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民间绘画的艺术特色

2013-09-04 03:02黄煦然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麻阳民间色彩

黄煦然

(怀化学院美术系,湖南怀化418008)

一、前言

麻阳民间绘画作为传统民间艺术,是麻阳民间习俗文化的一种视觉表现形态。它是麻阳劳动人民运用当地的民间文化符号结合当地风情民俗进行创作,成功的营造出一种具有强烈地方性、原始性和民族性的民间艺术色彩。经过一代代传承发扬,具备了鲜明的文化特征、审美特征、语言特征和造型特征。[1]近些年,对麻阳民间绘画的研究不外两种情形:一是对麻阳民间绘画个别作品或具体问题的探讨,其内容多涉及麻阳民间绘画的艺术特色,但往往限于篇幅,言简而未尽其然;二是对麻阳民间绘画极个别优秀画家的研究,如对画家滕建国先生画作的理论研究。这种对个体个案的研究,虽也可以从某个侧面折射出麻阳民间绘画的部分审美特性,但很难整体反映出麻阳民间绘画的文化现象和艺术特色。由于近年来麻阳民间绘画正在逐渐引起文化界和艺术家的重视和兴趣,伴随着其研究的这股热潮,我们必须对它作进一步研究,使得麻阳民间绘画的基本性质、内涵、范畴、特征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从而达到广泛了解其绘画的产生、特征、构图、造型、色彩及其图案的象征性含义等。

本文立足于麻阳民间绘画的起源,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艺术特点和传统到现代的变化发展,重点介绍麻阳民间绘画的艺术特点,针对典型作品对构图、造型、色彩进行探讨和分析,使我们在了解本土民族艺术的同时也为弘扬麻阳民间绘画起到相应的作用。

二、麻阳民间绘画的概况

麻阳地处美丽的锦江河旁,是苗族的聚集地,苗族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五个单一苗族自治县之一。独特的地域文化,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神秘的民俗信仰,老百姓的生活习惯等等这些,其民间绘画无不与之息息相关。麻阳,尤其是家织布印染,这是麻阳人民的一种传统技能和艺术。新中国成立以前,老百姓的衣服、被褥、门帘、蚊帐等生活中需要用的布料都是自纺自织的家织布,并且将家织布进行印染,花纹美观大方。麻阳苗族印染的花纹是“喜鹊窜梅”、“双龙抢宝”、“凤戏牡丹”,这些图案被人们赋予了封建色彩,象征着吉祥如意,基本主题显露着浓厚的生命色彩,生存、生殖与繁衍,视觉上给人留下一种和谐观感,这也是麻阳民间绘画惯用的传统思维方式和想象逻辑。

现当代麻阳民间绘画的典型代表是“麻阳农民画”,起源于上世纪50、60年代,由于当时丰收的景象和改造山河热火朝天的场面而产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麻阳的文化事业日趋繁荣。其文化艺术底蕴深厚,丰富多彩,1988年,麻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广大艺术工作者的创造升华后,现在已经逐步形成了既以楚文化和麻阳苗族神巫文化、盘瓠文化、傩文化为根基,又以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地域乡土风情、时代生活情趣和现代民间绘画风格的麻阳民间绘画。它的画面风格自然古朴,意境深邃,是一种具有特色的独立画种。全县迄今先后有350余幅作品在国内外参展,16幅作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出版物上发表,26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永久收藏。至2005年,全县共举办了29届“农民画展”,展出作品2 067件,参加全国性美展7次。联合国教科组织出版麻阳画乡台历一册,麻阳农民画还先后在欧美20个国家和地区发表、展出作品80余件。[1]

三、麻阳民间绘画的艺术特点

麻阳的民间绘画来源于当地老百姓生活,它融汇了湘西苗绣、挑花、蜡染、印花、剪纸、雕刻、木版年画以及原始美术、儿童绘画等各种艺术特色的构图、造型、色彩规律和表现手法,保留了许多民间绘画作者自身独特的原始质朴、纯真、狂野等审美意蕴和混沌思维现象,构思巧妙,想象力丰富又创新,富于楚巫文化中浪漫、神秘的色彩。[2]

1.均衡的构图充实饱满而厚重

麻阳民间绘画,打破了时空的界限采用散点透视,允许视线上下左右移动。麻阳民间绘画构图中遵循均衡原理,均衡是绘画构图中一项最基本的法则。均衡通过视觉会产生形式上的美感。

图1《侗女》

在滕建国先生创作的《侗女》(图1)中,整幅画面构图饱满而灵动。作品中的背景由许多形态各异的图案,太阳、月亮、牛头、鱼形等等,摆放有序,并且用连续性图案将画面中的背景连接起来,与画面中人物结合在一起,画面构图十分饱满充实。这幅作品中,最多运用的形状就是圆形,裙子上的装饰图案、背景的图案等运用的都是圆形,“圆满构图”是麻阳民间绘画中一种常用的构图方式,其目的也是使构图更加完整。这幅作品从上下方向看,人物构图位于偏下;从左右方向看,她处于中间。其构图大致概括为三层:第一层是人物,刻画的最为仔细;第二层是形状各异的背主图案,采用S型构图,相对前面的主人公,这一层略显粗糙,目的是凸显画面中的侗族的少女;最后一层是朦胧的山、石、建筑等基本的外形轮廓,隐隐约约,使画面构图更为完整。画面中左边有4个圆形,右边也有4个圆形,左右均衡,深色的背景上被纯色的图案满满装饰着,体现了麻阳民间绘画构图均衡、充实、饱满的特点。

