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 罗振涛 霍志臣 谢光明
表2为三种热水器经济效益的比较。通过对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进行比较可见,太阳能热水器经济、节能、安全、环保,而且市场份额逐年提升(表3),目前已成为家用热水器的主体。
表2 三种热水器经济效益比较(以典型热水器为例)
表3 2001~2012年三种热水器市场占有率
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企业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创业者的强大进取动力、面向市场的灵活经营机制、行之有效的创新机制、择优择强的用人机制等民营机制优势,使企业也使产业发展充满了无限活力。特别是研发方面,依据市场需求确定科技开发项目,从市场需要出发研制新产品,产品一经问世就能迅速占领市场。行业领军企业中的皇明、太阳雨就是这种民营机制的典型代表和受益者。
图5 完备的太阳能热水器产业链体系形成
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特别是真空管热水器依靠中国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从技术研发、产品、工艺、装备和制造等方面形成了完善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模式,产品、技术、装备多重出口,具有独一无二的国际竞争力,相对于生物质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领域,是典型的具有高度核心竞争力的民族产业。
虽然从“六五”到“九五”期间国家给予了少量支持,但在市场空白的基础上,可以说太阳能热利用产业是中国太阳能企业家和工作者们努力拼搏打拼出来的产业。捕捉市场需求,产学研深度结合,走出一条从实验室到店铺的绿色通道;科普创市场,走出一条无依赖的独立自主经营道路;无边界创新整合,将触角开放性地延伸到产业之外,探寻能与自身产生共鸣效应的领域,走出一条由草根到主流的高品位之路。在自我生存、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中成就了朝阳产业。
做为一个与家电不同的产品,太阳能热利用产品的服务也走出了一条与家电不同的服务模式。销售代理商承担了安装和售后服务的工作,厂家制定安装售后服务规范,并培训监督执行。同时良好的售后也成为有眼光的代理商打造服务品牌和吸引客户的方法。随着市场发展,出现了海尔的三网合一、福德第三方服务的售装分离等新的探索。在能源合同管理模式下的工程运营中,把服务变成了一种类似于物业式的热水供应商。与产品相适应的服务体系促进了产业的持续进步。
太阳能热利用是典型的绿色低碳经济产业。1~4类太阳能资源区内太阳能热水器(按75%加权使用率计算)年可替代标煤为150kg/m2,相当于节电417kWh/m2。按目前我国科技水平和能耗状况,各有害气体的排放因子、每m2太阳能热水器的年减排量和太阳能热水器的环境效益见表4。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太阳能热水器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显著,其历年节能和减排量如表5所示。
目前产业形成了山东、北京、苏皖、浙江和西南五大产业集群,布局全国,生产制造和市场开发正从东部向中西部长趋直入。自2012年开始,行业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在可再生能源产业方面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表4 每m2太阳能热水器环境效益
图6 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全国性生产格局形成
太阳能热利用产业风起二十年,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企业家、科技专家和其他精英人才,他们共同创造了这个舞台并在这个舞台上实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目前从事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的各类人员总数达到了约350万人,成为解决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王骏先生认为,在新能源领域,我国最为成功的是太阳能光热产业,这个产业主要依靠消费者需求和企业的努力诞生并发展壮大。太阳能光热产业成功发展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是市场化,即依靠市场的力量;第二是分散化,分散安装,可以遍布城乡,不受地域、地形、建筑限制;第三是后发优势。太阳能光热产业的发展、管理模式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出效率的原则,是中国最为成熟的可再生能源产业模式,既为世界太阳能光热行业做出了典范,也值得中国其他新能源行业借鉴。
表5 2001~2012年太阳热应用节能减排量
由于世界性的环保节能趋势,中国政府在全球节能减排中的义务承诺以及中国节能型社会的建设,使得国家政策中把可再生能源发展列在了重要位置。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政府出台了“可再生能源示范工程”、“太阳能下乡”、“节能惠民工程”等支持政策,把可再生能源列为战略新兴产业,制定了《“十二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在新能源领域投资等。“十二五”期间,国家也设立了百城太阳城200个绿色能源县等新能源示范工程,在项目上设立了科技攻关项目、技改项目等,其中太阳能热水系统是重要示范推广内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多年快速发展,保持了长达29年的高速增长,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增长了11倍,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大幅提升。
