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质量文化系统范式构建的新维度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2013-09-09 07:07程贞玫
关键词:大学质量文化

程贞玫

(福州大学党委组织部,福建福州 350108)

大学质量文化系统范式构建的新维度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程贞玫

(福州大学党委组织部,福建福州 350108)

高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直接体现就是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是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的新维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以社会评价为中心,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的测量指标体系。同时,应当在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收获、学习满意度、对校园环境的感知等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大学质量文化系统范式。

学生学习;大学质量文化;系统范式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都指出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而高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最本质的体现就是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是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的新维度,如何着力推进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大学质量文化建设,是一项新的课题。

一、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的内涵和特征

(一)核心内涵

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大学质量文化,首先要界定这个命题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即“学生学习”和“大学质量文化”。

从广义上说,学习是人类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和人类整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变化的行为方式。[1]关于学习的各种理论,笔者更倾向于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人本主义认为学习机制主要是通过实现人的潜能来构建的,学习者能够自己指导自己,自我实现潜能。他们主张一切以学习者为中心,要突出和彰显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尊重学习者,重视学习者的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倾向。建构主义指出学习的过程就是重新创造的过程,推翻陈旧的规则,构建新的假设,通过新的观点来解释所看到的现象。简单来说,学习就是学习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去理解事物的含义,而不是单纯地接受那些已经编辑好的知识。学习不仅仅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才智的培养和人性的养成,通过启发式学习、创造性学习来陶冶情感及发展个性,从而体现人的价值,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育是促进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其目的是培养充分发挥主体功能的个人,在发展学生个人潜能的同时,要积极培养学生富有时代使命感、责任感,能创造文化。[2]因此,我们所说的“学生学习”的要旨是赋予学生更多“要学”的权力,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更充分地参与学习过程,对自己的学习更加负责。学生学习要超越对孤立事实的死记硬背,由记忆、理解、应用到分析、评价、创新,强调积极的高层次的思考和主动的自主有效的学习。

“大学质量文化”的概念是从企业质量管理理论借鉴、移植和延伸过来的,但不应该是简单的复制。高校是特殊的社会组织,其最核心的使命是育人,这决定了大学质量文化与企业质量文化在概念、体系、功能上有着本质的不同,高校的质量文化是关于人的文化,它是大学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质量的根本要求,因此大学质量文化需要根本解决的是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故而,高校质量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全体师生教职员工为实现学校的质量发展目标而自觉追求和自觉遵守的共同的质量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传统习惯和物质环境等的总和。大学质量文化是操作层面的技术文化与理念层面的精神文化的统一,直接显现为大学的教学质量、管理质量、服务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进行质量管理与质量实践活动的基础和灵魂,集中体现了一所高校的综合竞争能力和整体办学质量。目前,国内对如何加强“质量文化”建设,促进学校与所有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还是比较欠缺,特别是学生中心地位在质量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实证研究不多,这需要国内专家学者与实践者共同努力。

(二)本质特征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大学质量文化有其区别于大学其他现象或活动的独特的本质特征。它除了具备大学质量文化的八大特征,即形式的文化性、内容的统和性、基础的一致性、功能的整合性、形成的自觉性、目的的实践性、研究的学术性、结构的系统性,[3]还有三个主要特征,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以社会评价为中心。

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学生进入大学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可以帮助他们实现生活目标及职业发展的能力和凭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大学质量文化,需要从人的意义上理解教育,摒弃教育的工具性,促进学生在开放式的环境中自由发展。在教育目标上重视学生个人潜能的发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得到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促进其自由、价值和尊严。大学质量文化要提倡教育对学生的心灵开放,学生的心灵也向教育开放,在这样的互动中,把教育活动中的必然状态转变为自由状态,变被动教学为主动学习,同时强化主动实践。教师应该具备人文情怀,对学生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技能,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和识别能力,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和成长,帮助学生成就自己。

