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艳 樊文竹
辽宁省肿瘤医院科研与学术部,辽宁沈阳 110042
医学是一门基于临床经验的发展性科学,医学继续教育对于提高医生理论水平,提高医学知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我国目前的医学继续教育情况来看,存在着诸多问题。医学继续教育内容没有体现出与时俱进,理论缺乏新颖性,其次课时太少,多数继续教育课程的讲解停留在表面,学员往往对讲授的内容一知半解,并没有获得真正的提高。再者,讲授内容缺乏系统性。医学继续教育应该体现出医学知识本身的系统性,而不应该是以讲座的形式,主题与主题之间缺乏关联性,尽管课程开得很多,但是往往让学员如走马观花一般。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纠正,那么势必对我国医学事业的长期发展造成影响。
继续医学教育是指完成基础医学教育和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进行的在职进修教育。其目的旨在使在职卫生人员不断学习同本专业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跟上医学科学的发展。因此,从教育的职能上看,它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是专业教育的继续、补充和完善[1]。对已完成院校医学教育的卫生人员进行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终身性的训练活动。
先是,我国的医务人员水平需要继续教育。在美国,培养一位医师通常需要12年的时间,经过长期的训练,他们的专业能力普遍都非常高,而在我国,医生可能在接受了大学医学教育就直接走上工作岗位,而这在美国是远没有从医资格的[2]。当然,这种现象与我国的国情休戚相关。由于我国有13亿人口,按照医生与人口比例来看,我国对医生的需求量很大。对于我国发展中国家的现状和造福患者的需要,我们难以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培育医护人员,这样我们的国家医护人员总体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是有所差距。因此,对我国来说,鼓励医护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是为了弥补我国快速发展带来的医护人员素质偏低的不足。这对于我国医学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另外,现代医学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要求医务人员继续教育来提高医术。由于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增加,新知识的更新换代也很快。但是医生一般学习时间在10年以上,这就至少造成了学习期间与现代医学的脱节,这在已经工作了的医生那儿表现更为严重。为了患者的身体能够更加得到现代医学的看护,医生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能对患者负责,实现医患关系的协调。
所以无论从提高我国医务人员水平来说,还是学习新的医学技术来讲,医生都需要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发展,我国已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在组织上,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和医疗卫生单位的网络化的继续医学教育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在制度建设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的法规和制度。这些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的建立,保证了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沿着正确方向,科学可持续发展。但是从实践来看,制度发挥中的功能缺陷比较明显,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选取它是因为它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相当区域内的医学继续教育内容,本文以此为个案,希望能从中指出当前继续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具体见表1。
学习内容不新导致制度存在的必要性难以发挥。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些课程缺乏对于新理论的介绍,难以提高我国医务人员水平或是增加他们的新的医学技术。这样学习效果就大打折扣。其次,医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应该包括人文精神,患者是活生生有感情的人,对他们要关爱,治病还要救人,不能治病而不关怀人。中国千百年来称颂良医有仁心仁术。如澳大利亚医学会对医生的品德,要求有六项:负责、热情排前二位,其他四项是勤奋、团结、坚定、能动。负责指的是对患者、对上级医师和社会负责。青年医生在培训中都有记录册,每一专业轮转完毕,除了临床成绩审核外,对上述六项要求都要评估,并由专业主任签字。对比之下,我国对医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医德的教育是有明显差距的。从表1 中可以看出对医德教育的忽视,这反映了当今医学继续教育方面的缺失。总之,以上内容的缺失使制度的服务对象——医护人员较难从学习中获益。
表1 辽宁省肿瘤医院2012全年的教育课表
