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学院图书馆 云南保山 678000)
在地方文献工作中,经常会面临这样的棘手问题:究竟什么样的文献才算地方文献?外地人生产的外地文献究竟算不算地方文献?目前的地方文献学理论都还无法从理论上解释清楚上述问题。因此,笔者拟将以文化学和系统论相结合的文化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来探析地方文献的本质,解决上述实际难题。
系统论认为,一个系统由两个及以上的要素(或者是小系统)构成,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构成结构,系统的结构由系统的功能所决定并具有层次性,系统在不同学科的理论视野中会体现出相应的理论结构。如果把地方文献看作一个文化系统,根据文化层次结构理论,那么地方文献的文化系统就会体现为物质文化层的文献文本、行为文化层的文献生产和观念文化层的文化观念,地方文献也就会体现出地方性、地方权和地方化的特征。
就词义来说,地方就是地点和方位,指某个地域或是某个地理空间。从行政区划二元对立的角度来理解,地方则是指与中央对立的地理区域,一般是指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实际上,目前我国的行政区划主要有中央、省级、地级和县级这样四个层级。按照行政区划层级来理解,地方则主要包括省级、地级和县级这样三个行政区域。既然地方的内涵在地理学上主要是指行政区划层级,那么,地方文献是不是就是指与省级、地级和县级这三个行政区域相关的文献呢?问题并不是这样简单,上述地方的内涵仅仅是一种孤立的理解,作为地方文献的“地方”还必须考虑文献的地方性。地方文献的地方性是指文献的地理因素与文献收藏者定位的行政区域之间的地方关系,其内涵要素包括地方定位、地理对应和地域结构。
所谓地方文献的地方定位是指地方文献收藏者(主要是图书馆)根据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和行政隶属关系确定的行政区划层级。地方定位不同,地方性的内涵也会不同。从高校系统的行政层级来看,高校主要有部属高校、省属高校和地属高校三种定位。部属高校图书馆主要是立足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把自己确定为中央级,把自己所在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作为地方文献的理论视域,如华东师大图书馆。省属高校图书馆把自己确定为省级,其地理空间主要是指立足于本省的地理范围,其理论视域则是自己所在的省区,如云南大学图书馆。地属高校图书馆把自己确定为地市级,其地理空间则主要是立足于本地区,其理论视域是自己所在的省份,如保山学院图书馆。由于地方定位的不同,一部文献有可能在这个图书馆是地方文献,在另一个图书馆就不是地方文献。例如,《永昌府志》在华东师大图书馆不属于地方文献,而在云南大学图书馆和保山学院图书馆就属于地方文献。
地理对应是指文献的地理因素与行政区域层级之间的指向关系。地理对应主要有三种,即一致关系、相关关系和无关关系。相关关系包括包含关系、被包含关系、相邻并列关系和不相邻并列关系。一致关系的地理对应叫做地理对位,相关关系的地理对应叫做地理错位,无关关系的地理对应叫做无关错位。地理对位是指文献的地理因素与某一个行政区划层级刚好一致,如散文集《语境保山》与地级市保山形成一致对应关系,《云南通志》与云南省形成一致对应关系等。地理错位就是指文献的地理因素与某一个行政区划层级具有不一致的相关关系,如《云南通志》与保山市、《开化府志》与保山市之间的关系就不是一种一致对应关系。
地理错位有三种情况,即包含性错位、被包含错位和并列性错位。包含性错位就是指文献的地理因素与理论视域范围之内的行政区划层级具有包含关系,如《云南通志》与地级市保山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包含性错位,因为在地理行政区划层级上云南省管辖保山市。被包含错位就是指文献的地理因素与理论视域范围之内的行政区划层级具有被包含关系,如《施甸县志》与保山市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被包含错位,因为在地理行政区划层级上施甸县被保山市管辖。并列性错位又包括相邻性并列错位和不相邻并列错位。相邻性并列错位就是指文献的地理因素与理论视域范围之内的行政区划层级具有相邻并列关系,如《德宏州志》与保山市之间的关系,因为德宏州与保山市在地理行政区划层级上是相邻并列的地州。不相邻并列错位就是指文献的地理因素与理论视域范围之内的行政区划层级具有不相邻并列关系,如《开化府志》与保山市之间的关系,因为文山州与保山市在地理行政区划层级上是不相邻并列的。无关错位就是指文献的地理因素与理论视域范围之内的行政区划层级没有相关关系,如《常德府志》与保山市之间在行政区划上就不存在层级关系。从地理对应的角度来看,文献的地理因素如果不是在特定的理论视域之内,与地方定位是一种无关关系,那么,这样的文献就不具有地方性,就不是地方文献;反之,与特定地方具有一致关系和相关关系的文献就具有地方性,就是地方文献。
