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琼
昆明市西山区前卫卫生院,云南昆明 650228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急剧变革,人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日益突出,竞争日益剧烈,这一切给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带来许多问题,如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已成为中老年的常见多发病之一,与脑卒中、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直接危害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心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已得到许多研究所证实[1-2],目前已成为处理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当医护人员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时,却时常被部分患者拒绝,本研究通过对此类患者进行调查,以期为更好地开展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干预工作提供依据。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来社区就诊高血压患者中拒绝心理干者237例,诊断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对高血压新的诊断标准[3]。其中,一级高血压76例、二级高血压114例和三级高血压47例,平均血压(167.15±16.11)/(109.99±9.81)mm Hg。 其中,男127 例,女 110 例,年龄:39~67 岁,平均(58.78±7.81)岁,平均受教育年限(6.12±5.13)年。
对前来就诊者简要介绍高血压的心理干预内容(认知方面的干预:增加对EH知识的了解,正确面对疾病;情绪方面的干预:向患者讲解情绪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学会识别焦虑、抑郁、恐惧、孤独等负性情绪及调节情绪的方法;行为方面干预:纠正A型行为,适当运动锻炼、戒烟限酒和饮食指导)后拒绝接受心理干预者进行拒绝原因调查。
237 例患者拒绝心理干预的原因大致分为9类,前3位的原因为:对EH治疗方法认识不足、对EH的治疗缺乏认识和不了解心理干预。详见表1。
原发性高血压(EH)防治已成为各国卫生领域防治的重点,我国目前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极为突出,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版本的多次更新即是把高血压防治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总结写入新版本,以期更好地开展防治工作。然而,在边远民族地区开展心理干预工作并非易事,本调查结果显示:对EH治疗方法认识不足(如认为吃药就行,不需要心理干预)、对EH的治疗缺乏认识(如认为自己EH不重,不需要治疗包括心理干预)、不了解心理干预(如不知道心理干预是什么)、对心理干预内容不接受(认干预的内容涉及自己情绪,自己会调整)和担心收费相关问题(如担心心理干预要收费或收费太多)等,不同程度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的心理干预工作[4-5]。
表1 237例患者拒绝心理干预的原因调查表[n(%)]
对待拒绝心理干预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他们是否需要心理干预?在临床上工作中,他们往往不听劝阻、不遵医嘱,在调查中也发现:拒绝心理干预者对大多数自己的原发性高血压不严重,不需要任何治疗,提示患者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疾病认知、治疗方法尤其是危害的认知存在诸多缺陷,说明他们并不是不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反而是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重点对象。
如何对拒绝心理干预者开展工作?在临床实践中,笔者采用心理治疗的策略,首先,耐心听取对方“拒绝的理由”,针对不同的原因,给予耐心的解释,不求一次就说服对方,而是请对方多了解高血压的疾病常识、治疗方法、心理干预的知识,并建议对方接受血压监测,在对方有空闲时间时,多次耐心地解释,部分拒绝者改变态度,接受了心理干预,但仍有部分患者不接受。本研究结果提示:心理干预虽好却有部分患者拒绝,且拒绝原因众多,说明心理干预不被大众普遍接受,因此,在开展原发性高血压心理干预时,更需要大力宣传,在具体实施中要考虑患者的接受性,如把名称定为“高血压健康知识系列讲座”,其中包含心理干预的内容,不一定非要使用“心理干预”的名称,同时,注意讲座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可望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参与率,或采用报刊、健康教育橱窗、宣传画廊、发放“原发性高血压心理干预知识”的小折页,多渠道地让更多的拒绝者获取原发性高血压防治的信息和知识,加入正确防治原发性高血压的行列,尽可能增进其身心健康,减少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不力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高生活质量[6-8]。
[1]金红妍,孙永玉.心理干预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2007,28(2):232.
[2]杨娉婷,林玲,袁洪.心理干预治疗对降压疗效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7,34(4):248-251.
[3]于华明,侯佃波.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预后影响[J].预防医学论坛,2007,13(9):840-842.
[4]叶红梅,李庆书.认知行为心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1):1238-1239.
[5]刘志娟.心理干预对A型性格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稳定血压的作用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7):15-16.
[6]李超,韦玉华,胡常理.综合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柳州医学,2011,24(3):131-132.
[7]谷秀萍,陈希锋,谢慧芳.心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4):3313-3314.
[8]刘国仗,陈孟勤,周北凡,等.我国高血压病研究的主要成就[J].中华心血管杂志,1999,27(4):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