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四:金融是催化陕甘宁振兴的核动力
振兴陕甘宁革命老区,钱从哪里来?最核心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金融。在金融政策方面,国家给予了积极支持。如何创新金融服务?
主 持: 卫思宇 西部大开发杂志社执行社长兼总编辑、北京泛亚智库国际咨询中心执行主席
嘉 宾: 汤 敏 国务院参事、友成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
王彦文 金融研究专家
苗金祥 陕西省体改办原巡视员、高级经济师
焦 峰 金融研究者
汤敏
王彦文
苗金祥
焦峰
卫思宇:振兴老区离不开金融支持,可以说,金融支持是振兴老区发展的核动力。怎么解决“钱”的问题?首先邀请来自甘肃的金融研究专家王老师,谈谈如何用金融这个杠杆把陕甘宁67个县(市)撬动起来。
王彦文:首先,卫社长这个论坛确确实实给我一种感动,今天我谈的是实在的,为什么?现在我们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就像一匹狂奔的骏马,那么到底奔到哪里去,当我们奔跑的时候能不能够想到我们过去,能不能够饮水思源。在我们的发展中,这个发展到底为谁而发。去年出台了陕甘宁老区的振兴规划,以及卫社长今年这个及时的研讨会,我们不能忘记老区曾经给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不要让我们改革开放获得的成果与老区无缘。
其次,金融是经济过程中的血液,这个血液意味着它流到哪里,哪里就会有声音,这就是金融的本质。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市场的灵魂是金融,陕甘宁老区的八个市九个县,如果我们把它看做五脏六腑,打通这五脏六腑的活力,靠的就是金融。卫社长提出搞一个“陕甘宁地方银行”,这个想法很好,但是如何搞,这是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银行与别的银行应该有所区别。“陕甘宁地方银行”必须定位成一个真正服务于革命老区发展的纯粹的公益性金融。
发展现代经济,金融的支持作用最具核心性,没有金融,就没有现代经济,特别是它在实体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金融业在周期性波动,推动实体经济稳定增长,以及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支持经济结构转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因此,强化金融支持,加强资本积累,扩大融资能力,对陕甘宁振兴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卫思宇:金融支持老区振兴的同时,还需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陕甘宁革命老区全面振兴注入活力,努力推动老区实现振兴,接下来请苗主任谈谈老区的振兴由谁来支持,如何振兴?
苗金祥:我们之前的同志谈搞城镇化,搞老区振兴,都离不开资金,离不开金融产业的支持。下面我主要谈两点:
1、以改革精神加强老区振兴组织领导
陕甘宁革命老区的振兴,要靠国家层面的加强力度,现在因为老区涉及3个省区、8个市、9个县(市),没有中央的加强领导是不行的。东北振兴发展,领导小组的组长是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改委成立了东北政经办。我们陕甘宁革命老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宝地,没有陕甘宁可以说没有革命的胜利,也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所以老区作出了卓越贡献,诞生了新中国,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现在回过头来,革命老区很贫穷很落后,要发展,必须要有中央的支持。
2、以合作精神促进老区振兴政策落实
我看了很多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国务院的规划非常好,政策性非常强,这个政策怎么落实,是一个关键。那么要落实这个政策,我们三个省区必须发扬合作精神,共同争取,不要单打独斗。大体有六个方面的政策支持:财政政策、金融政策、投资政策、土地矿产政策、生态补偿政策、帮扶政策。这六大政策怎么落实,是一个大问题。
卫思宇:您对创新金融、强化老区金融支持,解决资金支持问题,有何建议?
苗金祥:我从三个方面谈点建议: 1、抢抓政策机遇,扩大金融支持。老区振兴发展,关键是钱从哪里来?首先用好“先行先试”权,老区这三个省的67个市县要充分利用规划给予的改革发展“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层面获取金融支持。坚持金融“输血”与“造血”并举,老区振兴最关键的是缺资金,为了平衡金融需求与供给的“缺口”,老区必须从战略上强化金融支持。所谓金融“造血”,就是鼓励老区市县,通过地方性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起到聚集资金和增强信贷能力,让老区的资金“不外流或少外流”,充分发挥振兴老区的应有作用。
2、激活民间投资,发展地方金融。积极发展地方金融机构,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贷公司、融资担保机构,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改制成为面向“三农”的农村商业银行,将符合条件的小贷公司直接转制为村镇银行。最近国务院“金融十条”指出,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进一步发挥民间资本在村镇银行发展中的作用。
3、构建融资平台,创新融资渠道。积极构建融资平台,老区市级政府,为了有效吸引和配置金融资源,应积极构建符合金融政策、具有“盈利模式”的融资平台,形成与金融机构业务扩展的配合关系,达到地方与金融机构“双赢”的目的。大力争取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内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大对老区振兴的金融支持。
卫思宇:目前农村金融缺乏农业产业的有效支撑,主要表现在:传统农业因其生产方式原因对资金需求较少;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严重制约和影响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村金融的发展缺乏有力的农业产业主体。对此,我们听听汤副理事长怎么看这个问题?
