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互动关系的理论探讨*

2013-09-05 07:23叶振宇
区域经济评论 2013年4期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阶段

叶振宇

城镇化是我国走向现代化强国的必经之路,增强城镇化的产业支撑能力是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已进入质量全面提升的战略时期,大国的城镇化有自身的特殊性,问题的复杂性和任务的艰巨性,为此,准确把握好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把提升城镇化产业支撑能力作为重点,同时也要高度警惕无产业或无就业的城镇化,防止个别地方进行激进的造城运动。

一、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关系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城镇化在城乡层面至少存在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地域空间、生活方式等方面变化(许学强等,2010),每种类型的结构转型背后都有工业化的推动作用。工业化水平和质量提升也是推进城镇化的至关重要力量。

为什么会出现城市,是分析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绕不开的问题。除了古代防御性城市等特殊功能城市之外,城市形成之前基本是以家庭小规模生产为主要方式,缺少市场交易行为,每个家庭之间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但这种生产方式不会由此而停止,由于资源禀赋、人所掌握的技能等方面存在差异,于是在比较优势的作用之下,从事专业生产和贸易是可行的,但这并不必然诞生城市,只有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机制之下,交换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规模经济现象。由于货物运输和市场交易存在规模经济,许多从事这类活动的中介组织或商贸企业便应运而生,他们出于规模经济考虑而将机构选址在便于收集和分配货物的地方,这些地方后来就形成贸易城市。同样,当家庭作坊生产方式逐步被机械化专业生产方式所取代之后,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和不同主体之间的正向外部性,因而,在工业革命以后便出现了典型的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奥沙利文,2008)。然而,现代城市发展并不是朝着单一专业化方向前进,相反,却出现了多元化和专业化共同存在的现象,因为企业能够从多样化外部性中获得好处并提高生产效率(Jacobs,1969),从而集聚更多的人口和产业。可见,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城镇化是工业化内在推动的结果,而城镇化所引起的人口、空间、社会等方面的转型构成工业化的表现形式。同时,城镇化不是静止和无序的,而是处于动态、系统的变化过程,但如果政府不当干预,可能扭曲两者关系,从而导致城镇化滞后、过度以及工业化质量不高。

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关系需要具备一些必要的条件(参见图1和表1)。产业结构演变是两者相互促进的基本条件。世界大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工业化水平提高是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离不开城镇化的支持,既包括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又包括城镇化过程带来的消费需求以及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演进一般遵循轻工业—重工业—服务业的演进路线,并对应于工业化的每个阶段。在工业化初期,轻工业发展较快,比重较高,且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吸纳就业量大等特点,从而形成第一次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窗口期”。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人们已基本解决了衣食住行等问题,开始转向耐用消费品消费,由此带动了重工业的发展;同时,轻工业自身发展水平提高以及来自更加激烈的竞争压力,这要求重工业部门为轻工业提供更加先进的装备,这两方面为重工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重工业部门具有资本投入大、技术水平高、企业规模大、吸纳就业少等特点,是一个国家财富积累的关键阶段,也是由工业化初期进入工业化中期的标志。当工业化处于该阶段时,工业部门新增就业的增速有所放缓,但这并不意味着城镇化在该阶段就处于停滞,相反,工业规模扩张、建筑业增长和服务业部门发展也可吸纳大量的农业转移劳动力。国家实力增强和工业化水平提高势必增加了居民收入,人们消费需求也随之进一步升级,开始转向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并且,工业部门也需要相关服务配套,这些方面都将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较快发展,因而,服务业后来居上逐渐取代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最大的部门,并标志着经济发展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后工业化阶段循序演进。服务业对不同层次劳动力都有较强的吸纳能力,非农产业吸纳劳动力转移的第二次“窗口期”由此出现。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贯彻始终的一条主线,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和城镇化顺利推进的基础,只有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才有可能转移到城市成为产业工人或建筑工人;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意味着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能够向工业提高更多的原材料并保障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也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此外,建筑业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平稳推进。

表1 工业化阶段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

企业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和集聚经济是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的内在条件,是规模报酬递增机制作用的结果。企业存在自身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生产,这是现代企业与手工作坊的本质区别(叶裕民,2001)。如上文所述,正是由于这种生产方式才会出现工业城市,也才使得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成为可能。同样,在规模报酬递增机制的作用之下,经济活动呈现空间集聚现象,同一个部门或不同部门的企业共同存在,并彼此建立各种各样的联系,从中节约了产品运输、劳动力流动、创新知识传播等方面的成本。而空间外部性的广泛存在,才使得企业从产业专业化和多样化中获得双重的受益。进一步,随着城市群的兴起,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进行要素资源配置、专业化生产及相关的配套生产能够从单独某个城市扩展到城市群区域,企业乃至整个产业发展得益于城市群空间外部性。

