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国农业的发展落后,农民收入水平比较低,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不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各届政府都非常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新一届政府更是把解决“三农”(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作为施政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培育和完善农村金融组织、农村要素市场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保持农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建国之初,农业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村不仅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农业支撑着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一、农村金融的概念
农村金融的概念内涵在功能意义上表现为:(1)农村金融是具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功能的金融。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的”“金融”,在功能范式的认知框架下,是指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相对应、具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功能的“金融”。而不是被人为认定“农村”身份,或只为农业生产提供信贷服务的农业金融,或仅在农业和农村领域为自身需要而开展业务活动的,地理意义上的农村金融机构及其组织体系。只有那些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交易需求,而在分工和交换体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组织体系才属于农村金融的范畴,即农村金融的交易功能决定了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体系的形态,而不是相反。农村金融的有效性不在于其机构的多少、规模的大小和现代化程度的高低,而在于其功能的发挥程度。换句话说,“只要能承担相应的金融功能,具体的金融机构形式则是无关紧要的”,“只有通过某种形式提供农村居民所需的金融服务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2)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与整体金融的交叉系统。农村金融既从属于农村经济系统,是农村经济系统中的子系统,研究农村经济问题,应包括农村金融,研究农村金融问题,要考虑农村经济的影响。同时,农村金融又属于金融范畴,是整体金融系统中的一个单元,研究金融问题不能回避农村金融。同样,研究农村金融问题,不能不考虑整体金融的影响。农村金融系统运动既是金融系统运动的一部分,又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部分;既具有金融的一般特征,又具有与农村经济需求相一致的独特形态,是宏观经济环境下,农村经济与整体金融双重作用的结果。
(3)农村金融是内部功能和结构复杂多样的系统,农村金融的内涵既要从理论层面上,根据整体金融状况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来理解,又要从现实层面上,根据农村金融的现实状态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来理解。在理论上,农村金融应当包含一系列内涵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储蓄、信贷、结算、保险、投资、理财、信托等,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金融组织体系,或者说和整体金融应该是保持一致的组织体系。在现实上,农村金融则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具有自身特点的不断演化的动态结构。
二、农村金融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建国以来,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的不懈努力,非但没有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问题,反而导致了金融机构大量退出的事实,清楚地表明:机构范式的“农村金融”不仅难以成为求解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的逻辑支点,而且,这种分析范式的偏差,似是而非的定义,一方面,导致了将农村金融等同于农业金融,农村经济中的其他金融需求被忽视,农村金融理论和政策变成了单一的农业金融理论和政策。另一方面,导致了将农村金融等同于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功能和农村金融机构相互混淆,把农村金融发展等同于单纯的农村金融机构增加。
三、农村金融现状
并从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角度试图对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问题进行具体求解,再一方面,导致了将农村金融机构的界定等同于农村身份的人为认定。致使那些只有“农村”之名,而无“农村”之实,甚至有悖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机构,也被认定为农村金融,导致农村金融政策缺乏有效的实施和传导载体,农村金融功能无法具体落实。此外,还人为地加剧了城乡金融分割的“二元”结构,农村金融职能被人为地限制在只有“农村”身份,而不一定具有相应意愿和能力的金融机构范围内,致使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画地为牢,金融机构间的市场竞争有失公平。结果是农村金融机构和政府之间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农村金融市场出现“逆向选择”,农村金融机构非农化倾向和农村金融资源外流严重,农村金融功能被弱化。可以说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理论和实际工作的一系列问题,都与“农村金融”缺乏科学界定有关。因此,选择恰当的视角和范式,科学界定其内涵十分必要和迫切。
四、农村金融改革的建议
1.建立和健全新型合作金融法律保障体系。应通过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对新型合作金融制度的基本内涵、新型合作金融组织的主要特征、发展环境、扶持政策等做出法律规定;为新型合作金融组织的组建和后续发展提供行政管理依据;对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型合作金融组织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具体内容、配套政策等做出规定等。
2.实施信贷、担保、保险融合式发展战略。应实施农村信贷、担保、保险三元融合发展战略,扭转长期以来农村信贷业、担保业、保险业不协调发展局面。可以率先在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中贯彻这一发展战略,以新型信贷合作组织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主体成分,以新型合作担保组织、新型合作保险组织为“两翼”,逐步构建起“主体带动两翼、两翼支撑主体新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体制机制。
3.加强和改善财税货币监管优惠政策扶持。应切实加强和改善对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政策扶持,通过实施税收减免、差别监管等扶持政策,为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营造宽松政策环境;通过不断深化相关领域制度改革,扎实开展相关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财税扶持政策的杠杆效应和优惠货币、监管政策的引导作用,有效激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进程。同时,为推动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还可以考虑邀请热心合作金融事业、具备合作金融知识、熟悉合作金融业务的金融界、教育界人士,对合作成员进行合作知识、合作业务、合作技能培训,对合作金融组织的组建、运作、管理提供专业指导意见,定期到合作组织开展现场指导,与合作成员建立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