地方文献的地域结构是指地方文献的收藏者依据地方定位和地理对应确定的地方文献的地域分布空间,是用来分析解决哪些地域范围的文献属于地方文献的,它涉及地方定位、地理对应关系和空间范围。根据地方定位与文献地理因素之间的地理对应关系,我们可以把地方文献的空间分布分为四个地域结构区间,这就是核心区、关联区、视野区和无关区。核心区是指具有一致关系和被包含关系的地理对位空间。关联区是指具有并列相邻关系和包含关系的地理错位空间。视野区是指具有不相邻并列关系的地理错位空间。无关区是指具有无关关系的地理错位空间。地方文献的核心区、关联区、视野区和无关区这四个地域结构区间的构成如同一个由圆心向圆周放射的放射状结构。由于这种放射状的地域结构体现的是地理空间的远近关系,因而地域结构也揭示出了地方文献的空间主次关系:地理距离越近的地方文献地方性越强,地理距离越远的地方文献地方性越弱。而且,地域结构也限定了地方文献的地理边界,即具有本省(直辖市、自治区)之内的地理因素的文献都属于地方文献。如果我们要确定哪些文献是地方文献,我们就必须首先进行地方定位,然后依据文献与地方定位之间的地理对应关系确定结构区间,最后确定地方文献的空间范围。如果以保山学院为例,那么地方定位就是保山市,我们要收集的地方文献的核心区就是保山市(包含下辖的一区四县),关联区就是与保山市相邻的怒江州、大理州、临沧地区和德宏州,视野区就是与保山地理上没有相邻关系的云南省的其他10个地州市,无关区则是云南省以外的地区。
总之,地方文献与一般文献之所以相区别,图书馆之所以要在文献馆藏中强调地方文献,关键原因之一就是地方文献的地方性。只有弄清楚了地方性的内涵要素,把握了地方性的地理学内涵,才能够真正把握什么是地方文献。所以,在地理学的理论视野中,地方文献就是与文献收藏者的地方定位形成的具有地理对应关系的文献。
地方文献的地方权主要是指地方文献的知识产权与文献收藏者定位的行政区划之间的地方关系。由于地方文献承载的是知识,是各种信息,所以,地方文献也存在着一个知识生产的产权归属问题。换句话来说就是,地方文献由谁生产,归谁享有权益,知识产权归谁所有。由于地方文献的产权归属问题属于知识产权学的范畴,所以我们必须把地方文献放在知识产权学的理论视野中进行分析。知识产权学主要研究知识产权,解决知识成果的归属权问题。与文献关系最为密切的知识产权是著作权。根据《著作权法》,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享有的某些特殊权利”〔1〕。就是知识或智慧财产所有权,是指知识的生产者享有对自己的智力劳动成果的支配权利。从文献作者的地理归属来看,知识产权有个人权、单位权和地方权的区别。
《著作权法》规定,知识产权由创作知识成果的作者享有,知识产权的作者归属坚持署名法定原则。因此,在发表任何知识成果的时候,作者的姓名是必须署上的,这是对劳动成果的一种法律尊重。所以,知识产权的个人权就是指地方文献的作者对地方文献拥有的归属权,是最基本的知识产权,是知识产权的主体,是判断知识产权归属的基本依据。根据《著作权法》,知识的作者分为个人和单位。有些地方文献是个人独立生产的,如耿德铭的《哀牢文化研究》;有些地方文献是单位组织生产的,如保山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的《保山土地改革》等。文献生产的类型有三种,即独著、合著和多人联合创作。独著是指由一个人完成地方文献的生产方式,合著是指由两个人完成地方文献的生产方式,多人联合创作则是指由三个及以上的人完成地方文献的生产方式。独著文献由作者独立享有知识产权,合著和多人联合创作的文献由合作作者享有知识产权,但是一般由主编或者是第一署名人行使知识产权。单位组织生产的地方文献在知识产权的归属上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署名上只署单位名称,如保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的《社会科学文献资料选编》;一种是既署单位名称又署个人姓名(主要是主编),如云南大学新闻系编、郭建斌主编的《文化适应与传播》。总之,地方文献的个人权是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审视单个作者在知识生产创造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做出的贡献。
