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艳琳
(贵州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随着外语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不断转变,在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理念下,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成为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已经成为衡量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外语学习模式也日益得到关注和应用。因此,将二者进行有效的整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的教育学者就开始探讨和研究学习者的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有的学者将“自主”看作是一个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承担自己的学习责任。有的学者则认为,“自主”是一种学习能力,是学习者的特点,而不是学习过程。[1]Holec在1981年发表的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中,将自主学习定义为“一种担负起自己学习责任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确立学习目标、定义学习内容、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等五个方面。”[2]这标志着语言学家第一次将自主学习理念引入到外语教学领域。Holec的定义得到了较多学者的认可,并对后人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
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笔者将学习者的外语自主学习定义为学习者自己调控、管理和实施相关外语学习行为的一种学习模式。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习者承担了主要的学习责任,并且体现和培养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具体来讲,外语自主学习模式是学习者在外语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和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制定并实现具体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模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主导自己的学习,对学习目标、过程及效果等方面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整个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4](P202)
基于网络环境的外语自主学习模式则是指在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开放性特点的基础上,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为主要方式的外语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习者在探究的基础上,在获得外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从而有效地习得外语语言。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对自主学习的分析,笔者构建了基于网络环境的外语自主学习模式。该模式是一种具有不同变体的开放性模式,具备一定的概括性,见图1。
图1 基于网络环境的外语自主学习模式
在该模式下,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以教师设计的任务为基础,在网络的支持下,以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本质上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行为的有意识的管理。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调整学习计划、管理计划的实施、管理技能的运用和发展。
首先,教师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主导,作为学习活动的情境创造者、学习引导者、疑难帮助者和学习评价者,参与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教师应精心设计学习任务,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引入学习主题,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在学习者明确学习任务,开始学习活动后,用平等的身份与学习者对话,用协商的口气与学习者交流,引导学习者的学习进程;在学习者获得学习成果后,积极点拨、评价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其运用相关学习成果;最后帮助学生在内化学习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创新。
其次,学习者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基于网络环境的外语自主学习模式下,学习者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式,展开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这个自主学习过程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关键,由学习者自己阅读、观察、思考并获得结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主体位置;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获得学习成果,内化相关知识和技能,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创新。整个过程是一个积极的、主动的意义建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如果出现疑难问题,那么学习者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分析矫正,重新开始相关学习活动。
网络环境下的外语自主学习模式赋予了学习者自主探究、自我控制的自由,它的开放性、多元性和非线性特征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能够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使学习者不断地完善认知过程和结构,克服语言学习障碍,最终真正地习得外语。
基于网络环境的外语自主学习模式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校资金不足,硬件配置困难。教育经费投入的有限性直接影响了学校教学设备的配置。基于网络环境的外语自主学习,无论是在计算机硬件的配置,还是在相关软件的配备上,都是一项高投入的工程。因此,经费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的开展。
其次,教师自身水平影响实际教学效果。在基于网络环境的外语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起到了设计、引导、监控和管理的作用,教师在这种学习模式中的角色更具挑战性。教师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要设计教学任务及其实施细节和过程,更要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把握学习者的学习动向,管理其学习行为和过程,并就其学习结果进行形成性评价和反馈,指导学习者的应用。因此,教师除了要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外,还应该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这样才能够保证基于网络环境的外语自主学习模式的稳步发展。
再次,学习者自身的能力影响实际学习效果。基于网络的外语自主学习模式强调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是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外语语言基础势必会影响学习效果。
最后,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控制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给学习者多大的自我发挥空间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应该正视问题的存在,不断完善该模式,并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
[1]林苑.探究自主学习理论提升师生的自身发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
[2]金彩娥.外语学院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策略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5).
[3]孙素英,陈征.创建CALL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4).
[4]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