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兵
(四川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重庆 400031)
目前,评价已经成为语言分析的对象,语言学家已经从词汇、语法和语篇等不同层面对评价进行了研究。对于评价性语言的研究主要有八大流派(没有包含哲学评价论):一是Labov等(如 Labov & Walesky,1967:32 -39;Labov,1972:363-69)对评价作为叙事结构的一部分的研究,二是Chafe等(Chafe&Nichols,1986)对可证性或言据性(Evidentiality)的讨论,三是Halliday等(如Halliday& Matthiessen,2004:616-25)对情态的详细分类,四是Hunston(如Hunston,1989,2011)对评价的三个功能(status,value&relevance/importance)的探讨,五是 Biber等(如 Biber et al.,1999:965 -86;Biber,2006;Conrad & Biber,2000)、Hyland 等(如 Hyland & Tse,2005;Englebretson,2007)对立场(stance)的研究,六是 Hyland等(如Hyland,2005;Hyland & Tse,2004)对元话语(metadiscourse)的研究,七是Martin等提出的评估理论(Appraisal Theory)(Mar-tin,2000,2003;Martin & Rose,2003;Martin & White,2005),八是计算语言学的情感分析(sentiment analysis)或观点挖掘(opinion mining)(如Whitelaw et al.,2005)。但是,“评价仍然是语言学内一处大半未能开发的领域”(Bednarek,2006:4)。
Martin等提出的评估理论对语言的评价意义进行了最为细致的分类,构建的体系最为完备,影响也最大。国内最早的相关论文是王振华(2001)和李战子(2001),至今发表或出版的文献已经不计其数,可分为六类:对评估理论的评介、文献综述、理论完善或修正、其他相关理论的创新、哲学角度的探讨、理论的应用。其中应用类再根据研究的对象分为七个小类:应用于翻译、英语教学、话语分析理论、话语分析实践、汉语评价系统、修辞现象、社会实际问题。下表1的统计结果显示,国内文献主要集中在对评估理论的应用和评介上,对理论的完善和修正、联系评估理论对其他理论进行创新的文献相对较少;应用类文献中对具体语篇或者具体类别语篇的话语分析占绝大部分。
表1 主要文献分类
本文将刍议评估理论的不足以及一些急待开发的理论和 应用上的领域和课题,以期为未来的评估理论研究指明方向。这些方向对于整个语言评价的研究,对于语言评价各个流派的研究都具备借鉴意义。
没有任何一个新的理论是完美的。以Martin等的评估理论为例,还存在以下不足:
Martin将他对心理学、伦理学和美学等学科理念的应用反映在态度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里,即情感系统、裁决系统和鉴赏系统。问题在于,这种三分法,这种跨学科结合的确切理论依据是什么?White(2011:19)也承认,“三分法在现阶段仍然是一个有关态度意义之构成的假说,提出这一假说的目的是与其他分类法比较优劣,为话语中的态度分析提供一种工具,是对矢志构建态度理论的学者的一个挑战。”“这种态度三分法的准确理论依据仍然是现今评价分析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White,2011:18)。
在选择评价词语和资源时往往不知归于态度意义的评判系统还是鉴赏系统。Martin&White(2005:52)也承认,同一个表态词汇会根据语境变化表达不同的评价意义。对此,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办法:Martin&Rose(2003:35-37)建议考虑上下文语境,看上下文的评价韵律是什么,而且要在上下文中明确评价资源的语义,然后确定是对人的行为或性格的评判,还是对事物的鉴赏。Martin&White(2005:61)提出了两个参照标准:一是评价发出者和被评价对象的特性,情感的发出者肯定是具备意识的参与者,这些具备意识的参与者的行为是评判的对象,鉴赏的对象只能是事物(不管具体还是抽象,是物质性还是符号性的)。二是评价的语法框架(frame)。王振华、马玉蕾(2007:23)认为,分析者可以根据文本所在文化的价值观将词语归类,看一个评价词语是评判类还是鉴赏类,首先要看它评价的是人的行为(如能力),还是人的行为所致的结果(如业绩);其次看它是含有伦理道德意义还是含有美学价值。若评价的是人的行为,并涉及伦理道德,评价词语就属于裁决类;若评价的是行为导致的结果,并具有美学价值,那就是鉴赏类。彭宣维(2009:257)建议尽可能还原叙述者或/和作者的表述意图,而不是根据被叙述者或读者的反应和立场。但是,实际操作仍存在举棋不定的情况。
