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宏 王 丽
(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东燕郊 101601)
余英时在《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一书中,将中国文化的结构分为四个层次: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其中心态文化指的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宗教信仰、民族性格等主体因素构成的文化层,它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对于在中国留学的越南留学生而言,心态文化是他们理解中国文化的钥匙,也是实现“跨越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的关键。
越南虽然属于“汉字文化圈”,但毕竟与中国属不同国家,有其自身的文化传统,到中国留学必然要经历跨文化适应过程。为充分了解我院越南留学生的文化适应情况,本课题在48名预科及本科越南留学生(4名预科,44名本科)中进行了调查,采用理克特量表法((Likert scale))进行适应程度评价(1=没有任何困难;2=有一点困难;3=一般困难;4=比较困难;5=最困难),被试报告的困难越小,表明适应程度越高(见图1)。分析调查结果可得,越南留学生的文化适应呈现以下特点:
图1 越南留学生的适应程度评价
对越南留学生而言,初来中国,经历了跨文化交际蜜月期的短暂兴奋阶段之后,会对突然失去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和象征,处于异已文化生活环境,产生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这种文化上的“水土不服”的现象,即“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这一时期语言障碍是越南留学生文化适应的核心问题,语言问题影响了他们与中国人的有效交往,文化适应进入第一个“波谷”。在经过一年的学习后,这种不适应会随着语言能力的增强和生活环境的熟悉而逐渐降低,文化休克现象暂时得到缓解,并逐渐形成文化适应的第二个“波峰”。通过对来中国超过一年的越南留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在自己去购物,适应当地天气,习惯当地饮食方面较初来者满意度有了显著的提高。
但随着本科学习的开始语言适应问题再次出现,中国地域辽阔,语言环境错综复杂,课堂上和书本上学的汉语与“活的汉语”千差万别,上专业课的时候,有些老师不仅语速快,而且有方言语调。而与之相比,语言上的最大困难是不能理解中国式笑话和幽默,这不仅是一种语言能力,而且是一种文化能力。通过调查发现,越南留学生在理解中国式幽默以及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感觉比较困难。但是,到了本科毕业时,通过基本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宗教信仰、民族性格等心态文化的内部构成因素及其内涵,也就是实现了“涵化”(Acculturation)的过程之后,文化适应将再次达到波峰。
正常友好的人际关系对促进越南留学生的文化适应十分重要,这是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另一个窗口,也是融入中国社会的一条必经之路。通过访谈发现越南留学生非常希望能融入中国社会,在人际交往中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具体体现在旅游,跟中国人交朋友,期望毕业后能在中国找到合适的工作等。最初他们认为学会了基本的语言升入本科之后,就能够结交到很多中国朋友,但在实际调查中,越南留学生普遍感到和中国人交朋友比较困难,来华时间超过12个月的留学生感觉在“和中国学生交朋友”问题上反而比初来乍到的留学生还要困难。因为学会汉语之后越南留学生对朋友的概念已经不再是初来时会帮助他们做一些事情的中国人这么简单了,他们想要找可以深度交谈的,有共同话语和爱好的朋友,但苦于互相了解的不深入而无法达到理想的状态。
在心理适应方面,调查主要从“在中国生活是否感到轻松,会不会受到歧视”和“克服思乡情绪”两个方面考察。对于第一个问题,越南留学生表示并不会太多的出现因为自己是“老外”而被盯着看的情形,大多数中国人不太能分辨出他们是外国人还是说普通话不太好的广东(西)人,因此走在路上或买东西并没有什么压力。但在“克服思乡情绪”这点上,则适应状况不太稳定。一些留学生表示习惯了,但还有一大部分表示思乡是无法克服的情绪,只能说渐渐习惯了很久才回家,表明深层次的文化适应非常艰难。
越南留学生的文化适应因素中,除了个人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非常大。根据文化距离的观点,来自亚洲的留学生的适应状况应该比欧美学生好,但是研究结果表明,与来自欧美国家的学生比,亚洲学生的适应比较差,中国社会对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留学生更感兴趣,更愿意去主动接触来自这些国家的留学生。
通过对调查的分析不难发现,造成越南留学生在我院留学期间的种种文化不适应,深层次原因其实是对中国文化中深层面的心态文化的不了解。受越南文化熏陶和浸染的越南留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文化价值观念带有较深的越南文化烙印,造成了越南人与中国人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活动等文化上的差异。
思维的过程会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同文化在思维中因果分析的不同是跨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之一;其次,在思维处理过程中,关注的热点也不一样,各国人会关注与自身文化相关的热点。调查中发现越南留学生对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和人际关系的不适应就是思维方式和沟通方式差异的体现。中国人在说话时喜欢用隐喻、俗语、网络语,喜欢“含而不露”,只掌握了基本语言知识的留学生对此难以理解。而大部分的越南留学生因为自己身处外国,对陌生环境有恐惧心理,在交往中也常常不敢讲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这便造成了传播中非常严重的隔阂。