单位权是指地方文献的生产单位对地方文献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根据文献作者与单位的生产隶属关系,地方文献分为职务作品和非职务作品。《著作权法》规定,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作者利用工作岗位的资源生产的地方文献就是职务作品,如《文化适应与传播》。由于文献成果是证明一个单位为社会创造知识的主要依据,是衡量单位知识创造能力的基本评价标准,所以,每一个单位都相当重视文献成果的知识产权,都要求本单位职工生产创造的知识成果必须署上本单位的名称,从而以职务作品知识产权的归属署名权来确保本单位在知识创造上的应有贡献。例如,研究者利用课题的项目资金进行调研与研究所完成的学术论文,发表时就必须署上单位名称和基金项目名称。在高校,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时大都要求署上本单位的名称,以明确学术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而发表文学作品时就不需要署上单位名称。因此,单位权是一种双重结构,是建立在个人权基础之上的单位知识产权。
地方权是指地方文献的生产地域对地方文献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地方权是通过个人权和单位权来体现的。如果个人和单位的地域归属关系比较明确的话,那么我们很容易就能够判断地方文献的地方归属。例如,以保山学院名义发表的学术论文,那么这些学术论文的知识产权不仅为作者所拥有,而且也归属于保山学院,归属于保山市。在地方权当中,个人权是必备因素,任何情况下都是先在的条件;单位权和地方权是必要条件,只有主张它们的时候它们才会存在。而且,地方权是呈梯级递增的,由个人权量变为单位权,由单位权量变为地方权。地方权在结构上呈现为两种形态,一种是三重结构,是建立在个人权和单位权基础之上的地方知识产权,是完整形态的地方权;一种是双重结构,是建立在个人权基础之上的地方知识产权,是不完整形态的地方权。
一般来说,以创造知识为己任的单位大都主张单位知识产权,体现知识成果创造的成熟形态;不以创造知识为己任的单位在知识成果的创造上也就不注重单位知识产权,它们体现知识成果创造的非成熟形态。成熟形态的地方权归属清晰,而缺省单位权的非成熟形态的地方权归属就比较复杂。将地方文献从一般文献中独立出来,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看实际上就是主张文献的地方权,而忽视文献的个人权和单位权。
地方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文献作者的籍贯和工作地点。从籍贯的地方定位来看,我们可以把文献的作者分为本地人和外地人;从工作地点来看,我们可以把作者的工作状态分为工作于本地和工作于外地这样两种状态;从文献内容的地方定位来看,我们可以把文献分为本地文献和外地文献(包含没有地理倾向的文献)。本地人会创作生产立足于本地的本地文献,也会创作生产与本地无关的非本地文献;外地人会创作生产与本地无关的非本地文献,也会创造生产关注本地情况的本地文献。本地人和外地人还会创作生产没有地理倾向的文献。依据文献作者与文献之间的地方定位组合关系,地方权有四种类型:本地人在本地工作创作生产的文献,无论是本地文献还是外地文献,都具有地方权,如《永昌府志》;本地人在外地创作生产的文献,无论是本地文献还是外地文献,都没有地方权,如《大众哲学》;外地人在本地工作创作生产的文献,无论是本地文献还是外地文献,都具有地方权,如笔者的《电视剧市场体系研究》;外地人在外地工作创作生产的文献,无论是本地文献还是外地文献,都没有地方权,如作家汤世杰的《在高黎贡在》。在地方权的影响因素当中,工作地点具有决定性,籍贯不起决定作用:凡是工作于本地的人生产的文献,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本地都具有地方权;凡是工作于外地的人生产的文献,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本地都没有地方权。
