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珊
(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广西 桂林 541004)
随着资源形态的数字化和信息环境的网络化,用户信息行为悄然改变。OCLC《用户对图书馆和信息资源的认知》报告指出:用户已经将搜索引擎作为信息获取的首选。利用搜索引擎,用户可以简单、方便、快捷地从“无所不有”的网络上获取信息和知识。尽管真正需要的知识常常遗失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但不可否认,如今用户生存的信息环境正渐渐向泛在知识环境转变。
“泛在知识环境”(Ubiquitous Knowledge Environment),又称“信息以太”(Information Ether),国内也有学者译为“普遍存在的知识环境”。最早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于2003年6月在Cape Cod召开的“未来的浪潮:NSF后数字图书馆的未来”研讨会上,在《知识在信息中迷失》的趋势研究报告中提出。泛在知识环境是知识无处不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无任何约束地获取任何知识的知识社会化模式。它的产生,使得信息的获取、存储和共享进一步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用户和传统图书馆的关系变得愈加疏远和陌生。作为知识提供者和知识交流链重要节点的图书馆为应对挑战、避免在泛在知识环境中失去竞争力,必须做出调整。于是“泛在图书馆”(Ubiquitous library)的理念产生了。泛在图书馆,国外也有人称之为“渗透性图书馆”(pervasive library)或“弥散式图书馆”(diffuse library)。2004年NealKaske在《泛在图书馆在这里》的文章中提到“泛在图书馆的梦想就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图书馆”。它打破人们对图书馆的传统认识,依托具体模式,将图书馆的服务深度嵌入到用户周围持续的信息流中。
IC即 Information Commons,国内译为“信息共享空间”“信息共享中心”“信息共用空间”等,香港称为“资讯廊”和“资讯坊”,台湾则称为“资讯公共空间”“资讯市集”“资讯大众”。世界上最早的IC是1992年8月美国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图书馆开放的“信息拱廊(In-formation Arcade,IA)”。近年来,国内外图书馆界在IC基础上发展了 LC(Learning Commons)、KC(Knowledge Commons)、RC(Research Commons)等分支,在实践上各有侧重。
1999年Donald Beagle首先从理论上给出了IC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一种是专门的网络在线环境;另一种是新型的物理实体空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ancy Allmang等人也认为,IC由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共同构成。鉴于本文研究IC的出发点是基于依托网络的泛在知识环境,因此物理空间不属于本文讨论范围。
IC既是知识共享平台,又是服务共享平台。在泛在知识环境下构建IC虚拟空间,首先要完成最广泛数字资源的整合,才能实现知识和服务的共享。在数字资源整合实践中,产生了数据整合、信息整合和知识整合三种逐次递进的整合方式。“知识整合”是组织资源中知识的一种整合方式,是数字资源整合体系的最高层。通过知识整合,可以对数字资源实现基于知识元的搜索,极大方便知识的传播。例如:读秀的“知识检索”可以把其所有收录的图书以章节为基础拆分开来重新整合成以页为单位的文本资料数据库,实现在目录及全文级别的知识点检索,实现对信息内容的深度揭示。也就是说,任何一段话、一句话甚至一个词都可以在读秀的知识检索中找到出处。“知识整合不仅奠定了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基础,还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泛在知识环境下,用户对图书馆的知识整合有更高的要求,希望不仅包含图书馆正式资源,还包含一切网络开放资源。鉴于开放资源整合难度较大,必须结合有专业馆员参与的深度网络资源发现机制作为IC资源知识整合的有益补充。
在虚拟空间形成总咨询区、深层次知识服务区、文献传递区和知识吸收区4个具体的服务区。这4个区既有一定独立性,又相互联系,连接成一个动态的IC系统。用户既可以遵循固定的流程,依次得到4个区的服务;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直接进入IC系统的某个区,不按流程跳过一个区进入下个区,退回原来的区或跳出IC系统(如图1)。
图1 网络IC服务模型
3.2.1 总咨询区。通过提供一个网络虚拟平台实现各类人员的直接交流。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要嵌入到用户的办公室、家里、户外、交通工具等所有场景。用户可以利用笔记本电脑、手机、Pad等现代信息设备随时进行知识咨询。图书馆和用户要形成形影不离的关系,做到用户在哪里,图书馆咨询就在哪里,有用户的地方就有图书馆的咨询服务。为此,IC的总咨询区要实行全开放设计,组建支持QQ、邮件、MSN等多种咨询通道的咨询系统,建立桌面工具条,直接嵌入用户的信息设备,让用户能自由无阻地和馆员直接交流。例如,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开发的“e划通”,安装后用户只需在桌面轻轻一点该图标,无须登录图书馆网站就可以获取该馆的资源和服务。随着Web2.0的兴起,BBS、RSS、Blog、Wiki、Folksonomies、Tagging 等服务改变着用户的网络行为和思维方式。图书馆可以将Web2.0技术运用到IC中,通过论坛等各种形式实现互动服务,为各类人员提供不受时空限制,以开放、互动、参与为理念的虚拟交互空间,提高图书馆的可用性和实用性。
