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身心和谐思想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3-08-30 08:04张华
中华文化论坛 2013年1期
关键词:儒家心理健康大学生

张华

【摘要】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瓶颈,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缺陷。儒家的修身观、自省主张和行仁目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儒家;身心和谐;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3)01-0173-5

儒家思想体系中,和谐包括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作为个体的人自身的身心和谐。身心和谐,是指生理与心理上达到的一种融洽、和合的状态。当前,大学生多为“90后”独生子女,面对竞争、学习、就业、情感等压力的冲击,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以至于身心失调,人格分裂,部分学生出现性格狭隘、道德真空、价值悬浮的现象。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制约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瓶颈。进一步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儒家身心和谐思想中探寻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儒家身心和谐的内涵与实现路径

儒家高度重视作为个体的人自身身心内外的和谐,强调通过“修身”来规范人的行为,通过“自省”反思自己,达到“仁”的境界,为自己寻找一个“安身立命”处,实现身心和谐。《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中说:“闻道反己,修身者也。”意是说,知道了“道”,就应该反求诸己,这就是“修身”。儒家经典《大学》把“修身”看做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条件,强调“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中庸》一书中也说“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当然,儒家讲“修身”也不是完全除去“物欲”,认为只要取之有道,用之有义,人应该有自己的欲望和物质利益追求。儒家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人亦孰不欲富贵”。(《孟子·公孙丑下》),“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之为。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荀子·荣辱》)。儒家强调“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要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实现身心内外的和谐。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修身”呢?《大学》中说,修身要从“格物”人手,有“格物”而“致知”、“诚意”、“正心”,循序渐进,以至“身修”。儒家认为“修身”和“修心”是统一的,但关键在于“修心”。“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大学》),因为“身”是“心”的基础,“心”是“身”的主宰。董仲舒说:“身以心为本”。王阳明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因此,在“修身”和“修心”的关系上,儒家更看重“修心”。所以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寿不贰,修身以俟矣,所以立命也。”儒家认为,只有把“心”修好了,才能身心和谐,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还主张通过积极主动的自我调控,通过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个人心灵境界,达到身心和谐,这就是“反躬自省”。儒家认为生死和富贵等不是人应该追求的最终目标,而道德学问才是人所应追求的终极目的。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而不能徙,知不善而不能改,是吾忧也。”品德不修养,学习不探究,得到了真理不去实践,做的不好不去改正,这正是我所忧虑的。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论语·里仁》)。“内省不疚,夫何忧惧?”(《论语·颜渊》)。儒家这种“反躬自省”的修身方法,到了孟子这一代就成了“求其放心”、“反求诸己”“反身而诚”,孟子的修身方法除了“反躬自省”外,还增加了自我约束的意思,这就是“慎独”,“慎独”是“反躬自省”的最高境界。

儒家修身的目的是为了“行仁”,为了追求“仁者之乐”,最终为自己找一安身立命处。在儒家关于修身的思想中,“仁”包括了人的一切美好的德行,“仁”是孔子修身的最高准则,也是他修身思想的核心、根本和基础之所在。儒家经典《论语》中记载了许多孔子要求弟子们行仁的论述:第一,克己复礼,一心求仁。“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孔子认为,人要克制自己,以使自己的欲望符合“礼”的要求。一个人,他只有内心充满了行仁的愿望,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第二,要忠恕,要仁道。孔子奉行忠恕之道,要求他的弟子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述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

《周易·系辞下》中说:“利用安身,以崇德为。”人们为人行事要益于社会而安身,以达到对道德的推崇。个人通过道德修养,以使其精神境界得以升华,来实现“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平”的大事业,实践“立大本,行达道”的大事业。这对个人自身来说,其人生境界自有一内外和谐的“安身立命”处。所谓“安身立命”,就是对自己有个道德修养上的要求,通过实践和自省提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以使自己身心和谐,内外调适,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做人的道理”。儒家认为找一“安身立命”处,对自己的身心和谐至关重要。朱熹曾经说:“但能致中和于一身,则天下虽乱,而吾身之天地万物,不害而为安泰;其不能者,天下虽治,而吾身之天地万物,不害而为乖错。一国一家,莫不然。”[1]如果自己身心内外能够做到中正和谐,即使天下大乱,在自己和天地万物之间,对自己的身心安泰就不会有什么影响;如果自己身心内外不能够做到中正和谐,即使天下治理的很好,自己的身心也是不安和错乱的[2]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并沿袭了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和西方医学模式,出现了德育化、医学化和形式化等消极倾向[3]。部分高校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辅导咨询,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对个体缺陷的弥补、创伤的修复上。这种过分关注问题的医治,没有经过心灵反思的、即时的、“快餐式”的工作方式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完全继承了西方传统心理学的教育模式,忽视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根基。民族传统文化是影响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忽视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作用,会严重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甚至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法开展[4]

