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商品规格川贝母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的方法研究

2013-09-15 08:02:00王纯玉何祖新吴玉良
中国药业 2013年15期
关键词:酸性染料川贝母比色法

王纯玉,何祖新,吴玉良

(1.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7;3.四川康定金珠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康定 626100)

川贝母(Szechwan fritillary bulb)是来源于百合科(Liliaceae)贝母属(Fritillaries L.)中多种植物的鳞茎,使用历史悠久,汉代《神农本草经》早有记载,列为中品,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只收载了川贝母,包括6个基源种、4个商品规格,以同一质量标准进行质量控制[1],没有体现不同规格等级川贝母的质量差异[2-3]。笔者以西贝母碱为对照品,探索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4-6]测定4个不同商品规格的川贝母中总生物碱含量。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BP211D型电子天平(赛多利斯公司);TU-190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HHS-21-4型电热恒温水浴锅(江苏金坛宏凯仪器厂)。川贝母(四川康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西贝母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为110767-2005045);三氯甲烷、甲醇、氨水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溶液制备

取西贝母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9.98mg,置50mL容量瓶中,加三氯甲烷至刻度,制成质量浓度为0.199 6 g/L的对照品溶液。取本品2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浓氨试液4mL,浸润0.5 h,加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40mL,置80℃水浴加热回流2 h,放冷,滤过,滤液置50mL容量瓶中,用适量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洗涤药渣2~3次,洗液并入同一量瓶中,加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25mL具塞试管中,水浴上蒸干,精密加入三氯甲烷10mL使溶解,精密加水5 mL,再精密加0.05%溴甲酚绿缓冲液(取溴甲酚绿0.05 g,用0.2moL/L氢氧化钠溶液6mL使溶解,加磷酸二氢钾1 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3mL,密塞,剧烈振摇,转移至分液漏斗中,放置30min,用干燥滤纸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

2.2 检测波长选择

精密量取西贝母碱对照品溶液1mL,加三氯甲烷至10.0mL,精密加水5mL,再精密加0.05%溴甲酚绿缓冲液3mL,密塞,剧烈振摇,转移至分液漏斗中,放置30min。取三氯甲烷液,用干燥滤纸滤过,取续滤液,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用岛津TU-1901型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进行光谱扫描(190~900 nm)。由光谱图(图1)可见,对照品西贝母碱在414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故选择414 nm作为检测波长。

图1 西贝母碱紫外吸收光谱图

2.3 方法学考察

线性关系考察: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5mL,稀释至50mL,再精密量取 1,2,3,5,10mL,分别置 25mL 具塞试管中,加三氯甲烷至10.0mL,精密加水5mL,再精密加0.05%溴甲酚绿缓冲液3mL,密塞,剧烈振摇,转移至分液漏斗中,放置30 min,用干燥滤纸滤过,取续滤液,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414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质量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 Y=0.016 64X-0.011 51,R2=0.996 9(n=5)。结果表明,西贝母碱质量浓度在19.96~199.6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精密度试验:精密量取同一对照品溶液1.0mL于25mL具塞锥形瓶中,按照线性关系考察项下方法,测定吸光度。结果吸光度平均值为0.494 6,RSD为0.23%(n=5),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稳定性试验:在室温下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按照线性关系考察项下方法,于0,1,2,4,8 h时依法测定吸收度。结果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吸光度的 RSD分别为0.56%和1.65%,均小于2.0%(n=5),表明两者在室温下8 h内基本稳定。

重复性试验:取同一川贝母5份,每份2 g,依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并测定吸光度,计算含量。结果样品中总生物碱含量的平均值为 1 382.2 μg/g,RSD 为 0.63%(n=5),表明方法重复性好。

加样回收试验:取已知含量的样品(1 382.2μg/g)6份,每份1 g,精密称定,分别精密加入西贝母碱对照品适量,置50mL具塞锥形瓶中,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待测溶液,依法测定含量,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

表1 西贝母碱加样回收试验结果(n=6)

2.4 样品含量测定

取4种不同规格的川贝母,按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西贝母碱的质量(μg),计算总碱的含量。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规格川贝母总碱含量测定结果(%)

3 讨论

彭士梅等[7]采用贝母素甲为指标成分,测定贝母中总碱的含量。而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采用的指标成分为西贝母碱[1],故本研究中选择西贝母碱作为川贝母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

酸性染料比色法是目前测定贝母类总生物碱最常用、可靠的方法。本研究中曾还采用两性滴定法测定总碱的含量[8],试验结果表明,酸性染料比色法结果更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可行,适用于川贝母的质量控制。

试验过程中还发现有问题需要改进:水浴回流提取时水浴温度不能过高,如果温度过高,剧烈沸腾可使大量粉末冲出溶液,附于无溶剂的烧瓶壁上,使生物碱不能被充分提取,致使含量测定结果偏低;加入溴甲酚绿染色的量还要进一步考察确定,本试验中加入2,3,5mL,吸光度值会随着加入量的增加而改变,3mL已能充分染色;振摇要非常仔细,以使反应完全,振摇后应置分液漏斗中静置20~30min,使水层与氯仿层充分分层,并将氯仿层用干燥滤纸滤过,以除去氯仿层可能含有的水及染料。本试验结果显示,栽培品的总生物碱含量最高,与传统的品质评价标准有差异。现行版药典仅以总生物碱含量作为川贝母的质量控制指标不很全面,而且不同规格川贝母之间的含量差别较大,应该研究更全面、可行的方法来控制川贝母的质量。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4.

[2]张荣发.川贝母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06,15(8):62.

[3]唐小鹏,唐生斌,魏艳阳.川贝母混伪品的基源和性状鉴定[J].中国药业,2002,11(10):64.

[4]王冲之,孙 健.贝母类药材生物碱及生物碱苷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3,38(6):415 -418.

[5]王艳红,吴晓民,郑友兰.不同产地和采收期的平贝母总生物碱含量[J].中药材,2006,29(1):8 -10.

[6]丁 霞,李幼荣,房克慧.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浙贝母中总生物碱的含量[J].中国药业,1999,8(10):46.

[7]彭士梅,高明远.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川贝母中的贝母甲素的含量[J].中国药事,2006,20(11):687-688.

[8]蒋爱芳,杨义芳,黄文武.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6(37):359-361.

猜你喜欢
酸性染料川贝母比色法
光电比色法测定沥青黏附性的计算原理与误差分析
石油沥青(2023年4期)2023-09-21 07:18:12
中药止咳有川贝母
川贝母的量效关系及其临床应用探讨
吉林中医药(2020年5期)2020-02-13 12:09:16
一株川贝母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贝母类生物碱分析
电子舌技术鉴别川贝母粉及其掺伪品
中成药(2017年9期)2017-12-19 13:34:58
通过化学处理对甘蔗渣活性炭进行硫固定及其对酸性染料吸附的影响
氨纶染色性能的改进研究
纺织报告(2016年1期)2016-03-26 05:32:03
比色法测定矿物中锑含量的方法创新与研究
安徽地质(2016年4期)2016-02-27 06:18:20
微波消解-抗坏血酸-钥蓝比色法测定油脂中磷含量
锦/棉织物一浴法染色研究进展
纺织导报(2015年5期)2015-05-25 19: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