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静(榆林市星元图书楼, 陕西 榆林 719000)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东临黄河与山西省相望,西连宁夏、甘肃二省,北邻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南接本省延安市,辖榆阳区和府谷、神木等11个县,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总人口3351437人。榆林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能源矿产资源富集,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
榆林在历史上先后涌现出大夏国缔造者赫连勃勃、西夏王朝建立者李继迁、北宋名将杨继业、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明末农民起义领袖“闯王”李自成等一批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据《陕西古籍总目·榆林分册》[1]统计,榆林市十二县(区)拥有丰富的古籍文献资源,共著录古籍1198种、9540册,地理志方志有清代《河套图考》一卷,清代《怀远县志》四卷,清代《延安府志》八十卷,清代《榆林府志》五十卷,清代《榆林府志辩讹》三卷,清代《绥德直隶州志》八卷,清代《绥德州志》八卷,清代《吴堡州志》四卷,清代《重修延绥镇志》六卷,民国《续陕西通志稿》二百四十卷,民国《府谷县志》十卷,民国《陕绥划界纪要》八卷。近年由榆林地志办及榆阳区、横山县政协影印、校注了清代《陕西通志》、清代《榆林县志》、清代《陕西靖边县志》、清代《陕西横山县志》、明代马希龙《延绥镇志》、清代刘厚基《图开胜迹》、民国曹颖僧《延绥揽胜》、民国刘廷鉴《陕西榆林县志》(稿本)、民国王军余《榆林地方简志》(稿本)、民国左协中《二十二军军史》(稿本)等。
榆林市地上地下文物古迹遗存丰富又独具特色。据2010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共有田野文物13883处,其中古遗址9281处,古墓葬3354处,古建筑744处,石窟寺及石刻241处,近现代建筑176处,其他87处。20世纪30年代初法国人德日进和中国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曾沿黄河支流无定河流域考察,发现了榆林县鱼河堡、横山县高镇油坊头、吴堡县黄河岸边、靖边县杨桥畔四处旧石器时代古遗址,说明了我们祖先在远古时期就繁衍、生息在这块黄土地上。榆林著名的文物古迹被公布为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时代有神木县高家堡石峁遗址、佳县石摞摞山遗址、靖边县五庄窠梁遗址、榆阳区肖家峁遗址;历代古城址有清涧县商代鬼方李家崖城址、靖边县大夏国都统万城、府谷县五代府州城、神木县唐代麟州城、榆阳区汉代龟兹城、西夏白城台、西夏啰兀城、明代榆林城;榆林黄河沿岸及支流有200余处隋代至清代石窟寺,寺中有古代石造像和壁画,延伸了陕西石窟艺术的地域,填补了明长城以北的文物古迹空白。榆林全市有馆藏文物5万余件,其中汉代画像石达800块,精美的图画从各个角度反应出古代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相融合的文化面貌与地方特征。大量的匈奴文物、西夏文物,是研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史和民族文化交流的珍贵实物资料。
榆林市的文物工作者经过对田野古代文物实地调查,回到室内开始研究,首先到图书馆、档案馆查找有关地方文献史料,经过分析考证,结合调查情况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
