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金属离子的氢氧化镍的电化学性能

2013-09-11 00:32高晓蕊蒋康乐
电池 2013年4期
关键词:悬浊液电荷转移可逆性

高晓蕊,蒋康乐

(河北工程大学理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

在金属氢化物镍(MH/Ni)电池中,正极材料Ni(OH)2的理论比容量为289 mAh/g,而负极储氢合金的比容量可达330 mAh/g 以上[1]。Ni(OH)2一般有α 和β 两种晶型,其中β-Ni(OH)2在电极上被氧化时,形成β-NiOOH,在过充电时,会进一步形成γ-NiOOH[2],导致电池失效。α-Ni(OH)2能可逆地循环转变为γ-NiOOH,而且α-Ni(OH)2的密度略小于γ-NiOOH,因此在充放电过程中不会发生电极膨胀;同时,γ-NiOOH中Ni 的平均价态大于3.5,在α-Ni(OH)2和γ-NiOOH的循环转变过程中,交换的电子数量较多。相对于β-Ni(OH)2电极,α-Ni(OH)2电极预计有更高的理论容量,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采用化学沉淀或电化学浸渍制备的α-Ni(OH)2在强碱中极易转化成β-Ni(OH)2,导致容量衰减。为此,人们常用其他金属离子(如Co2+[3]、Al3+[4]、Zn2+[5]、Fe3+[6]和稀土离子[7]等)部分取代Ni(OH)2中的Ni2+,形成能稳定存在的层状氢氧化物(LDHs)。LDHs 的结构通式为:[NixMy(OH)2(x+y)]An-y/n·mH2O(M 为取代金属离子,A 为层间带n 个负电荷的阴离子,m 为结晶水量)。LDHS 的阴离子交换能力较强,即层间阴离子可被其他阴离子取代。

本文作者通过共沉淀和后续水热处理方法,向Ni(OH)2中分别掺杂Al3+、Zn2+以及同时掺杂Al3+和Zn2+,考察掺杂金属离子对Ni(OH)2电极材料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1 实验

1.1 材料的合成

用共沉淀结合水热处理法合成:在氮气保护下,将32 ml 1.0 mol/L NaOH(上海产,AR)缓慢滴加到32 ml 0.5 mol/L Ni(NO3)2(上海产,AR)或32 ml 0.5 mol/L Ni(NO3)2+8 ml 0.5 mol/L Zn(NO3)2(上海产,AR)混合溶液中,在100℃下搅拌18 h 后,将悬浊液转移到数个聚四氟乙烯衬里的单只容积为25 ml 的高压釜中,在180℃下静置24 h。将悬浊液抽滤,再用去离子水、丙酮(上海产,AR)先后洗涤3~5 次,并在65℃下干燥,制得样品。

1.1.2 [Ni4AlZnx(OH)10+2x]OH 样品的合成

依次用共沉淀结合水热处理法及离子交换法合成:在氮气保护下,将1 mol/L NaOH 缓慢滴加到32 ml 0.5 mol/L Ni(NO3)2、8 ml 0.5 mol/L Al(NO3)3(上海产,AR)和8 ml 0.5 mol/L Zn(NO3)的混合溶液中,直到pH 值约为7.5,得到的悬浊液在100℃下搅拌18 h 后,转移到数个聚四氟乙烯衬里的高压釜中,在180℃下静置24 h。再将悬浊液抽滤,用去离子水、丙酮先后洗涤3~5 次,在65℃下干燥24 h后,得到[Ni4AlZnx(OH)10+2x]NO3样品。取1 mmol 该样品,加入50 ml 去离子水,搅拌成悬浊液,在氮气保护下,向其中缓慢滴加3 mol 1 mol/L NaOH,在室温下搅拌8 h 后,将悬浊液抽滤,用去离子水、丙酮先后洗涤3~5 次,并在65℃下干燥24 h,得到最终产物[Ni4AlZnx(OH)10+2x]OH 样品。x=0 的样品记作Ni4Al-OH;x=1 的样品记作Ni4AlZn-OH。