20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全面推进,城市化率大幅提升,随着从沿海向内地全面展开的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新农村建设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形成了大规模的房地产建设,为太阳能的安装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140多项有关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城市和建筑上应用的相关文件。国家能源局利用开发资金建立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国家科技部支持皇明公司建立了国家太阳能热利用研究开发中心,还有不少省市也在太阳能企业内建立了省市级的研发中心。
国家通过产业政策,引导资金、技术、人才、产业等集聚孵化高新企业和高新技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在专利、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予以项目支持。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知识社会的形成,广泛的产业领域技术创新加速,为太阳能热利用产业提供了技术创新和借鉴的良好土壤。
目前企业各类专业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和工程人才极度缺乏,在行业内存在互相挖人才的现象。人才成为科技进步和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是科技创新力不强,企业多重经营、轻开发,重眼前利益、轻视长远发展。研发资金投入不够,没有下大力气投入科技开发新产品,没有形成产品的个性化、科技化,缺少创新驱动力和持续力。
目前近两千家企业,产业过度分散,前五名的大型骨干企业占到不及30%的总量,品牌企业的产品市场集中度仍然不高。需要更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实施国家强标,企业联合重组,形成更多的大型骨干企业和配套产业群,以使产业走向集中化、规范化。
企业概念多、实质新产品少,产品同质化、无特色、相互简单模仿、照搬照抄现象严重,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而且伪劣产品不断出现影响了行业的整体形象与市场扩展。特别是部分热水器产品出厂时,零部件不配套而依靠经销商自己采购,为图便宜购劣质产品严重影响系统性能等做法必须纠正。
行业标准贯彻力和执行力不够,企业缺少或不重视自检,某些企业只谋取短期利益视标准可有可无。产品质量合格率不高,如2010~2012年国家抽检合格率分别为86.7%、87.6%和91.7%。社会监管普遍不到位,不少地方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为地方利益、企业利益而影响行业形象。
一个总目标:实现到2015年完成总保有量4亿m2的总目标,增长2.5亿m2,同时千人均有280m2。
两个突破:一是现代化平板生产线,二是全自动连续镀膜生产线,要在这两个方面实现重点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平板和真空管两个领域的发展奠定先进的装备基础。
三条占比,详细内容见表6。
表6
以市场目标引导技术方向,以技术路线实现市场目标。“十二五”期间太阳能光热将实现四大扩展、五大工程和八项技术创新。
四大扩展:在户用型基础上向工程化扩展,在低温利用基础上向中高温扩展,在民用基础上向工农业应用扩展,由洗浴向采暖空调扩展。
五大工程:集中供热水工程、采暖工程、工业及中高温工程、农业应用工程和千县万村农村应用工程。
八项科技创新,详见前文有关“行业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阐述。
中国太阳能热利用未来发展将呈现多点开花、细致专业的特点。太阳能热利用的三温空间是在技术升级后同时扩展的三维市场:低温热水持续增长,在民生领域担当重任;中温热能高速增长,在工业节能上铁肩道义;高温蓄势待起,在国家能源替代使命上责无旁贷。中高温技术以更高的存在价值和技术品位,赋予了太阳能热利用更美的内涵和更为巨大的容量。到21世纪中叶,数十亿平方米光热应用、数万亿元市场,将为未来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能源保障和前进动力。
图7 科技发展路线图
表7 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发展方案一
表8 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发展方案二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和销售大国,年销售量和累计拥有量都居世界第一位。然而,对于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我国目前太阳能热水器的人均占有率仍然很低(189m2/千人),远低于以色列等国家,如图8所示。太阳能热水器的整体技术水平还比较差,和发达国家相比,无论从技术、材料、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产品的功能和质量也都不够理想,我们的产品往往以价格低廉的竞争优势才能在市场上销售,并未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更高要求。
图8 太阳能热水器人均占有率(m2/千人)
在热水器使用方面,中国也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例如,我国绝大多数太阳能热水器系统都采用非承压系统,并利用落水法获取热水;而国际上太阳能热水器普遍采用承压的贮水箱,并利用顶水法获取热水。另外,我国绝大多数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和公共太阳能热水系统都采用单循环系统;而国际上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尤其是公共太阳能热水系统普遍采用双循环系统。
