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的区域增长格局研究

2013-09-05 07:23宣晓伟
区域经济评论 2013年4期
关键词:工业化格局区域

宣晓伟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增长格局经历了三次重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高速的增长,年均增速接近两位数。总体来看,国内各大板块的增长趋势基本与全国的趋势保持一致,不同板块之间经济增长周期的起承转合也有很好的一致性。

将中国整体版图划分为7个板块,即华北、华南、华中、东北、华东、西北、西南地区,仔细地考察不同区域在中国区域增长格局中的比重变化。1978年以来,尽管7个板块在中国区域增长格局中的地位都发生了较大地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并不是在时间上平均分布的,而是主要集中在某个时间段内发生,中国区域增长格局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总体来看,中国区域增长格局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演变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一)第一阶段(1978—1990年)——以珠江三角洲为龙头的华南地区崛起、东北地区的地位明显下滑

在改革开放最初的十几年中,华南地区最早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成为了中国区域增长格局中最活跃的区域,它在全国区域增长格局中的地位显著增强,而同期除了东北地区比重有明显下降外,剩下的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五个区域在全国区域增长格局中的地位变化并不大。

表1 七大板块所占全国GDP的比重(%)

具体而言,从1978年到1990年,华北、华南、华中3个板块所占全国GDP的比重有所上升,而华东、东北、西北和西南4个地区的比重则下降。在比重上升的3个板块中,以珠三角为龙头的华南地区的表现最为突出,所占全国GDP的比重从8.0%上升到11.4%,增加了3.4个百分点。

(二)第二阶段(1991—2002年)——以长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华东地区逐渐成为中国区域增长的龙头,华中地区的比重显著下降

进入9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加快浦东开发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以长三角为代表的华东地区开始逐渐成为引领中国区域增长的龙头,同期华北和华南地区尽管不如华东地区势头强劲,但GDP比重依旧保持了不同程度的上升,而华中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地位下降。

从1990年到2002年,华北、华东、华南地区所占的比重有所上升,而华中、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比重则有所下降。在这一阶段,华东地区的表现最为抢眼,所占全国GDP的比重从19.5%上升到23.9%,上升了4.4个百分点。华南继续保持了80年代的上升趋势,但势头有所放缓,上升了2.4个百分点。华北地区的比重则继续上升1.5%。华中地区是此阶段所占全国GDP的比重下降最多的地区,从21.8%下降到18.8%,下降了3个百分点。

(三)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以能源原材料大省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增速逐渐加快,在全国区域增长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东部沿海省份的地位略有下降

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运行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居民的消费结构进入新的一轮升级,以汽车、住房为代表的商品逐渐成为居民消费的热点,伴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我国经济的生产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能源重化工产业快速发展,进而导致对能源原材料需求的快速增长,拉动了能源原材料大省采掘业和关联产业的快速发展,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产业发展明显加快,极大地带动了包括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能源原材料大省的经济增长。

与此同时,随着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供求矛盾的加剧,要素价格不断上升,加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所导致外贸环境的趋紧,广东、浙江、上海等沿海发达地区传统的以外向型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特征的经济结构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导致了这些地区企业利润空间的缩小和投资扩张速度的回落,也制约了这些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各省经济增长速度的不同导致了其在全国GDP所占比重的变化。中西部能源原材料大省如内蒙古、陕西、山西在2010年所占全国GDP的比重分别比2002年上升了1.1、0.4和0.2个百分点;而东部沿海的上海、广东、北京等省成为占全国GDP比重下降最多的地区。

二、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和区域协调是推动区域增长格局演变的三大政策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增长格局的演变既是经济运行客观规律作用的结果,也深受主观政策的影响。正因为在不同时期政策重点、方向的调整和转换,才使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的演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总体而言,“开展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实施对外开放和推进区域协调”是影响过去30多年区域增长格局变化最为根本的三大政策因素。

(一)市场化改革推动了资源在区域间的配置优化,提高了整体经济的运行效率,也导致了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

1978年以来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分权化渐进式改革下,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地方拥有了更多的决策权、管理权和对地方利益的支配权,地方政府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能动性大大增强,激发了地方政府营造地区发展环境,致力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各地区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利益和使命的主体,其经济发展的快慢更多地取决于自身的禀赋条件和努力。