文化学认为,“文化世界不仅是人类创造的,而且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着人类,创造着不同国家、民族以及社区人们的性格、心理、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种种价值观念”。这说明人和人的心理是文化发展的归宿,文化对人及人的心理有根本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文化就是人化,人创造了文化,人化的文化充满了生命意义,充满生命意识的文化具有恒久的生命力。文化的主题是人,文化创新的目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人。离开对个体生命精神的激发和张扬,文化创新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一个人从出生起就生活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被塑造成具有特定文化性质的个人,因此,一个民族的心理健康观念和心理保健机制是由文化决定的。无论是在心理健康的价值取向和心理保健的基本策略方面,还是心理问题类型、对待心理问题的态度、求助行为方面,不同文化区域和文化群体的人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身心和谐观念贯穿于诸子百家经典中,尤其是儒家学说中。因此,要创建一个让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使身心更加和谐,心理更加健康,建立一个适合中国人心理特点的咨询心理学体系,就必须突破全面依赖西方心理学理论的局面,结合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从儒家经典中找到影响中国人心理和行为的主要社会、文化及历史因素,坚持心理咨询本土化的理念。

三、儒家身心和谐思想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心理健康是指其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5]。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高强度、急变化,给人们心理造成较大压力,出现心理适应不良的人群增多,有些甚至因心理障碍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大学生处于身心日趋成熟、心理“断乳”的重要过渡期,其心智能力无法控制身体成熟而衍生的冲动。近年来,高校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极端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就在于使大学生获得身心和谐。儒家对身心和谐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在实现和谐问题上以“修身养性”为根本实现路径,以“行仁”为最高目标,以实现“安身立命”为最终归宿。儒家身心和谐思想为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文化资源。

(一)修身养性: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塑造

“内圣”即是进行道德修养,成就圣贤人格,“外王”则是从事道德实践以建功立业。加强道德修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道德人格是做人的根本,是建功立业的条件,也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故《大学》认为“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儒家这种内圣外王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产生积极影响。首先,这种修身养性,内圣外王的人格体现中国人自强不息的人世精神,有助于克服当代大学生的消极悲观情绪。当前,面对“就业寒流”这一就业形势,许多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一部分大学生在大二甚至是大一时心理就普遍存在悲观感,对自己的前途命运丧失信心,特别是一些基础学科、或学习成绩不佳、学历层次不高的女大学生,表现得更为悲观。他们往往会出现心神不宁、意志消沉、萎靡不振,严重影响正常的学生和生活。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教育他们,应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能光看眼前利益,应该兼顾家国天下,实现国富民强的追求。其次,儒家“内圣外王”人格体现了自我满足与社会满足的统一,儒家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6],立己、达已是起点,立人、达人是终点。只有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也能满足别人的需要,这突出了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且社会价值高于自我价值。儒家这一价值取向可以纠正大学生自私自利的心理,对于大学生由于“精神贫血”、“理想真空”“价值悬浮”“道德错位”而引起的神经衰弱和精神分裂症有很好地预防作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心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重要借鉴价值。

(二)内省:心理自我调节的绝招

儒家主张通过自我调节来实现自我身心和谐,这即是自省主张。自省是儒家所倡导的十分重要的修身方法,是指人的自我反省、自我省察。这种修养方法要求人们经常反省自己的意识和行为,辨察、剖析其中的善恶是非,开展自我批评并进行自我修正,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和学识水平。自省思想贯穿了儒家学派的整个历史,具有现代意义上的自我意识或自我把握的含义,其目的在于塑造理想的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自我意识能够降低攻击行为[7]。而自我把握(Mastery),被定义为个体对于其生活中重要事件和情感的控制能力。具有自我把握能力的个体更有信心应对压力[8]