我们在为中国已成为世界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和销售大国而自豪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我国太阳能热水器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从而采取了各种切实措施,一直在努力缩小这些差距。我国的涂层研究工作一直在不断发展,有些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平板集热器也在不断地创新等。我们要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是要以质量取胜而不是以价格竞争取胜。只有这样,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产品才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才能真正与国际接轨,使我国从世界上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和销售大国走向强国,迈向世界。
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年生产量和总保有量在世界上均占有绝对优势地位,环保、节能、减排作用显著。热能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源,国家应确立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在国家能源建设体系中的战略重心地位,给予国家宏观政策项目的大力支持,比如认定为国家节能产品和环保产品、设立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推行税收扶持政策、全国推行“强制安装政策”、多渠道多层面施行政府财政补贴政策、纳入“国家建筑节能政策体系”等。
随着市场发展和专业化分工的精细化,服务性产业成为太阳能热利用实体背后不可缺少的助推力量。目前,在售后服务和能源合同管理方面较为明显。由于太阳能热水器的产品特点,售后安装服务尤其重要,近年来出现了专事安装售后的第三方服务型公司,使售后走向专业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客户零投资、零风险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应用,使工程应用更加规范,使一些大型工程更具操作性,更使热能供应成为一种持续性的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服务性产业,是我们产业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20年的开创和发展,我们的企业发展方式应实现由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转变,从低级经济结构到高级优化的经济结构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要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品牌、团队建设等长期工作,着眼长远和百年字号,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以及行业的社会影响力提升,越来越需要更加精细的统计数据,为企业科学发展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需要建立我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经济运行状况统计制度,以促进行业规范有序的发展。
目前行业产品多注重外形,少关注实际节能效果,同时也没有同比性,给消费者选择带来了难度,也给质量差的厂家带来了可乘之机。应积极推行产品能效标识制度,严格执行强标条款,规范市场健康发展。世界上30多个国家实施了能效标识制度,有力地促进了节能减排工作。太阳能实行能效标识,可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引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企业升级,加大企业的技术开发力度。
随着太阳能热利用工程市场的高速增长,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专业的工程技术和施工人员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此,应实施太阳能设计施工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进行太阳能热利用工程人员的有效培训,以推动太阳能热利用工程的发展。
充分发挥国家及省市检验检测机构的职能作用,严格执行检测标准,为企业自检提供支持,加强抽检力度,规范市场产品质量,为行业健康发展护航。
为保持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高端形象和国际竞争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支柱产业,必须进行科技创新和前沿领域的研究,建立和强化两三家国家级开放式研发交流中心以及企业自主开发能力,重点支持高精尖核心技术攻关,研发储备一批遥居世界太阳能热利用前沿领域的科技成果,培养一批在国际上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科技专家,并通过研发中心的开放式交流,带动整个行业的科技进步。
企业要通过内训、外训、和高校合作办学以及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方式、多途径、多渠道和多层次培养各类人才,缓解产业对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下大成本、超前培养科技人才,以人才战略和人才工程推动企业进步行业发展。
企业要树立百年品牌的愿景,自我加压自我奋进。要严格自律,以客户为中心把好产品质量关、检测关和服务关。以人为本,实施现代化管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以自律自强的高境界内因,图谋企业的真正健康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