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健身操在广西高校体育专业开展前景的调查与分析*

2013-09-11 14:50:46李荣娟刘朝猛
体育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广西舞蹈

黄 梅 李荣娟 刘朝猛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系,广西 崇左 532200)

广西地处中国华南、西南结合部,全区5000多万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到了38%,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在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中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民族健身操是我国一项新兴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将“同一民族的民族舞蹈动作与健身操进行编排并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经过操乐化后,其速度及节奏都符合健美操的规律”[1]该项目具有表演性强、锻炼效果好、易于推广、观赏价值高等特点,通过练习不仅可以愉悦身心、增进健康,而且还可以领略到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将民族健身操引入广西高校体育专业课程,不仅为普修体育课注入新鲜的内容,增强了学生体质,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增进民族融合,有利于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广西开设体育专业的10所本科院校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百色学院、玉林师范学院、钦州学院、贺州学院、河池学院、梧州学院。

1.2 主要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选取对象为广西10所高校健美操、体育舞蹈、体操、艺术体操四个方向的60名教师及1000名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教师问卷回收60份,有效问卷60分,有效率为100%;学生问卷回收906份,有效问卷807份,有效率为89.07%。(2)访谈法:在问卷发放过程中与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学院等10所高校的多名骨干教师及相关人员进行了访谈,收集问卷中无法了解到的第一手资料资料信息。

2 民族健身操的概念

民族健身操于2007年才正式进入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表演类竞赛项目,作为一个新兴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术界关于民族健身操的研究并不多。就其概念而言,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界定。对民族健身操最早提出概念的是杜熙茹,他认为,“民族健身操是一个新的表演性项目,是各族人民根据当地劳动、生活、健身等习惯动作编排而成的体操。”[2]2007年樊艳将民族健身操定义为“是在音乐伴奏下,以健美操结构的设计、民族民间舞动作作为元素,将民族舞与健身操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达到增进健康、娱乐身心的一项体育运动。”[3]2008年李俊怡、胡悦等将民族健身操定义为“民族健身操是一项将西方的健身操与我国的民族舞蹈相结合而形成的运动项目,这一运动将健身操科学的练习方式、欢快的节奏、时尚的韵律气息与民族舞蹈深厚的文化底蕴相融合,形成了一种富有现代气息和深厚文化背景的健身方式。”[4]2009年谭翰哲、余师芳等认为“民族健身操是在经过操乐化的民族音乐伴奏下,通过同一民族已操化改编的民族舞蹈动作进行身体练习,以健身、健美、健心为目的的一种新兴的娱乐、观赏型民族体育项目。”[5]因此,我们在界定民族健身操的概念是,要体现出民族健身操中的民族性、舞蹈性、音乐性和健身性,这样才能更充分的概括这一新兴运动的开年,所以,本文民族健身操的概念表述为:“民族健身操是在民族音乐的伴奏下,将同一民族的民族舞蹈动作与健身操进行编排并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经过操乐化后,其速度及节奏都符合健美操的规律,并达到健身、健美、健心目的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1]

3 广西民族健身操发展现状

基于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的有利环境和广西群众体育事业自身发展的坚实基础,为使广西使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加丰富、更加科学有效的体育健身方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于2010年提出编创广西民族健身操、健身舞的概念和创意,并组织专家队伍,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12年7月6日,广西体育局在南宁市民族广场举行《舞动广西》系列民族健身操、健身舞发布推广暨展示活动,向全社会正式发布《舞动广西》系列民族健身操、健身舞。此次展示活动共推出了7套民族健身操、5套民族健身舞。其中民族健身操包括壮族初级健身操、壮族中老年初级健身操、瑶族中级健身操、苗族少儿健身操、苗族表演套路健身操、京族中老年健身操、彝族初级健身操。这些民族健身操依托广西民族传统文化、习俗、舞蹈、音乐等元素,融合现代科学健身要求编制完成。比如壮族初级健身操,包含大量壮族舞蹈“蚂拐舞”和“凤凰手位”中的动作,将其与健美操的基本步伐和手位进行有机融合,动作编排简单优美。在伴乐上,还选用壮族民歌《山歌牵出月亮来》,观感上既有壮族舞蹈的民族特色,又有健身操的现代气息。而瑶族中级健身操在“瑶族舞曲”伴奏下,处处彰显着瑶族舞蹈与健身操结合后的现代感,于传统中体现时尚。所以,本次展示活动上推出的民族健身操是以民族文化为素材,以体育运动为形式,针对不同群体进行细分(分为少年儿童、青年和中老年三个层面),达到运动心态、运动功效上的统一,改变了以往民间自发开展民族健身操所缺乏规范化和系统化的局面所以。同时,为了弘扬本土民族文化,扩大民族健身操的影响力,广西已计划向有关体育协会、健身活动站点、图书馆、学校等单位无偿捐赠一批广西民族健身操、健身舞教学光盘和图册,并将民族健身操列为首届广西全民健身运动会比赛项目。

