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莹
辽宁省鞍山市职业病防治院,辽宁鞍山 114014
临床研究报告指出,近些年来我国急性丙烯腈中毒(acute Acrylonitrile poisoning,AANP)的患者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并且大部分的中毒患者均为职业性中毒,即在工作中由于丙烯腈的泄漏,施工人员不慎吸入而导致的[1]。丙烯腈会对患者的呼吸道、心肌及肝脏产生损害,极大的威胁着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2]。因此,如何有效的进行职业性AANP 中毒的治疗具有着重要的治疗意义和社会意义。鉴于此,本研究开展了职业性AANP 的相关临床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来鞍山市职业病防治院接受急性丙烯腈治疗的患者102例,其中男75例,年龄26~52岁 ,平 均 (37.0±2.4)岁 ;女 27例 ,23~45岁 ,平 均(35.0±2.8)岁。这102例患者中,其中38例患者为重度中毒患者,64例患者为轻度中毒患者。
对这10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次从患者的中毒原因、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
所有中毒患者在救离中毒现场后,立即给予患者静脉滴注葡萄糖、ATP、地塞米松及辅酶A,以防止患者出现脑水肿,避免患者出现脑部损伤,同时给予吸氧、抗感染及综合治疗方案[3]。具体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见表1、2。
表1 重度中毒患者治疗方案
表2 轻度中毒患者治疗方案
使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02例中毒患者中,其中65例患者主要从事丙烯腈的生产、设备维修等工作,由于日常工作中出现小事故而导致中毒;37例患者为丙烯腈生产设备出现大事故而导致的集体中毒。所有患者均通过呼吸道吸入丙烯腈而导致中毒。
2.2.1 发病时间比较 102例患者中毒症状出现时间与丙烯腈吸入量的比较结果见表3。从表3 结果可以得知,患者在吸入丙烯腈的浓度越高且吸入时间越短,则患者发病的时间越快。
表3 中毒程度不同患者临床发病时间比较
2.2.2 临床症状表现 10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见表4。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比较结果可知:头晕、头痛、乏力、气促、恶心、膝跳反射亢进等为轻重度中毒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其中心电图异常患者均为重度中毒患者,提示心电图异常为重度中毒的特征临床表现。
表4 临床症状表现比较
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结果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各治疗方法对于丙烯腈中毒均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且“亚硝酸异戊酯吸入,静注50%硫代硫酸钠60 mL”治疗方案无论对于轻度中毒患者还是重度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均超过90%,可作为AANP 的首选治疗方案。
表5 重度中毒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表6 轻度中毒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102例患者均进行了外周血白细胞检查、肝功能检查、尿硫氰酸盐测定及全血还原型谷胱甘肽测定。所有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见表7。实验室检查结果可知:丙烯腈中毒患者的尿硫氰酸盐测定异常的患者数明显多于其他3 种实验室检查。
表7 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丙烯腈为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属于易致毒类有机氰化物。其致毒机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丙烯腈进入人体后,代谢产生氰基,氰基进一步与机体内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使其丧失传递电子的功能,从而抑制了细胞的氧化作用,造成机体组织缺氧;②丙烯腈本身具有抑制呼吸的作用[4];③丙烯腈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与巯基酶相互作用,干扰了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④丙烯腈代谢后,可与机体内的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结合,致使神经功能紊乱;⑤丙烯腈对机体皮肤进行刺激,进而导致中毒。
丙烯腈对机体的损害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呼吸道刺激及心肌、肝脏损害等方面[5]。本次临床研究中102例患者均有CNS 损害的临床表现。但是中毒程度不同的患者的心肌及肝脏损害的情况不同,其中11例心电图异常的患者均为重度中毒的患者,肝损害患者仅见于稍长时间吸入较高浓度丙烯腈的患者。分析其原因可能为CNS 对机体缺氧、神经递质变化及丙烯腈的抑制作用最为敏感,因而即使仅吸入较少量的丙烯腈,患者仍然会出现明显的CNS 损害表现;只有当患者吸入丙烯腈的时间较长且吸入的量较多时,才可能导致丙烯腈参与其在机体内的毒性作用机制,从而进一步的引起CNS 损伤以外的心肌损伤或肝损伤[6]。本次临床研究还发现,丙烯腈中毒患者的尿硫氰酸盐测定异常的患者数明显多于其他三种实验室检查,提示尿硫氰酸盐测定可作为急性丙烯腈中毒的快速诊断指标。
AANP 是临床上的一种急性中毒,需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解毒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上主要以高铁红蛋白形成剂及供硫剂进行治疗[7],本次临床研究中,分别对中毒程度不同的患者使用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几种解毒治疗方案,研究结果显示,各种治疗方案对于丙烯腈中毒均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亚硝酸异戊酯吸入,静注50%硫代硫酸钠60 mL”治疗方案无论对于轻度中毒患者还是重度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均超过90%,从而说明该治疗方案对于AANP 治疗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可作为AANP 的首选治疗方案。
总之,开展AANP 治疗的临床研究,对于该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8],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1]刘峰,菅向东,姜健,等.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的临床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0,28(6):70-71.
[2]冯三畏,张若鹏,陈玉清.急性丙烯腈中毒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职业医学,1999,26(3):46-48.
[3]韩方岸,胡云,陆荣柱,等.低浓度丙烯腈对职业工人健康的影响[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8,25(2):125-129.
[4]陆荣柱,王苏华,陈自强,等.丙烯腈对大鼠脑皮层氧化应激效应的研究[J].卫生毒理学杂志,2004,18(9):212-214.
[5]卢德华.赵尔班.急性丙烯腈中毒应急救治措施[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7(6):49-50.
[6]王苏华,陆荣柱,许文荣,等.细胞色素诱导和抑制对丙烯腈染毒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研究[J].卫生研究,2010,8(4):89-91.
[7]张丽丽,肖卫.丙烯腈对V79 细胞通透性、线粒体膜电位及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国职业医学,2009,2(1):60-61.
[8]黄文琪.肖卫,王强.丙烯腈对V79 细胞活性及DNA 损伤作用的研究[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8,1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