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福斌
(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某大桥全长为1 146 m,设计混凝土方量2 118.8 m3,混凝土坍落度为12.8 cm。施工中采用低水化热水泥,从而减少了水泥用量,降低了水化热。细骨料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4~3.00,掺和料用粉煤灰,以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水泥用量,卵石采用当地石料场生产的20~40 mm连续级配卵石。由于该斜拉桥的承台属于一次性灌筑,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因此要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水化热温度上升,形成温度差,如何进行温度控制是施工中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同时为了合理控制好混凝土收缩变形,施工中对其配合比进行了优化设计,浇筑完成后,加强了后期养护。
混凝土设计标号高,其温度应力受钢筋的影响较明显,按受力情况配筋且配筋率较高。
中心最高温度位置距表面距离较小,体积相对较小,部分结构为薄壁型结构,受外界气温的影响更明显。
单位体积的混凝土水泥用量较大,绝热温升较大,温度峰值较高,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较多,内外温差和温度梯度较大,升温和降温速度较快。
温度控制一直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的重难点。在进行温度控制时,要保证混凝土内部中心最高温度满足下式
式中:Tmax为混凝土最终绝热温升值,℃;Q为每千克水泥水化热量;C为混凝土比热;mc为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p为混凝土的质量密度ρ,取2 400 kg/m3;m为经验系数,按照表1取值。
表1 计算水化热温升时的m值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温控方案,综合考虑材料性质、气候环境、结构的本身特点等,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严格按照浇筑前的计算结果,控制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采用延缓温度峰值出现时刻与降温度梯度的措施,严格控制振捣时间、插入深度、移动距离,加强振捣,进行分层、分块浇筑,适当的对原料进行升温或是降温处理,做好现场的组织管理,这样不仅确保混凝土的均匀密实,还确保不出现施工冷缝,保证了施工按计划顺利进行。在进行温度控制时,要根据下面的温度控制标准来进行
式中:T0为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浇筑时入模温度不大于25℃;W为每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m3;c为混凝土比热,取0.98 kJ/(kg·℃);ρ为混凝土的密度(由配合比确定);θ0为水泥28 d水化热;ξ为不同厚度混凝土浇注块的散热系数,当厚度大于4.0 m时取1.0。综合考虑养护条件、通水散热、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水化热的发展变化规律等因素,具体的标准有:(1)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之间温差不大于25℃;(2)混凝土浇筑时入模温度不大于25℃;(3)具体指标为内部最高温度≤50℃,入模温度≤25℃,降温速率≤3℃/d;(4)冷却水与混凝土之间的温差不大于25℃。
(1)水泥:由于水泥的用量直接影响着水化热的多少及混凝土温升,因此,应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等。(2)细骨料:宜采用Ⅱ区中砂。(3)含泥量: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必须现场取样实测骨料,砂的含泥量控制在2%以内,石子的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4)粗骨料:在可泵送情况下,选用粒径5~20 mm连续级配石子,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5)掺合料:在混凝土中,添加粉煤灰、矿渣粉,不仅能够节约水泥,增加混凝土和易性,还可以降低水化热,推移温升峰值出现时间,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下表就是优选的混凝土配合比。
表2 优选的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入模坍落度应根据规范要求,综合确定泵送和施工工序时间安排。下表就是混凝土主要性能指标。
表3 混凝土主要性能指标
根据上表,选择合适的坍落度,确保混凝土在泵送前要在罐车内高速搅拌,准确计算混凝土输出量,正确评估运送量及浇捣速度,这样不仅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还可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合理衔接时间,特别是分层浇筑应注意在上层混凝土振捣时,在混凝土初凝前,控制两层衔接,以消除分层界面。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加强后期养护控制。当混凝土达到养护条件时,立即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在混凝土内部埋设测温管,进行温度监控。当大体积混凝土夏季施工时,养护时间不应小于28 d,且应提前养护。在大体积混凝土拆模前后,采用篷布(或塑料布)将暴露面进行混凝土覆盖,将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5℃。脱模后应继续养护,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时,不小于14 d。在冬季和炎热季节拆模后,应根据测温结果,采取适当的保温隔热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温差应力。
:
[1]张湧,刘斌,贺拴海,白剑.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与防裂[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38.
[2]吕建福,汪东杰,巴恒静.大体积混凝土早期温度发展规律及温度控制[J].混凝土,2006,(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