缺乃至虚假的新闻事实之上的评论,看似雄辩滔滔,言之凿凿,哪知是就错论错。如此望文乱“议”,简直是在误导舆论、误导公众!
二是瞎子摸象。听风就是雨,是泥沙俱下的网络舆情的一大现状。作为时评作者,理应保持客观理智,而不能妄加揣测,以致以偏概全。但一些时评却像“瞎子摸象”,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致使立论出现偏颇。
温州街头曾出现“神秘行善者”:有一天,两个三四十岁的女子手提装着6万元现金的黑色袋子,开着红色轿车,沿大街小巷寻找伏茶点送钱,却不愿拍照、不愿透露姓名。这事被人发到网络上后,有媒体评论者居然提出质疑:这两名“神秘女”“到底是行善还是另有隐情”?有的居然说:这些钱“就算是不义之财,就算是受贿来的,能捐给百姓和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也算是用到正道上了,反正那些贿赂人的钱在他们手里也是黑钱”。
低调行善居然就变得“另有”不堪的“隐情”,依据在哪呢?在真相未能大白之前,作为一个时评作者,居然就胆敢如此“望文乱议”,对事主妄加揣测,进行“有罪推断”,实在是一个“糊涂法官”。
“就错论错”、“瞎子摸象”是“望文乱议”的两种典型表现。除此之外,还有“望文”而生“圆滑世故”之议,“望文”而生“假情假意”之议,“望文”而生“味如嚼蜡”之议,“望文”而生“百无聊赖”之议,“望文”而生“老翻白眼”之议,如此等等,都是“望文乱议”的种种表现,就不一一赘述了。
“望文乱议”在网络口水中、在一些微博跟帖中,倒是很常见的一种“流行病”。毕竟,在碎片化的网络信息里,在泥沙俱下的公平社交平台上,出现这种流弊并不值得奇怪,也因此伴生了所谓的“谣言粉碎机”。因此整个网络生态,自有一种最终澄清谣言、显露真相的自我平衡的“自净”能力。但新闻时评不应该等同于围观起哄的随意跟帖,不应该等同于读报随感,它还有甄别事实、厘清真相、准确判断、引导舆论的功能。那么,“望文生义”乃至“望文乱议”,就成为时评写作的一大忌讳。
为什么目前时评界这种“望文乱议”的弊病屡见不鲜、而且日益凸出几成流弊呢?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有这两个方面:
隔岸观火。照道理讲,时评的最大威力和效果,特别是对一些地市报来讲,就是针对本地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舆论监督和引导。但因为受到当地媒体舆论环境的束缚,本地化监督十分艰难,于是对本地出现的一些焦点、热点问题,尽管外地纸媒、网络已经炒翻了天,一些本地媒体却往往“装聋作哑”,习惯性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得已“择而求其次”,调转“枪口”实行“异地监督”,就此出现了隔岸观火,隔空喊话。
因为“隔着岸”,无法深入新闻一线,论者对“对岸”的“乡情”、“市情”乃至新闻事件的“内情”、“详情”等实情,缺少一种切身体味。也正因为“隔着岸”,对新闻事实的细节和真相的掌握,除了“望文”之外,往往缺乏其他更多的消息来源途径,事实真相求证、新闻细节甄别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上有的时评作者对新闻报道的基本事实缺乏必要的质疑、对新闻报道中出现的一些疑点缺乏刨根问底的追寻,因此往往容易被记者牵着鼻子走,被见报稿件可能预设的立场牵着鼻子走,被网络上、微信微博中的一些不确定信息牵着鼻子走,从而误判“火情”。如此“望文生议”,就难免会出现“望文乱议”。
隔行隔山。本来,评论文章就是“卖观点”,卖的是“真知灼见”,卖的是“一针见血”,卖的是“有益建议”,这就需要“内行人说内行话”。在缺乏某些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在缺乏一些必要生活阅历的情况下,应邀而“稿”,匆忙急就,对不熟悉的领域明知难写却为完成任务而去硬写,在这种情况下,望文生“义”而想不说错话真的很难。就算自圆其说,也多是泛泛而谈,俨然文字老油条,所议所论就难免常常流于皮毛和老套,乃至犯错,导致“望文乱议”。
调查的深度成就评论的高度。要避免望文生“议”而出现的假大空、同质化、低俗肤浅等流弊,就必须就自己所关注的话题,有自己的深入调查和分析。
要避免“望文生义”可能出现的错误,对自己所议之事有一个独到、准确的判断,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评论走出办公室”,别只满足于“望文”。只有走出办公室,论者与事实之间,才能做到无“隔”。
另外,有条件有可能的话,还应该尽可能和新闻报道的作者多多沟通,了解记者在采写新闻报道时候所知道的一些未见诸报端的“内情”、“详情”以及和背景。与此同时,评论者对自己所议之事,还要对新闻报道中的一些关键性的节点,进行反复质疑,多方求证,进行多角度分析,以求对所议之事的真假,能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对所议之事的价值,能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因为不准确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可能直接导致错误的观点。
正因为时评作者可能对新闻发生地的“乡情”、“市情”乃至新闻事件的“内情”、“详情”等等实情缺少切身体味,这就要求作者在落笔评论时,要慎之又慎,不说过头话,不说没有事实支撑的话,不说疑点未解就匆忙下结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