态度意义的另外一些小类之间也很容易相互混淆,如情感与鉴赏中的反应(reaction)。情感是对行为、文本/过程及现象的心理、情感反应,鉴赏中的反应是文本/过程、现象等吸引我们注意力的程度和对我们情感上的影响。所以二者很容易搞混,需要以心理学、美学等为基础,结合语境,进一步讨论其区别。另外,情感评价也经常暗含道德或伦理立场,与评判相互重叠。间接表达态度的方式(Invoke)的次类Provoke与Invite之间,以及Invite的小类Flag与Afford之间的区分也存在一些困难。针对这些困难,Martin等(Martin,2000:172;Martin&White,2005:67-68)承认存在着一些边界类别或模糊类别,可以采用跨类标注的办法,即将同一个评价资源标为两个评价意义的类别。Bednarek(2006:32-33)则认为评估理论对态度的分类过细、过于复杂,是导致问题的根源。
正如Hunston(2011:140)所言,“有些情况下,评价是直接的,有些情况却是多层次的”。例如在例子“Americans have become complacent about immunization”中,complacent首先是美国人对接种免疫的情感反应,在更高层次上又表明了说/作者对美国人的态度的评判;美国人是情感反应的发出者,说/作者是评判的发出者。另外,说/作者的态度与话语中人物的态度在性质、意义和层次上存在巨大区别,前者是话语生产者的态度,后者是话语生产者主观视野下的话语中人物的态度,不一定是人物事实的态度。遗憾的是,评估理论没有把态度意义的这两种层次性写入分析框架。
在评估理论的三个系统中,对介入系统的研究相对薄弱。介入系统分为单言和杂言,对杂言系统有细致、多层次的划分,但对单言系统却没有系统深入探讨。
根据对话性理论,即使是纯粹、绝对的断言,也不是中立或没有任何评价的,它暗示说话人所持的立场是只将观点宣布出来,没有其他不同观点需要承认或是介入。也就是说,做出这样的断言也构成一种立场:作者或暗示其命题是不证自明、合理的,在当前交际语境中是共知的,因而不必考虑其他不同观点;或暗示忽视不同观点,因为这些观点无价值、不相关、会产生误导、信息不充分或不值得注意。单言又分为断言(assertion)和假定(presumption)。断言是将命题表述为当前最重要,对当前的讨论或争论直接有效。如何科学地界定单言、构建单言系统网络,仍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探究作者的视点和态度必须考虑评价显示出来的作者的价值体系,没有标准的评价是不存在的。在评价的结构关系上,语言中的评价意义本质上就是评价主体在具体语境根据某种评价标准对评价客体所做出的价值评判。事实上,评估理论已经有了初步的评价结构意识,做出了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情感者和引发者以及来源和对象的区分。但是,Martin等没有明确说明评价标准是什么,这些标准的哲学、美学、伦理学基础是什么,以及标准在评价系统中占据什么位置。这也是评价意义和资源难以识别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评价标准是相对客观的,它包含历史与文化的价值取向、个人经验和交际目的等许多参数,与评价者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密切相关。评价标准所据以形成的参考系是无穷数,即使同一个评价主体,对同一个评价客体也可以不断变换评价角度,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刘世铸、韩金龙,2004:18)。因而评价标准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也需要进一步探讨。
Martin等的评估理论是社会符号性的,对社会符号系统有比较全面的描述,但在形式范畴化以及相关的意义范畴化方面还存在不足,如在形式层将语法资源和词汇资源混杂在一起,没有说明它们是如何系统地联系在一起以及如何互补。评估理论以后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完善评估理论相关的形式范畴化和模式化,使意义系统和形式系统能够完好、系统地相互对应(张德禄、刘世铸,2006:425-26)。这种形式范畴化和模式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体现某个评价范畴的典型语法模式,如:
(1)I am[happy,glad,pleased,sad,regret]that[affect]
I am[happy,glad,pleased,sad,regret]to[do]
(2)It is[good,excellent,bad,not bad,fair]to[do][attitude]
二是把词汇项目系统化,探讨某种类型的词汇与某种范畴的评价之间的系统关系,例如 feel、fear、frighten、scare、comfort等与 good、excellent、bad、bright、beautiful、ugly 等之间的系统关系。三是研究体现评价的词汇和语法之间的系统关系,把它们综合在同一个框架中。词汇是更精密的语法,语法和词汇是达到同一目标(即体现评价意义)的两种措施,两者实际上是互补的:语法体现在句法上模式化的评价意义,而词汇体现评价的具体语义特征(张德禄、刘世铸,2006:426)。
