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材编写新视角

2013-08-26 02:24王延菊贾利军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7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型大学英语

王延菊 贾利军

【摘要】“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工作的开展引发新一轮大学英语的教材编写。新教材应体现实用性、主题化、重内容、立体化、多样化、任务型、以学生为中心等编写原则;应考虑不同的学习阶段和不同的学生水平;应打破基础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教材应多样化,以适合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大学英语学生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应用型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的编纂对独立学院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材创新;独立学院;应用型

一、引言

根据传统的教学理念,教材是教师灌输知识的依据,内容大多以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主要是“从上到下的灌输”,类似于“填鸭式”教学。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现有的教学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于教材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材变成了“对学生学习的刺激物”,它注重对学生的启发,教材的内容比较注重交际,教学方法主要是“从下到上的诱导”。对于教材的功能,Hall(1995)把它定义为以下几个方面:交际的需要;长期目标的需要;真实性的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需要。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教育部于2004年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用以指导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这在客观上对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教材应体现实用性、主题化、重内容、立体化、多样化、任务型、以学生为中心等编写原则;应考虑不同的学习阶段和不同的学生水平;应打破基础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教材应多样化,以适合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大学英语学生的需求。

二、国内教材发展情况

在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起初称公共英语教学,1986年后改称大学英语教学,使用过不少优秀教材。陈坚林(2007)在《大学英语教材的现状与改革一第五代教材研发构想》一文中回顾总结了大学英语教材所经历的几个时期,指出我们现在使用的第四代教材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先后出现了《新编大学英语》、《21世纪大学英语》等。进入21世纪后,又出现了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教材,如《新视野大学英语》、《大学体验英语》、《大学英语(全新版)》等,打破了原来一套教材统天下的格局。较之于前三代教材,第四代教材更立体,不仅有纸质课本,还有音视频光盘和网络版教材。然而,这些变化并不能够满足当前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以读写教程或读写译教程为例,课本一般由十个单元组成,内容极为丰富,不仅有课前准备练习,还有正课文(Text A)和副课文(Text B),以及大量与课文相配的各种练习。笔者所在高校的课时是有限的,任课教师为了完成工作量只能赶进度,似乎每周都得上新课。这种赶进度的教学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是:一切围着课本转,教学按部就班地讲解和练习,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成为知识的被灌输者,学习兴趣被逐渐地消磨掉。一二类本科院校的学生尚且如此,独立学院学生英语水平薄弱,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性不足,如果和一二类本科院校的学生使用同样的教材,教学效果就更不会很理想了,因此教材改革势在必行。

三、应用型大学英语教材建设的重大意义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是我国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根本,对于不同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学应该有所区别,应该进行分类、分层次指导。相对于一二批次院校,大多数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大多数学生缺乏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从总体上看,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但是大多数的独立学院跟随一二批院校使用适合一二批院校的教材,那么,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将会不甚理想,教师教学的目的也将很难实现。独立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瓶颈是课程体系建设,而教材建设又是基础性的工作。出版一套适合独立学院学生英语水平的英语教材,这对于三本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及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体现实用性与交际性的三本独立院校大学英语教材的研究及编写势在必行。笔者针对独立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基于国内外的大学英语教材理论和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出版了一套实用的既符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又能满足独立院校大学生世纪需要的新思维《应用型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及《应用型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系列教材。这套教材本着达到符合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平衡”原则的目的,教材框架以精泛读课为主阵地,以听说训练为辅助模式,包括综合教程及视听说教程。教材内容体现“新、精、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思想深度和生活哲理;主题涉及学习、婚姻家庭、教育、交际、社会关注、人物、文化等各个方面;选材以国外原版材料为主,辅助带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内容。材料具有真实性、趣味性、实用性;梯度由易到难平缓过度,由浅入深,体现读写听说技能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总体来说,本教材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注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Harmer(1983)认为,“评估教材的一种方法是看它是否能够满足学习者的需求,这是评判教材的依据和前提”。独立院校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仅是因为英语是一门必修课程,要通过四、六级考试,也不是因为要对语法、语言规则进行深入研究,或对文学语言产生兴趣,需要欣赏,而是希望能够获得一种外语交际的能力,能够将英语作为完成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及出国深造等任务的工具。

2.体现以学生为主的理念

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探索是语言教学的核心。本教材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单纯教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为主体的教材编写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教材设计中,将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作为最重要的环节,将协作学习与交流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

3.实施任务型教学法

独立学院新思维应用型大学英语教材通过一系列和主题相关的任务的设计,让学生通过有意义的、真实的交际任务来学习、掌握和巩固课文中出现的词汇和结构等语言现象。从而在面临新的情境时,能够灵活地建构起用于指导活动的图式并能灵活地运用知识。

四、应用型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

理论是整套教材的基础或是整套教材的理论依据。理论的应用不能一味追求新,而要有效地使用其合理的部分,应用型大学英语教材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采用了适合本教学情况和教学特点的对英语教材影响较大的理论:

1.元认知理论(meta-cognition)。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FlaveH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其实质是人们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调节。元认知理论认为: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调节。前者指个体获得的与认知活动有关的知识。后者指个体不断控制自己的认知过程所进行的监控和调节活动。即学习者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估等方法对认知过程进行调整和自我管理。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m)。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认知主义强调内部的认知结构,认为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习得者学习这些事物及其特性,使外界客观事物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因此,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3.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在海姆斯的交际能力理论、韩礼德的功能理论和威尔金斯的意念学说基础上,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逐渐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交际教学法将语言看作交际的手段,教师有责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在了解基本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明了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交际教学法的基本假设是:学习语言的目标就是交往能力的培养,这也正是其不同于传统英语教学方法之处。

五、结束语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创新和高速发展的产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持续、飞速发展,逐步迈向世界背景下人才市场需求多元化的产物。因此,面对多层次、多种类的人才市场需求和多选择、多变化的个人发展诉求,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教材改革迫在眉睫。独立院校的学生是一组特殊群体,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学习特点。但由于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动机单一以及社会重视度不足等种种原因使得独立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处在英语教学的边缘和弱势,未能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因此,建立科学的大学英语教材体系,扎实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真正提高独立院校学生的英语应用意识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应用型大学英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