秦直道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对付匈奴南侵,于公元前212~210年派大将蒙恬,役使10数万民众,用不到两年半时间,修筑的一条南起咸阳北的云阳林光宫,北至内蒙包头西的九原郡,全长1800里(合今742.5公里)的军事大道。2005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办中国秦直道国际研讨会,榆林的考古专家经过实地调查,查阅了榆林星元图书楼收藏的明代马希龙《延绥镇志》、清代《陕西通志》 《榆林县志》《陕西靖边县志》 《陕西横山县志》等,撰写了参加研讨会论文《榆林境内秦直道调查》,文中就秦直道的始建年代、走向、作用及文物前辈历年对它的考证进行了介绍,关中、延安、内蒙段的秦直道已得到大家的公认,但榆林境内地形复杂,南部山区沟壑纵横,北部沙区荒漠覆盖,多年来秦直道走向不明。论文对榆林境内的秦直道的入口(起点)、走向、出口作了详细说明,并在大会上作了专题发言,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
白云观位于陕西省佳县城南五公里的黄河岸边,2007年榆林的考古专家会同北京的有关学者,共同考察了佳县白云山古建筑,之后查阅了榆林星元图书楼、佳县国桢图书馆的地方文献,经过一年的研究整理,出版了《中国·佳县白云山白云观古代建筑》,书中介绍了白云山,山上白云缭绕,松柏参天,庙宇林立,它集山水名胜、古建艺术、道教文化于一体,每年信士游客达百万之众,兴盛于一方,为西北五省最大的明清古建群。寺观建于明代万历年,清代又扩建、增建,共有殿宇54座。古建筑依山随山势而起伏错落,整体布局巧妙利用了主轴线的规制,将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宫观建筑整合在一起,形成有序的建筑群序列。该书是第一次对白云观古建、“三雕”艺术进行系统的调查整理,用图纸、照片、文字真实的作了记录,又进行了考证断代。
经过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野外调查,佳县已经发现了55处石窟。2008年榆林的考古专家会同陕西的有关专家,考察了佳县石窟寺壁画,查阅了大量资料及榆林星元图书楼、佳县国桢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出版了《中国·佳县古代石窟艺术》。从最早的隋代大业五年(609)玉泉寺石窟开凿一直到明代。书中收录了佳县有代表性的16处石窟,主要以明代为多,作者依靠实物资料把人们带进历史现场,展现的不仅是历史档案,而且是文化家谱,给人以田野发现的文化冲击。
榆林的文物工作者近年来做了大量的田野考古调查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根据系统的文物研究,为地方文献补充了新的资料。
榆林境内的秦汉古城多带有军事性质,主要分布在秦直道、秦故道及河谷两岸的山峁或高地上,一般城址面积不大,边长和直径多在500米以内,小者仅百余米,城垣多为黄土、白垩土、黑垆土夯筑而成,地表常见遗物为筒瓦、板瓦及各类陶器残片。经1987年文物普查,榆林全市有秦汉城址10余处。阳周为秦上郡所辖县之一,在历史上发生过非常重大的一件事,即秦大将蒙恬死于此,将阳周县的具体位置标注在延安市子长县与榆林市子洲县间,近年来内蒙古王北辰先生、靖边县的郭正都先生、榆林的张泊先生等考证,阳周县在榆林市靖边县杨桥畔。
杨桥畔村的龙眼古城即秦和西汉时期的阳周县故城,该城位于芦河龙眼峡东岸的高墩山之阳,面积很大,但大部分被黄沙埋压。2005年榆林的文物专家考察杨桥畔龙眼古城。城内外残砖碎瓦成堆,时有汉“五铢”、王莽“大泉五十”等钱币出土。1985年引水拉沙造田时,拉出数万枚钱币。该城位于秦长城线上,又临近秦直道,芦河依城而过,南有白云山脉,符合史料记载古之阳周县的地望,确认为阳周县故城是可行的。
在杨桥畔出土了一件陶罐,为泥质灰陶,高30多厘米,上腹部阴刻“阳周塞司马”五字。这件器物的出土,对证明杨桥畔龙眼古城即为阳周古城提供了一个实物佐证。
党项羌为西夏国的先祖,是古羌人中较晚兴起的一支。拓拔氏系党项羌较大的八部之一。南北朝末期分布在今青海东南部黄河河曲一带,以游牧为生。隋初拓拔氏首领内附,据《北史·卷九六》党项传:“开皇四年,有千余家归化。五年,拓拔宁丛等各率众诣旭州内附,授大将军,其部下各有等差。”旭州,《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载:“唐置羁縻州,今缺,当在甘肃旧庆阳府境。”2003年3月,榆林市文管办征得了一合唐代墓志,[2]该志1995年出土于横山县韩岔乡元盆洼村,墓志并盖,均为汉墨玉石质,志盖盝顶式,边长90厘米、厚10厘米、缘厚3厘米,盖顶中部以阴刻细线画双栏边框,框内阴刻篆书竖列3行9字,字径8厘米,曰:唐故拓拔府君墓志铭(以下简称《拓志》)。盖、志图案制作工艺均为减地浅浮雕,细部加阴线刻。志石文阴刻楷书间少许行书。撰者为夏州刺史郑宏之,书者为洛阳县尉郑口志,计165字。
