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翠花,张玉侠,顾 莺,张艳红
(1.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上海 200032;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 201102)
非计划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在国内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出,或其他原因(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插管脱落,又称意外拔管;类似地,在国外定义为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造成的拔管[1-4]。在发生非计划拔管的管道中,胃管居首位[5]。留置胃管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在儿科一般用于患儿的胃肠减压和鼻饲。由于置管期间带给患儿不同程度的不适感以及医护操作不当等原因,可导致非计划时间提前的拔管。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某儿科医院留置胃管患儿进行调查,以了解儿科医院胃管非计划拔管的现状,分析其原因,现报道如下。
1.1 对象 调查2011年4—9月上海市某3级甲等儿科医院留置胃管的患儿。共回收问卷260份,其中有效问卷249份,有效回收率95.8%。249例患儿中,男162例,占65.1%,女87 例,占34.9%;入院诊断:呼吸系统疾病42例,占16.9%,循环系统疾病35例,占14.1%,消化系统疾病107例,占43.0%,神经系统疾病41例,占16.4%,其他疾病24例,占9.6%。纳入标准:①年龄大于28 d;②调查期间留置胃管治疗;③家长知情同意。
1.2 方法 采用自制的胃管非计划拔管登记表,包括患儿一般资料和插管记录,其中插管记录又包括管道、护士以及非计划拔管时的情况。患儿一般资料由住院号、科室、性别、年龄、体重、入院诊断和有无家长陪护共7个条目。管道方面包括插管方式、插管目的、插管时间、拔管时间和导管固定方式等9个条目。护士方面由护士是否接受胃管相关知识的培训、拔管时护士是否在床边、拔管发生的班次共3个条目。非计划拔管时的情况包括非计划拔管的时间、拔管后患儿的意识、行为、拔管原因、是否重新置管和拔管后患儿的情况共6个条目。该登记表经过预实验及专家修改后正式使用。调查时做好组织、解释、指导与问卷回收检查工作,选择责任心强、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数据进行双人录入,及时发现错误并核对纠正。将此登记表分发至儿科医院各科室(除新生儿病房),对科室护士进行统一培训,指导其正确填写,并进行班班交接。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患儿一般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等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胃管非计划拔管的影响因素。
2.1 一般情况 249例留置胃管患儿中,计划拔管230例,发生非计划拔管19例,占7.6%;按置管日计算的非计划拨管发生率1.03次/100个置管日,非计划拔管后的重新置管率63.2%。胃管插管患儿的总置管日1853 d,平均置管日7.44 d。249例置管患儿一般资料,见表1。
2.2 发生非计划拔管时的情况 见表2。
2.3 非计划拔管的单因素分析 对计划拔管和非计划拔管患儿的年龄、插管方式、插管类型、固定方式和肢体约束进行χ2检验,结果显示,插管方式、插管类型、肢体约束是非计划拔管的影响因素(P<0.05)。
2.4 非计划拔管的多因素分析 以患儿是否发生非计划拔管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结果,此外受本次调查样本量的限制,故将临床实践中有意义的非计划拔管影响因素也纳入自变量,最终使用插管方式、插管类型、有无肢体约束和固定方式为自变量做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中固定方式有3个条目,其余均为二分类资料,对胃管固定方式设定哑变量,将固定方式中使用透明贴的患儿作为对照组,胶带缠绕和胶带联合透明贴固定为两个哑变量。方程引入标准α =0.05,β =0.1。进入方程的有插管类型和有无肢体约束,见表3。
表1 249例置管患儿一般资料
表2 发生非计划拔管时的情况 (n=19)
表3 非计划拨管的多因素分析 (n=249)
3.1 胃管非计划拨管的发生率 国外对非计划拔管问题,关注较多的是气管插管,而对胃管却很少涉及。在国内,也鲜有专门针对儿科胃管非计划拨管的调查。杨月芳[6]曾对新生儿胃管非计划拨管做过调查分析,然而却未报道其发生率。本次调查发现,儿科胃管非计划拨管发生率为7.6%。国内成人医院的调查报道胃管非计划拨管的发生率为2.1% ~17.7%[7-8]。儿科的非计划拨管发生率相对于成人处于中等水平。另外,按置管日计算出的非计划拨管发生率为1.03次/100个置管日。陈爱萍等[9]报道,在发生非计划拔管的管道中,胃管的重置管率较高。本次调查儿科非计划拨管重新置管率为63.2%,比张丽君等[10]对综合性医院调查的胃肠减压非计划拨管的重置管率40.32%还要高,可能跟胃管是患儿治疗的一种必要手段有关,非计划性的拔除后对患儿影响较大,尤其是鼻饲胃管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儿是维系营养的生命线,故重置管率较高。
