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清
据调查,在我国,每100个人中就有84人觉得自己是大材小用,是世界上存在这种感觉比例最高的国家。
应该说,“大材小用”和“小材大用”并没有统一标准,只能是感觉的一个参考。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国人觉得自己大材小用的比例绝对不低。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呢?
首先必须指出,自己认为被大材小用,不一定就真被大材小用了。在现实中,确有一些人过于自负,认为自己能胜任更高的工作岗位,但实际却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不过,即便大多数人目前所处位置大体合适,有许多人对此并不满意,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本身就是值得重视的现象。这一情况直接反馈给我们的信息就是,相当多的劳动者、职场人士,在工作中感觉压抑,不认为现行的人才甄别和人事体制科学、公平,他们工作的幸福指数不高。
毋庸讳言,我们的人才甄别和人事体制是存在很多问题的。事实上,在我们的职场人事工作中,不仅充满着各种潜规则,安排工作职位和提拔人员更是多由领导的好恶决定,这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表现尤甚。也正由于这样的原因,很多人将更多精力用于经营人际关系、迎合和巴结领导上,而在竞争中的落败者则很容易变得消沉,开始混日子。
一位学者做过一个研究,父辈的职业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子辈的职业地位,而超过75%的受访者对此表示认同。工人、农民家庭出身的年轻人,天资禀赋和后天努力都未必弱于别人,但多数人只因“拼爹”拼不过“强势家庭”出身者,奋斗了许多年都赶不上去,只能一直当“蚁族”,他们在靠自己努力无法改变的位子上,当然会满腹怨气,觉得被大材小用,愤慨于社会不公平。
让太多人觉得被大材小用,肯定是不利于激发人才活力,不利于各项事业和国家发展的。如果能让职场环境变得更加公平,劳动者可以自由竞争发展,从事普通工作者也都能保障齐全、安居乐业,为“屈才”而闷闷不乐的国人一定会越来越少。
编后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合理使用人才,形成心情舒畅的社会环境,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社会问题。愿人尽其才,才尽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