3.2.2 深层次知识服务区。泛在知识环境下,IC的深层次知识服务除了要延伸到用户的一切空间外,还要帮助用户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找到知识的岛屿。IC就是通过提供一个网络平台,让用户尤其是科研用户随时得到图书馆科研助手的协作。深层次知识服务区的服务不同于普通知识服务,它肩负着知识创新的使命。图书馆科研助手往往由学科馆员承担,因此深层次知识服务一般指学科服务。URI(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等大学实施的嵌入式馆员服务项目,让学科馆员深入科研一线,融入科研过程,提供深层次知识服务,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2.3 文献传递区。通过提供一个多途径、多通道的网络传递平台,为用户提供文献的传递服务。泛在知识环境下,IC的文献传递区除了要嵌入用户一切终端外,还要实现全方位的文献传递。IC文献传递区有两种类型的传递:一种是机器传递,一种是人工传递。两种传递通过不同的分工实现全方位的文献传递:机器传递提供24小时的即时传递服务,人工传递实现融入学科馆员专业能力的内容传递。
3.2.4 知识吸收区。通过提供在线场所,方便用户对获取的新知识进行消化、吸收、深度加工和利用,从而形成新的知识需求。例如:在线讲座和考试系统、在线的可视化实验操作等。
泛在知识环境下,IC的虚拟空间模型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演变为不同表现形式。根据D.Russell Bailey和Barbara Tierney总结的巨型信息共享空间(macro-Commons)、微型信息共享空间(micro-Commons)、整合信息共享空间(integrated Commons)三种IC类型,图书馆IC虚拟空间模型可以演变为全球IC、地区IC、学科IC三种运营形式。
全球IC是一种倚仗全球网络环境,不分专业和学科,强调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公共资源的共同使用和对免费知识服务的共享的巨型知识服务型信息共享空间。全球IC体现了民主自由的理念,适应了泛在知识环境下全世界人们需要一种共享式学习环境的需要。图书馆秉承为社会免费提供信息的历史使命,更应该在共有信息资源、推动民主与自由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推动全球 IC 是图书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Google数字图书馆”。2004年12月14日,全球最大搜索引擎Google公司与美国五大著名图书馆合作,计划在10年内生产1500万册电子版图书,供用户网上免费阅读,打造全球最大网络图书馆。尽管Google数字图书馆计划伴有各方的版权纠纷与争论,但经过逐步的解决,Google正以其海量的媒体资源、全景式的检索功能构建全球IC,促进人类知识的泛在存取。
地区IC指某地区范围内所有资源的共享空间。地区IC适应了泛在知识环境下,某地区用户对全方位知识服务的需求,典型案例就是“欧盟数字图书馆”。2008年11月20日,欧盟数字图书馆在布鲁塞尔启动,通过该门户网站可以查阅来自欧盟27国的书籍、手稿、音乐、绘画、地图、照片和电影等丰富多彩的信息和资料。欧盟数字图书馆从信息产品的创建和改进到信息对象的共享和分发,从信息检索和过滤到数字化保存,均反映了当前欧美数字图书馆技术研究前沿,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信息服务在该地区泛在化的发展趋势。地区IC的另外一种常见形式就是各个图书馆的门户网站,它以一站式的方式将分散的资源和服务集中起来,在校园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开放获取和泛在化服务。
学科IC是实现某学科或专业领域内知识共享与交流的微型知识共享空间。例如:按学科分类的开放获取信息网站、创作共用的虚拟空间、学科门户网站等,都是学科IC常见的表现形式。学科IC适应了泛在知识环境下,人们需要一种开放式科研环境的需要。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推出的“IC2创新支持计划”,引入“创新社区”(Innovation Community)的新型服务理念,即图书馆主动创新服务机制,根据读者个性化需要,营建支持主题学术交流和创造的环境,以“学科服务”为主线开展工作,并提倡与读者的互动与交流,鼓励读者参与,支持协同研究,启迪创新思维。
泛在知识环境使图书馆的定位发生了变化,其发展战略必须进行调整。当今图书馆已从信息构建(IA)向知识构建(KA)转变,其服务体制必须从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进化。IC为图书馆在泛在知识环境下开展知识服务提供巨大优势。
传统知识服务受人员出勤、部门业务分割、资源分散等限制。IC不仅帮助图书馆实现资源和服务的整合,还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全天候、无缝信息传递和知识服务。
