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小燕,熊 丽,何 钧,林 莉
(1.北京农学院 图书馆,北京 102206;2.首都师范大学 图书馆,北京 100089;3.北京工商大学 图书馆,北京 100048)
为全面了解掌握历年来北京市属高校在财政专项经费申报批复、项目执行等方面的情况,2010年1月,“北京高校图书馆财政专项申报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组根据项目调研的需要,编制了《北京高校图书馆财政专项申报(已执行)情况调查表》。由于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是由北京市属高校图书馆组成的图书馆联盟,调查表通过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管理中心下发到41所成员馆及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
部分图书馆由于没有获得过市财政专项经费等原因未填报数据。最终填报数据的成员馆有31所,回收率76%,占得到市财政专项经费成员馆的89%。课题组认为,本次调查的数据基本可以反映市财政专项经费对北京市属高校图书馆的支持力度、各图书馆历年来专项经费的大致额度,专款项目的执行情况、建设重点和发展方向。
另外,考虑到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作为“北京地区市属高校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涵盖了北京市属41所高校图书馆),自成立以来一直得到北京市财政专项经费的支持,通过资源共建共享,已形成对北京市属高校网上文献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教学科研所需文献的联合保障,是反映北京市属高校图书馆近些年建设水平及发展状况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本次调研增加了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的财政专项经费情况统计。
本次调研收到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及成员馆的调查表共计32份。统计数据截止到2010年。
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以来北京各市属高校图书馆利用市财政专项经费,从文献资源、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配套专业家具等各方面进行建设,全面促进了市属高校图书馆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根据调查表统计,31所市属高校图书馆历年来取得市财政专项经费的总体情况,见表1。
表1 31所市属高校图书馆财政专项经费情况调查
根据调查表统计,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历年来取得市财政专项经费的总体情况,见表2。
表2 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财政专项经费情况调查
根据调查表统计,2003年获得市财政专项经费的图书馆只有2所,占统计馆的6%,之后逐年增加,呈直线上升趋势,到2010年达到30所,占统计馆的94%,见表3。
表3 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及成员馆财政专项经费情况
根据调查表统计,2003年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及成员馆获得市财政专项经费的总金额不足500万元,到2010年达1.5亿元以上,增长了30倍,见表3、图1。
图1 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及成员馆财政专项经费增长情况
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建设的基础。根据调查表统计,市财政专项经费中用于文献资源建设的经费,2003年只有362.2万,从2009年开始突破了1.1亿元,见表4。
表4 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及成员馆财政专项经费中文献资源建设情况统计表
根据调查表统计,市财政专项经费中用于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系统建设的经费,2003年只有136.96万元,从2007年开始达到3000万元以上,见表5。
表5 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及成员馆财政专项经费中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情况统计表
根据调查表统计,2003年市财政专项经费中用于配套专业家具建设的经费为零,2008年不足百万,2010年达到千万,可以说起伏很大,见表6。
表631 所市属高校图书馆财政专项经费中配套专业家具建设情况统计表
根据调查表统计,每年市财政专项经费投入最多的是文献资源建设,其次是用于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系统建设,经费投入最少的是配套专业家具建设(不计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专项经费中会议费等支出76.19万元)。三部分的经费投入比例见图2。基本符合图书馆建设发展规律,即: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一直都是经费投入的重点;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系统(含设备)建设存在周期性;配套专业家具建设往往跟新馆建设或旧馆改造密切相关,其更新周期更长。
图2 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及成员馆财政专项经费使用情况