表1 文献作者与文献的产权状态
地方文献的地方化就是指地方文献所反映的地方文化与文献收藏者定位的行政区划之间的关系。根据文化层次结构理论,地方文化有三层结构,即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物质文化是位于文化结构表层的有形文化,是可以看得到实物的外在静态文化。行为文化是位于文化结构中层的有形文化,它表现于以人的行为为主体的行为活动之中,是一种可以观察得到的动态文化。观念文化是位于文化结构底层的无形文化,它不能直接表现出来,必须借助于客观事物和人类行为,是一种以文字和符号为媒介表达方式来表达的内在文化。〔2〕由于文化结构的不同性质,我们对地方文化的理解也会存在着层次性。如果我们从文化的不同层次结构来理解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的关系,那么,地方文献的地方化就表现为一种反映的关系,就呈现为三种文化形态:静态化、动态化和系统化。
静态化是指从地方文献文化系统的物质文本出发,通过文献文本所反映的地方文化来揭示文本与地方的指向关系。它立足于地方文献文化系统的物质层面,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地方文献所反映的地方指向,也就是地方文化的文本内容静态化表现。地方文化在地方文献的文本静态呈现中表现出来的地理特性就是地方性。如果文献所反映的地方文化与文献收藏者定位的行政区划的文化具有反映的关系,那么这样的文献就是地方文献。
动态化是指从地方文献文化系统的行为活动出发,通过文献生产所反映的产权归属来揭示文本与地方的指向关系。它立足于地方文献文化系统的行为层面,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地方文献作者所反映的地方指向,也就是地方文化的行为动态化表现。地方文化在地方文献的行为动态呈现中表现出来的产权特性就是地方权。如果文献生产与文献收藏者定位的行政区划具有产权的关系,那么这样的文献就是地方文献。
系统化是指从地方文献文化系统的内层观念出发,通过地方文献系统所反映的地方文化结构来揭示文本与地方的指向关系。它立足于地方文献文化系统的观念层面,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地方文献文化系统所反映的地方指向,也就是地方文化的文化系统化表现。地方文化在地方文献的文化系统呈现中表现出来的文化特性就是地方化。观念文化不能直接表现,须借助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来表现,是在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基础之上才能够表现出来的无形文化。因此,从文化系统的角度来看,系统化不仅要考虑基于地方文献文化物质层面的地方性,还要考虑基于地方文献文化行为层面的地方权,更要考虑基于地方文献文化观念层面的地方化。
表2 地方文献的地方化
根据文化结构理论,地方文献对地方文化的反映是一种多层次的立体反映。地方化就是从文化系统的结构层次角度分别审视地方文献的物质文本、行为活动和文化观念,从而揭示地方文化在地方文献中的表现形态。探究地方化,研究地方文献的地方文化表现形态,这对于我们把握地方文献的本质具有更为深刻和透彻的理解。
在文化系统论看来,文化系统的结构存在着这样一个层次顺序,这就是从表层的物质文本到中层的行为活动,从中层的行为活动到内层的文化观念。这一顺序体现了知识创造与理性认识的逻辑关系,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人的精神世界的关系。在人类的生活当中,人们首先看到的和接触到的就是大自然,就是客观的物质世界;其次就是人为了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生产劳动与交往行为,就是行为的社会规范;最后才是对人本身的认识,对人类心灵世界的理解。从大自然到人的行为,从人的行为到人的心灵,这就是人类知识的逻辑产生顺序。〔3〕依据文化系统论,地方文献学就是研究地方文献文化系统及其层次结构与生产传播规律的理论,是建立在文化系统层次结构理论基础之上的揭示地方文献文化本质的理论,其理论逻辑也与人类知识的产生逻辑顺序具有一致性。
