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杰
(1.武汉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 430072;2.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文化传播系,郑州 450002)
不同版本的图书价格差别较大,即使是同一内容的图书也价格悬殊。以初印本与翻印本为例,明人胡应麟所谓“印视其初刻”,指的就是刻本与翻刻本价格有别。初印即指红印本,或墨色中尚带红色,成深紫褐色,字画无缺笔断线,古色古香,但印刷愈多,字渐漶漫,文亦残缺。通常情况下,初刻本佳于翻刻本,价格也较为昂贵。清初的私人刻书,多请名家手写,且校勘精审,此类书的价格堪比宋刻本,“初刻初印,直欲方驾宋元”。[1]171
乾隆与嘉庆时期的黄丕烈翻刻宋刻本《国语》五册,价格为1.2两银,册均价0.24两银,而宋刻本《国语》五本一套的价格为6两银,册均价为1.2两银。相差5倍。黄氏翻刻宋刻本《博物志》一册,每本价格为1.6两银。而相同内容图书在《湖北官书局》营业书目显示的价格为《博物志》一册,竹连纸81文钱,折合0.12两银;官堆纸72文钱,折合0.01两银。
石印技术在晚清时期得以广泛推广,古书翻刻日多,惠泽士林,相关古书的石印本价格甚为低廉。当时最著名上海老同文的《二十四史》 《资治通鉴》《十三经注疏》 《皇清经解》等,在此之前,购买刻本书,动辄需一二百两纹银,而用石印古书,“至是数十元即可全得。嘉惠士林,洵非浅鲜”。[2]
清代币制和明代相同,大数用银,小数用钱。铜钱和银两之间,为一两银子折合制钱1000文。银两凭成色重量流通,以两计算,制钱则以文计算,在市场上银两与制钱并行流通。当然银钱比价非一成不变。嘉庆十七八年(1812~1813),银价每两900文左右。清初至乾隆,使用银两,嘉庆以后的八九十年,外国银元在中国流通。官俸以银计算和支付,官吏收入也并非全为银两,还有禄米。
鉴于清代各时期的书价差异较大,根据较有代表性的清代前期毛扆《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嘉庆时期黄丕烈士礼居购进宋元刻本书价,与对应时期的文官薪俸及物价略作以简单比较(见表1)。
与其他数据相比较,清代的宋元刻本书价较为昂贵。表中书价为册或卷的均价,而每一部书往往不止一册或一卷,若买大部头的书,价格之高更是惊人。表中的元刻本书价0.84两银、3.43两银、4.86两银可以分别兑换同期大米0.50石、7.20石、10.55石。若按清代度量衡的标准换算(1石=150斤),0.50石、7.20石、10.55石则分别折合约75斤、1080斤、1582.5斤大米。
各个经营主体经营的方式不同,导致书价也有差别。例如,清政府发行的图书就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在官营图书销售时,多采用成本价销售,以广为流布。乾隆元年(1736)八月二十二日,江西布政使刁成祖奏请:“《朱子全书》刻板向藏南昌府署,于康熙五十三年遭被回禄,焚毁无存,迄今缺一未全,士子不无遗憾,自应重付剞劂,以广教思,臣将原本交匠估计,共需价四百余金,现商请抚臣,动支存公银两,鸠工刊刻,仍令书铺印刷平价发售。”[4]
表1 清代书价与薪俸、工价、物价对比简表 ① 工价数据源于《清圣祖实录》卷34、郭蕴静《清代经济史简编》及《中国经济全书·清末工匠之赁银及其支给之法》。
清政府对于倡导出版的图书,采用平价发售的办法。清廷重臣李鸿章曾在《直隶官书局运书发售章程》上批示:“由省局刊刻总书目刷印多分,通饬各府州县知照,各该府州具有能筹备款项照总局章程买书发卖者,备文开单,将款项解交省局或津局代为买运,由各该府州县赴局领回发售。各府州县准照九五折备价,其发售时准照足价,所余五厘即以津贴手铺户所有。由津省运至各府州县运费,由该府州县捐办,不准加入书价。”[5]这实际上是要求各府州县衙门发卖时,按九五折定价,只给五厘手续,不准加价。江南制造翻译馆发售的图书也不以赢利为目的,书价较为便宜。每种图书售价约为100~2000文不等。每册页数一般为60~100页。为了扩大发行,有时还减价销售,故此书价才会低于同期坊肆图书价格。