从表1 可知,传统方式并不适合现状的要求。表1 的课程都是在一个下午教导完成,这样导致学习时间过短,教育效果不足。作为专门的教学,有些课程难以在3个小时内讲解完成,如此快速的讲授难免会使医护人员学不到相关的知识。这是由于大量的患者需要医生的救治,医生们没有时间造成的。在大中型医院,每位医生的工作量都比较满,根本就很难专门去安排大量的时间进行再学习。而那些乡镇医院基层医生由于受地域条件的限制,师资缺乏,并且脱产集中学习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收入[3]。
因此,传统集中教育培训方式并不完全适合现今医生缺乏学习时间的实情,远程教育方式因此逐步发展起来。
远程教育的社会适应,就是一点对多点,能够对广大的群体做好点播服务,通过远程的卫星或互联网络等手段对终端客户实现视频等医学信息广播或交互的行为。远程继续医学教育体现了构筑网络化信息平台的理念,是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平台,是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大部分医务人员具备了参加网络学习的硬件条件和技术水平,抽样调查示,95%的临床及医技人员认为参加远程教育是最为首选的继续教育方式[4]。远程教育对于提高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可以提供科学客观的考核依据,实现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科学化、现代化,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创造更好的条件,促进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但是,远程教育必须解决中小网站发展难的问题。医学版块网站获得国家批准,开设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体现了国家对医疗体系的重视。大型的远程教育公司有双卫医学技术培训中心和好医生继续医学教育中心,从事广播服务的有上海文广《卫生健康》频道、数字电视《百姓健康》频道、24 h 医学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数字电视《家庭健康》、《百姓数字健康》等[5],从事远程诊疗的有军卫网等,他们都得到了国家的良好支持。但是上千家以上的中小公司却因为审批环节多,周期长,条件严苛等被拒之门外。如对远程医学服务多要经过审批:①广电局的视频服务审批(如《广播电视视频点播业务许可证》);②卫生领域的认可。在中国从事远程医学主要有三类:一类是视频硬件和视频软件的公司,如保利、爱斯利、V2、华平、福瑞特、视高等公司;二类是视频技术服务公司,这类公司以专注医学领域的软件技术服务为主导,目的是解决视频技术问题;三类是从事医学服务的公司,这类公司集服务与技术于一体。这些企业中存在很多的的中小公司,它们没有这么大的精力和财力去争取牌照,所以造成了身份发展问题。制度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急需加强对制度的改革。
中国广大的基层医疗机构,主要是社乡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他们往往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医学知识培训,文化程度低下且自身的学习能力也比较差,也无法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哪怕他们有学习的愿望,但要通过学习考取相关的资格证,对于他们都非常艰难[6]。原因有很多:①国家没有系统的政策支持。②多年的社、乡卫生经济崩溃的局面。③营收的状况不容许个人或很难提供培训经费,来维持自身的素质提升等。
这样的情况,基层医学继续教育就缺乏市场。没有教育经费和卫生经济环境不好,教育培训公司不愿意参与其中,这是市场化规律的结果,是一个常态。这种非社会化和非市场化的状况,只能导致教育跟不上,要么是通过政府的手段,长期的基层医生素质低下是必然的。教育制度的普及面不够就因此形成。
继续医学教育的成本是十分庞大的,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政府在继续教育方面并没有明确的财政预算投入,而医院的资金也是有限的,根本不能负担医生的全部继续教育费用。资金是发展的关键,培训资金缺乏使继续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受挫。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的主体是医疗机构的医生个人,形式就是办培训班、学习班、研讨会。如前所述,医生是每天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的工作人员,时间很难抽出,再面对招生、招商、落实培训场地、确立主办承办单位、收取培训费、注册报名、组织会务工作、颁发学分证等大量的工作,作为医生的个人难以完成 所以有些医生会通过一定关系让医药企业来做这个事情,医药企业为此埋单不少。这种不确定性不易发挥制度的长期作用。
发挥制度的强大功能才能是制度顺应当今的需要。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国外经验及自身实践经历提出以下对策:
继续医学教育的经费,要通过多渠道筹集的办法解决,政府、单位、医生都要各自负担一部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将继续医学教育经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保持继续医学教育经费专款专用,经费要实行统一规划、集中审批、集中使用;各单位应该提高用于继续医学教育经费,做到逐年增长,以便提供充分的财力支持;卫生技术人员本人也应承担一定的费用。还应该提倡通过其他途径筹集资金。
求新是指要把握好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要根据现代发展出来的新知识、新技术,结合当前我国不同医护人员的操作需要,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务求受到实效,另外也要注意提高基础医学的普及,以期医护人员总体创新思维的提高。
