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获得性感染致病菌调查与细菌耐药性分析

2013-08-23 03:20:50姜振环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球菌耐药性病原菌

姜振环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管理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在医院的住院患者中,许多重症患者需要在治疗过程中留置各类导管,由于重症患者多存在抵抗力低下,接受侵入性操作多等情况,受感染的机率远高于普通患者。为了解医院导管相关获得性感染致病菌的菌群分布和细菌耐药性情况,监测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分析导管相关感染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降低和预防留置导管相关感染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2318例患者为 2010-01~2011-12入住的重症置管患者 ,年龄 9~ 89岁 ,平均 (53.3± 2.1)岁。

1.2 诊断标准

依据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3 方法

对2010年1~12月住院留置导管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调查,2011年1~12月的留置导管病例作为实验组进行前瞻性监测,病原菌分布,耐药菌耐药和敏感性情况进行调查。查阅相关资料,搜集导管相关病原菌感染病例,观察导管相关感染率的变化趋势。查询微生物室导管相关感染细菌培养阳性菌报告结果,分析致病菌分布和细菌耐药性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2 结果

2.1 导管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

两年共收治重症置管患者 2318例,有334例患者出现导管相关医院感染。2010年对照组与2011年实验组导管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 15.89%、13.12%,构成比分别为51.20%、48.80%,各种留置导管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与构成比见表1。

2.2 病原菌分布

共检出导管相关感染致病菌334株,其中 G-杆菌201株占 60.18%,G+球菌 110株占32.93%,真菌 23株占6.89%,导管定植主要病原菌依次为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见表2。

2.3 耐药率

导管相关获得性感染 G+菌与 G-菌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G+菌耐药率最高的是青霉素100%耐药,G-菌耐药率最高的是氨苄西林97.3%耐药。G+菌敏感率最高的是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G-菌敏感率最高的是亚胺培南,见表3。

表1 2010~2011年导管相关感染(CRI)发生率及构成比(n,%)

表2 导管相关获得性感染致病菌分布

表3 导管相关感染 G-杆菌与 G+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

3 讨论

导管相关感染及其耐药性监测,对了解导管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趋势有重要意义,对临床经验性治疗以及细菌耐药性防治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医院的重症患者,常伴有基础疾病,免疫力差,病情复杂,发生医院感染的机率较高。本调查结果显示,两年共收治重症置管2318例患者中,2010年对照组有 1076例置管患者,171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感染率为15.89%;2011年实验组有1242例置管患者,163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3.12%。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的是呼吸道气管插管,占17.15%,其次是导尿管占17.09%。由于重症患者长期卧床,自身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多等,破坏了黏膜保护屏障,而导致相关感染的发生。通过对患者加强导管治疗与护理及严格置管口的皮肤消毒,无菌操作及换药,定期更换敷料,严格手卫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将患者床头抬高30-45度,每天评估留置导管,尽早拔管等措施,实验组各类导管医院感染率均有所下降。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334株病原菌中,主要是 G-杆菌,占60.18%,其次是 G+球菌 ,占 32.93%,真菌占6.89%。G-杆菌明显高于 G+球菌,主要病原菌分布 G-杆菌与国内相关报道类似[1],但 G+球菌和真菌的分离率有差异。G-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最常见,分别占 20.66%和14.07%,其次是大肠埃希菌,占10.18%;G+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12.28%、9.88%。在临床治疗中,医生的经验性用药应结合此病原菌分布特征进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导管相关感染的 G-杆菌对抗菌药物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有较高的敏感性。G+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有高敏感性100%,其次是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敏感性>60%。往往高敏感性药物的毒性及副作用更强,应在其他抗菌药物无效时才可使用,同时是高级职称医师权限药物。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病原菌在重症置管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预防和降低导管相关医院感染的发生。

[1]张静.2007~2009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监测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4):5165-5767

猜你喜欢
球菌耐药性病原菌
一株禽源粪肠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当代水产(2021年8期)2021-11-04 08:48:54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云南医药(2019年3期)2019-07-25 07:25:10
结节病合并隐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一株副球菌对邻苯二甲酸酯的降解特性研究
环境科技(2016年3期)2016-11-08 12:14:10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应用化工(2014年7期)2014-08-09 0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