1.2 样品的结构与组成分析

用D/max 2000/PC X 射线衍射仪(日本产)对样品结构进行分析,CuKα,λ=0.154 06 nm,扫描速度为0.02 (°)/s,步长为0.02 °,管压40 kV,管流70 mA。

1.3 电极的制备

将50 mg 样品与160 mg 镍粉(上海产,≥96.0%)、40 mg钴粉(上海产,≥99.5%)混合均匀,滴加适量的聚四氟乙烯(山东产,33.0%)和去离子水,研磨成糊状,粘附在泡沫镍(1.7 mm 厚,110 PPI,长沙产,Φ=1.5 cm)两侧,在80℃下干燥4 h。将干燥好的电极以20 MPa 的压力压制1 min,得到圆形电极片(含50 mg 活性物质)。测试前,将电极片在7 mol/L KOH(上海产,AR)溶液中浸泡24 h。

1.4 电化学性能测试

用2001CT 电池测试系统(武汉产)的三电极体系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以镍丝(上海产,>99.9%)为导线,镍片(上海产,>99.9%)为对电极,自制Hg/HgO(7 mol/L KOH)为参比电极,7 mol/L KOH 溶液为电解液。电极先以5 mA的电流充电4 h、放电至0 V,进行5 次活化,再以40 mA 的电流充电30 min、20 mA 的电流放电至0 V,循环250 次。

用CHI660b 电化学工作站(上海产)进行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测试。电极恒流充放电200 次后,进行循环伏安测试,电位为0~0.70 V,扫描速度为0.10 mV/s;电极恒流充放电20 次后,在放电深度(DOD)为100%时,进行阻抗测试,频率为10-3~105Hz,用Zview2 软件对结果进行拟合。

用式(1)计算单个镍原子的交换电子数目(NEE)。

式(1)中:Cexp为放电比容量(Ah/g),n 为1 g 活性物质所含Ni 原子的物质的量,F 为法拉第常数。

2018珠海航展,万众瞩目。歼20三机编队,四机编队,以新涂层、新队形,高姿态亮相。歼10B推力矢量“超机动”,惊艳登场。运20“胖妞”亦飞临珠海,长空劲舞。一系列最新研制的军民两用设备设施,集中展示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军工产业的巨大进步。

2 结果与讨论

2.1 结构与组成分析

图1 为β-Ni(OH)2、Ni4Zn-OH、Ni4Al-OH 及Ni4AlZn-OH的XRD 图。

图1 β-Ni(OH)2、Ni4Zn-OH、Ni4Al-OH 和Ni4AlZn-OH 的XRD 图Fig.1 XRD patterns of β-Ni(OH)2,Ni4Zn-OH,Ni4Al-OH and Ni4AlZn-OH

对比图1 与α-Ni(OH)2的标准谱(JCPDS:38-715)及β-Ni(OH)2的标准谱(JCPDS:1-1047)可知:Ni4Zn-OH 样品主要以β-Ni(OH)2的形式存在,与文献[8]的结果一致。经过水热处理后,样品出现了ZnO 相,原因是Ni4Zn-OH 样品中的Zn(OH)2在高温下脱水生成了ZnO[9],导致Ni4Zn-OH 样品实际上是由Ni4Zny(OH)10+2y和ZnO 两相组成。Al3+掺杂的Ni(OH)2及共同掺杂Al3+和Zn2+的Ni(OH)2,显示了α-Ni(OH)2的结构特征,均为层状氢氧化物,其中Ni4Al-OH的化学式为[Ni4Al(OH)10]OH,Ni4AlZn-OH 样品经高温水热处理后,也出现了[Ni4AlZny(OH)10+2y]OH 和ZnO 两相。