求全是指在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中不能局限于医疗技术的培养,还要注意医德、法律法规的灌输,这些对于解决当前存在的医患紧张局面具有治本的意义。
最后,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还要切合各类人员的实际,规范化培训应以“三基”为主,着重临床思维能力,本专业的技能,独立处理本专业(学科)的常见病,某些疑难疾病的处理能力,临床科研方法,学术论文的书写,外语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保证继续医学教育的形式灵活多样,根据实际操作来看,以短期培训、业余学习和自学为主适合我国的国情。最好还要鼓励创办教材编写、学术报告、发表论文、科研立项等活动,它们可以为繁荣继续教育提供丰富的土壤[8]。
其次,要持续改进传统的教育方法。医院要鼓励医护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建立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登记制度,“学分证”、“合格证”、“登记手册”和业务技术考绩存档制度,成绩作为对其培养使用和技术职务晋升的依据。对违反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辽宁省肿瘤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制度、规定,造成不良后果,或有弄虚作假行为者,视情节给予处分。
再次,对远程教育要给予政策优待。对从事医学视频服务的公司,建议加快审核速度,鼓励发展医学视频服务,这样对整个医学服务的发展有很大帮助,如果政府采取堵、限、禁的做法,会阻碍对远程教育行业在制度功能上的发挥。
提升基层医生诊疗水平,做好继续医学教育与培训工作是关键。而看病难,其中之一难在基层缺乏高水平医疗人才。所以,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不仅仅是改变基层医院缺医少药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才配置要向基层医院倾斜,努力做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培训与教育工作。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诊疗技术,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是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无人问津现状的需要;是保障群众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
重点在社、乡,重点在扶持政策。真正的医学教育在三级医疗网的社、乡医学教育,也是真正的目标需求,有需求但教育经费欠缺,要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需要制订扶持中小医学教育、医疗服务公司的鼓励政策,政府要鼓励大量的中小医疗服务公司都参与到中国社、乡卫生经济的建设中,基层医学教育才有强劲的人财物支持,中国的卫生经济才能得到真正地平衡发展[9-10]。
专家自己从事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必然导致压迫医药企业的局面产生,也就难以堵住商业贿赂。建议医学教育主要由法人单位(医疗机构、医学教育公司、科研院所)来承担,限制专家个人从事医学教育活动,这样就可以形成医学教育的社会化、市场化、规范化。对于医疗技术服务,也同样存在这样的状况,可以估计拥有个人技术(非单位技术)的专家和企业共同成立合作公司去推广技术,鼓励医学教育、医疗技术服务在基层(社、乡)的社会化。
[1]杨文秀,孟群,敬蜀青.国内外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2)[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32):125-126.
[2]陈文峰,王立英,孙洪梅.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分管理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9):45-46.
[3]诸葛毅,应晓维,俎德玲.医学教育科研在三级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22(9):35-36.
[4]霍金荣.浅析数字化学习与医院继续医学教育[J].医学信息,2006,19(9):55-56.
[5]尹照玲,宋玉玲,李爱民.加强管理促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发展[J].中国医院,2006,10(9):85-86.
[6]陈庆海,张志华,洪少杰,等.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的优点及展望[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26(6):45-46.
[7]霍凤霞.继续医学教育在现代医院发展中的作用[J].医药产业资讯,2006,31(15):77-77.
[8]李盛华,邓强,董万涛,等.全国中西医结合微创骨科新技术继续教育培训班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纪要[J].西部中医药,2011,24(12):106-107.
[9]张瑜,潘传迪,张启瑜,等.医院科教科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简介[J].医院管理论坛,2006,23(5):66-67.
[10]程伟.基层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全科医学与中医学的融合[J].西部中医药,2012,25(4):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