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植物云南梧桐(Firmiana major)人工繁育研究

2013-09-08 07:23余志祥杨永琼谢大军郭晓祥范曙义龚丽莉郝云庆马绍东
四川林业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苏铁吲哚梧桐

余志祥,杨永琼,莫 旭,谢大军,郭晓祥,范曙义龚丽莉,郝云庆,马绍东

(1.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四川 攀枝花 617000;2.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81;3.冕宁县蚕桑事业管理局 四川 冕宁 615600)

云南梧桐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树种,是梧桐科梧桐属落叶乔木,具有较高的科研和实用价值。在1984年公布的“第一批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云南梧桐被定为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在其后几年出版的《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卷)中称:“由于云南中部地区开发早,自然植被破坏大,故云南梧桐的野生植株已难找到,野生植株几乎绝迹”。1998年世界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1997年度世界受威胁的树木名录中,将云南梧桐列为野外绝灭的3种中国特有植物之一。因此,1999年8月,在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没有将云南梧桐列入。然而,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称保护区)在近年攀枝花苏铁群落研究中发现,保护区内有百余株云南梧桐野生分布,是攀枝花苏铁的重要伴生树种之一。前期研究结果证明,开展对云南梧桐的深入研究意义重大。

本文选择保护区内生长健壮的云南梧桐作为试验材料,初步研究其种子繁殖、扦插繁殖技术。其意义一是抢救国家珍稀濒危保护物种的需要,根据《LY/T 1683-2006中国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划分标准》,原被认为野外绝灭的物种一旦重新发现,立即撤消其灭绝等级并重新进行确定。二是研究干热河谷造林的需要。经过普查发现,云南梧桐散生于自然保护区内。由于保护区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内生态环境较恶劣,立地条件差。云南梧桐的长期保存下来,并以呈丛生状或灌木状形态适应恶劣生境,对其开展研究,将丰富攀枝花市干热河谷造林特殊树种的选择。同时,该物种喜光,为阳性树种,树冠伞状、枝叶茂盛、叶大形美,寿命较长,对多种有毒气体有较强抗性,是优良的行道树和园林风景树。又因其耐旱、耐土壤贫瘠,还可作为我国干热河谷绿化造林的先锋树种,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其三,还可促进攀枝花苏铁群落演化研究。云南梧桐作为高大乔木,在攀枝花苏铁保护区内表现为呈丛生状或灌木状,多数高仅为3 m~6 m,不少植株栖身于岩石缝隙中,成为攀枝花苏铁的伴生物种之一,对其进行生态环境研究,对研究攀枝花苏铁群落演化具有促进作用。

1 实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攀枝花苏铁保护区珍稀植物苗圃,地处金沙江下游河谷挂扁,河谷深切,地势低洼,呈封闭状,焚风作用显著,气候干燥炎热,干湿季分明,雨季为6月~10月,其余为旱季,全年无冬季,年降雨量800.0 mm雨量集中于6月~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92.0%,年蒸发量为年降雨量的3倍以上。云南梧桐主要生长在保护区内海拔1300 m~1800 m区域,因此试验地的选择地点海拔约1490 m。土壤为石灰土,试验采取粘土、河沙与腐殖土按照3∶1∶1进行配比。

2 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选自保护区内自然生长的50余棵云南梧桐,采集种子进行种子繁殖试验;剪取枝条进行扦插试验。

对选择的云南梧桐植株于种子成熟期9月(2010年)、休眠结束期3月(2011年)、生长旺盛期6月(2011年)进行剪取枝条进行扦插试验。

2.1 种子繁殖试验

云南梧桐种子采集工作在2010年的9月14日和2011年3月2日初进行。采集的种子一部分随采随播,另一部分阴干保存,至第2年开春播种。播种前整理苗圃,对苗圃土壤用多菌灵800倍进行土壤消毒,土壤消毒后晾晒3 d;在苗圃内挖沟15 cm深,形成高15 cm、宽150 cm、长200 cm的苗床组。种子播种前用多菌灵800倍浸泡消毒。共使用3个苗床,每个苗床按照300颗种子进行播种。

