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养胃活血汤配合西药治疗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4例

2013-09-06 10:56王继华赵军旗河北省玉田县中医医院内一科玉田064100
陕西中医 2013年3期
关键词:养胃供血基底

王继华 赵军旗 河北省玉田县中医医院内一科(玉田 06410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与头位、体位变化有关的眩晕。笔者自2011年1月~2011年10月使用健脾养胃活血汤治疗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共126例,均为2011年1月~2011年10月在本科住院并经TCD及颈椎X线检查者,部分行颈椎核磁共振影像(包括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60~79岁,平均61±3.25岁;颈椎病42例,高血压病21例,糖尿病9例,血脂异常25例。对照组62例,男37例,女25例;年龄62~78岁,平均62±3.32岁;颈椎病43例,高血压病17例,糖尿病11例,血脂异常23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合并症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 2组均给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疗程为2周。

对照组 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每次12mg,每日3次。疗程为2周。

治疗组 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口服中药健脾养胃活血汤(药物组成:木香、陈皮各6g,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鸡内金、麦冬、薏苡仁、川芎、桃仁、红花各10g),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疗程为2周。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②椎-基底动脉血平均流速指标的变化;③治疗前后检查肝肾功能,观察不良反应。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疗效标准 中医疗效评定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第一辑)中规定的疗效标准。并制定相应的疗效指数标准。痊愈:眩晕等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可正常生活和工作。疗效指数≥70%,同时<90%;有效:头昏或眩晕减轻,仅伴有轻微的自身或景物的旋转、晃动感,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疗效指数≥30%,同时<70%;无效:头昏沉及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疗效指数<30%。

治疗结果 2组疗效比较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例(%)

2组治疗前后TCD检测结果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椎动脉血平均流速、基底动脉血平均流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后椎动脉血平均流速、基底动脉血平均流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TCD检测结果比较()

表2 2组治疗前后TCD检测结果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不良反应 2组未发现患者有不适或其他不良反应,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

讨 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为中风病发病的预报信号,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患者可发展为脑梗塞,因此本病的早期治疗甚为重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属中医学眩晕范畴,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病之本,痰瘀风火为病之标。(景岳全书·眩晕)指出:“眩晕一症,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了“无虚不作眩”,在治疗上认为“当以治虚”为主。老年患者素体已虚,气血不足,阴阳失调,气血不畅,瘀阻脉络。气虚是促成血瘀的条件,故气虚血瘀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重要病机[2]。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则气血充足,气能行,血能荣。“脾为生痰之源”,脾气旺盛,则痰浊内生减少,可避免或减少痰浊内阻之眩晕。故治疗眩晕应补气健脾养胃活血。本方以此为治疗大法,使老年人气血旺盛,气血运行通畅,痰浊内生减少,从而达到治疗眩晕的目的。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补中,薏苡仁、茯苓补脾气厚肠胃,利水渗湿,木香、陈皮、鸡内金理气和胃,麦冬养胃阴,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共奏补气健脾养胃活血化瘀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芪、党参、白术能促进机体代谢,增强免疫力,降低血小板粘附力,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脂,抗缺氧等作用;茯苓、陈皮、麦冬、薏苡仁、木香、鸡内金能促进胃肠蠕动,抗脂质过氧化,增强免疫,提高机体适应机能;川芎、桃仁、红花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等作用[3]。

本研究显示,健脾养胃活血汤能明显改善眩晕症状,明显增加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流量,对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24-25.

[2]毛书琴,白 洁.补阳还五汤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3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9):559.

[3]王永炎,颜正华.中医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6.

猜你喜欢
养胃供血基底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养胃六法 缺一不可
早餐这么吃,健康又养胃
辣语
春季养生六个字 春捂 养胃 护肝
粗粮养生不养胃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磁共振显像对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的诊断价值
三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型)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