大学生正处于特殊的身心发展期,其情绪有许多特点。首先是多样性。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各种新需要的强度不断增加,大学生的自我情感呈现出多样性,如自尊、自卑、自负等。其次是矛盾性。大学生情绪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并不总是一致的,在某些场合和特定问题上,有些大学生会隐藏、文饰和抑制自己的真实情感,表现的含蓄、内隐,同成年人相比,大学生的情绪仍带有明显的波动性,有时情绪激动,有时平静如水,有时积极情绪高昂,有时消极情绪颓废。再次是冲动性。表现在对某一种情绪的体验特别强烈、富有激情。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各种事物都比较敏感,再加上精力旺盛,因此情绪一旦爆发就较难控制。

儒家在身心修养上十分重视“内省”的方法来调节情绪。在如何处理个体的心理问题上,儒家认为应正面控制,即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控制引发心理冲突或困惑的事件,通过认识的转换和个体的积极修养来解决心理问题。这些方法有一定的消极性和被动性,但若能将其与有些心理问题合情有合理地加以联系和升华,却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如果人们能用正确的道德规范反省自己,积极自我暗示,防止情绪过于激动,就能有效地预防由于情绪失控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大学生在情绪过于激动时最好的自省方法是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仁爱:和谐人际关系的法宝

“仁”是儒家道德范畴的最高准则,是儒家文化提倡的核心价值,也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情感境界。儒家提出“仁者爱人”的主张,并将“仁爱”思想置于伦理道德体系中,将道德规范的“礼”与道德情感的“仁”结合起来,为“礼”的认同找到内在动力,实现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转化,体现道德主体性的思想。同时,儒家劝诫人们奉行“忠恕之道”,强调通过外在的社会规范展现仁爱精神,以尊重、友爱、宽容、恭敬的人道原则和平共处,营造出一种人人将心比心,关心他人,互相宽恕、忍让、谅解的社会和谐气氛,这对于大学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实现身心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心理学把是否具有和谐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看作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但目前一部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不和谐:首先是大学生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只渴望别人理解自己,尊重自己,而忽略了自己应该先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其次是大学生人际交往功利化倾向严重。面对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注重人际交往的物质性,有用即真理的实用价值观在目前大学生校园里备受推崇。再次是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空余时间选择上网,忽视群体关系,缺乏感情依赖和理解,缺少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基于上述情况,我们经常可以在大学校园里听到“郁闷”、“无聊”、“孤独”等词语。

从孔孟的“仁者爱人”到韩愈的“博爱之谓仁”,都表示没有爱心就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心理要素来说,“仁”是一种真诚的、出自内心的、“爱人”的情感。作为教育者,首先我们应该经常教育大学生要有爱人之心,引导大学生追求仁爱和博爱,使之逐渐涵养自己的爱心。其次要教育大学生奉行忠恕之道以行仁,彰显自己内心的道德境界。忠恕之道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儒家基于对自我欲求的理性思考而提出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要求。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奉行忠恕之道,在对自我欲求的思考中,一定要重视对他人欲求的尊重,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还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到“善”的境界,为自己找一安身立命处,实现人际关系和谐、身心和谐。

【参考文献】

[1]答张敬夫书[A],朱子文集,卷十三[C],

[2]汤一介,儒学的现代意义[J],江汉论坛,2007(1).

[3]高建昆,论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2008(13),58—59.

[4]黄赐英。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6(2),89—90.

[5]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84.

[6]朱熹,大学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6,23.

[7]Quebbemanl A J,Rozell E J.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dispositional affectivity as moderators 0f workplace aggression:The

impact on behavior choice,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002,12(2):125—143

[8]Pearlin L,Schooler C.The structure of coping,Journal ofHealth Social Behaviour,1978,19:2-21.

(责任编辑 张斌)

猜你喜欢
儒家心理健康大学生
知命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生就业趋势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