清代的古旧书主要指清朝建国之前出版的图书,而其中以清代图书市场上宋元刻本为主。清代宋元刻本书价,总体而言书价较高,价格整体走势呈“M”状,折射出清一代的社会变化。
清代建国伊始,宋元刻本书价较低,后随国家经济恢复,开始大兴文教,书价从康熙年间逐步走高,宋刻本在清初图书市场上每册的价格为3.01两银,元刻本每册的价格为0.84两银。乾隆时期,四库馆开,图书市场上对古旧书籍需求加大,宋元刻本图书的价格上涨较快,至乾隆与嘉庆时期,宋刻本每册均价为8.57两银,比清初上涨了近3倍;而元刻本的价格为每册3.41两银,与清初相比,也增长了近3倍,二者书价达到历史高点。
清后期,古旧书价受到社会形势影响而书价下滑。但在光绪年间,当时张之洞在其《劝学篇》里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著《书目答问》,士大夫流连琉璃厂,按书目购买古旧书籍:“缪、王二人皆南皮张文襄门下士,初拟按文襄《书目答问》所列诸本付印。询之于余,余力言其非,以为文襄《书目》行之海内数十年,稍知读书者,无不奉为指南,按目购置。”[1]227-228在此背景下,古旧书价格又重拾升势。但后伴随西学东渐之风,加上国家内忧外患,西学类、通俗小说图书盛行于市场,古旧书价格又出现回落。纵观其价格整体走势,大致呈“M”形状。值得注意的是宋元刻本的价格较高,是由多种因素交互作用所致,一方面市场需求旺盛,但是另一方面市场供应不足,众多的购藏者视之若古玩,这样的投机行为进一步推高了书价。
清代市场的图书版本较多,从制作的方式上可分为抄本、刻本、拓本、石印本、影印本、胶印本、活字本、套印本等。流传至清代的刻本按出版的历史时期又可分为宋刻本、元刻本、明刻本等。版本不同,其价格也悬殊较大,明胡应麟《少室山笔丛》对不同版本的价格也作过比较:“凡本,刻者十不当钞一,钞者十不当宋一,三者之中自相较,则不以精粗、久近、纸之美恶、用之缓急为差。”[1]10根据清毛扆(1640~1713)《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中所列的宋刻本、宋板影抄本及旧抄本的价格略作对比,制成表2。
从表2中可见,宋刻本价格最高,平均版本价格为4.17两银;其次为宋板影抄本,平均版本价格为1.07两银;旧抄本价格最低,平均版本价格为0.33两银。宋刻本的价格高出旧抄本价格10倍有余,而其衍生品宋板影抄本的价格又是旧抄本价格的3倍之多。由此可见,版本不同,其价格悬殊大。
当时清代的抄本与刻本的书价的关系也很微妙,相互影响颇大。当一本图书以抄本的形式流通于图书市场时,奇货可居,价格不菲。若同内容的刻本刊出,原来抄本价格会骤然下跌。“凡书市之中无刻本,则钞本价十倍,刻本一出,则钞本咸废而不售矣。”[1]10以《红楼梦》的流布为例,该书问世之后在相当长时间内是以抄本的形式流传。由于畅销风行而不易获到,“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7]这则材料与光绪年间出版的毛庆臻《一亭考古杂记》记载相互印证:“乾隆八旬盛典后,京版《红楼梦》流行江浙,每部数十金。至翻印日多,低者不及二两。”[8]到晚清时期,一部石印本《石头记》120卷的价格为3元。
表2 宋刻本、宋板影抄及旧抄本价格对比表[6]1-52
在清代图书市场上,图书价格逐渐商品化,从口头的讨价还价,到印发书目广告,除了介绍图书的书名、版本外,主要还要标明图书价格,在清代图书市场上流布甚广。清初毛扆《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是其售于季振宜图书的书目,每种书均标明价格,并将图书版本一一标明,有宋刻本29种、元刻本20种、抄本258种、影宋本68种,有的后面还附以如“真奇物也”、“此书人间绝无”等广告性说明文字。最后他认为由于自己生活拮据,才忍痛割爱,此《书目》所标书价为不得已而为之,“至于精钞之书,每本有费四两之外者。今不敢多开,所谓裁衣不值缎子钱也。在当年抄时岂料有今日哉!”[6]56