市场化的改革推动在各地区发展的资源配置上,由高度计划的一元化配置方式逐渐转变为多元化的配置方式,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渐渐占据了支配作用。以推动一个地方经济增长的动力——投资而言,在全社会投资中,随着改革的推进,国家投资尤其是中央投资所占的比例下降明显,国家预算内资金占全社会总投资的比重,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一个快速下滑的过程,从1981年的30%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不到5%。

与此同时,中央财政在各地区投资中扮演的作用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发达地区经济活跃、本身财力充足,也易于吸引各种外来资金,对中央的依赖较少;而不发达地区的投资来源中,中央资金的作用就相对重要得多。这样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更为依赖国家的投资,而国家投资在整个社会投资中的比例却在不断地下降,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各个地区的投资之间的差距愈来愈大,那些对国家投资比例依赖较大的发达地区,其投资完成额远远小于较少依赖国家投资的发达地区,从而造成不同地区增长动力之间的巨大差距。

改革打破了计划体制下大一统的局面,市场而非计划逐渐成为配置各地区资源流动的根本因素,企业而非政府成为市场经济中的运行主体;通过中央向地方的分权,地方政府逐渐成为地区发展的利益主体,各个地方为了自身发展形成激烈的地方竞争的局面,地方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地方自身的要素禀赋、地理区位、经济基础和自身努力,地区间的激烈竞争一方面推动中国经济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导致各地区的发展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成了巨大的差距,从而对中国区域增长格局的变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二)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取得巨大成功,沿海地区更多享受到外资外贸对地方发展的益处

1979年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这种成就并不是在全国平均分配的。各个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尤其是沿海省份和内地省份之间,差距尤其明显,一些沿海发达省份的外贸依存度超过百分之百,最为发达的北京和上海甚至超过140%,但绝大部分内陆省份的外贸依存度却还不到20%,最低的省份还不到10%。广东省的外贸总额在全国的比重高达26.4%,仅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和山东排名靠前的5个省份,其外贸总额所占全国的比重接近四分之三,而排名后20位所有省份的外贸额比重相加,仅为全国的8.9%。外贸比重在各省之间的巨大差异表明各省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和表现迥异,沿海发达省份更多地分享了对外开放带来的巨大收益,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而内陆省份的收益则相对要少得多。

由于不同的省份因其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的不同,在中国对外开放整体战略的推进中,扮演了极其不同的角色。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推进也成为了决定中国区域增长格局演变的根本性力量之一。

(三)近年来区域协调政策在推动区域发展方面逐渐发挥作用,区域差距有所缩小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的各个区域都获得了不同程度上的快速发展,整体经济和各区域经济的运行效率有明显的提高。然而,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增长格局的一个重大问题日益显现,这就是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逐渐扩大。因为无论是客观规律的作用、还是主观政策的引导,都更有助于东部沿海地区获得更快的发展。若以各省的不变价人均GDP计算的基尼系数来衡量,中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从1990年以来有明显的上升。由于在中国现有地区竞争的区域发展模式下,各地居民的福利待遇和所能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与本地经济密切相关,由此不同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也逐渐拉大。

进入新世纪以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更加受到重视。十六大(2002年)以来,党中央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了其中的核心内容,被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摆到了一个更重要的位置上。“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2002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4年)”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陆续出台,我国初步形成了“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即“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近年来,国务院又相继通过了一系列区域发展举措和区域规划。这些措施是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在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的基础上,对更为微观的区域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发展要求。近年来地区经济差距的不断缩小,有中国重工业化进程加快、各省资源禀赋差异、世界经济变化等阶段性和客观性的原因,但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推进以及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近期内中国区域增长格局仍将延续目前的中西部地区快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格局,远期看这种态势将会发生变化

我们将从“实然”(区域增长格局演变的客观规律)和“应然”(影响增长格局的区域发展理念和政策或产生怎样的变化和作用)两大方面来探讨未来中国区域增长格局的演变趋势。

(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内外需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变化、集聚和扩散效应的作用发挥”是影响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演变的客观条件

1.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仍将继续,但在未来将放慢速度

根据国际经验和中国的自身工业化过程来看,未来十年仍将可能是中国工业化过程不断深化的阶段。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经验来看,它们在从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程中,也经历了一个完整工业化的过程,即工业化率(工业占GDP的比重)先逐渐上升、然后到达峰值、再又缓慢下降。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率大致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达到峰值,工业化峰值的绝对水平在44%左右,人均GDP在8000元左右。而中国目前的人均GDP为6725元(1990年国际元),工业化率为42.1%,对照工业化的国际经验,中国的工业化仍有继续发展的空间。与此同时,我国的城市化率也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表2 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率的峰值水平