2.2 充放电性能

为了考察不同金属离子掺杂的Ni(OH)2的循环性能,对电极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见图2。

图2 β-Ni(OH)2、Ni4Zn-OH、Ni4Al-OH 和Ni4AlZn-OH 的循环性能Fig.2 Cycle performance of β-Ni(OH)2,Ni4Zn-OH,Ni4Al-OH and Ni4AlZn-OH

从图2 可知,在开始的充放电过程中,Ni4Zn-OH 的放电比容量最低,但随着循环的深入,放电比容量逐渐增大,在第140 次循环左右超过了β-Ni(OH)2,说明Ni4Zn-OH 的活化速度慢于β-Ni(OH)2和Ni4Al-OH。Ni4Al-OH 样品在第28 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达到最大值343 mAh/g,显示出较快的活化速度,但衰减速度也较快,第255 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与Ni4AlZn-OH 基本相同,为309 mAh/g,容量衰减率为10%。Ni4AlZn-OH 虽然放电比容量低于Ni4Al-OH,但循环稳定性好,第125 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达到最大值315 mAh/g,循环255 次的容量衰减率仅为2%。

实际上,在充放电过程中,活性成分为Ni 原子,Al 和Zn是惰性物质,起辅助作用。比较NEE,可说明这些掺杂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所起的作用。4 种样品的NEE 见图3。

图3 β-Ni(OH)2、Ni4Zn-OH、Ni4Al-OH 和Ni4AlZn-OH 的NEE 与循环次数的关系Fig.3 Relation between number of exchange electrons(NEE)of single nickel atom and cycle number for β-Ni(OH)2,Ni4Zn-OH,Ni4Al-OH and Ni4AlZn-OH

从图3 可知,在充放电过程中,Ni4AlZn-OH 具有较高的NEE,最大值为1.93 个,说明Ni4AlZn-OH 中Ni 原子的利用率较高。β-Ni(OH)2的理论最高氧化价态为+3 价,因此NEE 最高为1 个,实验得到的最大值为0.85 个。Ni4Zn-OH含有α 和β 两相,α-Ni(OH)2在充电过程中,Ni 原子可被氧化成超过+3 价的价态,因此NEE 有可能超过1 个,而实验得到的Ni4Zn-OH 电极的最大值为1.13 个。实验得到,Ni4Al-OH 电极中的NEE 为1.76 个。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l3+、Zn2+的掺杂,都可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

β-Ni(OH)2、Ni4Zn-OH、Ni4Al-OH 和Ni4AlZn-OH 在第28次循环时的充放电曲线见图4。

图4 β-Ni(OH)2、Ni4Zn-OH、Ni4Al-OH 和Ni4AlZn-OH 在第28 次循环时的充放电曲线Fig.4 Charge-discharge curves of β-Ni(OH)2,Ni4Zn-OH,Ni4Al-OH and Ni4AlZn-OH in the 28th cycle

从图4 可知,各样品的充电电压平台相差不大,均在0.59 V 附近,且变化平缓。β-Ni(OH)2及Ni4Zn-OH 的放电比容量较小,分别为195.8 mAh/g 和185.9 mAh/g,放电平台电压相对较低;Ni4Al-OH 及Ni4AlZn-OH 的放电比容量较大,分别为343 mAh/g 和312 mAh/g,且具有较平坦的放电平台,放电中值电压较高,其中Ni4AlZn-OH 的放电中点电位最高,说明同时掺杂Al3+和Zn2+,可提高Ni(OH)2电极材料的放电电位。

2.3 循环伏安分析

β-Ni(OH)2、Ni4Zn-OH、Ni4Al-OH 和Ni4AlZn-OH 的循环伏安曲线见图5。

图5 β-Ni(OH)2、Ni4Zn-OH、Ni4Al-OH 和Ni4AlZn-OH 的循环伏安曲线Fig.5 CV curves of β-Ni(OH)2,Ni4Zn-OH,Ni4Al-OH and Ni4AlZn-OH

