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寒梅 贺恒祯 马平兰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 530023)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以持续性无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育龄妇女中PCOS的患病率为5%~10%,是生育期妇女月经紊乱最常见的病因[1],约30%~60%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2]。胰岛素抵抗(IR)是指当机体内生理水平的胰岛素促进器官、组织和细胞吸收利用葡萄糖的效能下降的代谢状态。越来越多研究发现,IR是病情的始动因素和中心环节,近年许多证据提示PCOS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表明PCOS功能紊乱远超过生殖轴[3]。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中起到关键的作用,而胰岛素抵抗为临床多种疾病的高危因素,是PCOS远期并发症发生的决定因素。本研究通过测定PCOS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的变化,探讨补肾化瘀组方中药治疗对其的影响。
选择2011年02月至2012年3月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90例,按就诊顺序及随机号分组,中药治疗组30例,年龄18~32岁,平均年龄(23.21±3.55)岁。中西药治疗组30例,年龄18~32岁,平均年龄(24.7±63.47)岁。对照组30例,年龄18~30岁,平均年龄(23.04±3.35)岁。三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PCOS诊断符合(参照2003年鹿特丹诊断标准):(1)排卵稀发或无排卵;(2)高雄激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3)超声表现为多囊卵巢(一侧或双侧卵巢有12个以上直径2~9mm的卵泡,和(或)卵巢体积大于10ml)。符合上述3条中2条,并排除其他疾病,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库兴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等。
胰岛素抵抗诊断的金标准为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但操作复杂,临床操作性不强,胰岛素稳态模型(HOMA-IR)指数是目前评价IR的简易可靠方法。HOMA-IR=空腹胰岛素水平(µU/m1)×空腹血糖(mmol/L)/22.5。根据国际通用的标准HOMA-IR>2.69为IR。其换算公式为∶lμU/ml=7.175pmoL/L。
中药治疗组:多囊1号方组成:仙灵脾10g,菟丝子15g,苍术15g,白术10g,茯苓15g,黄芪15g,丹参15g,陈皮6g,半夏10g,当归10g,川芎10g,香附10g(以上中药均为农本方,免煎中药,由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房统一提供)。月经第五天开始服药,水冲服,日一剂,每日2次,连服三个疗程(经期停药)。
中西药治疗组:口服达英-35+二甲双胍(达英-35: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每日1片,共21天,于下次月经第5天接着服用下一周期,共3个月经周期;二甲双胍: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500mg,3次/天,餐中或餐后服,共3个月经周期);并于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中药汤剂(组方用法同前)。
西药对照组:单纯服用达英-35+二甲双胍,用法同前。
三组均于服药前采血一次(空腹12h采集静脉血取血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有正常月经女性,在月经周期第2~5天取血,月经稀发或闭经者,如尿妊娠试验阴性,宜在B超后,子宫内膜厚度<5mm时)取血时间应在上午8~11时,应在空腹状态下进行。空腹血糖测定采用氧化酶法,空腹胰岛素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疗前血清查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1次,疗后于服药3个月经周期的第2~5天复查血清查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月经稀发及闭经者于停药后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5mm时取血。
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统计软件用SPSS17.0软件包。
见表1所示,治疗前后中药组、中西药组空腹GL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中西药组与西药组相比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药组、中西药联合在改善空腹血糖水平方面优于西药组。
表1 三组空腹血糖治疗前后比较(mmol/l)
见表2所示,治疗前后西药组、中西药组空腹IN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西药组和中西药组患者治疗后空腹INS水平有下降;治疗后西药组、中西药组与中药组相比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组、中西药联合在降低空腹胰岛素水平方面优于西药组。
表2 三组空腹胰岛素治疗前后比较(pmol/l)
见表3所示,治疗前后西药组、中西药组HOMAI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西药组和中西药组患者治疗后HOMA-IR水平有下降。其中西药组、中西药组与中药组相比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组、中西药联合在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标水平方面优于西药组。
表3 三组胰岛素抵抗指标治疗前后比较(pmol/l)
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临床主要特征,是导致生育期妇女月经紊乱最常见的原因之一[4]。其中胰岛素抵抗发生率为50~70%,占发病患者的绝大部分,过量的胰岛素作用于卵巢内相应受体,引起卵泡发育和成熟障碍,无优势卵泡形成,从而导致不排卵及不孕,故患者出现月经稀发、闭经、痤疮、多毛、肥胖、不孕等症状。目前对PCOS胰岛素抵抗患者进行早期治疗的近期目标是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临床症状、恢复生殖功能,远期目标是防止和延缓糖尿病、高血压病、脂代谢异常等代谢并发症的发生。
根据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属中医“月经后期”、“月经过少”、“崩漏”、“闭经”、“不孕”、“癥瘕”等范畴。通过对进10年来的中医关于PCOS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大量研究资料认为PCOS发病与肝、肾、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肾虚是本病的根本病因病机。肾藏精,主生殖,在脑、冲任、天癸、胞宫功能的控制和调节中有重要的作用。这与现代医学中的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和垂体、卵巢间生殖功能调节有相应之处。本研究所拟方药,以仙灵脾、菟丝子为君,补肾阳、填肾精,养先天之本,而使冲任足、胞宫暖;苍术、白术、半夏、陈皮化痰除湿,川芎、当归、丹参活血化瘀,共为臣药;黄芪益气,香附行气,一益一行,气机调畅冲任润通,而为佐药;全方以补肾化痰为主要治法,兼活血化瘀,攻补兼施,临床疗效明显。
中药通过补肾调经、燥湿化痰、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等改善本病的临床症状,从而达到调节内分泌的目的。化痰药可能通过降低患者血脂达到降低体重的目的,改善血液的浓、粘、凝、聚状态,调节内分泌环境;补肾化痰药物通过降低体内胰岛素和雄激素水平而促排卵,改善患者内分泌代谢的紊乱。补肾化痰法联合达英-35和二甲双胍治疗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中药或西药。
[1] 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2-256.
[2] 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26-831.
[3] O valle F,A zziz R.Insulin resistance,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Fertil Steril 2001,77(6)∶1095-1105.
[4] 吕立群,刘义,孙永玉.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3):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