4 民族健身操在广西高校体育专业的开展前景分析

4.1 体育专业教师对民族健身操的认知的调查与分析

4.1.1 教师对民族健身操的了解程度

调查表明(见表 1),在被调查的广西高校健美操教师中,“知道并了解”民族健身操的教师占总人数的16.7%,“知道但不了解其内容”的教师占总人数的 53.3%,“不了解”民族健身操的教师占总人数的30%。通过进一步分析这一数据认为:一方面,民族健身操作为一项新兴的少数民族运动项目,其推广程度还不够,就广西而言,民族健身操正式统一改编是在2010年,2012年才正式发布推广暨展示活动,所以,很多健美操老师对民族健身操有一定的认识,并且比较喜欢这项运动,但是对民族健身操的具体内容及其蕴含的价值却并不十分了解;另一方面,由于广西民族健身操起步较晚,所以宣传力度不够,很多老师健美操老师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对健美操的技术和理论都比较了解但是对民族健身操却不了解,更不知道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了,所以,要把民族健身操成为一项诸如健美操一样 “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民族体育项目,加强加大宣传力度是关键。

表1 教师对民族健身操了解程度调查表(n=60)

4.1.2 教师对民族健身操的态度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健美操老师中,不喜欢民族健身操的只有4人,只占总人数的6.7%,而比较喜欢的占总人数的43.3%,这说明专业教师还是乐于接受民族健身操的。这充分证明了专业教师对民族健身操的认同度、接受度较高。分析认为,广西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很多教师本身就是少数民族,所以,在民族文化浓厚的广西开设民族健身操有一定的区域优势。再者,随着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广西对一些传统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挖掘与发展给予极大的支持和扶持。民族健身操作为广西新改编的一项新兴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为了引导了教育工作者对民族健身操的认识和了解的兴趣,广西体育局采取了系列推广计划。

表2 教师对民族健身操喜欢程度调查表 (n=60)

4.1.3 教师对民族健身操引入高校教学的必要性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十所高校教师的调查得知,健美操教师对高校教学引入民族健身操基本上持肯定态度。如表3所示,对民族健身操进入学校课程教学持肯定态度的教师有 43 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71.7%,选择对民族健身操进入高校“无所谓”及“没有必要”引入选项共有17人,只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8.3%。分析认为:在广西这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多元化,对于扎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广大体育教师而言,充分利用本地的体育资源,以丰富日常教学的课程资源和教学手段,是吸引他们关注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整理及传承工作的主要因素,鉴于此,集民族文化与时代旋律结合较为紧密的民族健身操,将其改造并引入高校应该是大势所趋。“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原生、次原生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的必由之路,许多项目的发展无不以学校为中介完成改造。”[6]

表3 教师对民族健身引入高校的态度调查 (n=60)

4.2 体育专业学生对开设民族健身操课程认认知的调查与分析

4.2.1 体育专业学生对民族健身操了解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根据表4显示:在被调查的807名学生中,选择比较了解和基本了解的只有 326人,占总人数的40.5%,而59.5%的学生对民族健身操这个新生项目不了解。数据进一步表明:广西民族健身操在高校开展状况不太乐观。分析原因得知,虽然广西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本身就有接触民族健身操,但这些民族健身操是没有经过编排、改造的,广西编创并推广民族健身操是从2012年开始,所以相对于其他多民族的省,广西民族健身操的辐射面还不广,大多数学生对民族健身操是第一次听说,不了解其基本情况也是意料之中。

表4 学生对民族健身操了解程度调查表(n=807)

4.2.2 学生对开设民族健身操接受程度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调查,选择非常喜欢及比较喜欢选项的学生共 483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 59.9%,数据充分显示了广西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对民族健身操的欢迎程度。分析得知:当今的学生对健美的体格、匀称和谐的形体、举止潇洒的风度、优美端庄的姿态非常重视,追求美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内容。民族健身操是在民族音乐的伴奏下,对民族舞蹈动作与健身操进行组合编排,其动作的速率及愉悦的音乐节奏符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且民族音乐和民族肢体语言能够让身处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引起共鸣,因此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民族健身操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在运动中了解民族文化,获得身体与心灵的双重释放。

表5 学生对开设民族健身操喜欢程度调查表 (n=807)

4.2.3 学生对民族健身操引入高校教学的必要性调查与分析

通过表6显示: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赞同将民族健身操作为一门专业课,加入到现行的教学中,选择非常赞同及赞同选项的共有 645人,占总人数79.9%,从总体数据可以反映出学生对民族健身操引入校本课程充满期待。

表6 学生对民族健身引入高校的态度调查 (n=807)

5 结论

民族健身操在广西是新兴体育项目,在群众体育及学校体育中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民族舞蹈文化,其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学校这一媒介。虽然很大一部分教师和体育专业学生对民族健身操了解不够深入,但是通过调查发现他们对高校开展民族健身操课程是认可接纳,甚至是充满期待,所以,蕴含深厚民族文化和健身效果良好的民族健身操为其在高校的发展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1]赵小燕.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健身操开展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4.

[2]杜熙茹.对民族健身操进入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的可行性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2):27-29.

[3]樊艳.部分石家庄女性从事民族健身操锻炼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6.

[3]李俊怡,胡悦等.论民族健身操在学校开展的前景[J].体育文化导刊,2008(1):95-97.

[5]谭翰哲,余师芳,马军等.民族健身操的发展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9(4):84-86.

[6]胡小明.民族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广西舞蹈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学舞蹈的男孩子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34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孩子(2019年10期)2019-11-22 08:06:01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魅力中国(2019年40期)2019-01-12 21:16:28
广西广西
歌海(2017年1期)2017-05-30 13:07:40
广西尼的呀
歌海(2016年6期)2017-01-10 01:35:52
我和舞蹈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