IC虚拟嵌入用户环境,使用户与图书馆的联系更加紧密,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无所不在地渗透到用户的学习、科研、生活当中。不仅如此,IC提高了知识服务的针对性,为基于用户需求的知识服务搭建了平台。用户可以通过IC享受到个性化的服务。不是用户适应图书馆,而是图书馆适应用户。
当今“一个按照科研生命周期、充分支持各类数字化信息对象、支持多种网络化知识组织与传播形态支持知识的创造交流分析、组织、保存全过程的综合数字科研信息环境正在迅速发展,并日益成为科研本身的基础环境。”这个环境便是 VRE,即Virtual Research Environment,译为“虚拟科研环境”。随着E-science的发展,图书馆的科研用户越来越倾向E-research,对构建VRE)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VRE为科研工作者在许多领域提供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机会,能促进科研工作的共享和协作,更好地激发科研工作者的潜能。KSIC为构建VRE提供了一个结合资源、服务、工具,具有开放共享、分布协同、安全可控的虚拟网络平台。通过IC,图书馆有效地将自身的知识服务嵌入到用户的科研过程中。
泛在知识环境是图书馆必须面对的一大挑战。图书馆必须重新调整自身的定位,通过知识服务实现知识的有序和开放式流动。为图书馆终端用户提供泛在知识环境下的知识服务型信息共享空间(IC)成为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让一个即时的、语义的、多功能的图书馆嵌入用户的学习、科研生活中,对存取人类知识、推动知识进步和创新有着重大意义。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多校区共存现象普遍存在。在物理空间分散的情况下,构建IC虚拟空间对发挥图书馆在泛在知识环境下的知识服务功能、提高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有着积极作用。
[1]OCLC.Perceptions of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2005)[EB/OL].[2011 -06 - 13].http://www.oclc.org/reports/2005perceptions.htm.
[2]Kaske NK.The Ubiquitous Library is Here[J].Portal:Libraries and the Academy,2004,4(2):291—297.
[3]任树怀,孙桂春.信息共享空间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发展与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3):24—27,32.
[4]Creth S,Lowry C.B.The Information Arcade:Playground from the Mind[J].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1994,20(1):22—23.
[5]阳国华.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6]吴云珊.读秀学术搜索与Medalink述评[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6):70—73.
[7]吴云珊.论图书馆学术数字资源的知识整合[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3):17—19,52.
[8]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E划通2.0版简介[EB/OL].[2012 - 09 - 28].http://desktool.csdl.ac.cn/dts20_web/.
[9]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Subject Selectors[EB/OL].[2012 -09 - 28].http://www.uri.edu/library/selectors.html.
[10]D.Russell Bailey,Barbara Tierney.Information commons redux:concept,evolution,and transcending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J].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02(2):277—286.
[11]Google数字图书馆[EB/OL].[2012-09-28].http://baike.baidu.com/view/2906568.htm.
[12]欧盟数字图书馆[EB/OL].[2012-09 -28].http://baike.baidu.com/view/2017821.htm.
[13]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IC2创新支持计划[EB/OL].[2012 - 09 - 28].http://www.lib.sjtu.edu.cn/list.do?articleType_id=178.
[14]张晓林.重新认识知识过程和知识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