2.夸张的造型稚拙抽象而富有装饰性

麻阳民间绘画的造型突显稚拙夸张,运用的线条、光影、体块、空白往往和纯装饰性的图案粘合在一起,极具装饰性。多因时、因地不假虚饰,以抽象性的技法表现出物象自然、质朴的本来面貌,抛开现实形象的细节,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用极其简单的线条集中概括,夸张变形。

图2《妈妈带我上学堂》

例如青年女画家腾昭慧创作的作品《妈妈带我上学堂》(图2)造型上的独特性:主人公头上的头饰、肖像中的五官和颈上的项链的造型运用了不同的形状,这样的造型可以更加夸张的凸显刻画对象的个性。两个人物有高有矮,明确区别出妈妈与孩子的不同,说明了麻阳民间绘画在造型上夸张的表现人物的本质。麻阳民间绘画中线造型具有无法取代的意象性特征,它淋漓尽致的体现了生命的存在。诸多当地绘画作品中人物的服饰,作者大都运用流畅的曲线造型增强了衣服的运动感,承载着节奏感、韵律感,人物衣服的形态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出现,这些都是麻阳民间绘画的造型夸张的特点。

3.艳丽的色彩蕴含着神秘浪漫的诗意

麻阳民间绘画色彩艳丽、简洁、明快,在色彩的运用上体现出质朴纯真、乐观积极的文化特征。麻阳民间绘画色彩丰富,通常在一幅画面中运用多种颜色,艳丽的色彩与深重的冷色搭配在一起,平涂的重色多用纯度高的颜色进行修饰,大量的艺术作品都反应了这种神秘色彩氛围和心理意愿。画者通过抽象概括的手法将他们对生活的感触和对大自然的惊叹完美的展现出来,营造出一种浪漫诗意的独特意境。

首先,红色就是麻阳民间绘画中常用颜色,代表积极热情,多用于热闹吉祥的氛围,是麻阳民间画中不可缺少的颜色。其次,麻阳民间绘画中采取都是纯色与深颜色的搭配。例如,作品中《妈妈带我上学堂》(图2),以蓝色为主色调,人物是深蓝色的,背景是浅蓝色的,两个颜色都是冷颜色,浅蓝色的背景凸显了深蓝色的人物。整个画面都笼罩着一种幽幽的蓝色基调,背景与人物主次分明,相得益彰,花草树木的搭配像跳跃的音符,弹奏着浪漫的曲调。再者,麻阳民间绘画还采取互补颜色进行强烈的对比,进行夸张和随心所欲的搭配,例如,常见的红绿色搭配,色彩对比尤为强烈。把人的视线第一时间聚集在画面中,直抒老百姓的内心感受。如在谭景霞创作的作品《苗寨夜校》,红色的房子作为画面的主要颜色占据画面的三分之一,与绿色的草地形成鲜明的对比,红绿是画面的主要基调,在画面中的比例均衡,给人视觉的冲击,振奋人们的内心情感。而画面中的其它颜色降低了纯度,与纯度高的红绿色达到巧妙地结合,做到“软靠硬,色不愣”,整个画面一片祥和,温暖热烈而富有情调。

在这些简单的色彩搭配中,却体现出深刻的文化内涵。以情造型,以情用色,透露出奇幻丰富的想象力,蕴含着浪漫的诗意。走进麻阳民间绘画,就是走进一个民族,一方民众,一域文化;就是走进一片民间艺术精神的高地,走进一方民间艺术家人生的故园。艺人们在创作时尽可能的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材料和一切技法来表现题材,然后将它们进行高度的概括于画面之中。构图饱满,造型夸张,大胆的舍弃和留取后染上亮丽丰富的色彩,强调了人们生活的活跃气氛,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成为麻阳的一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神秘色彩和独特艺术风格的“名片”。

四、结语

麻阳民间绘画具有人们理想主义的内容,安详和谐的价值观,新颖的艺术语言和传承方式,有着独特的审美体系,并因苗族地域的不同而有着丰富的多样性。它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心愿、理想和道德观念,传统代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民族乡土特色的优良艺术。

总之,通过对麻阳民间绘画艺术特点的研究分析,我们感知到艺术的无限魅力。刚健质朴、生动有趣、热情奔放、色彩艳丽的麻阳民间绘画不仅拓展了我们的专业视野,学到了许多新知识与新的作画技法,打开了我们的创作思路,使我们受益匪浅!麻阳民间绘画是最自由、最有生命力的艺术,是不经雕琢、不做作,用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最纯朴的民族风俗的艺术,是为生活而创造的艺术,并且服务于大众的艺术,我们有责任让它的艺术生命世代相传,发扬光大。

[1]麻阳政府门户网站[EB OL].http: www.mayang.gov.cn Item 16321.aspx,2012-08-01.

[2]中国民族报电子版2008年10月24日.第四版[EB OL].http: www.mzb.com.cn zgmzb html 2008-10 24 content-56869.htm.

猜你喜欢
麻阳民间色彩
麻阳:相聚工作坊研修共提升
“5W模式”理念下麻阳花灯保护发展现状分析
神奇的色彩(上)
高人隐藏在民间
春天的色彩
高人隐藏在民间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