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华(江苏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高级中学 江苏 吴江 215211)
充分利用高中体育课程普及健身知识,不断增强学生健身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让学生明确了解坚持健身的好处。
第一点要让学生明确健身与身体技能的关系。体育运动主要锻炼的是人体的骨骼与肌肉,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可以使人体的骨骼和肌肉都得到锻炼,并更有力度。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让学生理解到骨骼、关节、肌肉和运动之间的关系,并指导学生通过运动促进身体的发育。
第二点要让学生了解健身与自身体态之间的关系。身体形态是指身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通俗的来说就是指一个人的体态,体态无时不存在于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优雅的体态是人有教养、充满自信的完美表达。而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发育具有很重要的影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使骨细胞生长更旺盛,并能使骨骼变得更加粗壮坚实,可使软骨的细胞正常增殖,促进骨骼的生长速度,从而使身体长高。
常言道“实践出真知”,高中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不仅要通过理论的指导,更为重要的就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从兴趣出发,找到适合自己的一项体育运动,并坚持下去。
高中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想不断增强学生的健身意识,就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相应的课程,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同时还要拓宽体育成绩的考核范围。结合高中生的身体发育特点以及兴趣爱好,高中体育教学课程的设置也应该多种多样,可以提前进行相关的调查与统计,并结合学校的硬件设施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比如球类方面,三大球(篮球、足球、排球)的爱好者众多,但是也要兼顾小球类(羽毛球、乒乓球、网球)项目的发展;田径方面,田赛(实心球、铅球、跳高、跳远),径赛(短跑、中长跑、长跑、接力跑、跨栏跑)的项目可以分学期设置,也可以分年级进行设置;至于其他的技能如跳马、高低杠、平衡木、健美操、体育舞蹈、游泳、武术、太极、有氧运动、重量训练、柔软运动等,针对学生的兴趣点和教学情况,可以设置选修课,或者将这些发展为体育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尤其在一些体育尝试方面,做到面面俱到。体育教学除了一般性的运动教学之外,还应包括体育常识和体育保健类教学。体育常识包括规则类和一般性知识。规则包括各种竞技规则,如:球类规则、田径规则等。一般性知识则包括体育的发展、体育的分类等。体育保健则需要即学即用,是在每次进行体育运动前后,都应该进行的步骤。包括运动前后的自我保健,具体如:运动前服装、充分的活动准备、合理的运动量、运动后放松、科学合理的营养等。体育锻炼重在参与,参与体育锻炼有诸多益处,可以强劲自己的身体,塑造优美的形体,也可以放松心情得到良好的人际关系。
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塑造良好的体魄,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在高中阶段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积攒“革命的本钱”。但是体育教学毕竟还是要根据学生的考核成绩来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也不能因为成绩的不理想而降低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要完善考核的制度,不要以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体育成绩。例如可以增加身体耐力、运动速度、柔韧性、反应速度、平衡度的考核,而不仅仅是跑步、跳远、仰卧起坐等项目的考核。
笔者在本校高三年级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健身意识,提高了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统计如下表:
表1 实验前后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统计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因为健身意识的提高,增强了身体的素质,提高了体育成绩。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学生表高二学年相比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学习只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学习阶段而已,作为体育课程的教授人员,一方面应完成教育教学的基本目的,另一方面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在这一阶段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以及终生健康意识。在这一阶段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和健身意识可以让人终生受益,因此,体育教师在这一方面应该多加注重,并积极研讨出新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
[1]唐炎,虞重干.结构与生成机制:一种关于体育教学社会功能的探究[J].体育科学,2009,(6).
[2]游江波,李骏,袁晖.体育教学有效促进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9,(5).
[3]吴履昊.浅析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终身体育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