2.2 扦插试验

时间安排在2010年9月、2011年3月和2011年6月分3次进行。云南梧桐在保护区内表现为乔木状至灌木状丛生,高3 m~6 m,小枝粗壮。扦穗条剪取于1 a~3 a生分枝,长约15 cm,上端切口平,距芽眼上约1 cm;下端切口斜45度,距芽眼下约1 cm。

根据资料查询,选择了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α-奈乙酸(α-NAA,以下简称奈乙酸)、6-苄基腺嘌呤(6-BA)等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试验。试验先用少许酒精溶解,再用纯净水稀释至相应浓度,配制浓度见表1。

表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比浓度

对现有苗圃土壤进行处理,按3粘土∶1沙∶1腐质土进行处理,用多菌灵800倍进行土壤消毒。土壤消毒后晾晒3 d。扦插前整理苗圃,在苗圃内挖沟20 cm深,形成高15 cm、宽150 cm的苗床。在扦插区搭建遮荫网。新剪取的枝条按50枝1组捆成13组,分别直立放在设定的调节剂溶液及对比纯净水中,浸泡枝条下部5 cm左右2 h后进行扦插,直立扦插至枝条2/3左右,即枝条扦入土中约10 cm,插条间隔约10 cm。扦插完成后,对苗床浇足水,此后每2 d~3 d浇水1次,保持苗床湿润。

3 结果分析

3.1 扦插繁殖统计分析

扦插后,分别在30 d、60 d、90 d时对插条进行调查统计,主要调查插条基部形成层,以及是否生根、发叶、干枯等。具体插条生长情况见表2~表4。

3.1.1 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云南梧桐插条生根

3月份扦插的云南梧桐枝条,处理90 d后,吲哚乙酸处理组生根率11.3%,吲哚丁酸处理组生根率10.7%,奈乙酸处理组生根率15.3%,6-苄基腺嘌呤处理组生根率10%;6月份扦插的云南梧桐枝条,处理90 d后,吲哚乙酸处理组生根率10%,吲哚丁酸处理组生根率9.3%,奈乙酸处理组生根率14.7%,6-苄基腺嘌呤处理组生根率8.7%;9月份扦插的云南梧桐枝条,处理90 d后,吲哚乙酸处理组生根率2%,吲哚丁酸处理组生根率2%,奈乙酸处理组生根率5.3%,6-苄基腺嘌呤处理组生根率1.3%,都高于对照组(没有生根),说明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云南梧桐生根。

表2 2010年9月2日扦插繁殖统计表

表3 2011年3月9日扦插繁殖数据统计表

3.1.2 奈乙酸对云南梧桐扦插生根促进作用最大

通过扦插数据统计对照分析,奈乙酸处理的云南梧桐枝条,3月份扦插的生根率15.3%,6月份扦插的生根率14.7%,9月份扦插的生根率5.3%,均为同组中的最高。同时,从扦插数据统计对照分析可以看出,100 ppm吲哚乙酸、200 ppm吲哚丁酸、50 ppm奈乙酸、50 ppm6-苄基腺嘌呤为对照组同组中生根率最高的,即对云南梧桐生根的促进作用是最好的。

表4 2011年6月8日扦插繁殖数据统计表

3.1.3 调节剂处理插条生根期集中在30 d内

通过扦插数据统计对照分析,云南梧桐扦插生根期集中在30 d内。3月份处理的云南梧桐枝条,处理30 d后,生根率10.8%,处理60 d后,生根率11.7%,处理90 d后,生根率11.8%;6月份处理的云南梧桐枝条,处理30 d后,生根率8.8%,处理60 d后,生根率10.7%,处理90 d后,生根率10.7%;9月份处理的云南梧桐枝条,处理30 d后,生根率2.2%,处理60 d后,生根率2.7%,处理90 d后,生根率2.7%。