3.2 胃管非计划拨管的危害 胃肠减压是胃肠外科手术前的一项重要操作,有效的胃肠减压关系着患儿手术的成败和疾病的预后,能显著减少术后吻合口瘘、术后梗阻等并发症发生,促进胃肠吻合口的愈合及肠道功能的恢复。但胃肠减压是一项侵袭性护理技术,患者会有咽喉肿痛、恶心、痰多和口腔黏膜干燥等不适,甚至咳出或因忍受不了自行拔出[11]。对于无法进食或不能完全经口进食的患儿,胃管又可以起到补充营养、维系患儿生命的作用。本次调查中发生非计划拨管的患儿中有1例因食管闭锁术中置胃肠减压管,为防止造成吻合口瘘,患儿发生非计划拔管后未予重新置管,造成其禁食时间延长,进而使静脉高营养维持时间延长,加重了患儿的经济负担。对成人医院的调查也显示,胃管意外拔除可造成鼻黏膜损伤、鼻饲液反流而引起并发症,使病情加重,再插管增加患者的痛苦[12]。术后非计划性拔除胃肠减压管,再次盲目置入又可能会导致吻合口破裂出血、吻合口瘘等并发症[13]。尽管对其余发生非计划拨管的患儿采取措施妥善处理,但重新置管不但增加了患儿的痛苦,也加重了护士的负担、增加了医疗成本。
3.3 非计划拨管的影响因素和对策
3.3.1 患儿因素 本次调查发生非计划拔管的患儿中有68.7%为3岁以下的儿童,儿童鼻腔食管均柔嫩,无法忍受较为坚硬的胃管,加上其自制能力较差,常会导致非计划拨管的发生。此外,留置胃管较多的科室为重症监护室、神经内科以及小儿普外科,这些科室的患儿病情较为严重,患儿常有神志不清、行为躁动情况出现,容易发生自行拔管。本次调查发生非计划拔管的患儿中有73.7%属于自行拔管。
3.3.2 医护因素 本次调查中,41.8%的患儿留置胃管用于鼻饲,而非计划拔管中有57.9%患儿的胃管是用于鼻饲,可能因为鼻饲患儿需要每隔2~3 h给予鼻饲奶或糖水,对患儿刺激较多,容易使其发生自行拔管。Logistic回归结果也显示,插管类型是发生非计划拨管的一个危险因素。发生非计划拨管的患儿中只有10.5%的患儿使用了肢体约束。神经内科的患儿一般不对其进行肢体约束,为了防止约束使其更加烦躁对病情不利,结果52.6%的发生非计划拔管的患儿来自该科室。结果显示,计划拔管与非计划拨管的肢体约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也显示,未采取适当的肢体约束是发生非计划拨管的一个危险因素。
3.3.3 非计划拨管的预防 针对来自患儿和医护人员方面的影响因素,临床上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预防非计划拨管的发生。①加强对易于发生非计划拨管患儿的巡视与管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鼻饲患儿比胃肠减压的患儿更容易发生非计划拨管,这就要求有针对性的建立一套有效预防非计划拨管的措施,尤其是对于进行鼻饲的患儿。对于无家长陪护的患儿,护士应有针对性的加强对此类患儿的巡视,护士每班检查胃管外露的标记及导管固定情况并记录,对插管患儿进行操作时应仔细、稳妥,以减少非计划拨管的发生。沟通一直被认为是有效防止非计划拨管的对策之一[14]。故对于具备理解能力的年长儿,护士应告之患儿置管的重要性,使其配合。年龄小,但有家长陪护的患儿,护士应避免过多的专业词汇,在置管前向家长详细解释置管作用,力求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告知家长陪护的注意事项,在置管期间护士应抓住每次与家长交流的机会,对家长不断宣教强化,耐心解释需观察的内容,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让家长也积极参与到患儿的置管护理中来,有任何意外情况及时通知护士,以便更好地预防非计划拨管的发生。②正确有效的肢体约束。发生非计划拨管中有89.5%的患儿未进行肢体约束,73.7%的患儿发生了自行拔管,73.7%的患儿处于清醒状态。根据年龄正确选择小手套或约束带对患儿进行固定非常重要,可以有效的防止患儿的自拔。谭丽萍等[15]制作的防意外拔管的小手套取材方便、制作简单、经济适用、柔软舒适,患者及家属乐于接受。董丽等[16]设计了专门针对患者自行拔管的约束带,不仅适用于胖瘦不同患者的手部约束,而且也可适用于上肢及下肢不同部位的约束。在使用约束带的过程中,护士应定时执行关节运动并观察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神经功能及皮肤状况并有护理纪录。③加强导管固定。根据患儿不同的插管方式,选择切实有效的导管固定方式,努力做到既牢固又美观。要采用粘性和韧性较好的胶布,可采用高举平抬法固定以减少张力。护士应每班检查胃管插入的长度并做好记录,在巡视患儿时,应仔细观察患儿导管固定情况,如发现患儿分泌物多,胶布有松脱等固定不牢的状况,应及时更换胶布。
3.3.4 其他因素及对策 本次调查发现,63.2%的非计划拨管主要发生在白班,这与张利君等[10]和朱胜春等[17]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他们调查发现,非计划拨管主要发生于夜班。可能与本次调查的医院各项护理操作主要集中于白天,护士在繁忙的操作中可能因为疏忽而造成患儿脱管;另外患儿白天接受到刺激较多,使患儿处于易激惹状态,容易造成其自行拔管。因此,应当制定科学规范的护理操作流程,使护士在对置管患儿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明确如何妥善安置导管。白天的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减少反复对患儿进行刺激。尤秀丽等[18]引进风险管理理论来加强对术后患者各种管道的管理,有效的降低了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并且风险管理规范了护士的操作行为,加强了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变以往履行公事式的巡视观察为现在的每小时定时观察,使导管的固定、通畅、引流等情况更仔细,班班交接比以往更认真,护士对工作的重点更明确,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也更到位。同时应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提高其对UEX的危机防范意识。
