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生动实践——聚焦农民工党建“安顺模式”

2013-09-01 02:26谌贵璇
当代贵州 2013年15期
关键词:驻外安顺市安顺

文Ⅰ本刊记者 谌贵璇 晏 青 付 松

(责任编辑/哈文丽)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农民工群体中的精神引领、价值导向和战斗堡垒作用,2011年初,安顺市在全国率先成立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党委,成效显著。

3月17日,安顺市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党委驻北京联合党总支在北京市海淀区成立。这意味着,安顺市破解农民工群体党建难题的步伐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011年初,在安顺市委、市政府和贵州省农信联社党委的支持下,省农信联社安顺办事处在全国率先成立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党委。成立当年,这一农民工党建“安顺模式”即引起广泛关注,吸引全国30余家省、区、市金融机构到安顺学习,并在一年后被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中心党委成立两年多来,以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省外服务点为平台,积极创新组织设置,初步形成了“党委+支部+党员+团员+农民工”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创新机制 党建工作跟着农民工走

作为劳务输出大市,安顺现有外出务工人员50余万,占人口总数的19.1%,其中农民工党员数千人。

受流动性强、流入地与流出地党组织衔接不力等因素影响,安顺市农民工群体长期游离于党组织“视线范围”之外,一些优秀农民工的入党愿望也难以实现。

早在2005年,安顺市就在云南等外出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异地建立党组织,派出干部跟进农民工管理服务,但效果并不明显。

这一现象引起了安顺市委、市政府及省农信联社党委的重视,双方在进一步深入调研后认为,要有效破解农民工党建难题,关键在于改变以往“组织坐地等党员”的静态管理模式,创新机制使党建工作跟着农民工走。

基于这一认识,2011年初省农信联社安顺办事处于成立了中心党委,依托在北京、广东、浙江等地建立的7个驻外农民工服务站点,发展驻外党组织12个,对农民工党员的务工地点、职业、家庭关系等个人信息进行摸底并建档;对有入党愿望的农民工进行跟踪、考察和培养,及时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党组织来了,我们终于有家了。”在浙江浦江党支部的挂牌仪式上,农民工党员张春龙激动地说,在外务工十余年从未到村里的党支部作过思想汇报,如今组织来到身边,入党之初那种神圣的感觉油然而生。

“要是没有泉州党支部,自己或许一辈子都入不了党。”在福建泉州打工近20年的伍祥林在泉州党支部成立当日,和数位工友一起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圆了多年的梦想。

省农信联社原党委书记、理事长,现任安顺市委副书记、市长的王术君说,中心党委及各驻外党支部不仅要成为农民工党员学习交流、汇报思想的平台,优秀农民工入党的通道,更要成为农民工群体真正可信、可亲、可依的坚强后盾。

为此,各驻外站点党组织建立起支委成员联系党小组、党小组联系党团员和积极分子、党团员和积极分子联系农民工的制度,设立了网站、QQ群、短信群等交流平台,强化与农民工的日常联系。此外,各驻外党组织还把农民工诚信创业典型编成节目,开展“精神关爱”万里行活动;中秋、春节开通视频、电话专线,通过“乡音热线”送亲情;聘请熟悉法律、富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和农民工代表担任“顾问”帮忙维权;与当地有关部门机构签订关爱协议,解决农民工存贷汇兑、子女入学、春运返乡、看病就医等困难。

如今,农民工“有事只找党支部”渐成常态。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党委成立当年,各驻外党组织就协调当地金融部门为农民工贷款3亿多元,协助维权213起,追回赔偿金558.3万元,帮助就业335人。

因势而为 促返乡农民工成发展生力军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在沿海发达地区打工的大量农民工纷纷返乡。安顺市委市政府对这一形势及时研判,把妥善安排和接纳返乡农民工当成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新机遇,使大批返乡回流农民工成为促进基层发展的生力军。

安顺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术君(右一)在大坡村返乡农民工创业园调研。(安顺市委组织部供图)

