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利率市场化盘活金融资产存量

2013-09-10 08:55贾康孟艳
中国报道 2013年8期
关键词:存贷款市场化利率

贾康 孟艳

贾康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孟艳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金融抑制”型的利率政策,作为社会资金价格基础的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受到人为压低,不能真实地反映社会资金的稀缺程度和供求状况。

央行自7月20起正式放开各银行贷款利率管制。金融监管部门的举措表明,利率市场化将成为下一步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大事项。

近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热点问题。自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扩大存贷款利率上下限幅度之后,2013年7月20日,我国完全取消了贷款利率下限。金融监管部门的举措表明,利率市场化将成为下一步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大事项。

深挖货币潜能,让货币为实体经济服务,以利率市场化推动我国金融资产结构存量调整,具有重大意义。盘活存量,并非是简单地提高货币信贷的流通速度,而是要调整货币信贷结构,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利率压制政策造成“非均衡”

利率市场化问题对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之所以如此关键,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金融抑制”型的利率政策,作为社会资金价格基础的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受到人为压低,不能真实地反映社会资金的稀缺程度和供求状况。在存贷款利率人为压低的情况下,各市场主体对于银行信贷资金的需求远远超过供给,导致信贷资金的配置过程并非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而是出现了广泛的“暗箱操作”式的金融机构信贷配给制,在银行信贷融资长期占据社会资金融通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使我国社会资金配置结构整体处于非均衡状态。

我国社会金融资产存量结构过于偏向银行,导致资本债券市场发展缓慢。据中国人民银行及相关监管部门统计,截止到2013年5月底,我国社会金融资产结构中,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已经超过67万亿元人民币,商业银行总资产更是超过139万亿元。而我国保险行业总资产仅为7.7万亿元,债券市场总托管量25万亿元左右,股票市场总市值也仅为24.7万亿元左右,加上信托产品的8万亿元左右,其他全部金融市场的总体规模基本与商业银行信贷余额相差不多,但信托产品的8万亿元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商业银行贷款的通道业务,另外还有10万亿元的银行理财产品基本上也属于银行信贷。

因此,在我国社会融资结构中,银行信贷稳居大头,这种情况的出现,固然有我国金融体系形成的历史因素和政府对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管制的原因,而政府人为压低贷款利率也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利率压制下,企业的信贷融资成本水平非常低,信贷资金的取得也较发行债券或者上市融资容易很多。因此,这些企业使用债券市场或者股票市场融资的动力不足,导致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发展较为缓慢。

对存贷款利率的管制,客观上起到保护商业银行的作用,导致银行信贷资产的内部结构严重失衡。由于存贷款利率的管制,社会资金面临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在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过程中出现“二元”状态:一方面,金融机构遵循政府的低利率政策,将大部分资金贷放给三类主体:一是对它们而言较为“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二是承受了较大外部压力不得不贷放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三是公关能力较强的私营企业;另一方面,作为最需要外部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及广大农民,由于商业银行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排查风险,贷款成本高、风险大,便被排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之外,使他们往往只能以较高的利率从非正式金融机构获取所需的外部资金支持。

据统计,截止到2013年6月,金融机构给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为12.25万亿元,只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28.5%,这种情况的出现,还是近年来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监管机构“三令五申”,要求金融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及“三农”的金融服务,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改变信贷资产结构的结果。但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为逃避监管要求,将超过数万亿元的资金以银行理财或者是借道信托、券商资管等变通方式,投入政府融资平台或者是房地产公司,导致银行信贷资金内部结构错配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

利率市场化盘活金融资产存量

“金融抑制”型的利率政策,客观上导致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落后的局面迟迟难以改观。我国实行的对存款利率设定上限和贷款利率设定下限的利率政策,实际为商业银行维持了一个非常稳定的且能够带来巨额利润的存贷款利差水平,只要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基本正常,有最基本的信贷风险防范措施,就可以稳定获得利差收入,这使得商业银行长期以来满足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和较低的运营效率,无动力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学习和推广现代化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