一般认为,在氧化峰处发生Ni2+氧化成高价镍的反应;在还原峰处发生该反应的逆反应。Ni4Al-OH 和Ni4AlZn-OH的循环伏安曲线只有1 个氧化峰(630~650 mV)和1 个还原峰(214 mV),氧化峰对应的氧化态均为γ-NiOOH,还原峰对应的还原态均为α-Ni(OH)2;β-Ni(OH)2和Ni4Zn-OH 的循环伏安曲线各出现了2 个氧化峰和1 个还原峰,其中2 个氧化峰分别位于420 mV 附近和590~635 mV,说明样品有两个氧化态。XRD 分析已经证实β-Ni(OH)2和Ni4Zn-OH 为β-Ni(OH)2的结构,如果是正常的充放电循环,样品的氧化态应为β-NiOOH,氧化峰位于420 mV 附近;由于电极膨胀,导致了另一个氧化态的出现,即为γ-NiOOH,分别对应于596 mV和631 mV,与文献[10]报道的结果一致。

氧化峰电位(Ea)和还原峰电位(Ec)之差ΔE 反映了电极电化学反应的可逆性,ΔE 越大,电极反应的可逆性越差。比较氧化态γ-NiOOH 与还原态Ni(OH)2可知,β-Ni(OH)2和Ni4Zn-OH 电极的ΔE 较大,分别为465 mV 和442 mV,说明电极反应的可逆性不好。Ni4Al-OH 和Ni4AlZn-OH 电极的ΔE 较小,分别为430 mV 和422 mV,说明电极反应的可逆性较好。由此可知:Al3+和Zn2+的掺杂对氢氧化镍电极的电化学反应都有明显的影响,电极反应的可逆性得到了提高,其中Ni4AlZn-OH 电极的ΔE 最小,即电极反应可逆性最好,与图2 得到的结果一致。

2.4 电化学阻抗分析

β-Ni(OH)2、Ni4Zn-OH、Ni4Al-OH 和Ni4AlZn-OH 的电化学阻抗谱(EIS)见图6A;图6B 为整个电极过程的等效电路图,其中:Rs代表电极过程的溶液电阻,Qc代表电极过程的双电层电容,Rt代表发生电化学过程的电荷转移电阻,Wo为Warburg阻抗。

图6 β-Ni(OH)2、Ni4Zn-OH、Ni4Al-OH 和Ni4AlZn-OH 的电化学阻抗谱和等效电路图Fig.6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a (EIS) of β-Ni(OH)2,Ni4Zn-OH,Ni4Al-OH and Ni4AlZn-OH and the equivalent circuit

图6 中,交流阻抗谱由高频区的圆弧和低频区的斜线组成。高频区的圆弧对应镍电极的电荷转移过程,半径为电荷转移阻抗;低频区的斜线反映了质子扩散过程,斜率反映了质子扩散的难易。从定性的角度来讲,圆弧半径越小说明电荷转移阻抗越小,斜线斜率越小说明扩散越容易[11]。

不同电极材料的交流阻抗谱差别很大。β-Ni(OH)2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表现为一个相当大的圆弧,表明电化学内阻很大;具有较大的斜线斜率,表明该电极主要受电荷转移的控制。

用ZView.2 软件拟合电化学阻抗谱得到的参数见表1。

表1 β-Ni(OH)2、Ni4Zn-OH、Ni4Al-OH 和Ni4AlZn-OH 的阻抗拟合参数数值Table 1 Fitted EIS data for electrodes with β-Ni(OH)2,Ni4Zn-OH,Ni4Al-OH and Ni4AlZn-OH