评估理论主要考察词汇层面的评价意义。学者们利用其框架对语法、句法、篇章等层面的评价意义和资源已经进行了较多探讨,发现了一些时态、句型、语法型式也带有评价意义,但是还有没有其他语言现象具备评价功能?如何对这些词汇之外的评价资源进行系统化?如何使之与意义系统相互对应?值得继续探索。Cortazzi&Jin(2000)给评价系统添加了一个层面,认为语篇评价系统包括语篇中的评价和对语篇的评价两个方面,前者是Martin等提出的评价系统,后者以前者为依据,其间的桥梁是批评性阅读。那么,语篇中的评价与对语篇的评价之间具体是什么关系?有没有一个类似评估理论那样一个具体、操作性强的框架,帮助读者获得对语篇的评价?对语篇的评价与评价级阶(cline of instantiation)的底层——读者反应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Martin等的评估理论只是世界语言评价研究众多传统和路径中的一个。如引言所述,至少还有另外七个语言评价的流派。将这些理论和研究与评估理论进行比较,相互取长补短、相互融合,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国内外评估理论的文献中应用研究占绝大部分,但有一些研究对象的空白,如对口语语篇的分析较少,对诸如医患话语的机制话语、以评价为主要目的的话语(如上级对下级的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推荐信、网购评语、网络新闻后的读者评论、讣告等)的分析也很少,对非口头语以及身势语如何表达评价还无人论及。另外,分析多模态语篇如何表达评价意义也是急待开拓的领域。应用评估理论解决社会纠纷、司法、争论等实际问题,也还有非常广阔的空间。
汉语界已有不少成果,但缺乏系统的论述。将评估理论应用于汉语评价意义和资源的研究,至少可以实现三个目的:一是反思Martin等的理论体系,进行修正和完善;二是借鉴其理论,构建汉语的评价系统;三是结合汉语的评价研究的传统,创立汉语特有的评价理论框架。
不同民族的语言都存在评价范畴和评价意义,大都拥有自己的评价研究传统。比如,除英语、汉语外,评价意义也是现代俄语中评价范畴的一个重要内容,俄罗斯语言学在评价理论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评价标准(情感反应、文化心理、道德规范、法律观念、美学标准、价值观)和哲学传统在各个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不同,所以评价必然存在跨文化差异。所以,对其他语言的评价系统、评价意义和资源进行研究,并与英汉比较、融合,也是有价值的。再者,众多语言的评价系统是否存在类似于语言家族系谱一样的关系呢?是否存在评价系统的类型学现象呢?
从语用的角度考察评价的语用本质、选用动机、选用策略、交际功能、认知过程、评价与礼貌等也是值得继续深入的领域。从认知角度讨论评价性语言的产生和理解机制等,目前尚少有研究涉及。
迄今的评估理论研究其主要方法是分析具体某个或某类语篇中的评价意义和资源,语料的篇幅大受限制,但语料库语言学及其短语学方法将为评价意义和资源的识别、检索、量化提供更可靠、更强大的工具,不但可以大大突破语料量的限制,还可以发掘一些传统方法无法发现的评价资源和评价策略。如Hunston(2011:66-91)采用研究短语学的语料库方法,发现在传统的情态助词以外,还存在大量表达情态意义的类情态短语(modal-like expressions),它们无处不在,形式多样,是表达情态意义的重要资源。另外,借用多模态分析技术考察多模态语篇中的评价意义与资源,也是一个较新的路径。
在我国,价值哲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后到90年代已从价值本体论的研究转向价值评价论的研究。Martin等的评估理论在对评价的界定、所依据的价值哲学基础、对语言表态意义的范畴化等方面存有某些不足,而且评估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基本处于空白。语言评价意义的研究不能脱离评价论的哲学渊源,语言评价意义的分类以及隐性评价意义解读等比较复杂的问题,则需要进一步参照评价逻辑及评价推理等评价论思想以及继认识论之后的语言哲学等研究成果。哲学评价论对语言评价意义的本质、界定、结构特点以及研究重点等方面都能提供重要的启示。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评估理论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反思了评估理论在态度意义三分法的理论依据、评价意义和资源的区分、态度评价的层次性、自言系统、评价标准、形式的范畴化和模式化、向语法、句法、篇章层面的拓展等各个方面的不足,指出我们可以在这些方面继续对评估理论本身进行完善。其次,我们将评估理论视为语言研究的众多流派之一,指出各个流派间相互比较和取长补短也是值得深入的课题。再次,从应用的角度,指出了一些可以继续应用评估理论的领域,如不同的语篇对象、汉语以及其他不同语言、评价的跨文化和类型学研究等。再次,从跨学科的角度,指出了评估理论与语用、认知等相关学科相互结合的空白。然后,探讨了研究评估理论的新路径、新方法,如语料库语言学方法、短语学方法、多模态方法等。最后,从哲学评价论的更高角度审视语言评价,也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课题。
我们认为,这些未来的研究方向并不仅限于对评估理论的研究,对于整个语言评价的研究,对于语言评价各个流派的研究都具有借鉴意义。
[1]Bednarek,M.Evaluation in Media Discourse:Analysis of a Newspaper Corpus[M].London& NY:Continuum,2006.