马斯基德和弗吉德提出了焦点事件概念,指出不同文化中的人所关注的特定事件也不同。这些特定的典型事件决定了不同文化的人所建立的情绪体验也不同。越南文化较中国“西化”程度高,他们喜欢大声放快节奏的歌曲,习惯晚睡,经常在深夜大声喧哗和发动摩托车外出,严重影响了中国学生和其他外国留学生的体息,常常成为引发双方矛盾争端的导火线,越南留学生也因此成为中国学生和其他外国留学生的投诉对象,因而越南留学生在学校留下的印象不佳,这也是致其人际交往困难和社会生活贫乏的一个主要原因。
此外越南留学生很难区别中国人的真实情感和客套,也无法理解中国式的幽默,这让他们觉得中国人的情感难以把握,不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于是很多留学生又缩回自己的圈子,形成了我们所谓的“抱团”现象,他们一致“对外”,如果有人违反了校纪校规,也不会主动承认错误,其他同学也知情不报,这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造成了越南留学生与管理人员之间交流和沟通的障碍。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是心态文化的一个主体构成要素,是产生文化距离的主要原因,它也是造成文化冲击和引起文化不适应的主要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主要儒、释、道三家之言论中。越南人传统的价值观和中国人的价值观非常接近。但十九世纪晚期后法国殖民时期,西方思想让越南人有了个人、个体的思考,伦理观念开始有所改变。在访谈中,我们发现越南留学生较中国学生思想更西化和开放,并在谈论钱的时候没有中国人常有的羞怯感。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留学生逐渐成为我国跨文化交流的主要群体之一,但是从目前的研究资料来看,大多数的研究目标定位在对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方面,而对分国别的跨文化适应及心理适应研究较少,对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心态文化如价值观、审美情趣等传播注意的更少,这就出现了留学生在掌握了汉语之后仍然不能融入到中国社会,甚至出现心理抑郁,影响学习和生活。这同我们国家缺乏对心态文化传播的认识和整体跨文化素养不高有紧密关系。
民族中心主义是指,特定文化的成员倾向于相信自己的文化优于别的文化,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别人身上的观念形态。在民族中心主义的作用下,人们习惯性地甚至下意识地用自己文化的价值观去判断别的文化及其成员的行为方式,把自己所在的群体作为一切事物的中心,所有的人都以此为参照进行衡量和评判。在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信仰、社会规范及判断基础上形成评判标准和期望。[2]
刻板成见也叫定势观念,是指在交往时对对方的行为的预测是以对其文化的固定看法为基础,往往是一种固执的偏见。定势观念的准确程度与对行为的预测相关,即定势越准确,对对方的行为的预测越准确,交际就越顺利,但是这些“定势思维”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部分真实的,而有些是完全错误的。
从对留学生的社会支持调查中可以发现,我院中国学生存在对越南的刻板偏见,在没有对越南留学生进行深入了解之前,就抱有负面情绪,不愿接触,或在接触中点到为止并不愿意深入交流。部分越南留学生也感觉到中国学生的歧视和疏远,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他们退缩到自己同胞的圈子中,所有的交流都是用他们的母语。
心态文化是文化的核心,同样也是跨文化传播的核心,良好的心态文化传播会让留学生产生一种中国情结,让他们在离开中国后还能对留学生活有正面的情绪,让中国文化在其思想中成为一个有逻辑的整体。
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最直接的感受来自日常生活,中国人的价值观也最直接的体现在言语和行动中,因此,对留学生来说最有效的了解中国心态文化的办法就是在生活中与中国人零距离接触,这需要打破旧的管理思路,让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住在相同的宿舍中,解除中国式隔离,建立同学情谊,习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在心理上实行有差别辅导,设立具有跨文化心理知识的教师对留学生进行定期的访谈,提供咨询,让误解和意见得到最快的疏导。
世界文化是多元的,让留学生接受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必须肯定和了解越南的文化。需要组织多种形式和内容的讲座,将中国的政策内涵,中国的国情和文化较为客观地解释给留学生,同时允许留学生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开展对中国问题及生活教育问题的讨论,允许和鼓励他们举办越南文化展览和讲座,让中国学生有机会了解他国文化,减少文化的刻板印象,摒弃文化民族中心主义的观点,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
社会环境也是影响留学生文化适应的重要因素。对留学生来说最直接的社会支持来自中国学生和大学老师。学校应多提供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机会,比如在中国传统节日时举行纪念活动,课余时间组织友谊足球赛等,扩大他们的社交网络。同时对教师提供跨文化素养培训,邀请他们参加留学生的活动,建立师生情谊,促进留学生文化适应大环境的形成。
[1] 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博士论文,2005
[2] 杨智慧.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回归冲击现象[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