《拓志》中述其先祖:“炳载前史。详于有随,名王弥府君,洎附授大将军宁府君矣。”史料与志文对照分析,宁府君当为拓拔宁丛。唐初党项族的活动范围扩至今四川松潘以西地区,族众以姓氏结成部落,互不统属,其中较大的有细封氏……拓拔氏,以拓拔部为最强,由唐朝先后设置的正州或羁摩州辖理。不久受吐蕃势力所迫,请求内徙,唐遂陆续移其部众于今甘肃东部、宁夏和陕西北部一带。《旧唐书·卷一九八》西戎党项条:“有羌酋拓拔赤辞者,初臣属土谷浑……。及贞观初,诸羌归属而赤辞不至。……后岷州都督刘师立复遣人诏诱,于是与思头并率众归属。拜赤辞为西戎州都督,赐姓李氏,自此职贡不绝。其后吐蕃强盛,拓拔氏渐为所迫,遂请内徙,始移其部落于庆州,置静边等州以处之……。”静边州,检《旧唐书·卷三八》地理一:“静边州都督府,旧治银州郡界内,管小州十八。”又《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静边州都督府:贞观中置,初在陇右,后侨治庆州之境,领州二十五,有淳州、恤州、开元州……。”《拓志》中言其高祖立伽内属之事:“圣唐迨仪凤年,公之高祖立伽府君,委质为臣,率众内属。……入侍拜大将军兼十八州部落使,徙居圁阴之地,则今之靖边府也。”从史料与志文对照分析,志主高祖立伽当为拓拔赤辞。但史料中未提及赤辞具体的归属年代,周伟洲先生《吐谷浑史》推测赤辞降唐时间“从此也知赤辞降唐是在贞观五年”,而《拓志》明确了他于唐高宗李治仪凤年(676~679)归附。史金波等先生著《西夏文物》一书,列出党项拓拔氏世系为:赤辞……思泰(思头)——守寂——某——乾晖——某……《拓志》可列出党项拓拔氏世系:
从以上两个党项世系的排列对比分析,守寂之父为思泰,而《西夏文物》一书,误把思泰、思头当作一人,思头在《旧唐书·西戎传》明确其为“赤辞从子思头……”。从子即侄子,他应为守寂的曾祖辈,而非父辈。《拓志》的出土纠正了一些书籍之谬,并为增续唐代党项拓拔氏家族谱系提供了一条新的历史依据。
魏忠贤,明末宦官,在明代天启六年(1626)六月至天启七年(1627)八月,“阉党”在全国大兴魏忠贤生祠,全国达四十余所。在榆林城内星明楼三楼内,[3]存有一尊明代铜像,高2.03米,胸宽1.30米,像背后下部残缺一大块。当地人一直把他做为玉皇大帝或佛爷供奉。近年来陕西省有关专家认为,该铜像是明代大宦官魏忠贤。经考证,在明天启七年(1627)五月,延绥巡抚朱童蒙,将魏忠贤生祠建于榆林城内西南的龙泉寺内。八月,天启帝崩,崇祯帝即位后剪灭魏忠贤及党羽,立即命令全国拆毁魏忠贤生祠。由于榆林地处边关,政权更迭,天灾人祸,当时的统治者难于追查魏忠贤生祠情况,当地官员又摧毁了魏忠贤造像上的冕旒,背后的铭文。直至1924年陕北镇守使井岳秀,把龙泉寺改为国民党二十二军修理枪械的修械所(当地百姓俗称“炮厂”)后,将魏忠贤铜像移于新明楼上。所以这座魏忠贤铜像被人们误认为佛或玉皇大帝而存留至今,成为全国仅存的魏忠贤铜像。
地方文献多收藏于各地图书馆,是地方文史工作者用心血和汗水铸就的史料丰碑,它们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文明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特别是在文物考证、史学研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过来文物考证又为地方文献补充了实物资料,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对研究榆林地区乃至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教育、宗教及地方风情起到了重要作用。
[1]李博.陕西古籍总目(榆林分册)[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107-114.
[2]王富春.唐党项族首领拓拔守寂墓志考释[J].考古与文物,2004(3):73-81.
[3]王富春.榆林古迹揽胜[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