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燕 黎明珠 唐小娜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与旅游系,海南 琼海571400)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2006 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因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以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更应结合学生现学的专业和未来的就业方向,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 然而,纵观我们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发现很难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结合文献资料和实际教学,我们发现高职院校的的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英语的热情不高,具备良好职业英语能力的学生寥寥无几。 究其原因,学生认为英语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索然无味,教师基本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复习—导入—讲解—操练—作业”来授课,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习情境的创设,及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此外,注重学生的英语等级考试成绩,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和职业性,造成英语教学难于满足社会对学生的职业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如何进行改革,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来满足市场的需求,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20 世纪90 年代,德国教育界和商界合作,首次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和设计方法,取得了良好成效,随后在德国职业教育中给予推广。 2004 年左右,我国的高职教育掀起了基于工作过程本位的课程改革新浪潮,强调职教课程开发在一定程度上要与工作过程相联系,教师结合课程设计工作任务,引导学生完成并获取工作过程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与人协助、做中学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其职业竞争力。这次改革对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即英语课程设计应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发挥英语为专业服务的功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质。
学习情境的创设是课程能否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重要环节之一。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情境是在典型工作任务基础上,由教师设计用于学习的“情形”和“环境”,是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的结果,通常由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如任务、案例、项目等)构成(赵志群)。该学习情境的创设包含5 方面的小内容(严中华):
(1)以支持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和教师为辅的“教”为基础;
(2)以“情境”为内容,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境中自主习得信息、建构知识;
(3)以“真实存在”为形式,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在实际职业情境中自我探索知识;
(4)以“必然性、规范性、整体性”为特点,即每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按照学生职业的成长规律。 情境之间呈平行或递进等关系;
(5)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包括接受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社会交际、与人合做、自我学习等能力。
那么,在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创设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英语学习情境,来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英语能力和培养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呢?
我们学院的大学英语课程是以王守仁主编的 《实用综合教程1、2》为教材。我们的教师研究团队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理念,结合现有的教材、学生的实际学习和将来的岗位需求,经过调研、分析、讨论,把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整合为十六个模块。一个模块对应一个学习领域,由两个学习情境组成,如表1 所示。 从模块1 的“大学教育”到模块16 的“职业定位”,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递进,体现了学生从学校学习到职场工作的成长规律。
表1 《大学英语》课程学习领域、学习情境与学时分配
在学习情境的创设和实施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实际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培养的学生职业英语能力,有助于他们的职业成长。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实用综合教程2》 第四单元—Text A: The Joys of Shopping为例,如表2 所示。
表2 The Joys of Shopping 教案
实践证明,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大学英语学习情境的课堂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所提高、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敢于表现,学会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乐于与人合作,努力提高其职业英语能力,为将来做一名成功的职业人打下基础。
[1]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39-140.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70.
[3]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04.
[4]黎明珠.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31):38.
[5]窦菊花.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公共英语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J]. 湖南 科技学院 学报,2012(1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