居民参与创造和平等分享城镇化和工业化带来的成果是城镇化与工业化互相促进的保障条件。综观世界大国崛起历程,普通百姓无论是从农村迁移到城市还是一直居住在城市,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都有平等机会分享社会财富增长带来的好处,并顺利进入到中产阶级的行列。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同步进行有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产业结构演变又进一步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二、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

从现有经济学文献看,很难找到现成的理论能较好地解释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一般关系,加之中国特殊的国情背景,使得分析这两者的关系变得更加困难。为此,下文尝试从产业结构等视角,分析两者之间作用机制,以此阐述两者互动关系(见图2)。

1.产业结构视角。如前文所述,产业结构在演进过程中将出现两次非农产业吸纳劳动力转移的浪潮,也是城市集聚大规模农业转移人口的“窗口期”。产业发展带动了生产要素向各类城市集聚,这种要素集聚机制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而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更先进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部门,进而可能降低工业部门的产出就业弹性,但产业结构从以工业为主导逐步向以服务业为主导转变,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渠道,新兴产业的出现也能吸纳大量就业尤其是高级专业人才的就业。从全社会来看,在工业化阶段,就业总量可以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城镇化水平也随之迅速提高,两者之间总体上呈现正向互动关系。同时,城镇化进程推进通过投资和消费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从而带动产业发展。如果体制能够理顺,城镇化将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这种增长促进效应将会释放出很大的红利。

2.产业效率视角。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人多地少,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很高,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规模较大,但城乡要素流动结构不合理以及遇到的各种流动障碍都可能扭曲要素配置效率,从而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相对缓慢。不同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就业,有机会接受城市文明的熏陶和企业提供的职业培训,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不同类型劳动力通过劳动市场可以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以及彼此之间在生活或工作之中也有机会互相分享专业或创新知识,这些因素都有利于提高非农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集聚优势不断显现,集聚外部性使得产业发展从专业化和多样化中获益,从而降低了各种交易成本,提高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反过来,产业效率的提升是维持较强城市竞争优势的基础,也是提高城镇居民收入的有效保障。只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增长,他们的消费结构才有可能实现升级,从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3.产业载体视角。实践表明,以各种产业园区为代表的产业载体是国家或地方实施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促进产业集聚的手段。产业园区一般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初创阶段,地方政府限于自身财力不足,先征用规模较大的土地,从居住和商业用地出让中获得的收入用于建设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也可能将征收过来的土地直接交给工业企业开发,东亚国家都有类似的经历。招商引资是产业园区初创阶段面临的最紧迫任务,政府补贴、土地低价转让等行为时有发生,这样做可以换来产业兴“园”的效果,成为地方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发展阶段,园区土地空间开发基本完毕,大量农业转移人口涌入园区就业,产业发展随着产品生命周期依次经历发展、成熟甚至衰退阶段。当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部分企业可能难以承受成本上涨和外部竞争压力,为此选择搬迁,但也有一些企业加快自身转型升级,这阶段“腾笼换鸟”现象将会发生,但不排除有一批园区将陷入产业衰退的困境,沦为老工业区。在升级阶段(或称“二次创业”),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是本阶段的重点,园区发展必须考虑外来从业人员安居、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于是地方政府要考虑为他们解决住房、社会保障等问题,在有条件的地方可考虑在园区基础上建设产业新城。综上,产业载体发展阶段演进表明,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互动通过产城融合机制获得极化效应。

4.产业集群视角。产业集群是一群在地理上临近而且相互联系和互动的企业和机构(王缉慈等,2010)。在许多国家,如意大利、瑞典、德国、瑞士等国家,大量的中小企业构成了产业集群的主体,是地方产业发展的一种组织形态。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产业集群多产生于专业镇或专业园区,吸纳就业能力较强,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池”。在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互动关系中,产业集群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网络协作机制有效地促进要素集聚、配置以及融入到当地环境之中。如,产业集群内部形成专业化劳动力市场,增加了从业人员寻找合适职位的机会,也有利于扩大就业规模。同时,在产业集群中,从业人员很容易利用这种生产组织体系的内在优势融入到地方社会网络,如果政策允许落户,可就地实现市民化,这是地方政府推进城镇化的探索方向。

