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尖/文
微博互动
@莫言:我的作品里经常是女性很伟大,男人反而有些窝窝囊囊的。我一直觉得,男人负责打江山,而女人负责收拾江山,关键时刻,女人比男人更坚韧,更给力。家,国,是靠女人的缝缝补补而得到延续的。
——新作《我们的荆轲》宣传时莫言受访如是说
@陈七:当年莫言32岁,张艺谋比他还大些,巩俐22岁,姜文刚毕业……如果来一茅山老道,对他们说:“你(姜文)将来拿戛纳奖;你(巩俐)将来拿威尼斯奖,你(张艺谋)将来拿柏林金熊奖,至于你嘛(莫言),诺贝尔文学奖吧。”估计谁都会以为是天方夜谭……
去碟店找一部老片,老板娘看我们寻寻觅觅,丢过来一张《红高粱》,追加一句:就两天,卖忒几十张!
我看老板娘有点得意,就跟她掉书袋:咋不搞个莫言电影集,一道卖《幸福时光》啊《暖》啊?没想到老板娘看看我,指了指收银机边上的一个小广告:莫言电影全集明天到货!
我无语了。老板娘于是更加得意,评论说,不过总归是《红高粱》最好卖!转身,她跟另一个顾客推荐:割头皮!吓死人!
顾客拿下《红高粱》,问,那有《檀香刑》吗?我正要笑,老板娘很熟练地丢给他一张《满清十大酷刑》,一边说:这个比《檀香刑》厉害,快卖光了。我看老板娘的手势和腔调,知道《满清十大酷刑》这几天也畅销着。
靠着莫言得奖,逐日萧条的碟片店有了点生机,连老板娘的发型都变了,一时间,我对文学的理解都跟着变了。《檀香刑》被嫁接到《满清十大酷刑》,虽然有点像冷笑话,但是,在草根的人生里,当我们谈论莫言的时候,怎么会去谈他的句子他的语法他的主义呢?我们谈的,一定是具体的丰乳,具体的肥臀;换句话说,在生活的逻辑趣味里,《檀香刑》就是靠《满清十大酷刑》去激活的。
说到这个,倒让我想起麦克尤恩的最新小说《追日》了。
《追日》的主人公别尔德也是个诺贝尔奖得主,在他身心都逐渐变得老迈的时刻,漂亮的第五任太太给他戴上了不止一顶绿帽子。然后,小说出现了上海小报式的一个场面,别尔德意外地和自己的学生情敌相逢,而后者却因为一次纯物理的失足丢了性命。故事至此急转直下,用译者黄昱宁的话说,别尔德本来大势已去的人生棋局却因此被盘活。
对于已经跨入经典行列作为莎士比亚、简·奥斯汀后代的麦克尤恩来说,这部小说的某些情节可能显得有点低级趣味,不过,麦克尤恩作为“国民作家”,他的弹性应该就在这里了,所谓,最低级即最高级。
事实上,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对于“莫言”被酒商房地产商征用为广告,我觉得,说到底,诺贝尔也借着莫言做了个超级大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