在文化系统论看来,地方文献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文化系统,文化系统的层次结构决定着地方文献的文化本质。依据文化系统论,地方文献学可以从物质文化层出发审视地方文献文本与地方文献主体(地方文献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所处的行政区划之间的地方关系,揭示地方文献的地理空间特性;从行为文化层出发审视地方文献生产与地方文献主体所处的行政区划之间的地方关系,揭示地方文献的知识产权特性;从观念文化层出发审视地方文献所反映的地方文化与地方文献主体所处的行政区划之间的地方关系,揭示地方文献的文化层次特性。所以,基于文化系统论的地方文献学就把地方性、地方权和地方化看成是地方文献的文化本质。
表3 地方文献的理论结构
实践产生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地方文献学理论主要用来指导地方文献工作,提升地方文献建设活动的科学性和自觉性。在地方文献学的理论形态上,地方文献的特性——地方性、地方权和地方化是地方文献之所以成为地方文献的文化本质;在地方文献工作的实践操作上,地方文献的文化本质特性就演变成为地方文献的基本判断标准。在地方性、地方权和地方化这三个标准中,地方性是地方文献最基本的特性,也是最容易被认识到的文献特性;地方权是地方文献的主要特性,比较不容易引起重视;地方化是地方文献的内在特性,大多数情况下被忽视。只要是地方文献,它们就必定具有地方性、地方权和地方化这三个文化特质当中的其中一个特质。地方文献是地方性与地方权、地方性与地方化、地方权与地方化的统一体。因此,在判断文献是不是地方文献的时候,我们必须将地方化与地方性、地方权结合起来,首先看文献是否具有地方性,如果没有地方性就看地方权,如果既没有地方性又没有地方权,那就看地方化。
表4 地方文献的确定标准
根据地方文献的确定标准,我们可以发现,凡是本地文献都属于地方文献,凡是本地人的文献都是地方文献。因此,在地方文献工作中,确定一部文献是不是地方文献,首先是给文献分类,找出本地文献或者是本地人的文献。我们可以依据文献内容的地方定位分类,将文献分为本地文献和外地文献;也可以依据文献的作者籍贯分类,将文献分为本地人的文献和外地人的文献。然后再根据某一个判断标准对外地文献或者是外地人的文献进行分析,确定文献的文化定性和最终归属。如果我们将文献分为本地文献和外地文献,那么,第二步就是根据作者籍贯分类找出本地人的外地文献,第三步就是分别依据地方性标准和地方权标准分析外地人的外地文献;只要外地人的外地文献符合其中的一条标准,那么它们就属于地方文献,即有地方性或者是有地方权。如果我们将文献分为本地人的文献和外地人的文献,那么第二步就是根据文献内容的地方定位找出外地人的本地文献,第三步仍然是分别依据地方性标准和地方权标准分析外地人的外地文献,做法与上面的第三步相同。
目前,传统地方文献学对地方文献有两种界定观念,即文本观和立足于文本的籍贯观。文本观从文本内容出发,把在内容的地理因素上与本地相关的一切文献都看作是地方文献。例如,台湾图书馆学界对地方文献的概念是这样界定的:“凡与本地相关的公私文书,如历代图籍、私人著述、个人资料、报刊、谱志、文契、图像以及户籍、产权、物价、税收等等施政档案。”〔4〕大陆的图书馆学者也具有文本观的倾向,如“地方文献是记载一定区域内自然、社会和人群存在、发展变化及影响的特定文献”〔5〕。上述两种文本观的地方文献界定不分籍贯和工作地点,不分本地人和外地人,只看文本的内容指向。而且,这两种界定对核心关键词“与本地相关”和“一定区域”的内涵没有进行理论阐释。它们的不同点是:台湾学者对地方文献的理解更侧重于文献的媒介形态和具体内容,大陆学者对地方文献的理解则只强调文献的内容。由于文本观无法解释地方文献的本质,因而其理论运用于地方文献工作之中时就存在实际操作上的难题:文本观把本地人的外地文献排除在地方文献之外。例如,保山籍的哲学家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内容不指向保山,那么,《大众哲学》就不是保山的地方文献。
立足于文本的籍贯论则从文本出发,把本地文献和本地人生产的一切文献都看成是地方文献。如地方文献研究的创始人杜定友老先生在《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使用》中指出,地方文献是指有关地方的一切文献资料,包括地方史料、地方出版物、地方人物及著述。〔6〕这种籍贯观的地方文献论则不看工作地点,只看文本内容,只区分本地人和外地人。它对“有关地方”这一关键词也没有深入的理论阐释,只是以例举词义外延的方法来揭示“有关地方”的具体内涵。中山大学骆伟先生也是采取杜定友老先生的做法:“地方文献是反映特定区域有关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群体活动方式的记载物,凡在文献内容、人物及著述涉及该区域并具有一定价值的各种出版物,均可称地方文献。”〔7〕立足于文本的籍贯观虽然看到了本地人的一切文献都与地方相关,但是它却把外地人的外地文献完全排除在地方文献之外。根据这种观点,《大众哲学》是地方文献,《开化府志》则难以归为地方文献。