3.1.4 插条自身营养能供应其发叶

从扦插数据统计表可以看出,即使扦插90 d后,部份未生根的枝条还能继续发叶。说明云南梧桐小枝粗壮,自身营养丰富,在扦插棚遮荫、满足水湿条件下,能维持较长的生长状态。在实际观测中,一些插条在扦插后不久,还未生根就能开花,这种现象在3月份处理的云南梧桐枝条中最多。

3.2 种子繁殖统计分析

育苗后调查了不同时期云南梧桐的成苗率、苗高、根长、根部是否膨大等。

3.2.1 随采随播种子发芽率较高

2010年9月14日进行了种子随采随播育苗,1个半月后成苗率能达31.9%;种子阴干保存至2011年3月2日进行的春季育苗,1个半月后成苗率能达27.3%(见表5)。

表5 2010年9月14日种子繁殖数据统计表

3.2.2 随采随播幼苗保存难于第2年开春播种幼苗

根据试验数据可以看出,种子采集完成后,随采随播育苗,到第2年雨季幼苗保存率从31.9%下降至26.7%,下降5.2%;种子阴干保存至第2年春季育,到第2年雨季幼苗保存率从27.3%下降至26.5%,仅下降0.8%。

3.2.3 进入雨季时随采随播幼苗比第二年开春播种幼苗生长健壮

从种子繁殖数据统计表可以看出,随采随播育苗幼苗到第2年雨季苗高平均能达到50.2 cm,种子阴干保存至第2年春季育幼苗到雨季苗高平均仅31.8 cm(见表6)。

表6 2011年3月2日种子繁殖数据统计表

4 结论分析

4.1 目前扦插不适合云南梧桐繁殖

云南梧桐枝条扦插,即使在适宜季节3月份,选择奈乙酸最佳浓度50ppm处理后,生根率也仅20%,大量扦插,将造成扦插枝条极大浪费。同时,云南梧桐于1998年就已被列为野外绝灭,保护区内现有云南梧桐也仅百余株,扦插不仅对现有资源造成极大破坏,也没有足够资源进行大量扦插。

4.2 云南梧桐繁殖宜采用播种育苗

受保护区气侯干燥炎热、生态环境较恶劣、立地条件较差等影响,云南梧桐结实呈现明显的大小年现象。进行适当的改土、施肥、除草、浇水等管护措施,云南梧桐生长、结实必将得到提高。以现有单株结实高的达千粒计,每年可采十余万棵种子甚至更多。

进行种子繁殖时,随采随播育苗幼苗成苗率虽只有31.9%,但在对种子检查时发现,受恶劣环境影响,自然采集种子饱满度较低,这也是为什么随采随播育苗幼苗成苗率高于种子保存至第2年春季育苗幼苗成苗率的原因之一。随着对云南梧桐的管护,其种子质量必将得到提高,育苗成苗率也将得到提高。

云南梧桐为落叶树种。进入到11月即开始落叶进入休眠。随采随播幼苗此时虽有7 cm~8 cm高,但落叶后,干高仅1 cm~2 cm,管护难度较大。加大幼苗管护措施,幼苗保存率会有所提高。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四十九卷二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36.

[2]《四川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四川植物志第一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257~259.

[3]傅立国.中国植物红皮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620~621.

[4]傅立国,陈潭清,郎楷永,等.中国高等植物第五卷[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42.

[5]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6]郑万钧.中国树木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7]国家林业局.LY/T 1683-2006中国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划分标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8]张远兵,刘爱荣,蔡为青,等.几种不同基质对三角梅扦插生长的影响[J].中国林副特产,2003,64(1):35 ~37.

[9]简荣林.三角梅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防护林科技,2008,82(1):11~13.

猜你喜欢
苏铁吲哚梧桐
梧桐
吲哚美辛肠溶Eudragit L 100-55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
HPV16E6与吲哚胺2,3-二氧化酶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梧桐花开
氧代吲哚啉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结核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苏铁的化学成分研究
梧桐树下
黑板像农田
苏铁资源利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