2.以学习效果为中心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大学质量文化,需要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关键在于“学”,而学生的学习质量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其学习效果。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要消除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厌倦情绪,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提高其满意程度。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自己的学习过程,转变被动的记忆等表层学习方式,建立理解、关联等深层次的学习方式,自觉激发学习潜能,学会使用本专业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方式去解决实际问题。大学质量文化要激励学生在学习中承担责任,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努力成为能自我引导的终身学习者,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可以开创性地摒弃以往的期末考试成绩,而代之以全新的综合评价体系。比如各种能力指标:技术知识与推理能力,开放式思维与创新,个人职业能力,沟通表达与团队合作,态度与习惯,实践构思、设计等能力,通过不同的考核方式,最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3.以社会评价为中心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大学质量文化,需要接受来自用人单位等社会环境的评价,大学生的就业率及从业质量是大学人文关怀的真实表达,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值联系在一起,一旦出现就业问题,说明高等教育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会出现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质疑和信任危机。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就业能力、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也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质量保证。可以说,大学质量文化的成效主要是通过与高校紧密联系的行业、企业以及更广泛范围的社会、群众的口碑来对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进行检验与评定,因此要根据社会需求和社会对学生质量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幸福生活的可能性,提供社会需要的各种高质量服务。

二、我国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首先,由于高等教育普及,学生数量急剧增长,1998年高校的招生规模是108万,至2012年增长到了675万。相对精英化教育阶段学生群体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上更加多元化,很多学生仅仅将大学看做入职前的准备阶段,因此对自身的要求相对降低。与此同时,由于市场导向的作用,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大学文科生在大学生中所占的比例过低,人文学科在高校受重视程度不高,相关高校质量文化的研究也进展缓慢。

其次,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张也直接导致了高校校园面积的扩张和校园环境的剧变。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张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修建新校区和合并老校区。校园环境是高校质量文化的物质依托,在创造学习氛围和传递学校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外先进的高校质量文化无不和本校历史乃至本国的文化历史有密切关系,而我国不管是新建的校园还是合并的院校,都很难在短时间内生成其独特而成熟的质量文化。

再次,质量文化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的培育和积淀,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忽视它的长期性。我国关于高等学校质量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大部分高校的质量文化建设还不够健全,体系不够完善;质量管理的理论不够先进,方法不够科学;人们的质量意识还有待提高,关于质量文化的规章制度可操作性不强,不够规范不够严格的运行程序导致人们的质量行为往往显得拖沓、随意、无责任感、无规范性。

三、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大学质量文化系统范式

文化涵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层面,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大学质量文化需要从以上各层面整体推进,形成系统范式。

(一)构建批判反思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大学质量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是大学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受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为其师生员工所一致认同并共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价值观念,最终内化为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4]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精神文化主要培养学生批判反思等思维品质,当代大学应鼓励和引导熟练使用互联网,评价学习信息来源并合理使用信息,学会独立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当学习者发现自己的想法与固有的观念产生矛盾的时候,能借助新的规则和假设来理解当下的事物,学会自主重构知识体系。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中就主张把批判反省思维能力的养成作为教育的目的。[5]在我们对某“211”高校2432名大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调查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缺乏批判反思的精神品质,41%的学生认为“学习能够让我获得强烈的满足感”,34%的学生认为“我对所学的内容充满了好奇”,29%的学生认为“我努力学习是因为我对学习有兴趣”,19%的学生认为“我上课时经常有很多问题想提问老师”。朱小蔓教授也认为,如果在教育中仍然坚持使用一种低水平的解释模式和表达模式,那样显然不能带动学生思维的前进,而又迫使学生负担了许多过时而不必要的知识,从而造成学生的知识超载。[6]所以,大学文化应明确老师和教材不是唯一的信息来源,而应鼓励学生勇于表达个人不同的观点,在批判反思中对知识进行掌握、探究和创新,这才是大学质量文化应有的追求。

(二)构建科学民主的制度文化

罗宾斯认为制度化是文化的前奏。制度文化的显性表现在大学质量文化管理中就是针对人财物的质量所制定的章程体系。高校质量制度文化是为实现其质量目标和方针而对师生员工行为提出的规范化与程序化的要求,当制度和章程的内涵被人们内心接受并自觉遵守与维护时,制度便升华为一种规范的具有推动作用的文化。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应超越日常性的质量保障措施,而致力于创制一套可持续的质量提升机制,确保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内部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互相合作、实现大学责任和发展策略。[7]在奖助学金满意度调查中,仅有33.8%的学生对奖学金制度表示满意,38.7%的学生对助学金制度表示满意。因此,要建立和健全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具有参与性、透明性、公开性的各项工作机制、管理机制、责任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奖惩机制,从而使质量意识和质量精神成为全体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并转化为维护质量荣誉和质量形象的内在追求和自觉行动。

