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立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株洲 412012)
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是为学生就业做知识储备和技能强化的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技术人才[1]。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主要培养的是技能型、应用型医护人才,因此,必须遵循知识、技能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并重的理念,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人文素质教育对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的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从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角度出发,研究医学生应加强哪方面的人文素质教育。
笔者随机调查了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笔者收集了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开展现状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制订“湖南省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教师问卷调查表”[2](该调查表共设计了15项指标),并进行相关信度和效度检验。
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所得数据进行整理。
通过文献资料法确定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各项指标,然后通过该领域的专家、教授初步确定湖南省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最后,采用主观评价法对具体指标进行评价,最终形成调查问卷的15项指标。
湖南省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医学教育始终,充分挖掘公共基础课程、医学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和其他课程蕴涵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其人文精神,使其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2]。
首先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723.8,相应的概率P接近0,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性差异。同时,KMO检验值为0.871,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通过分析因子提取结果可知,15项指标可以归为5个公共因子(A1~5),累计贡献率为83.417%,用5个公共因子代替15个因素,可以概括原始变量80%以上的信息,因此,可以认为5个公共因子可以解释大部分变量。15项指标及因子载荷值见表1。
第一类因子:指标1“培养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标2“培养医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意识”;指标3“培养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社会责任感”。这3个因子可以命名为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和民族认同感的培养类因子。其中指标2的载荷值最高,达到0.896,说明指标2在该类因子中贡献率最大,影响最大。
第二类因子:指标4“培养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升人文修养”;指标5“培养医学生的纪律意识、诚信意识、责任心”;指标6“培养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3]。这3个因子可以命名为高尚道德情操与职业品格的培养类因子。其中指标5的载荷值最高,达到0.902,说明指标5在该类因子中贡献率最大,影响最大。
第三类因子:指标7“培养医学生批判、反思的精神”;指标8“培养医学生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指标9“培养医学生致力于自我实现与整体和谐、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3]。这3个因子可以命名为创新精神和灵动和谐个性的培养类因子。其中指标8的载荷值最高,达到0.843,说明指标8在该类因子中贡献率最大,影响最大。
第四类因子:指标10“培养医学生面对实际、胜任岗位、服务大众、造福社会的基本素养”;指标11“培养医学生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忠于职守的人文精神”。这两个因子可以命名为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精神的培养类因子。其中指标11的载荷值最高,达到0.925,说明指标11在该类因子中贡献率最大,影响最大。
第五类因子:指标12“培养医学生与人相处的善意和谅解能力”;指标13“培养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国际精神”;指标14“培养医学生追求和谐、公正、博爱、仁爱与自由”;指标15“培养医学生为人处事的理性和善良的心地”。这4个因子可以命名为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的培养类因子。其中指标15载荷值最高,达到0.893,说明指标15在该类因子中贡献率最大,影响最大。
根据因子分析可知:第一,指标2、指标5、指标8、指标11和指标15的因子载荷值较大,影响较大,在进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时要重点培养学生这5项基本能力;第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分为5类,我们可以以增强医学生人际沟通、合作能力,培养医学生高尚情操、创新精神,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等为中心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内容的构建;第三,根据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可以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体系,为加强湖南省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1)通过调查法确定了适合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15项指标。
(2)湖南省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分5类: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和民族认同感,高尚道德情操与职业品格,创新精神和灵动和谐个性,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精神,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
(3)湖南省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教育以人文素质教育为理念。要加强医学生人际沟通、合作能力,高尚情操、创新精神,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培养,并以此为中心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表1 15项指标及方差极大化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值
[1]周密.21世纪文学类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育模式新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6.
[2]张寿松.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刘训华,朱林霞.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因子、发展悖论及其对策初探[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