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视娱乐风潮反思

2013-09-04 10:30■杨
视听 2013年12期
关键词:卫视

■杨 柏

在电视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电视频道的马太效应凸显,资金、节目资源、优秀制作力量更加向收视排名前几位的卫视聚集,中国卫视竞争进入了一个全新格局,中国电视综艺迎来了一个大投入、大制作的“大片时代”。

大片时代给公众的第一个印象是“大投入”:湖南卫视的《中国最强音》豪掷5亿,东方卫视《舞林争霸》投资高达2亿,湖北卫视《我的中国星》总投入超1亿,陕西卫视投资1亿打造《中国真功夫》……综艺节目全面进入“亿元时代”,没有上亿的资金,就“玩不起”了。多年来一直强调自己是“改革飞地”“产业羸弱”的广电业,怎么突然财大气粗、一掷千金起来?笔者认为,这是行业自行抬高竞争门槛的结果,这种资本主导的“大投入”给电视业带来的隐忧更值得从业者反思。

一、资本驱动模式的隐忧

以高投入、高规格、高标准的“三高”要求来打造一个只播出十期左右的节目,其首要的意义在于树立了一个极高的行业标杆,将整个行业的差距拉大得比以前更悬殊了。这样一方面竞争力弱的卫视只能望洋兴叹,超高的节目制作标准让他们想克隆和山寨的想法都打消了;另一方面一线卫视把自己的平台拉高到大大超出行业平均水准,建立起极大的平台价值优势,拉高其他节目的产业价值。因此这种大投入相当于以点带面,是品牌建构的一个硬性手段,用通俗的一句话讲就是“好到让你学不来”。但同时这样的超高投入模式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隐忧。动辄过亿甚至5亿投资,只为一季十来期的节目,等于是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以《中国好声音》为例,第一季它播出的前面数场的节目,都是请原班的国外制作团队一点点抠出来的,效果很好;但是最后一场总直播是内地团队自己制作的,出来效果就很失败。也就是说高投入买来的节目效果不能转化成可持续的制作能力,自己的平台基本沦为播出工具,一旦节目结束,观众在落差对比之下,收视自然也就不能持续了。

一定程度上,国内电视业界对原创性的诉求已经不如之前几年强烈,因为在超高的节目回报率面前,一切原创或非原创的争论都显得那么无力,市场经济的威力就在于它会把一切的不同意见放在经济数据前面公平对比。但毫无疑问,对原创能力的追求不应因此而削弱,因为显而易见,我们买来的节目模式就是别人原创的,我们有再多的钱,也做不出类似的节目效果。

在大型娱乐节目中累积的制作能力,可以应用到小成本的常规节目中。以国内的电视智力研发能力而言,要自行创造出一个同样精彩的节目模式,短期内不可能,甚至照搬“葵花宝典”来做一期大型娱乐节目效果都差强人意。本土制作团队在大型娱乐节目中累积的制作能力,可以“下放”到小成本的本土常规节目中。相对而言,这些节目对技术、制作的要求不高,对节目效果的把控不严格,更注重节目形式和主持人、嘉宾的发挥,在细节上呈现出粗糙的风格。将大型节目的制作要求打个“八折”,用在这类常规节目身上也必然会有质的提升。如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这些常规性的周播节目,成本都不高,一期节目也就投入四五十万,在业内明智人士的眼中,大投资的栏目和小投入常规性播出的这两种综艺节目需要维持一种平衡:大投资负责创造知名度,成本较低的常规性节目创造持续的经济效益和吸引力。在大型节目停播期间,收视逐步低落,就要依赖常规节目维持过渡期,直至下一个收视喷发点的到来。

一线卫视固然可以用“高投入”维持“高产出”,但二三线卫视和地面频道、城市台却没有如此雄厚的财力和魄力重金砸收视。市场资金自然地向价值高的平台集中,造成行业倾斜性发展的不平衡,这是电视大投入的另一个隐忧。这两年,宁夏卫视、青海卫视分别与上海、湖南达成“深度合作”协议,引发国内电视圈的强烈反应。强势的卫视频道不会满足于已有的“领地”,它们肯定会试图突破行政区域的天然藩篱,上演大鱼吃小鱼的好戏。电视台的跨省合作能使强势的一方获取新的卫视平台、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盈利模式的拓展,但这种合作毕竟和国情、和电视传媒的双重属性存在冲突,是一种剑走偏锋的不稳定合作关系,行政和市场的角力是潜在的危机。以单纯的市场行为衡量,强势卫视借大投入壮大并且谋求跨省势力扩张,符合资本逐利性的本质,但在现今国情环境下,这样的行为容易招致诸多未知因素的反击,市场的正常行为反而可能会成为不稳定的根源。

二、技术迷信风潮导致舍本逐末

每一次宣传大型歌舞秀,对技术细节的推崇都占据了显要位置。例如《我是歌手》就声称节目中配备了24位弦乐人、9位管乐人的“突破式”现场乐队,为的是表现出大型专业音乐会的气势。这种对技术细节的迷恋和夸大,已经成为国内电视娱乐大片时代的一大风气。