在现代大学章程建设中,无论是学习支持体系还是教学模式设计制度,无论是教学效果评估还是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都要注意三点:一是突出以生为本,学生不仅仅是教育关系构成中接受教育的对象,而且是学术共同体的建设者和高等教育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因此,不论是质量目标的设定,质量标准的制定还是质量管理的实行,都要以生为本。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教师与学生的权力平衡,确保学生积极而充分地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成为对教育质量负有责任的个体,从而实现大学教书育人的品质和效益。

二是突出民主科学,坚持管理者、教师、学生在办学治校过程中的平等合作关系,他们既是教育质量的参与者、创造者和共同建设者。通过各种途径让师生参与到学生事务和学术事务的管理中去,管理多采用平等协商的手段,少采取强制命令的方式,把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政策制度放到第一位,克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和“官本位”倾向,行政管理还权于学术事务,减少行政权力对教学活动的负面影响,使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对分离。比如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估,可以包含三个方面,学生评价,可以采用打分和学生面谈两种方式,将定量和定性调查相结合,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情况;同事评价,同一个专业教育团队中的老师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学校单位评价,由各院系领导和专业团队根据教师平时表现和平时听课记录成绩评价。学校应该把这些评估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对比,建立数字化模型,让每一个教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得分,明确自己最弱的指标,为今后教学的改进指明方向。

三是突出弹性管理,注意原则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平衡,尽可能把必要的规范、要求和规定转化为管理目标,用目标管理来带动管理过程,充分发挥全体师生员工投身质量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大学章程建设真正起到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的效能。还要注意通过了解市场动态及人才供求信息,大学可以引入企业评估机制,跟踪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用人单位反馈信息,各院系可以走访往届毕业生的工作单位,听取社会专家对于本专业学习在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上的优缺点,捕捉就业信息及社会需求信息,建立监测预警机制,为学校质量文化管理提供风向指标和决策依据。同时,改革大学的职称评价体系,改变重成果、重论文的单一评价模式,职称评价要适度向重教学,懂教学,会教学,能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老师倾斜。

(三)构建自我超越的行为文化

在人们的习惯认识中,往往更愿意谈论大学精神文化,而忽视了实践过程中的行为文化,即在所拥有的理想、信念、行为准则之下的行事方式,导致了人们在学校文化认识上的偏差,从而表现出了学校文化的二重性,即实际行为与学校文化的脱节。[8]事实上,大学文化也涵盖了人们的行为举止和实践活动。大学中管理者、教师、学生这三大类别群体,其行为对质量文化的阐释功能不尽相同。

其一,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质量文化要求大学管理者应该是批判反思的精神楷模,其行为是全体师生员工的引领者。在我们的调查中,仅有27.2%的学生对所在学校的总体情况表示满意,28.5%的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表示满意,34.1%的学生表示如果可以重新选择还会再选择现在就读的学校。可见,高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比如,学校还需开设更多的交叉各种学科的通选课,并在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不同的综合教育课程模块供学生有计划地选修,只有更大范围更多形式地开展通识教育,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当然,再规范严密的管理制度都替代不了管理者的行为示范,其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必然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支持共同治理,优化决策程序,在管理结构中保证学生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充分调动师生员工参与质量文化建设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力。批判反思型管理者会对质量文化建设给予操作性指导及适时调控,逐渐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和内涵的质量文化。大学管理者应该既是质量理念的促进者,又是质量行为的示范者,更是质量实践的先行者。

其二,教师作为具体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其行为对学生有言传身教的感召作用。具有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理念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体现自然合作的品质,自觉构建科学先进的教学行为方式,允许学生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彼此诚恳地交换意见,在彼此分享互动中相互启发。大学生应该被当做学术界中的初学者而不是课堂中听话的知识接收器,师生都是知识的探寻者,师生的差别只是程度上不同而已。[9]在我们的调查中,学生认可的“良好教学”的内容有:“老师经常让我们进行小组讨论”、“上课时老师会考虑我们的感受”、“老师会经常鼓励我们发言”、“老师的教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老师上课时注重启发我们思考”、“老师会为我们提供各种课外指导或辅导”、“老师的评价标准很公正”、“老师对我们的作业做出有益的反馈”、“我从老师那里得到有用的建议”、“我清楚老师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供最新的事件案例供学生分析,提供最前沿的学科理念供学生探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选择权,建立起师生平等、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从而带动教学的创新性水平,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体潜能的最大发挥。

