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益宁,吴晓东 (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北京102249)
张少波 (中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坪北经理部,陕西 延安717408)
赖枫鹏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滕蔓 (中海油服油技事业部科技部,河北 廊坊065201)
CO2驱油是油田三次采油中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向地层注入CO2气体,降低原油黏度,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1]。在美国,CO2驱成为成长最快的提高采收率技术,自1980年起,热采、化学驱等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快速下降,CO2驱的工程项目增加了3倍以上[2,3]。CO2驱的主要途径是在地层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原油体积膨胀和黏度降低——降黏效应的非混相驱,即溶解气驱;通过混相效应在油藏中析取原油中的烃,即混相驱[4~8]。细管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大庆油田、长庆油田、吉林油田等油藏地层压力系数多在0.8~1.1MPa/100m之间,2000m左右埋深原油在地层压力20MPa下即使是纯CO2也达不到混相。不同压力下的细管试验测得在最小混相压力为35~54MPa,油层混相压力远高于地层压力,因此只能重点考虑非混相驱。下面对特低渗透油层CO2非混相驱油试验进行研究。
低于最小混相压力时,油相和CO2处于分离状态,油、水、气的渗流基本方程分别为[9,10]:
式中:Kro、Krw、Krg分别为油、水、气相相对渗透率,为含油饱和度So、含水饱和度Sw的函数;Bo、Bg、Bw分别为油、气、水相体积系数,为压力p的函数;μo、μg、μw分别为油、气、水相的黏度,mPa·s;φ为孔隙度,1;Rso、Rsw分别为CO2溶解气油、气水比,为压力p的函数称为哈米尔顿算子。
垂向各向异性及重力分异作用修正的分流量计算理论,结合了Koval(1963)因子法核算不稳定混驱 (指进),并将Koval方法扩展应用到表述重力分离的影响,同时参考了Paul等 (1984)利用特征值法计算一维分流量方程的解法[11]。
分流理论考虑非混相水(i=1)出现时是由第一次接触混相溶剂气(i=3)驱替的油相(i=2)的。这些组分分布在水相(j=1)和油相(j=2)之间,其一维质量守恒方程表示为:
其中,下标D表示无量纲。总的浓度和分流量分别表示为:
方程(4)是基于理想混合、不可压缩流体和岩石,忽略弥散效应、毛管压力和重力,忽略CO2在水中的溶解作用的假设。方程(4)表示为:
以方程(6)中参数的形式定义一个浓度速度,在附着条件下,各相的浓度速度是相等的:
在附着条件下对方程(7)求全导数,可表示为2个特征参数的特征值:
式中:F22、F33为组分2和组分3的分流量连续且可微的二阶导数。
为了校正黏性指进对分流理论的影响,改变方程(5)的定义为:
式中:K′= H[0.78+0.22(μ2o/μ3o)1/4]4为 Koval因子;H 是非均质因子,1;C为浓度,%;f为分流量,为单相流量与总流量的比值;Fi为组分i的总分流量,为i相体积流量与总体积流量的比值。
以反五点法井网为例,计算黏滞力和重力对各相渗流速度的影响。反五点法平均前缘速度为[11]:
根据达西定律,由于重力作用在垂向上产生的流体速度为Vv=0.835×10-3KvΔρ/μc;在油层中垂向移动距离h所需时间tv=h/Vv。因此,水平和垂向的时间比为:
式中:Δρ为水和CO2的密度差,g/cm3;μc为CO2黏度,mPa·s;h为油层厚度,m。
2002年底,在长庆油田坪北P12井区开展了长6油层CO2驱油现场试验。试验区含油面积0.43km2,地质储量16×104t,空气渗透率0.18~1.78mD (平均1.4mD),有效孔隙度12.8%。2002年初,以200~300m井距 “一注四采”拟五点法井网投产5口井。为加快试验进展,2004年8月又投产了井距80m的P12-5试验井。目前试验区有注气井1口、生产井5口 (表1)。注气井P12-6井,平均单井砂岩厚度8.3m,有效厚度6.7m;射开长61Ⅳ层,砂岩厚度10.3m,射开有效厚度6.0m,岩心空气渗透率0.451~0.697mD,未压裂直接投注。
表1 P12井区先导性试验区生产井、注气井基础地质参数表
该区2002年12月投产,未压裂的P12-6井于2003年3月开始注气,注气井初期日注气3~5t;方案设计为连续注气,但由于CO2气供应不足和控制气窜实施了间歇注入,到2009年2月共注入7个阶段,到2009年8月5个阶段累计注入607d,累计注气24755t(图1),总计注入PV数0.495,平均注气强度约为9.0t/(d·m)。在注入过程中初期注入压力较高,2006年根据试验井组油井受效和见气情况,改为周期注气,之后整体注入压力呈下降趋势,在日注气40t以上的情况下,注气压力由13.53MPa下降到11.5~12.0MPa (图2)。
图1 P12-6井累注气量和日注气量随时间变化曲线