同时,也容易使获得银行贷款的国有企业经营效率相对低下。国有企业效率低下问题,除了所有者缺位和经营管理水平因素之外,可以较为容易地获得低成本信贷资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大量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都超过50%,信贷资金利息费用占到国有企业运营成本的相当大比重,在利率水平低于社会资金成本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用不着挖空心思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和降低管理费用,经营管理效率与主要使用高成本民间借贷资金的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便往往存在明显差距。

最后,导致居民财富增长缓慢。很长时期中并直到目前,大量廉价居民储蓄存款成为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据统计,2013年5月底,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已达42.94万亿元,在2012年,商业银行体系实现净利润1.24万亿元,2013年第一季度则实现净利润3688亿元,这其中银行利息收入高达6571亿元。我国居民为了应对经济波动性和不确定性风险,储蓄倾向较高,但这些资金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在找不到合适投资渠道的情况下,只能存入银行承受低利率存款,不能有效地更大限度地创造财富。

基于我国利率压制政策各种弊端的存在,对存贷款利率进行市场化改革就成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关键环节。

利率市场化将会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利率市场化之后,有助于理顺我国社会资金价格体系,人为压低的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将向正常水平回归,以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对筹资者的吸引力会上升,使得金融“脱媒”的现象在我国趋向普遍,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增速下降。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存量资产规模也会下降,这是因为在利率水平随时波动的环境下,很可能会出现由于存贷款在期限上的错配而导致存贷款的负向利差,商业银行将会采取措施比如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对信贷资产“消肿”,从而在降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比重的同时增加债券市场的整体规模。无论是从增量还是存量的角度,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都将减少,商业银行资产在金融体系中的占比也会下降。

利率市场化将会推动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利率市场化后,大型企业和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投资者的认同,所以相比较之下,可以更为方便地在资本市场融入资金,从而使商业银行吸引“优质客户”的能力下降,原来很难获得商业银行青睐的中小企业,将会更多地进入商业银行的视野加以考虑。这种情况将使商业银行的主要客户向中小企业转移,这也自然会带动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结构中面向中小企业贷款占比的提高。而这是符合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

积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实际上我国已有多轮利率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在此次改革举措推出后,只剩下对居民存款利率的上限约束。但对这一利率压抑的改革对我国金融体系和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与其他金融改革政策相比可以说是最大的,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开始进入“深水区”,推出进一步的改革,需要建立和完善其他配套措施,防止对国家经济运行和金融体系运转带来过大冲击。

我国对取消存款利率上限的改革之所以要特别谨慎,主要是因为: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金融抑制”型的利率政策,社会金融资产存量结构过于偏向银行,导致资本债券市场发展缓慢。

首先,存款利率上限是对社会资金成本压制最为直接的政策措施,这一措施的取消,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社会资金的价格在短期内会出现快速上涨,对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和经济的正常运行可能带来严重冲击,这一点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都出现过。

其次,取消存款利率上限改革还需要配套条件,比如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金融机构破产的相关法律的出台等,这是因为,在存贷款利率放开之后,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加剧,竞争失败破产倒闭的情况会随之而来,即便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十分谨慎,都难以避免大量中小商业银行的破产倒闭。因此,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再做推进之前,需要加快建立我国的金融安全网,以应对可能会出现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破产的情况。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想最终成功,还需要其他外部环境的支持。这主要包括地方政府的职能转换、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和资本市场的健全等。要通过顶层设计,将经济建设的任务从地方政府的职责中彻底剥离,强化对地方政府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考核,弱化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方式筹集经济建设项目资金的动力;要着力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特别是利率风险管理水平,增强商业银行抵御利率风险的能力;还要加强资本市场建设,提高其承载能力,使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有能力在利率市场化之后,合乎逻辑地更多地替代银行贷款为社会资金融通提供服务。

从整体上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可能仍然需要一段较长时期,并需要研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分步放开对存款利率的限制,最终实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即社会资金价格的充分市场化。

猜你喜欢
存贷款市场化利率
为何会有负利率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负利率:现在、过去与未来
随机利率下变保费的复合二项模型
区域经济发展与银行存贷款规模的回归研究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
历年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表
历年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