《中国好声音》的音响总监金少刚执掌过北京奥运会的音响大权,乐队总监是有中国第一贝斯手之称的“零点乐队”王笑,键盘手刘卓也多次与那英、孙楠、韩红等艺人合作。这种豪华的技术人员配置,对于一档电视节目,有无必要?节目的宣传总监陆伟就说:“以前的音乐节目,90%的投入都用来包装和打造选手,我们打破了这种常规,花大力气去打造音响团队,‘好声音’最奇妙的一点是,选手开口唱歌,一听到自己的声音,马上可以自信地唱下去。”花大力气打造音响团队而不是包装打造选手,算不算一种舍本逐末?靠音响的效果让选手对自己的声音产生自信,又如何算得上“好声音”?节目组对技术的追求有矫枉过正之嫌,所以更多的,恐怕是对外宣传的一个亮点而已。因为,同样的节目,离开国外制作团队,最后一期的效果立马显示出差距来,这说明归根到底是内地制作团队和国外制作团队的差别,而不是技术的差距。《中国好声音》这样一档周播的节目,每场录制用到26个机位,大型的综艺晚会往往也达不到这个水平。26台摄像机由演播厅内的16个固定机位和演播厅内外的10个单机组成,其中2号高清转播车负责正面录制选手演唱和导师背对选手时的表现,共10个机位;6号高清转播车的6个机位则是从舞台方向打向导师和观众席。两台高清车切换台输出的PGM信号再加上机位数,每期节目素材总量长达280多小时,总片比达到惊人的180:1。机器多了、时间长了、素材丰富了,但是哪些该要哪些不该要?机器不能做出选择,剪辑、切镜、节奏的把握最终还是要靠人。

对技术细节的迷信还蔓延到座椅上了。据称《中国好声音》四把导师坐的椅子每把的造价六位数以上,是从国外空运而来;椅子的搭建维护,全部是外国团队提供技术支持。从好的方面看,这是对每个节目细节的精益求精,不惜成本;从不乐观的角度看,这也是舍本逐末。灯光更漂亮了、道具更专业了、音响都顶级的、椅子是天价的,观众有了看大片的享受,可最怕就是节目是空洞的。以目前最受欢迎的歌唱秀来说,总而言之最终比的是谁的声音好听,其他都是围绕这个中心服务的。而电视观众中喜欢这一类节目形态的毕竟只是一小部分,真的注重好声音,就自己买音响器材来欣赏了,没必要看电视。

笔者的意思是,中国电视娱乐进入大片时代,不能只是投资大片、技术大片;画面再好看、声音再好听,看多了听多了也会腻。观众之所以会被资金投入大、技术水准高的宣传所吸引,因为他们认为这是高质量的保证,心里有收视预期;一旦现实与宣传不符合,其心理落差是巨大的。在电视剧界曾经尝试过这样的“三高”模式:大明星、大制作、大导演。这“三大”过去被视作收视保证,至于剧情、道具、化妆、台词、演技、思想等基本而硬性的评价因素,反而被忽略了,观众一次次失望而归,电视剧终于无法再持续高投入,进入了低潮期。娱乐节目里的导师、技术和卫视平台可视为电视剧里的明星、制作和导演,搭积木式的元素组合,不一定就会产生恰到好处的化学反应。

三、专业在后退,资本占据主动

据广电总局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广播电视广告收入1301亿元,比2011年增长15.85%。从数据上看,除了2009年的低迷、2010年的井喷外,近十年间广播电视广告收入增速基本维持在15%左右,进入大片时代对广播电视整体的营收增长拉动有限。或许可以这么理解:蛋糕大小有限,只是分配比例越来越悬殊了。一线卫视以集合更多资源的形式,占有了更高比例的行业收入,但行业整体的发展如果没有取得较大的突破,一线卫视的发展模式也会遇上天花板。抛开无解的体制难题,电视人需要在节目形态上做出更理智的判断。新闻、电视剧和娱乐节目可称为电视节目的三驾马车,资金、精力、注意力都放到娱乐节目上,这与电视媒体的本质就是违背的,因为这是一种“偏科”式的成长,不符合社会公众对电视媒体的整体期待。

新闻是电视媒体之所以是大众媒体的生命线,电视剧是体现电视媒体综合品质的最佳展现形式。如果电视媒体把自己完全定位为一个大众娱乐工具,它的独特性和竞争力将会受到严重冲击。资本具有逐利性,市场会自动调节资源的分配,电视媒体的立场、态度和专业精神能否经受住资本和市场的冲击?这两者之间本来不具有天然的矛盾,它们是可以找到各自都能接受的平衡点的。但以目前国内电视发展的潮流来看,专业在后退,资本占据了主动,这是危险的信号。电视人津津乐道于高投入、高技术、高收视的三高,逐渐忘记了大众媒体监测社会环境、文化传承、协调社会关系这几个基本功能,也就是忘记了作为传媒人的基本使命。

在当代,空谈主义、理想是不受欢迎的,实实在在的数据最让人信服,这就是所谓的“大数据”。不过大数据是为人所用,解释权还是在使用者的手里,只有先确定行为之目的,数据的解释作用才有明确的指向。以现在看来,个别发展较好的卫视的境况成为国内电视业的代表,掩盖了行业整体的停滞和专业精神的萎靡。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资本和技术主导下的电视娱乐风潮,重塑更包容更多元更具大众传媒精神的电视发展环境。

猜你喜欢
卫视
东南卫视 海峡卫视 美食纪录片《下饭菜》专家点评
“二轮剧”霸屏卫视黄金档 新剧仅占1/3
榜单
“东方、北京卫视收视飘红” 2016卫视黄金剧场首季收视盘点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浅谈宁夏卫视的节目编排
贵州卫视《让世界听见》收视分析
省级卫视跨年晚会新常态
省级卫视季播下一个竞争点
从2013年电视娱乐节目看省级卫视频道专业化发展现状——以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