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对高职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影响调查报告——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3-08-20 06:04蔡朝霞
关键词:流行歌曲情趣流行音乐

蔡朝霞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50)

当前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其通俗易懂、易学易唱、时代感强的优点受到广大高职学生的青睐,已成为高职学生音乐生活的主流。在我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与流行音乐的相关话题早就有探讨,流行音乐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文献也不少,但关于流行音乐对非音乐专业高职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影响的调查比较少,这也是本文调查的目的。

本调查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好程度和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分析流行音乐对高职学生的积极性与消极性,试图找出高职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形成的关键因素。

一、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8个专业一到三年级的学生,按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共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率100%。

(二)问卷的编制及说明

由于音乐审美情趣是属于中介变量,中介变量一般是指人的一种心理过程,它无法被研究者直接感知,笔者只能通过问卷从研究对象对流行音乐各种风格的喜好、程度、行为、音乐审美能力等来推断她们的音乐审美情趣。[1]

问卷一调查目的是了解各种类型的流行音乐对学生音乐审美情趣的影响。关于流行音乐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音乐界对于流行音乐的专业分类很细,有的有35 种之多, 如 trip-hop,world music,new age,aeappella 等,这种分类是对全球所有的流行音乐做的分类。由于我们只研究中国青少年喜欢的流行歌曲,因而这里不采纳专业分类方法,而是根据研究所得到的一些流行歌曲信息,并参照各种媒体以及一些有影响力的排行榜对流行歌曲进行的分类,按照语言、风格以及内容三种标准进行分类。

问卷二目的是通过学生对问卷问题选项的选择,了解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人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审美情趣是相互影响和联系的,本调查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评价能力三个方面入手,旨在了解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从而获悉她们音乐审美情趣的状况。

二、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一《对学生的音乐喜好及接触流行音乐状况的问卷》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结果

1.港台流行音乐大获青睐,音乐就是唱歌

从上表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港台流行音乐,而且80%的学生喜欢歌曲而不喜欢听器乐曲,这种审美情趣和30多年来传媒对流行歌曲的的大力宣传有很大关系。从另一个角度看,大部分学生之所以喜欢歌曲,因为歌曲有歌词好理解,而器乐曲要有一定的审美修养才能领悟到,说明学生的审美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从喜欢哪种流行歌曲的风格看,有42%的学生选择了抒情优美,因为音乐的基本属性就是使人感受美,34%的学生选择了各种风格音乐,说明了现在21世纪多元化音乐时代,学生喜欢音乐的风格多姿多彩。

关于学生喜欢听哪种内容的流行歌曲,选择爱情歌曲的人数最高,这是因为她们正处在“青春期”,对异性开始有朦朦胧胧的感情,很多流行歌曲是关于爱情内容的正和他们的生理心理特征发展相吻合。

2.流行歌曲成为高职学生业余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现代传媒扮演重要角色

从学生接触流行音乐状况看,58%的学生在课余时间会经常听流行歌曲,94%学生在课余时间经常或有时和同学谈论当前流行歌曲或流行歌手,由此可以看出,流行歌曲对当代高职学生影响有多大,流行歌曲已经成为她们业余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也要认识到学生喜欢流行音乐是一种时代的趋势,关键是教师要怎样引导她们,怎样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提高她们审美能力,帮助她们分辨流行音乐作品里面的良莠优劣。

值得关注的一点:现代传媒对流行音乐的发展起很大作用,对高职学生影响也非常大,72%的学生喜欢唱的歌曲是从传媒学来的,学校老师教的只占2%,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音乐教育者进行反省和思考,这些年来我们学校音乐教育究竟对学生起了什么作用。

(二)问卷二《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分析归纳:

1.高职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停留在感官和自身情绪阶段,音乐审美感受听辨能力有待加强

关于学生音乐审美感受听辨能力的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同学欣赏不熟悉音乐作品时,不能准确打出音乐节拍。欣赏一首优美的乐曲时,50%的学生感受是心情舒畅,40%的学生感受是旋律很美,10%的同学没什么感受。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还停留在感官和自身情绪。

2.高职学生的音乐理解和判断能力停留在娱乐阶段

关于学生的音乐理解和判断能力,从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在欣赏器乐曲时,不能分辨出什么乐器,还有38%的学生连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也分辨不出来。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等基本功均有待加强。音乐审美能力是音乐素质的一种综合反映,不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音乐审美能力就不会提高,审美情趣同样得不到提升。

3.“追星族”现象很大程度影响学生的音乐鉴赏力

调查显示:32%的学生因为歌手而选择歌曲,因为歌手是她们的偶像,其实在当前社会,青少年这种“追星族”的现象是很普遍,只是还有很多同学不好意思选。

综上,学生音乐的感受能力还比较肤浅,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评价能力很大程度停留在感官、娱乐的层面上,演唱者及欣赏者自身情绪等非音乐的因素对学生音乐欣赏的影响非常明显。[2]这些问题反映出目前学生的审美能力水平还比较低,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是相互影响的,审美能力影响的她们的审美情趣。对音乐作品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评价能力不是先天就具备的,都要靠后天培养的,主要要靠音乐审美教育来培养的,那我们音乐教师就要担当起这个重任。

三、总结和思考

从以上的调查与分析中可以看出,流行音乐以其大众性、娱乐性、时尚性的特点受到广大高职学生的青睐。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审美情趣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的,流行音乐对她们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一)流行音乐对高职学生审美情趣的积极影响。

1.丰富了高职学生音乐的感知体验。

感知包括了感觉和知觉,所谓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3]知觉是人对食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的过程。[4]在音乐欣赏审美活动中,感觉和知觉不是孤立存在的,音乐感觉是音乐知觉的基础,只有对音乐个别属性的反映,才能形成对它综合、整体的反映。音乐感知是学生欣赏音乐的心理基础,音乐感知具体是指学生对音乐的音高、节奏、音色、速度、力度、和声的听辨、感受和理解。