其三,大学生学习行为在大学质量文化体系中占据核心位置,也是社会评判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尺度。目前,各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共同趋势和特点之一是:强调以学习者为主体或中心的教育理念。与以往的教学质量评价不同,这些评价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奉行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和主体的价值观。[10]提升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质量文化,高质量的教与高质量的学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必须同步推进,把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构建科学的学习方式作为质量行为文化的重要任务。大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够主宰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活动,实现“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还能够相互合作,组建团队,开放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在头脑风暴中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拓宽和延伸学习空间。正如耶鲁大学校长小贝诺·施密德特指出的“大学教育解放了人的个性,培养了人的独立精神,它也同时增强了人的集体主义精神,使人更乐意与他人合作,更易于与他人心息相通,这种精神应该贯穿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习志趣也不仅仅是工具性功利性的,而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需求,关注自己内在的精神塑造,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在我们对学生学习收获情况的调查中了解到,58%的学生表示同意“通过大学的学习,能更好地与他人进行团队合作”,55.4%的学生“能更好地与他人沟通”,56.3%的学生“能更清楚和有效地表达我的想法”,58.5%的学生“具备了信息搜索与处理能力”,53.2%的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得到增强”,51%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20.1%的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深入”,53.6%的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不同背景的人”。

(四)构建以人为本的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一种静态展示大学质量的文化,具有统一性和可持续性。大学物质文化诠释了大学的办学理念和质量追求,对内化全体师生员工的质量意识,强化质量行为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作为大学质量文化的基础工程,它是质量文化发展水平和程度的直接反映和外在标志,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先进的教学设施、丰富的信息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手段、优美的学习环境和高效的优质服务,支撑和推动人才培养的质量,彰显和提炼学校的质量理念。我们对图书馆等“校园支持”层面学生满意度进行了调查,详见表1和表2:

表1 “图书馆”层面学生满意度调查 (单位:%)

表2 “校园支持”层面学生满意度情况 (单位:%)

正如海迪·罗斯、罗燕、岑逾豪等学者认为,大学质量问题评价的核心是——大学的资源和投入是否在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教育经验和活动,并因此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了提升。[11]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物质文化要体现现代人才的培养意识,营造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环境,在物质的准备上充分为教和学的活动服务。这些物质文化除了实用功能,还应该包含质量哲学的思考、质量价值的追求、质量人文的关怀等文化底蕴。物质质量文化的建设,如学校品牌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环境与校容校貌建设、技术与设备建设、实验室与图书馆建设等,都要发挥环境育人这一功能,结合本校的质量目标、质量价值追求、学风、校风等特点,整体规划、系统设计,使学校的物质层质量文化建设与行为层质量文化建设、制度层质量文化建没、精神层质量文化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以物保质”。[12]特别要深化特色文化建设,突出品牌培育,打造具有学校形象和标识的文化识别系统,建设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景观作品,赋予景观一定的文化内涵和灵魂,彰显学校的人文底蕴,寓教于景,推动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提升高校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真正使文化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实现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的转变与升华。

注释:

[1]《学习》,http://www.hudong.com/wiki/%E5%AD%A6%E4%B9%A0。

[2]《走向开放式教学,提高英语课堂有效性》,http://www.langfly.com/a/20111114/091332.shtml。

[3]董立平、孙维胜:《大学质量文化的本质特征与结构剖析》,《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第13期。

[4]苏丽辉、李妞:《高校精神文化认同现状透析及对策》,《高等农业教育》2009年第12期。

[5]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65页。

[6]费振新:《大学质量文化特性探析》,《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第10期。

[7]王保星:《质量文化与学生参与:新世纪十年英国大学教育质量保障的新思维》,《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8]赵中建:《学校文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9]赵叶珠:《学生参与: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新维度》,《复旦教育论坛》2011年第1期。

[10]党晶、吴松:《以学生学习为基础的教学质量调查研究——基于英、美、澳、中四国的比较研究》,《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1年第4期。

[11]海迪·罗斯、罗燕、岑逾豪:《清华大学和美国大学在学习过程指标上的比较:一种高等教育质量观》,《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

[12]唐大光:《高校质量文化及其培育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责任编辑:陈未鹏]

G647

A

1002-3321(2013)06-0095-06

2013-04-15

程贞玫,女,福建福州人,福州大学党委组织部助理研究员,硕士。

猜你喜欢
大学质量文化
“留白”是个大学问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质量”知识巩固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大学求学的遗憾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