[2]Biber,D.et al.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99.
[3]Biber,D.Stance in Spoken and Written University Registers[J].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2006(5):97-116.
[4]Chafe,W.& J.Nichols.Evidentiality:The Linguistic Coding of Epistemology[C].Norwood,N.J.:Ablex,1986.
[5]Conrad,S.& Biber,D.Adverbial marking of stance in speech and writing[C]//S.Hunston& G.Thompson.E-valuation in Text: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Oxford& NY:OUP,2000:56-73.
[6]Cortazzi,M.& L.Jin.Evaluating Evaluation in Narrative[C]//S.Hunston& G.Thompson.Evaluation in Text: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Oxford&NY:OUP,2000:102-20.
[7]Englebretson,R.Stancetaking in Discourse[M].Amsterdam &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7.
[8]Halliday,M.A.K.& C.Matthiessen.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2004.
[9]Hunston,S.Evaluation in Experimental Research Articles[D]. Unpublished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1989.
[10]Hunston,S.Corpus Approaches to Evaluation:Phraseology andEvaluativeLanguage[M]. London & NY:Routledge,2011.
[11]Hyland,K.Metadiscourse:Exploring Interaction in Writing[M].London:Continuum,2005.
[12]Hyland,K.& P.Tse.Metadiscourse in Academic Writing:A Reappraisal[J].Applied Linguistics,2004,25(2):156-76.
[13]Hyland,K.& P.Tse.Hooking the Reader:A Corpus Study of Evaluativethatin Abstract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5,24(2):123 -39.
[14]Labov,W.Language in the Inner City[M].Philadelphia:,1972.
[15]Labov,W.& J.Waletzky.Narrative Analysis[C]//J.Helm.Essays on the Verbal and Visual Arts.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7:12-44.
[16]Martin,J.R.Beyond Exchange:Appraisal Systems in English[C]//S.Hunston & G.Thompson.Evaluation in Text: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Oxford& NY:OUP,2000:142-75.
[17]Martin,J.R.Introduction[J].Text(Special issue on Appraisal),2003,23:171-81.
[18]Martin,J.R.& D.Rose.Working with Discourse: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M].London:Continuum,2003.
[19]Martin,J.R.& P.White.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Appraisal in English[M].London& NY:Palgrave Macmillan,2005.
[20]White,P.Appraisal[C]//J.Zienkowski,J.stman,&J.Verschueren.Discursive Pragmatics(Handbook of Pragmatics Highlights).Amsterdam &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11:14 -36.
[21]Whitelaw,C.,Garg,N.& S.Argamon.Using Appraisal Taxonomies for Sentiment Analysis[C]//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Computational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Conference.University of Sydney,Australia,2005.
[22]李战子.学术话语中认知型情态的多重人际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353-57.
[23]刘世铸,韩金龙.新闻话语的评价系统[J].外语电化教学,2004(4):17 -21.
[24]彭宣维.语言学研究中的客观性原则和主观因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5):257-60.
[25]王振华.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外国语,2001(6):13-20.
[26]王振华,马玉蕾.评价理论:魅力与困惑[J].外语教学,2007(6):19 -23.
[27]张德禄,刘世铸.形式与意义的范畴化:兼评评价语言:英语的评价系统[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6):4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