根据调查表统计,31所市属高校图书馆每年争取到的市财政专项经费额度差距很大。从各馆在统计年份中争取到的市财政专项经费的平均值(见表7),可知:平均年专项经费额度超过1000万元的图书馆有4所,低于100万元的图书馆也有4所,均占统计馆的13%;大多数图书馆(19所)平均年专项经费额度在100~500万,占统计馆的61%;其中,年专项经费额度最少的图书馆仅20万元。
表731 所市属高校图书馆每年财政专项经费平均值
在关于市财政专项经费占图书馆年总经费百分比的统计中,有25所图书馆填报了数据。根据调查表统计,每年市财政专项经费的投入已成为绝大多数市属高校图书馆经费的主要来源(见表8),25所图书馆中有20所财政专项经费占年总经费的50%以上(占统计馆的80%),其中9所财政专项经费占年总经费90%以上(占统计馆的36%),甚至有一所高校2008~2010年图书馆的全部经费都来自市财政专项经费。
表825 所市属高校图书馆年财政专项经费占年总经费百分比统计表
北京市属高校图书馆绝大多数属于中小型图书馆,长期以来在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系统建设方面缺口较大。根据调查表统计,在市财政专项经费的支持下,市属高校图书馆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得到飞速发展(见表9)。部分馆在专业管理系统建设和专业设备建设方面甚至走在了一些“985”、“211”院校图书馆的前面。
表931 所市属高校图书馆市财政专项经费用于特色项目建设情况统计表
北京市教委、北京市财政设立高等教育财政专项经费已近10年,为规范专项经费的监督、管理和使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财政局根据经费用途相继制定了专项申报、教委和财政联合评审、专项完成后的绩效考评等一系列制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07年北京市教委就图书馆建设专门下发了《北京高等学校图书资源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京教高〔2007〕15号),2011年北京市教委、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又专门组织专家对原《项目管理办法》进行修订,下发《北京市属高等院校图书馆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京教财 〔2011〕27号),为北京市属高校图书馆申报、使用专项经费提供了依据。[1]
课题组就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及成员馆的市财政专项经费的调研情况,对照《北京市属高等院校图书馆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认为在专项经费申报、批复,项目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3.1.1 “馆与馆”间不平衡
(1)专项经费获取情况不均衡。统计年度中(2003~2010年),有3所图书馆分别有7年争取到了市财政专项经费(占统计馆的10%);有4所图书馆仅有1年争取到市财政专项经费(占统计馆的13%),另外有68%的高校馆只有2~4年争取到市财政专项经费,专项经费获取情况极不均衡。
(2)专项经费获取力度不均衡。如表7所示,各统计馆每年争取到的市财政专项经费额度差距很大。有4所图书馆平均每年专项经费额度超过1000万元,而平均每年专项经费额度低于100万元的图书馆也有4所,差距在10倍以上,各馆在专项经费获得力度上极不均衡。
3.1.2 “本馆与本馆”比不平衡
根据调查表统计,各图书馆每年争取到的市财政专项经费差距也很大。例如,某高校馆在6年中争取到的文献资源建设专项经费分别是:0元、33.5万元、0元、1128.4万元、2000万元、961万元。如此悬殊的经费额度,势必会对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
《北京市属高等院校图书馆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图书馆正常运行和基本图书购置所需经费应由学校基本经费予以保障。”专项经费应是对基本图书经费的补充。但如表8所示,近年来每年市财政专项经费的投入已成为大多数市属高校图书馆经费的主要来源,在很大程度上专项经费“取代”了学校的基本图书经费。
图书馆能否争取到市财政专项经费原因很多,有学校专项经费额度分配问题,也有项目规划问题。本项目组认为,项目设置的合理性是能否获得专项的重中之重,专项申报是争取专项经费的第一步,所谓“专项经费”是为“专项”设立的经费,所以说如何根据各馆自身的发展情况和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客观地选择适宜的项目,是获得市财政专项资助的关键。各图书馆应经常关注学校的新建学科、特色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的文献资源状况,经常关注图书馆特色文献和新类型文献的馆藏状况,经常关注其他图书馆在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系统建设方面的情况,经常关注图书馆在办馆条件和育人环境方面的建设,这对开展专项的申报工作是非常有利的。同时,各图书馆在争取市财政专项经费时要考虑自身发展建设的均衡性、可持续性,专项申报要科学、合理,避免由于专项申请额度的大起大落带来的馆藏量的非理性增长或减少,从而造成馆藏结构的扭曲,影响图书馆可持续发展。[2]
本项目组认为,由于专项经费存在经费额度批复不稳定、可支出范围有限、申报时间紧(尤其是购置外文资源的经费,追加经费)、项目执行不可变更等特点,对其的过度依赖会影响图书馆事业的稳定发展。因此,各图书馆在争取市财政专项经费的同时,应力争校内的基本图书经费,确保图书馆事业的稳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1]北京市属高等院校图书馆建设项目管理办法[S].京教财〔2011〕27号.
[2]戴龙基.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