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红
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 210041
产后访视是访视医生在产妇及婴儿出院后上门对母婴进行健康回访的一项延续性服务工作,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医学模式的改变,高质量的产后访视可以降低母婴疾病发生率,保护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提高母乳喂养率及母婴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为从事产后访视工作的访视医生,探讨如何做好产后访视及在产后访视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2010年1月—2012年12月分娩的产后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社区居住的产妇1656名,新生儿1668名(其中12对双胞胎)为访视对象。1656名产妇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6.6岁,其中初产妇1489名,经产妇167人,剖宫产795人,顺产861人,均在县级以上医院住院分娩。
(1)产后访视时间:接到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产妇信息卡,事先电话联系产妇家属,于产妇出院后3 d、产后第14天、产后第28天,对产妇及婴儿进行上门家庭访视。
(2)产后访视内容:①对产妇访视的内容:了解产妇一般状况,包括休息、精神状态、饮食、睡眠、大小便等,并测量血压及体温。检查产妇宫底高度、子宫硬度及局部有无压痛,观察恶露的量、颜色及气味,外阴有无红肿及会阴伤口(或腹部伤口)愈合情况,检查乳房是否充盈,局部有无红肿,硬结乳头有无皲裂、乳腺管是否通畅等,了解产妇乳腺乳汁分泌情况,指导产妇合理营养、正确哺乳。观察哺乳姿势及婴儿吸允。鼓励母乳喂养。指导产褥期卫生,告知产后健康体检,防治产后并发症,指导避孕方法。②对新生儿访视的内容:了解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等情况。观察一般情况,包括皮肤色泽,精神、呼吸、睡眠、哭声、吸吮及大小便,测量体温、心率、体重,并做全身检查,检查脐带是否脱落,脐周有无红肿及分泌物。检查口腔黏膜有无感染,臀部有无红肿等。特别注意黄疸出现时间及程度与消退时间、胎便排出情况、母乳喂养、新生儿疾病的发生、头颅血肿的消失情况,指导计划免疫程序、儿童保健程序、新生儿科学护理及科学育儿。
在1656名产妇中,通过产后访视能发现一些异常情况,其中产妇异常情况出现率为18.4%,见表1。
新生儿异常情况出现率为24.3%,见表2(n%)
通过产后访视我深深地体会到,由于产妇及新生儿生理的特殊性,产后28 d内极易出现各种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异常情况,如产后角色的不适应造成产后沮丧、产后抑郁;新生儿护理不当造成母乳喂养失败、脓疱疮、臀红、体重不增等,产妇及新生儿问题往往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及处理,严重影响产妇及新生儿身心健康,因此作为一名产后访视医生要有综合的分析能力,针对产妇不同心理、生理及产后的康复情况,通过科学、认真的分析指导,给予产妇及家庭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产后访视要求医生不但要有敬业、高度责任心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同时也要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及很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本身就是一项独立性很强的工作,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服务,对疾病的观察和处理是否恰当合理,能否为产妇提供卫生、营养、心理方面的咨询和指导,为新生儿生长发育、哺乳、护理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以达到母婴安康的目的,全凭借医疗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要求我们平时多学习,多积累医学知识,提高业务能力,使产妇及家属能够获得更多更好的卫生知识和预防疾病的能力,保障母婴安全。
表1 产后访视产妇异常情况统计[n(%)]
表2 产后访视新生儿异常情况统计[n(%)]
表3 产后访视非纯母乳喂养情况及原因统计[n(%)]
[1] 姜蕾,陈晓红,刘筱娴.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开展产后访视工作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2):2626-2629.
[2] 林菊英.社区护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