表3 各国的城市化率

然而,“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仍有发展空间”和“会以多快的速度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并不是一回事。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研究,通过借鉴不同类型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的历史经验和呈现出的规律,采用“经济总体数据、省级数据和大宗商品”三种不尽相同但可相互印证的预测方法,得到的结论是: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有很大可能性在未来逐渐下降。

一旦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在“十三五”期间有明显下降,那么它将会对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或者说,区域增长格局将会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才会实现这种整体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情景呢?由于一直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于投资尤其是工业方面投资的拉动,正如前所述,2003年以来中西部地区增速的加快与中国进入了新一轮的重化工业周期密切相关。所以如果“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回落,那么意味着在中国整体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无法再持续以往高速发展的传统模式,必将放缓。它无疑将对那些以能源原材料产业为重要发展动力的中西部省份的未来增长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中国一直在强调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事实上,第三产业真正成为带动经济的主导产业,整体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必将放缓。在全国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程中,东部沿海省份无疑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仍将占据更多的优势。

单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角度出发,近期中国仍将继续维持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势头,具有较高的增长速度,由此区域增长格局仍将保持现有的态势;远期中国整体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放缓,经济增长速度下台阶,从而对中西部地区的增长造成负面影响,但中西部地区仍可以依靠自身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潜力获得一定的增长,与此同时东部沿海更可能在产业结构优化和第三产业发展上占得先机。综合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长期的增长速度会更趋于平衡。

2.中国经济增长将更依赖内需,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上的优势效应趋弱,内需的扩大有益于中西部地区的增长

如前所述,中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沿海发达省份更多地分享了对外开放带来的巨大收益,极大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而内陆省份的收益则相对要少得多。

然而当前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自身发展需要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转变,中国未来经济的增长必须要更多地依赖内需。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未来中国的出口将很难保持一直以来的高速增长趋势,对外贸易对整体经济的拉动作用将逐渐减弱、也应当减弱,内需将更多地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作用。而中西部由于在开拓内需方面具有更为便利的区位条件,而且其产业和产品结构与国内市场需求更为一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更多由依靠外需向依靠内需转变,无疑会对中西部地区的增长带来更为有利的影响。

3.集聚和扩散效应的发挥和它对区域增长格局的影响将取决于中国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变的快慢

经济活动在空间的分布主要有两种趋势,一种是集聚,一种是扩散。决定经济活动是向集聚还是扩散的最根本原因是企业对成本收益的考虑,如果集聚带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收益,企业就会越来越集聚到一个地区;如果扩散对企业带来更多利润,企业就会投资到其他地区,形成产业转移。在不同的经济活动中,进行集聚和扩散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经济活动集聚和扩散的趋势也存在明显差异。创新类的活动具有显著的集聚特征,而且越是知识密集型的创新,越是呈现出集聚的趋势。当前的国际经验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创新类经济活动在全球地理空间集中的趋势正变得越来越明显。而在那些不太需要创新研发投入的一般性生产活动中,土地、劳动力等成本往往成为更重要的决定因素。

目前来看,中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地区,由于在土地、劳动力成本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形成了传统产业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的趋势,这种趋势无疑在未来还将进一步延续,传统产业在中国区域空间布局的扩散效应还会继续发挥。与此同时,中国整体经济正在面临着由“资源投入拉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东部沿海地区无疑在创新转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这将会更有益于东部地区的未来增长,而不利于西部地区创新型经济的发展。

(二)“效率、公平和可持续”是中国未来区域发展的核心理念所在和区域政策调整的根本依据

中国区域的协调发展,根本上是要实现“效率、公平和可持续”三大目标。所谓“效率”,是“要在市场引导下,生产要素在国土空间上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整个区域范围内的最大产出,提升区域的长期竞争力”。所谓“公平”,即“要求不同地区的居民都能够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享有大体相当的生活和福利水平,特别是大体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所谓“可持续”,是“要素和经济活动的聚集要与各地的环境生态承载力相适应,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环境和生态状况。使得各区域的人口和经济社会活动,都处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之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发展理念和区域政策一直在“效率、公平和可持续”三大取向间不断调整和转换