特别是在外地人的外地文献上,文本观和立足于文本的籍贯观都无法从理论上予以解释,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它们就不作区分,把外地人的外地文献全部看成是非地方文献。实际上,外地人的外地文献情况最为复杂,它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有地方性,如立足于保山看《开化府志》,则《开化府志》在地理对应上就具有不相邻的并列关系;一种是有地方权,如立足于保山看《电视剧市场体系研究》,那么保山对《电视剧市场体系研究》拥有地方权,这是因为这部著作的作者工作于保山学院,保山学院是拥有这部著作的知识产权当中的单位权;一种是既无地方性又无地方权,如立足于保山看《常德府志》,则《常德府志》与保山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从文化系统论看来,文本观和立足于文本的籍贯观的地方文献论之所以无法科学解释地方文献,关键原因是因为它们只选取文化系统的一个层次要素来分析问题。文本观的研究对象只是文化系统的物质层面,聚焦于物质文本孤立地解释地方文献。立足于文本的籍贯观的研究对象则是文化系统的物质层面和行为层面,立足于文献文本与行为主体 (即作者)研究地方文献。文本观和籍贯观的地方文献论缺乏系统的全面的立体的哲学思想,没有揭示作为研究对象的要素与其他非研究对象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文化系统论的地方文献观则以地方文献文化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收藏者的地方定位为立足点,从文化整体的哲学角度分别审视物质文本、行为活动、文化观念与地方定位之间的地方关系,探寻地方文献的文化本质。总之,文化系统论的地方文献观认为,地方文献是指在文献文化系统的某一个层次结构上必须具有地方性、地方权和地方化这三个文化本质特征的其中一个特征的文献。
因此,与传统地方文献学视野下的文本观和籍贯观的地方文献论相比,基于文化系统论的地方文献观对地方文献的本质具有更强的阐释力度,对地方文献工作具有更强的指导价值。它能够解决目前地方文献工作中存在的一切实践难题,对究竟什么样的文献才算地方文献和外地人创作生产的外地文献究竟算不算地方文献这样的棘手问题也能够给予理论阐释。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传统文献学视野下的地方文献学才有必要革新。图书馆工作者要进一步深化对地方文献的研究,加大地方文献学的理论创新力度,使地方文献理论更加符合地方文献工作实际,使地方文献工作与当前的地方文化建设同步发展。
总之,用文化系统论来审视地方文献,依据文化层次结构理论来探究地方文献的文化本质,把地方性、地方权和地方化这三个本质特性看作是地方文献的选择标准,立足于地方文献文化系统来揭示地方文献的文化结构,从而在文化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上建构出具有创新特点的地方文献学。作为地方文献学的理论创新,这种探索将会为地方文献学研究开拓出一片新天地,也必将推动地方文献学的当代转型和学科的成熟。
1.李稚田.影视制作管理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6
2.赵仲牧.一种文化构造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模型//张文勋主编.民族文化学论集.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27-56
3.易中天.艺术人类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260-261
4.邹华享.地方文献学术研讨会在台北召开.图书馆,2002(6):27-28
5,6.王淑芬,马小红.关于地方文献研究的几个问题.图书馆学刊,2001(2):4,5
7.马建福,乔好勤.当代地方文献学研究的总结与创新——读骆伟先生〈地方文献学概论〉及其它.图书馆论坛,2010(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