从调查中看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流行音乐,流行音乐由于音域不宽、易听易唱;节奏简单,很多乐曲是循环重复的打击乐节奏型,这种节奏律动学生很容易知觉到。音乐力度变化不复杂,力度幅度小,和声简单,未经过音乐训练的学生们容易感知。因此,流行音乐丰富了学生的感知体验。

2.有利于学生音乐记忆能力的培养

音乐记忆是指过去的音乐经验在人脑的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过程。记忆过程包括了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三个环节。[5]具体来说是过去听过的旋律、体验过的音乐情绪、接触和思考过的音乐问题或技巧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在人脑中保持重现,“流行歌曲”从体裁上看,一般以男声或女声独唱为主,乐曲结构一般以单乐段或复乐段写成,便于记忆,学生通过对流行音乐的记忆,增强了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丰富了音乐语言,积累了乐汇。音乐识记是辨识和记住音乐的过程,它是音乐记忆过程的第一环节。根据识别的目的性可分有意识识记和无意识识记。

上面调查结果显示,现代传媒对流行音乐的发展起很大作用,学生喜欢唱的流行歌曲大多数是从传媒学来。随着科技飞速发展,社会音乐社会环境高度繁荣,随时随地都可在电视、网络、手机铃声等听到流行音乐,这种环境无形中增强了高职学生的无意识音乐识记。所以,正在热播的歌曲,即使学生不喜欢也耳熟能详,甚至可以随口哼唱几句。而对于自己喜欢的歌曲,学生们更会有目的地学唱,这就是一个有意识记的过程。

音乐是属于时间的艺术,所以只有通过记忆才能完成音乐审美的全过程,学生通过有意识识记和无意识识记的音乐记忆对于他们审美能力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丰富学生音乐情感体验

音乐情感体验是指欣赏音乐作品时引起的一系列喜悦、悲哀、愤怒等情感反映,并从中得到心理上的艺术满足,完成真正的心灵陶冶。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的情感是一种社会性的美感,情感体验是感知音乐的基础。但如高雅音乐的情感不是一般人都能准确、深刻地感受和体验到的。而流行歌曲旋律简单,容易上口,歌词简洁,通俗易懂,音域适中,容易学唱,容易引起共鸣,丰富了她们的音乐情感体验。

(二)流行音乐对学生审美情趣的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正、负面,流行音乐以它易懂、易学、易唱、便于自娱的优点受到学生的喜爱,对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流行音乐同时也对高职学生审美情趣带来消极影响。

1.部分艺术质量不高,格调较低的流行音乐作品影响学生审美判断力

随着流行音乐作为商品进入社会,不少音乐人为追求音乐的商品利润而急功近利。在音乐的创作、表演上朝着消遣性、感官性、娱乐性发展,部分内容低俗、艺术水平较低的流行音乐作品进入社会并流行起来。音像公司与传媒为了共同利益联合起来,迎合当前青少年学生感官性、娱乐性的需求而对这些低俗作品进行炒作。

从以上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赶潮”、“追星”的现象还比较严重,面对社会音乐环境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时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音乐审美能力也不高,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在媒体大力宣传和炒作之下,她们无法分辨流行音乐作品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她们的审美判断受到了一定影响。

2.音乐过于简单、歌词过于直白影响了学生对音乐美的创造想象能力

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审美过程最重要的能力。音乐审美创造能力是指按照原先设定的目标,利用一切已有的信息,创作出独特、新颖、具有价值的作品的能力。[6]音乐审美的根本优势在于发展人的创造能力。很多流行歌曲创作上音乐旋律过于简单,歌词过于直白,音乐结构单一,给欣赏者圈定了想象的空间和范围。就像一杯白开水,不能进行品尝和回味。总的来说,音乐结构越简单,内容越简单的音乐,对于听众的指向性越明确,规限性就越大,听众的想象空间就越小;反之,音乐结构越复杂、内容越含蓄的音乐,对于听众的想象指向性越模糊,规限性越小,听众的想象空间就越大。[7]如高雅音乐,很多作品例如《幻想曲》、《狂想曲》、《随想曲》、《小夜曲》,标题就给人想象的因素,听众在欣赏音乐时就能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在音乐中。而很多的流行歌曲作品就不一样,无法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学生对音乐美的创造能力得不到发展。

3.流行歌曲的过分炒作,使学生出现“偏食”的审美情趣

根据以上的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喜欢港台的流行歌曲,这种审美情趣和30年来传媒对流行歌曲的的大力宣传有很大关系,甚至很多学生片面地认为音乐就是唱歌,音乐职业就是“明星”的职业。出现这种“偏食”的审美情趣与流行歌曲、歌星的炒作、包装有很大关系。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时期,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尤为重要。目前不少流行歌曲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它们是一种缺乏营养的、满足于一次性消费的“文化快餐”;它们追求的是感官刺激、娱乐极致,在艺术表现上毫无个性和创造,表面热热闹闹,却没有任何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可言。对于正在成长的中职生,只吃“快餐”无助于文化修养、高尚情趣的养成,所以还是要去品尝“高雅音乐”,才有利于提高审美情趣。

[1]马达.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4.

[2]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12):25.

[3][4][5][6]北师大等.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统一(联合)考试大纲及指南[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88,189,198,258.

[7]袁茜.中学生偏爱流行音乐的心理分析及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3):29.

猜你喜欢
流行歌曲情趣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爱情趣数字
夏虫情趣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细致描写再现情趣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
四格情趣
《打支山歌过横排》——“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五
《摘葡萄》——“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