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五味初探

2013-08-21 13:32汤尔群黄玉燕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甘味内经黄帝内经

汤尔群,黄玉燕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007)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5种味道。《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五味的概念,并多从饮食的五味来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内经》对于五味的认识较为系统,奠定了后世五味理论的基础,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论述。

1 五味与阴阳五行

1.1 五味与阴阳

阴阳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也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法则,反映了事物的对立统一属性。根据阴阳理论,可将同一系统的事物按阴阳来划分。《内经》按五味的功能来分阴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素问·至真要大论》又在其基础上补充了“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上述内容是对五味阴阳属性的具体描述,指出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属阳之味具有发散、向上、向外之性,属阴之味具有涌泄、向下、向内之性。

1.2 五味与五行

《内经》对于五味的认识,源自于对五行学说的发挥,其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阐明五味与五行的对应关系,将酸对应木、苦对应火、甘对应土、辛对应金、咸对应水。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并根据五行相克来阐明五味相克,指出辛胜酸、咸胜苦、酸胜甘、苦胜辛、甘胜咸。

2 五味与五脏

五味与五脏的关系,是五行学说的一个重要环节,与临床治疗用药、饮食调养密切相关[1]。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云:“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其次,五味入胃后各归其所喜的脏腑。《灵枢·五味》指出:“五味多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

表1显示,上述五味归属主要讲的是饮食之味配属五脏,是符合五行关系的。然而,《内经》中很多篇章提到的五味与五脏的关系,并不受肝与酸味、心与苦味、脾与甘味、肾与咸味相配的五行归类所局限。王玉川先生对此做了系统的总结[1],涉及五味所生、所入、所走、所伤之脏及五脏补泻所欲、所宜、所禁之味:“甘味与肺无关,苦味与肝无关,咸味与肝、肺无关,辛味与心、脾无关,酸味则与五脏中任何一脏都有关。”可见,五味与五脏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五行对应,任何一种味并不只作用于一个脏。

表1 五味与五脏关系表

3 五味的功效

《内经》对于五味功效的认识散在于多个篇章中,在《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明确了五味各自的主要功效:“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除此之外,还记载了辛味有润的功效,通过开发腠理、运行津液、宣通气机来起到润燥的作用。《灵枢·五味论》记载酸味有涩的功效,能起到收敛固涩的作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灵枢·终始》记载甘味有补的功效,能调补阴阳形气诸不足。《素问·脏气法时论》记载苦味有燥的功效,苦能燥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记载苦味有温的功效,苦能温煦;《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及《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苦味有发的功效,苦能发散;《素问·脏气法时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苦味有泄的功效,苦能泄气、泄火、泄湿;《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苦味有下的功效,即苦能攻下[2]。《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咸味有涌泄的功效,能起到涌吐和泻下的作用。后世又有所发挥,总结出辛能发散、行气、行血,酸能收敛、固涩,甘能补益、缓急、调和,苦能泄下、泻火、燥湿、坚阴,咸能软坚、泻下。

4 五味的运用

4.1 五脏苦欲补泻

《素问·脏气法时论》记录了人生理状态下的五脏所苦和病理状态下的五脏所欲,提出利用药物五味配伍来调和五脏。在生理状态下,以五味来缓和五脏之偏并指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在病理状态下,以五味来治五脏之病:指出“病在肝……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病在心……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病在脾……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病在肺……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病在肾……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这里顺其性为“补”,逆其性为“泻”。

以肺为例,肺主气,其性清肃,以降为顺,若气上逆则肺病,苦味主降,其性能泄,故急食苦以泄之,临床常用苦味之品来降气止咳,如杏仁、厚朴等,代表方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肺为娇脏,通于秋气,其性敛降,其气易散,故在肺气耗散的病理状态下,应顺应肺欲收敛之性,用酸味之品来敛肺,如五味子、乌梅等,代表方如九仙散;肺主宣发肃降,外邪袭肺,可致肺气郁闭,宣降失常,此时应逆其收敛之性,用辛味之品泻肺之邪气,以恢复肺之宣降功能,如麻黄、桂枝、细辛等,代表方如小青龙汤。

4.2 六气胜复制方

表2显示,《内经》借用自然界风、火、湿、热、燥、寒六气的变化,并引申到人体,以说明人体与此相应的脏腑功能病证,根据六气胜复所致疾病的不同,运用四气五味配伍组方,提出了诸多具体的制方之法,包括司天与在泉之气淫胜、司天在泉之气不足而邪气反胜、六气相互制胜为复的制方之法[3]。表2显示,以司天与在泉之气淫胜为例,总结其五味配伍情况。

上述气味制方法则是建立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上淫于下,所胜平之,外淫于内,所胜治之”的原则基础上的。在药气方面,以“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为主要指导思想;在药味方面,运用五行生克乘侮,以“治以所不胜,佐以所利”为主要指导思想。

以“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为例,其原理是热在五行属火,当治以水,又“热者寒之”,咸从寒属水,故“治以咸寒”,以咸降火,以寒清热;甘能胜咸,故佐以甘味防咸太过,同时由于热邪可以损伤气阴,故佐以甘味扶助正气,含扶正以祛邪之意;苦为热气之本味,佐以苦起到“火郁发之”的作用;“热淫于内”耗气伤津,故以酸收之,诸味合和,有主有次,发挥了各种药味的作用。《温病条辨》中清营汤的组方思路是该法则的具体体现。

表2 司天与在泉之气淫胜治法表

对于五味的运用,应依据《素问·脏气法时论》“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及《素问·至真要大论》“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之平也”的原则,根据四时、五运、六气的不同和五脏之气偏盛偏衰、所苦所欲等情况,各随其所宜而用之。

5 五味的禁忌

《内经》认为不可过食五味,过食会损伤人体。依据五行生克乘侮理论,过食五味可克所胜之脏。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味过于酸则伤脾,过于咸则伤心,过于甘则伤肾,过于苦则伤脾胃,过于辛则伤筋脉。五脏荣于五华,外合五体,过食五味还可伤所胜之脏所荣所合。

《内经》还指出,慢性疾病应“禁”食五味,在《素问·宣明五气》中提出“五禁”,包括气病禁辛、血病禁咸、骨病禁苦、肉病禁甘、筋病禁酸,此处“禁”为“无令多食”之意,并不能根据五行生克理论一一对应。而在《灵枢·五味》,则根据五行相克理论提出“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综上所述,《内经》对五味已作了较系统的归纳,在此基础上《神农本草经》正式提出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对《内经》五味理论予以继承和发展,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多有发挥,逐渐发展为现在的中药药性理论之一的五味理论。

[1]王玉川.运气探秘[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121-125.

[2]黄玉燕,汤尔群,桑希生.《黄帝内经》苦味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7):1238-1240.

[3]张立平.《素问》“运气七篇”治则治法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44.

猜你喜欢
甘味内经黄帝内经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我和甘味的故事”有奖征文活动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甘味”农产品 公益广告
“甘味”农产品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甘味”农产品 公益广告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