汤 敏:重构农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与体系,应该被决策者提到农村金融改革的议事日程上,不应再因基层监管能力不足而阻碍农村金融的发展。
要加强农村金融的服务性, 就要建立一些新机制,推着、拉着、逼着农村金融机构为小农户服务。目前的农村信用社已经大体上脱离了真正的合作机制,现有农信社中的大部分将会组建成股份制的农村商业银行。一部分机构即使还保留农村信用社的牌子,其股权机制也将通过引进新的优质股东,从资格股向投资股转化,失去了合作金融的内核。
小农户数量大,情况复杂,很多农户住家偏远,商业化的农村金融机构的信息采集与运营成本太高。因此,重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与体系,应该被决策者提到农村金融改革的议事日程上。
由农民自己组织、自己管理的新合作信用社,能够起到金融服务零售机构的作用,直接对接小农户提供金融零售服务。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等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则可以给这些农民信用合作社批发存款与贷款。
然而,对这样的农村资金合作组织要进行严格的监管。一些人总以基层监管能力不足的理由来阻止草根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如果监管不足已成为阻碍农村金融发展的因素,有关部门就应该在基层增加监管人手,同时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以提升监管能力。不能因为一个县缺几个金融监管人员,就让几十万农民享受不到金融服务。
要极力解决农村金融机构资金不足、税收歧视、不能利用现有的征信系统的问题。增加公益性与准公益性的小额贷款机构的政策支持;鼓励农村银行多向小农户贷款,建立小农户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制定风险补偿发放规则;要把小农户贷款确立为金融企业应该履行的一部分社会责任。
此外,我国农业保险仍以商业性保险公司为主体,要加快普惠型农业保险的发展,应考虑由国家组建一些不以营利为目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进行农业保险的产品设计、管理和经营。把信用合作机构、小额贷款机构等农村金融机构动员起来,承接商业及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零售工作。
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则要加大对农业保险保费的补贴。对小农户的农业保险,与小农户贷款一样,给予特殊补贴;对从事小农户保险的机构与险种,在补贴、税收、再保险上都要给予特殊的优惠安排。
卫思宇:基于《规划》要求和现实需求,我们倡议成立陕甘宁地方银行,参考我国设立区域性银行和专门金融机构的做法,特意邀请来金融研究者焦峰,为我们解答金融机构设立的模式,金融产业对老区的作用。
焦峰:国内金融体系改革已逐步展开,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传统的金融模式已发生实质变化。关于倡议成立“陕甘宁地方银行”事项,我们为什么不能建立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属于老百姓的银行,一家将区域经济的振兴大计与百姓的福祉紧密结合的银行,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有限合伙企业形式,让具备投资资质的百姓的资金通过合法的募集平台(作为LP),由合法的管理机构(GP),投入到区域振兴的项目中去。
我们拟成立的陕甘宁地方银行,作为管理机构注册成立为独立的法人主体(股权结构采用深发展或广发行模式均可)。建立自己的管控体系及资金募集渠道,选择不同项目进行不同行业的路演、募集、投资、管理。具体模式如下:
1、合伙制私募资金模式(适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大型项目):一只理财产品的成立,无外乎两个关键:投资+渠道。所以合伙制私募资金模式要大规模推广,找到有效的合伙人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即募集)。我们的陕甘宁地方银行作为管理人,需要至少投入1%的资金作为次级合伙人,收取年2%的管理费,并享有实际利润20%的分红权。募集渠道,通过余额宝资金池将募集到的资金作为优先级合伙人,享有扣除管理费后的80%的优先分红权。
2、多人合伙模式(适用于构成产业集群的小型创新项目):一种由普通百姓发明的多人合伙创业模式目前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经开始出现,创业项目以咖啡、简餐厅等形式较为常见,一间餐厅的合伙人从几十个到几百个不等。初见时仿佛觉得没有搞头,但仔细思考后发现其耐人寻味。
该模式出发点就是让普通人来合作入股。由陕甘宁地方银行作为项目的管理机构,投入至少1%的资金成为次级普通合伙人,收取年2%的管理费,并享有实际利润20%的分红权。由众多投资人通过余额宝资金池募集资金,作为优先级合伙人,享有扣除管理费后的80%的优先分红权。优先级合伙人可参与到企业运营中来(需建立人员管理及退出机制)。
此模式的优点:1、解决了小型项目资金问题,容易上规模; 2、关键岗位均可在内部发掘人才,解决了人员问题; 3、由于参与创业人群基数够大,这些人包括他们的人脉的自身需求即可满足初期运营的要求;4、参与者均是为了“创业”而来,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有点创新工场的味道,在这个群体中也比较容易产生新的项目、新的合作。
卫思宇:“金融催化陕甘宁振兴的核动力”,怎么讲这个问题,就是说陕甘宁振兴,要金融+科技+产业=核动力。先有金融,再加科技,再加产业,只有这样去做,才有出路,不能倒着走,产业、科技、金融。我们倡导的“陕甘宁地方银行”就是科技新颖、政策新颖、三农新颖,只支持实体企业,不搞股票、不搞基金、不搞上市、不搞赌博,只有这样,才能实实在在支持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
(整理/苏惠芳 摄影/张永军)
链接
“金十条”
2013年7月5日,国务院下发《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简称“金十条”)。
《意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允许发展成熟、经营稳健的村镇银行在最低股比要求内,调整主发起行与其他股东持股比例。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
而在严密防范金融风险方面,《意见》强调,要深入排查各类金融风险隐患,适时开展压力测试,动态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触点,及时锁定、防控和化解风险,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继续按照总量控制、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的原则,防范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等风险。认真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加强名单制管理,严格防控房地产融资风险。同时,按照理财与信贷业务分离、产品与项目逐一对应、单独建账管理、信息公开透明的原则,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加强行为监管,严格风险管控。
(周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