晚清出版机构中官营、民营一般也采用定价的办法,印有各种售书书目,也称为营业书目,如朱士嘉《官书局书目汇编》中就有江南书局、淮南书局、江楚编译局、江苏书局、浙江书局、山东书局、山西官书局、湖北官书局、广雅书局等售书书目。如《湖北官书局书目》 《陕西官书局书目》 《直隶运售各省官刻书籍总目》 《直隶津局运售各省书籍总目》等。每一个书目多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详列每本书名、卷、册、著者、版本、纸张、售价等,同一版本图书价格因纸张不同而高低有别。民营书局也多有售书书目,如申报馆、商务印书馆、扫叶山房、同文书局、飞鸿阁、纬文阁、十万卷楼、鸿宝斋、申昌书局、宝善斋书庄、汲绠书庄、慈母堂、广智书局、时中书局、科学图书社等,除书目封面上有书局名称、地址、经营品种,还有电话、电报等较现代化联系方式。
售书书目的出现有助于减少图书销售中的价格纠纷,对于图书宣传有明显功效,有助于提高图书销售量;民营书局的营业书目与官书局书目相比,内容分类上有所变化。内容分类不再限于四部分类,而是根据自身出版划分类别,如申报馆《新印书籍总目》就列有古事纪实类、近事纪实类、近事杂志类、艺林珍赏类、古今纪丽类、投报尺牍类、新奇说部类、章回小说类、新排院本类、丛残汇刻类、精印图画类等11类,并在每一本后附有书目提要、版本介绍、册数、价格等相关信息,图书价格更趋商品化、市场化。
清代前期图书的制作方式多为雕版印刷,成本较高,前期的刻本每册价格约为1.03两银,乾隆与嘉庆时期刻本的价格约为0.288两银。至清代晚期,民间坊肆刻本价格每册约为0.154两银,官书局的刻本书价每册约为0.123两银(竹连纸)或0.064两银(官堆纸),低于坊肆的价格。而同比印刷技术更先进的活字本、石印本,其价格在晚清时期又降低许多。
清晚期书价的大幅度降低,还与当时大批官书局的迅速崛起和发展也有很大关系。自同治三年(1864)始,清大臣曾国藩首创金陵书局,数年间有江苏官书局、浙江书局等十数家书局相继成立,并大规模地刊印书籍。由于官书局有清政府支持,资金雄厚,编辑水平高、不以牟利为目的,故此,刻印的图书品种多、印量大、质量好、价格廉,诚如当时人称道:“四史局价甚廉,金陵书局《史记》钱叁串贰百,《两汉》钱陆串,《三国》钱壹串捌百。”根据《浙江官书局减定书目》记载,采用连史纸印刷的39种书,平均价格每册141文,用官堆纸印刷的8种书,平均价格每册132文,而赛连纸印刷的35种书,平均价格每册120文,毛太纸印刷的34种图书,平均价格每册78文。采用不同纸张、定价不同的图书适应了不同消费层次读者的需要,其书价总体而言,居较低的水平,平均每册价格约在0.04~0.10两银之间,低于清末当时坊肆图书册均价为0.154两银。
[1](清)叶德辉.书林清话[M].北京:中华书局,1957.
[2]张静庐.中国出版史料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7:430.
[3]余耀华.中国价格史[M].北京:中国价格出版社,2000:106.
[4]翁连溪.清内府刻书档案史料汇编[M].扬州:广陵书社,2007:105.
[5]杜信孚.明清两朝直隶书籍梓行录[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328.
[6](清)毛扆.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A]//贾贵荣,王冠.宋元版书目题跋集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7](清)程伟元.红楼梦·序[M].乾隆五十六年刊本.
[8](清)毛庆臻.一亭考古杂记[M].光绪十七年石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