改革开放以来,事实上中国区域发展理念所强调的重点、以及出台的相应政策一直在“效率、公平和可持续”上不断地调整和转换。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更为强调的是“效率”取向,要激发各地的积极性,加快各地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不同地区间发展差距过大矛盾日益尖锐,则更为强调“公平”的取向。与此同时,由于在传统发展模式下,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可持续”理念对于引导和约束各地发展的作用也日益加强,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政策力度也在逐渐加大。

2.未来需要转变区域政策的理念,推进我国区域发展的“和而不同”

可以看到,对于区域发展中“公平”的强调是近年来区域政策出台的一个重要依据。然而,在如何追求和实现区域发展的公平上,当前区域政策却存在一个错误的理念,即试图通过缩小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来缩小区域生活福利水平的差距,且认为通过人为干预可以达到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目的,将“区域协调发展”简单理解为“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甚至是“区域经济的同步增长”。

纵观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进程,空间格局演变的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人口、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向部分地区集中,在全球范围内如此、在一个国家里如此、在一个具体地区内亦如此。

经济在空间上的聚集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必然造成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同地区的居民生活和福利水平的差距随之拉大。一方面,人口会随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而流动、并随着生产活动和财富的集中而集中,使得以人均水平衡量的发展和收入差距得以控制。另一方面,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财力平衡基础等多种手段,实现不同地区居民所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从而抑制了不同居民收入和福利水平差距的持续扩大。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经济活动的聚集与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和福利水平的趋同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表4 各种因素对中国未来区域增长格局的影响

在我国当前地区竞争的区域发展模式下,每个地区在现有制度尤其是中央—地方政策关系安排和政绩考核制度的安排下,都肩负着发展地区经济和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重任,从而形成了各地画地为牢、分割发展的区域局面。这样首先有悖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利于各种资源要素在全国层面的优化配置,有碍于中国整体经济的长期竞争力,长期来看难以持续。其次,每个地区无论自身条件优劣,都要争当区域的增长极,都要争取将本地区的规划上升到国家层面,区域政策碎片化的倾向日益严重。再次,不同地区间的财力支出差距难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难以实现,当地人和外地人的新二元结构矛盾日益加剧。

因此,未来我国区域政策的要转变理念,要着重实现区域之间的“和而不同”。所谓“和”是指不同地区间的和谐发展,其关键在于地区间一体化发展、人口充分流动、不同地区居民享有大致相同的生活和福利水平。所谓“不同”是指地区之间的经济集聚和不平衡增长,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明显差距将长时间存在,并在某些发展阶段会显著扩大。所谓“而”就是通过各种制度安排、政策手段和具体措施将上述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地区不平衡增长与区域和谐发展的相统一。未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要转向在“而”字上下工夫,其重点不是去改变“不同”,而是怎样来推进“和”。当前区域政策日益碎片化的倾向不可持续,要实施推动不同地区市场一体化的措施,缩小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和福利水平差距。未来区域政策应同时实现地区增长的经济利益和地区公平的社会利益,真正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三)中国区域增长格局演变的总体趋势

我们区分近期和远期,仔细考察各个因素对中国未来区域增长格局所产生的可能影响,具体参见表4。表4中的近期所对应的时间段是未来5年左右,而远期是未来10年左右。

综合根据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未来10年中国区域增长格局的总体判断是:

近期来看,中西部地区增长速度快于东部沿海地区的趋势还将持续,中西部地区的所占全国GDP的比重仍将上升,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继续缩小。远期来看,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增长速度将逐渐趋同,沿海和内陆地区在全国GDP的比重趋于稳定,不排除在更长的时段东部地区所占比重回升的可能,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保持稳定甚至有所扩大,但不同地区的人均生活水平和福利差距继续明显缩小。

注释

①七大板块中,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华东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华中地区包括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西南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西北地区包括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1]World Bank(2009).Reshaping Economic Geography[M].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9.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课题组.中国区域科学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3]刘世锦,张军扩,侯永志,刘培林.陷阱还是高墙:中国经济面临的真实挑战与战略选择[J].比较,2011,(3).

[4]刘云中,何建武.地区经济增长格局的变动与区域差距的缩小:短期波动抑或长期趋势[C].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第175号(总第3930号),2011-09-19.

[5]陆铭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

[6]张军扩等.协调区域发展——30年区域政策与发展回顾[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工业化格局区域
分割区域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区域发展篇
工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
小人物的大格局
区域
实行“一包两进”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