安顺市有计划地将返乡农民工中群众基础好、发展思路清、领导能力强的优秀中青年推荐安排到乡镇协助工作,组织他们学习农村基层工作相关政策法规,帮助他们增长领导和管理才干。在第七届村居换届中,1263名返乡农民工在村支两委班子“两推一选”、“公推直选”中脱颖而出,培养和储备了3512名后备干部,优化了干部结构,增强了班子活力。同时发展了2510名党员、培养了5860名入党积极分子。

市委组织部及时出台在农村大力发展种、养、加工各类专业协会和合作社的指导意见,推荐有创业能力、有管理经验、能开拓市场的返乡农民工在协会中任职。全市2055个农村专业经合组织中,有40%的骨干是返乡农民工。

从广东务工返回普定县的杨守宪牵头成立了普定白旗韭黄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留转扩大种植规模,把营销组织建到贵阳农贸市场终端,形成产销一体化模式,带动5600余人增收。

此外,中心党委还积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创办县、乡、村三级创业园29个,引导返乡农民工群体集中入驻,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发挥农信社职能优势,帮助返乡农民工解决创业贷款,推出返乡创业“党员带富”和“念乡富”特色金融产品,“能人党员”贷款优先、贴息优先、授信优先,其他农民工保证额度、延展期限、下浮利率;配合地方出台机关干部信用担保支持农民工创业办法,增强农民工创业信心。

目前,安顺市正掀起一股农民工返乡创业潮,初步在镇宁县、紫云县坝羊乡,西秀区七眼桥镇等地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园”7个,涉及建材、特色农业、水晶饰品等32个产业(行业),年产值超过3亿元;成功孵化万余小微企业,累计引导返乡农民工12000余户,就近就地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3.5万人,转接了“中国水晶之都”浙江浦江40%的水晶初级加工。

“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工群体里党员的示范引领效应日趋明显,这个群体正逐步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归雁经济成效初显。” 安顺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赵贡桥评价到。

强化党性教育 构筑农民工“精神家园”

由于受消费能力制约,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往往难以满足,且未被城市主流文化完全接纳,陷入“孤岛化”境地。据统计,全国在浙江的农民工中有47.9%没参与过社区文化活动,每年参与文化活动两次以上的不足15%。

“由于精神文化生活匮乏,这一庞大群体极易沾染不良习气,倘不及时加以引导并为其构筑起积极、健康的精神家园,将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隐患。”浦江支部书记杨永江说。

2011年以来,中心党委各驻外支部通过积极开展农民工党员学雷锋、“亮身份”作表率等一系列党性教育活动,强化农民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通过党员示范带动,影响号召身边的农民工积极参与到支部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中,以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抢占农民工“精神制高点”。

“通过学雷锋,我们懂得了奉献;‘亮身份’,学会严于律己;重温入党誓词,寻回了党员的荣誉感……”农民工党员李树豪说。

各驻外党组织开展的学习及文化活动,极大地充实了农民工群体的精神世界,激发起他们强烈的自信心和奉献精神,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精神追求。2010年末,安顺市遭遇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部分村寨发生人畜饮水困难,数十名安顺籍在外农民工主动捐款,为灾情较严重的普定县鸡场坡乡那芮村缓解了燃眉之急;在外创业小有所成的农民工马贵生,主动为返乡创业的几十户农民工提供低于市场价10%~30%的机器设备……

中央党校党建专家孙向军教授认为,安顺市委、市政府与省农信联社协调联动专门成立农民工党组织,一方面有效地改变了农民工党建长期以来边缘化的失范状态,提升了新时期党组织的“渗透力”,系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破题之作;另一方面,农民工党员一旦回到家乡,必然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中坚力量,将有效改变当前农村青壮年外出后党建“空心化”状况。此外,农村金融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还培养了一支感情弥深的“能人党员”客户群,对自身事业的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驻外安顺市安顺
安顺学院获批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安顺市关工委到市民族中学看望赴京获金奖的民族合唱团同学们
乡村振兴·安顺宣言
安顺市第二十一届老年人运动会门球、乒乓球交流活动在普定县老年活动中心成功举办
安顺市 安顺市老年大学与市红十字会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情定安顺的“白衣天使”
安顺:荣升全国首个农村金融信用市
风景这边独好
——安顺旧州浪塘村掠影
辨析驻外办
东京电影节力推生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