从表1 可知,β-Ni(OH)2的Rs、Rt、Zw和Qc均为最大值,说明电子在电极与溶液表面之间的扩散速度较慢,同时在氧化还原的过程中,β-Ni(OH)2不能够形成稳定的结构,质子扩散的阻力较大。Ni4Zn-OH、Ni4Al-OH 和Ni4AlZn-OH电极在高频区的圆弧减小,表明电化学内阻降低。对于Ni4Al-OH,在低频区为一条接近45 °的斜线,Rt及Zw分别为0.01 Ω 和0.14 Ω,电荷转移阻抗和质子扩散阻抗均较小。

3 结论

通过共沉淀和后续水热处理的方法合成了不同金属掺杂的Ni(OH)2,并对它们进行了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分析。

Al3+单独掺杂的和Al3+、Zn2+共同掺杂的Ni(OH)2为α-Ni(OH)2结构,Zn2+单独掺杂的Ni(OH)2为β-Ni(OH)2结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过255 次循环,Al3+、Zn2+共同掺杂的Ni(OH)2显示了良好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和较高的放电容量。

[1]WANG Dian-long(王殿龙),LIU Ying(刘颖),DAI Chang-song(戴长松),et al.影响MH/Ni 电池正极放电容量的因素[J].Battery Bimonthly(电池),2004,34(1):64-66.

[2]JI Yi-gang(季益刚),ZHOU Yi-ming(周益明),SHAO Yang(邵阳),et al.β-Ni(OH)2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J].Battery Bimonthly(电池),2006,36(6):456-458.

[3]Zhao Y L,Wang J M,Chen H,et al.Different additives-substituted alpha-nickel hydroxide prepared by urea decomposition[J].Electrochim Acta,2004,50(1):91-98.

[4]ZHOU Huan-bo(周环波),ZHOU Zhen-tao(周震涛).Al 掺杂纳米Ni(OH)2的结构及电性能[J].Battery Bimonthly(电池),2005,35(3):180-182.

[5]Gao X R,Lei L X,Hu M,et al.Structure,morphology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Zn-doped[Ni4Al(OH)10]OH[J].J Power Sources,2009,191(2):662-668.

[6]LEI Li-xu(雷立旭),ZHANG Wei-feng(张卫峰),HU Meng(胡猛),et al.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结构性质及其应用[J].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无机化学学报),2005,21(4):451-463.

[7]JIANG Zhong-gui(蒋忠桂),HU Meng(胡猛),GAO Xiao-rui(高晓蕊),et al.Y 取代的Ni(OH)2的电化学性能[J].Battery Bimonthly(电池),2008,38(2):82-84.

[8]Li W Y,Zhang S Y,Chen J.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and electrochemical application of Ca(OH)2-,Co(OH)2-,and Y(OH)3-coated Ni(OH)2tubes[J].J Phys Chem B,2005,109(29):14 025-14 032.

[9]Tessier C,Guerlou-Demourgues L,Faure C,et al.Structural and textural evolution of zinc-substituted nickel hydroxide electrode materials upon ageing in KOH and upon redox cycling[J].Solid State Ionics,2000,133(1-2):11-23.

[10]Zhou H B,Zhou Z T.Preparation,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nanosized cathode active material Ni(OH)2[J].Solid State Ionics,2005,176(23-24):1 909-1 914.

[11]Armstrong R D,Charles E A.Some aspects of the A.C.impedance behaviour of nickel hydroxide and nickel/cobalt hydroxide electrodes in alkaline solution[J].J Power Sources,1989,27(1):15-27.

猜你喜欢
悬浊液电荷转移可逆性
毛细管悬浊液电子浆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加强免疫抑制剂管理的意义
从轨道作用角度研究S…π非共价作用结构特征
超广义k次投影的线性组合群可逆和可逆性
悬浊液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铅
偏二甲肼悬浊液电流变特性的实验研究
“镜像”二维相关分析用于水溶液热诱导PNIPMA酰胺基变化可逆性的研究
汤的理化现象
考虑Duschinsky转动效应的电荷转移速率理论
常压微等离子体阳极与离子溶液界面的电荷转移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