留置胃管是患儿住院期间重要的治疗手段,非计划拔管不但增加护士的工作负担,而且给患儿造成了更多的痛苦,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加强对高危患儿的临床评估与巡视、规范护理操作流程、选择正确有效的肢体约束方式可以降低非计划拨管的发生,从而真正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患儿的康复。
[1]段摄霞,王红艳,郭秀茹.ICU气管插管病人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前瞻性研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10):457-458.
[2]Atkins PM,Mion LC,Mendelson W,et al.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of patients who self-extubate from ventilatory support:A case-control study[J].Chest,1997,112(5):1317-1323.
[3]Grap MJ,Glass C,Lindamood MO.Factors related to unplanned extubation of endotracheal tubes[J].Crit Care Nurse,1995,15(2):57-65.
[4]Mion LC.Establishing alternatives to physical restraints in the acute care setting:a conceptual framework to assist nurses'decision making[J].AACN Clin Issues,1996,7(4):592-602.
[5]范河谷,关月嫦,许智红.ICU老年患者夜间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与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2,9(6):34-36.
[6]杨月芳.新生儿胃管留置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与应对[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12):72-73.
[7]于冬芳,章玉英,李疆.胃癌术后非计划性拔出胃肠减压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8):1710-1712.
[8]付永梅,许寿霞,李恒.食管贲门癌术后意外拔出胃管鼻饲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1):2589.
[9]陈爱萍,蔡虻.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及相关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9344-9937.
[10]张丽君,韩满玲,吴世凤.胃肠减压患者意外拔(脱)管临床特征分析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2011-2013.
[11]朱海霞,曾萍,黎春芳,等.胃肠减压患者两种雾化吸入频次雾化效果比较[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1,26(6):41-42.
[12]董艳,王荔,张斓,等.ICU胃臀鼻饲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装备,2009,6(6):38-39.
[13]翟红燕,朱长庚,康妙霞.食道癌术后胃管脱落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6):1155-1156.
[14]庄一渝,袁莲凤.医护合作减低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5):417-419.
[15]谭丽萍,顾美珍,陈香凤,等.防意外拔管约束手套的制作与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2):封3.
[16]董丽,韩红梅,许蔷,等.防对指手套式约束带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3):252.
[17]朱胜春,金钰梅.住院患者意外拔(脱)管临床特征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3):256-258.
[18]尤秀丽,席淑华,卢根娣,等.风险管理在外科术后患者管道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0,10(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