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民间的知行讲坛

2013-09-01 02:26任玉梅
当代贵州 2013年15期
关键词:讲坛听众民间

文Ⅰ本刊记者 任玉梅

(责任编辑/蒋叶俊)

5月12日上午10点,贵州省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内人头攒动,一场题为“反思我们的文学传统”的讲座正在进行。

讲台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洋洋洒洒地脱稿而谈。从沿袭千年的私塾教育到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制度,从古代文人的自恋与党争到近代文学“两条路线”的误区……陆建德娓娓道来,引导听众一同探讨和反思中国千年来的文学传统。

台下,300余名听众座无虚席。他们中有慕名赶来的青年学生,有80多岁仍孜孜不倦的耄耋老人,不少人一边聚精会神地听讲,一边埋头做笔记。

这是贵州知行讲坛第33期讲座现场的盛况。

“在西南一隅的贵州,民间热心兴学之风如此,使人倍觉古人所说‘学在民间’的时代已经来临。”台湾学者吴铭能如是感叹。

贵州知行讲坛,由萧然、吴铁等民间人士发起创办,每月举办一次,邀请两岸三地学者来黔,开展一系列人文讲座,受邀者中不乏像资中筠、袁伟时、萧功秦、葛剑雄、丁学良这样的学术名家。

“讲坛是一个常设的思想、学术、文化、知识的传播和交流空间,强调在保持文化主体性基础上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力图推广创新的思想、前沿的学术、多元的文化和广博的知识。”吴铁介绍说。

3年来,讲坛已举办33期,听众累计六七千人次,而且还有持续增加的趋势。对此,吴铁的解读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固然有求仓廪足的本能,同时亦亟需人文文化之安养”。

开办3年来,贵州知行讲坛已举办33期,听众达六七千人次,成为贵州颇具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万婷供图)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张新民则说:“知行讲坛是由民间自发创办的,它的听众也是自发的。这种自动自发形成、扎根民间的东西往往最有生命力。它虽然每月只有一次,但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传递,必将如涓滴之水汇成大海,不断扩大文化影响力,最终推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恢复。这,才是文化的王道。”

创办知行讲坛,是一件快乐的事。“一月一期,花不了多少精力,但每月都能和一个学者近距离对话,让人如沐春风。”萧然说。

对讲坛的未来,萧然有着更多谋划:“目前进行的是贵州知行讲坛之‘知者系列’,主要邀请文、史、哲领域有创建、有著述的学者及公共文化知识分子。今年下半年还将增加‘行者系列’,将放在一个更公共、市民更容易进入的场所举行,比如商业广场、购物中心、公园等,这样更贴近市民,亲和力也更强。另外,讲坛还将组织一个两岸三地青年博士学术营,推动两岸三地青年博士之间的交流,并通过行走加深他们对贵州的了解。”

和“知者系列”不同,“行者系列”没有太多学术内容,将邀请在艺术、生活等更广领域有观点、有行动、有创新的新锐人物及代表人物,包括征服世界屋脊的登山家、野生动物拍摄专家、民谣歌手、电影导演、城市手工艺传承者等各行各业、不同领域的人。

“当然也有一定的标准:他们做的事,有其毅力和价值观在里面,我们想让大家看到:文化有N种选择。”萧然说,“文化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愿意,每个人都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文化。”

知行讲坛,只是萧然和吴铁等人“寻找城市公共文化载体的一次尝试”。目前,他们正将这种尝试扩展到更新的领域——博物馆。下一步,他们将在贵州建一个博物馆群落,由6个博物馆组成。其中,投资1000万元建设的第一个博物馆——贵州城文工业遗址博物馆将在明年5月正式建成。

从知行讲坛到博物馆,这群人一直寻找着自己在城市公共文化中的坐标。“这种寻找和探索,也许并不能带来多大的文化推动,但至少可以给这片文化土壤提供更多的方向和可能性,提供更多的文化选择和文化呈现。这是我们愿意去努力的,我们也会一直把它做下去。”萧然说。

猜你喜欢
讲坛听众民间
倾听·对话从室内乐开始
——天津音乐学院第四十期“天籁讲坛”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父母讲坛”:为学校教育推开“另一扇窗”
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高职院校讲坛“321”模式构建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听众
《杂文选刊》2017年7月精彩推荐公民讲坛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