图2 P12-6井注气量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该试验区初期有4口生产井,均压裂投产,初期4口井日产油14.2t,平均单井日产油3.6t,综合含水3.3%。2004年8月P12-5井未压裂投产,初期日产油0.02t,含水10%。到2007年7月5口油井累计产油1.57×104t,除P12-5井因投产晚和未压裂累计产油780t外,其他4口井累积产油均在2142~2824t之间,采出程度6.61%,综合含水12.2%。此外,将CO2驱条件下的产量与相邻井区水驱开发的产能动态进行对比 (图3、图4),可见CO2驱具有产量递减慢、含水上升速度慢的特点。
图3 CO2驱与水驱单井平均日产油量对比曲线
图4 CO2驱与水驱单井平均日产水量对比曲线
CO2吞吐采油技术的增油机理主要有降黏机理、膨胀机理、酸化解堵作用、形成混相流体以及改善油水流度比等作用。试验井区油层的油藏压力多没有达到混相压力,所以形成混相的几率极小。但油层中注入CO2后,会产生原油膨胀、黏度降低等作用,同时其表面张力发生变化,能够增加原油的流动性。
2010年7~10月长庆油田坪北P20井区先后选择了4口油井进行CO2吞吐试验,统计2口井,平均单井液态CO2用量为28m3,初期采液强度提高1.07t/(d·m),日增油2.1t,平均单井累积增油125t。
对CO2驱渗流模型求解,并进行编程计算,输入P12井试验区油藏及注入参数,可得到试验区平均单井日产油量、累计产油量的计算值等动态参数 (图5、6),计算值与实际值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因此,利用渗流模型可预测今后一段时间的动态产能指标。预测结果表明,到2012年末,即生产10年后,试验井组累计产油量将达到1.298×104t,采收率达到8.11%。与同类特低渗透油藏相比,开采指标较高。
图5 试验区平均单井日产油量预测
图6 试验区累计产油量预测线
通过CO2驱及吞吐采油技术的增油机理和渗流模型的研究,并总结现场试验效果,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CO2吞吐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机理是原油膨胀、黏度降低、相间界面张力降低,是一种非混相驱。
2)注气压力较低,油层吸气能力较强,注CO2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特低渗透油藏注入难的问题。
3)采液强度相对较低,并且生产井含水在较低水平的井效果较好。与相邻井区水驱开发的产能动态进行对比,可见CO2驱具有产量递减慢、含水低的特点。
4)利用预测模型预测了CO2驱条件下的产量,预测结果表明,生产10年后,试验井组的采收率达到8.11%,与同类特低渗透油藏相比,开采指标较高。
5)在与注水井连通较差、不连通厚度较大或在断层附近无法实施压裂的油井可以进行CO2吞吐试验。
[1]Randal M B,James D H,Oscar B A.Immiscible CO2flooding for increased oil recovery and reduced emissions[J].SPE59328,2000.
[2]Hurter S,Labregere D,Berge J.Simulations for CO2injection projects with compositional simulator[J].SPE108540,2007.
[3]Berenblyum R,Calderon G,Kollbotn L,et al.Modelling CO2injection:IOR potential after waterflooding [J].SPE113436,2008.
[4]郭庆安 .松南气田注CO2驱油实验研究 [J].石油天然气学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10,32(4):130~132.
[5]何应付,周锡生,李敏,等 .特低渗透油藏注CO2驱油注入方式研究 [J].石油天然气学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10,32(6):131~134.
[6]李成文 .注二氧化碳 (CO2)提高原油采收率 [J].国外油田工程,1994,(6):1~4.
[7]刘洪涛,韩军,孙建国,等 .低渗透窄薄砂体油藏CO2吞吐采油研究与应用 [J].石油天然气学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5,27 (2):389~391.
[8]王德民,张景存,李林,等 .国外三次采油技术 [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
[9]郎兆新 .油气地下渗流力学 [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
[10]孔祥言 .高等渗流力学 [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9.
[11]Paul G W,Lake L W.A simplified predictive model for CO2miscible flooding [J].SPE13238,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