三、城镇化不同阶段对产业发展的要求

经验研究表明,城镇化速度总体上要经历起步、加快、放缓三个阶段,城镇化的每个阶段对产业类型、规模和层次的要求不同。当城镇化进程处于起步阶段时,发展就业容量大、技术层次较低、附加值不高的产业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主要渠道,此时,创造就业是推动城镇化进程前进的内在要求。当城镇化进程处于加快阶段,除了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之外,重点转向发展资本密集或技术密集或两者兼具的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将迅速积累国家财富,反过来促进城市发展,此时,创造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和提升城市功能是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的现实需要。同时,也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当城镇化进程处于放缓阶段,服务业发展后来居上,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等成为主攻方向,在此阶段,提高产业素质、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继续推进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的有效途径。表2从产业结构、生产组织和发展策略三个方面分别讨论城镇化不同阶段的产业发展趋势,从中看出,当城镇化处于较高水平时候,随着居民人均收入进入高水平以及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产业发展不仅面临素质提升,还要满足企业和个人的个性化需求。

表2 城镇化不同阶段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城镇化

四、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

以上分析表明,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对于我国而言,两者之间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提升进城务工人员素质是城镇化质量和产业效率同步提高的关键。进城务工人员并非中国独有现象,进城务工人员的素质关乎国家现代化进程。衡量城镇化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城镇居民素质高低,同样,从业人员素质直接关系到产业生产率。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由农村流到城市从事非农产业,是一次跨门类就业的素质拓展过程,最初主要从事技能要求较低的一般加工业或建筑业;随后,他们在从事专业工作过程中有机会接受相关的职业技术培训,这是个人综合素质第二次提升的过程,也是城镇化质量提高的表现。所以,提升进

城务工人员素质的核心环节是支持有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落户,同时,建立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之间相互促进的内生增长机制,如,签订较长的劳动合同确保企业和劳动者个人都有一个长远的素质提升规划。

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是城镇化绩效和产业发展效益同步提升的着力点。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目前可用于城市发展的建设用地日趋减少,加之严厉的用地指标管理,用地持续紧张可能是今后长期要面对的问题。同时,对于城镇化和产业发展而言,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已消耗了大量的矿产资源和能源,继续走下去已是难以为继。因此,今后,要从市场机制完善和体制改革入手,着力从规划编制、机制转换、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推广等方面出发,探索布局紧凑、节能环保、高效集约的发展路径。

推动技术创新使之产生实效是城镇化和产业发展能力同步增强的保障。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改变企业生产分工形式和促进行业技术或工艺的革新,还可以改变城镇化的空间形态及相关主体的行为方式。如,高速铁路的修通使得相距较近的城市可以实现同城化,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传统产业的振兴提供复兴的机会,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也影响了企业区位选择决策。总之,技术创新对城镇化和产业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五、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的制约问题

当然,我国在实现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过程中,也会遇到了一些制约问题:

第一,户籍制度问题。现行户籍制度不仅让进城务工人员无法顺利落户及享受当地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也给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埋下了很大的隐患,不利于社会长期稳定。另一方面,现行的户籍制度不利于建立适应产业发展的劳动力供给机制。绝大多数的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之间只签订了短期用工合同,这种短期性质的合约加剧了企业用工风险,也不利于外来务工人员素质的提高。可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第二,产业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能长期存在很大程度是由现行的体制引起的。一方面,当城镇化目标被列入当地省属规划之后,由于对于干部政绩考核的形式主义理解,地方政府为了达到目标,可能采取扭曲市场的行为来搞城镇化大跃进运动,如,巧立各种名目,缺乏规划论证,盲目建设新城新区,从而积累了很大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许多地方政府不顾自身实际条件盲目发展新兴产业,但实际落地的项目却处于产业链低端,这种产业进入门槛很低。并且,由于攀比效应,这种势头容易蔓延至全国其他地区,加之市场需求变动,容易形成很高的产能过剩风险。因此,低水平重复建设对城镇化和产业发展相互促进都是不利的,及时反思和改进现行的体制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一方面,城镇化水平提高和产业发展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土地等自然资源,虽然有些资源可以从区外运入,但与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土地资源是不可移动的,水资源也是有限供给,这些因素限制了城市和产业的大规模扩张。另一方面,环境容量是有限的。尽管技术或管理创新可以有限地扩大环境容量,但这需要时间和经济成本。城镇化本质是人类和产业活动在空间高度集中,两类行为都会产生“负”的产出,如,大量污染物排放等。当“负”的产出规模超过环境自身负荷,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果不重视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有可能造成城镇化成本上升和产业发展效益下降。

[1]许学强,周一星,宁越强.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叶裕民.中国城镇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钱纳里等.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

[4][美]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M].周京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王缉慈等.超越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6]Jacobs,Jane.The Economy of Cities[M].New York:Vintage,1969.

猜你喜欢
工业化城镇化阶段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家乡的城镇化
工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