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本刊记者 李钰
“去年花市好,不与往年同。今年花更好,为见开门红……”这是陈毅于1966年2月所写的一首诗词,描述的是广州花市的盛景。
广州被誉为“花城”,其花市在全国闻名,是全国最大的花卉集散地。除了广州花市外,“春城”昆明的鲜切花也享誉全国,甚至东南亚地区。这两大花市为全国各大中城市提供了品种繁多的盆花、鲜切花及绿植等,养活了一大批花市人。
这些花市人常年以花为伴,靠着各种盆花、鲜花,养家糊口或者发家致富。虽然他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和指导,但却对花卉市场的现状和前景有着清楚的认识,并且在摸索中悟出了一些买卖经。
6月28日9点刚过,北京石景山区玉泉路花卉市场里显得有些冷清。摊主要么忙着清扫摊位的垃圾,要么忙着摆放新上的鲜花、盆花,偶尔有一两个顾客从通道走过,驻足在摊位前询问着价格。
芳圃鲜花摊位的王兵正从大水桶里捞出一块花泥,准备插花。此刻的王兵,并非才刚上班,他和很多摊主一样,早在凌晨三点多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因为他们要赶在花市开门前,从东北三环外的北京莱太花卉市场进货归来。
消瘦的脸庞上戴着一幅眼镜,看起来斯文而又年轻,让人很难把王兵和这份花市工作联系起来。当他向记者道出22岁的年龄后,马上补充道,“你可别以为我是这里的新手!”王兵介绍说,自10岁起,他就开始在父母开的花店里帮忙了,从最简单的清扫垃圾及了解花的品种开始学起。如今的他,已经能独立地完成进货、插花及鲜花预定业务洽谈等工作。
王兵说,他家每两天要去莱太花卉市场进一次货,以保证鲜花的新鲜度。“那里的花都是从云南昆明空运过来的,运费比较高。虽然北京也有培育鲜花的,但质量普遍不高,我们进货时一般不选,要不然不好卖。”
因为是自家店铺,又有父母在前面顶着,因此王兵的花市工作相对来讲自由许多,“我想来就来,想歇就歇。我和父母实行换班制。”
其实,四年前从一家高职院校休闲体育专业毕业后,王兵在一家公司做起了职员。“工资两千多,而且也不自由。”于是,仅工作一年,他就辞职回来帮忙了。
虽然已有十多年的花市工作经验,但是年轻的王兵对这份工作还是不够满意。“我也想过换份工作,因为在花市干太累了,赚得又不是很多。凌晨3点多就得起床去进花,6点多到店铺准备营业,晚上6点多才下班。如果接了婚庆等大活的话,就得加班,下班时间根本没准。我们一家三口都忙在这个鲜花摊位上,但一年下来,净赚也就10万多一点。”
记者了解到,王兵家鲜花摊位有40平多,租金是每月六千多元,若加上电费之类,每月摊位的开销基本是一万。
如果说王兵是花市人的中生代力量的话,那么隔壁摊位来自四川的何大姐则是花市的老人了。今年53岁的她,已经做了20多年的花市工作了。
“现在外地人在北京做生意的条件好多了,不用再被追赶着查暂住证了。办暂住证也不收钱了”,何大姐感叹道。
“但是,现在花市的钱不好挣呀,做什么都得收费。虽说这几年结婚时兴用花,可大多时间都是生活日常购买,一两块钱一支,我们能挣多少钱呀。可是年龄大了,其他工作找不到,只好一直做这个养家糊口了。”
何大姐的言语流露出一丝遗憾。不过,现在的何大姐除了是自家花摊的老板外,还是小许的插花“老师”。
小许是北京一家公司的会计,从小喜欢花的她,两个月前花2,000多元报了个插花培训班,可是两周下来,头脑里只有一些插花理论。于是她专门跑到离家不远的玉泉路花市拜师学艺,最近一段时间,只要不加班,下班后小许都会来给何大姐的花摊帮忙,实践插花技术。小许说,“我的计划是,等学好了插花技术和一些经营门道,回老家开一家自己的花店。”
从性质来看,花卉,尤其鲜花,是一种文化性很强的消费品,虽然它们因为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和特定文化含义,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但是它们并不是日常生活必须品,又不属于文化艺术品,只有那些对花感兴趣的特定人士才会对它们产生需求。
但毋庸置疑的是,鲜花消费的高低受到居民收入、消费意识、社会集团购买力和社交礼仪需要等因素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一定价格条件下,花卉需求量与居民收入和消费意识呈正相关关系。之所以包括集团购买力这一因素,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和今后一定时期内的花卉市场发展中,集团消费都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且集团的消费水平相对较高。社交礼仪需要则是消费意识具体化的一个方面。
以上这些因素对花市的影响,确实存在,并且在花市人利益版图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王兵介绍说,这几年来,花市最忙,他们赚得最多的时候是节日,如情人节、教师节、母亲节。至于价格具体涨多少,要看莱太市场发货商涨多少。情人节,玫瑰花的价格能涨三四倍。
在非节假日期间,摊主们的生意则相对冷清一些。除了接待日常的家庭户顾客及花店店主的光顾外,他们最希望接待一些大客户订单。
“家庭顾客对鲜花的需求并不大,他们大多根据喜好挑选花支,每次花费也就几十块钱。即使有些顾客选购花束当礼物,但大多只买一束一百多元的鲜花,利润也没多少。我们进一次货大概要两三千元,但一天根本卖不了多少,有时需一个礼拜才能卖完,单纯指望零售根本行不通,必须寻找婚庆、开业庆典等团体大单。”据了解,每个花摊基本都有自己的大单客户。
如今城市里安排密集的婚礼,给花市生意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记者了解到,一场婚礼大概需要的鲜花从2,000-10,000元价格不等。因为鲜花用量大,且考虑价格相对便宜,婚庆公司基本都是直接从花市订购,而非花店。
王兵透露,与他家固定合作的婚庆公司有四五家,每月大概能接二十多场婚礼,平常100多的花束在婚庆单子里能卖到300多元,一天的流水销售额则上千。“当然,这种大单并不是每天都有,有时不见一单,基本是干坐着,有时候则可能好几单,忙得焦头烂额。”
其实,对花市人来讲,他们早先的赚钱渠道并非只有婚庆等典礼。“在以前,很多摊位都能接到一些公务会议用花订单,用量不算小,而且对价格也不是太讲究。”然而,这个销售渠道却被终止了。
2012年底,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倡导开展节俭办会的“新会风”,要求会场“素颜”。于是,一场“节俭”风搅动了花市利益版图。有媒体报道,对会务用花依赖性强的花店销售量锐减,经营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尴尬境地。
对花市人来讲,要想继续经营下去,就必须寻求新的销售渠道。何大姐说,她家花摊已经开始这么做了。因为紧邻八宝山公墓,她开拓了墓地用花业务。“这个业务相对婚庆用花和公务用花来讲,都要好应对一些。因为顾客一般没什么心情对鲜花挑挑拣拣。”
除此之外,何大姐也看到了网络的优势。据其介绍,她专门找人在一家网站上公布了自己的电话,提供订花服务。两个多月过去了,她接到了两个订花电话。“希望以后能越来越多,不过目前不会提供送花服务。北京的交通太差劲了,送一趟花光路上就得耗大半天。”
在玉泉路花市大厅里,鲜花摊位和盆花、绿植摊位隔道相望。
王兵花40分钟时间插完了一大束花后,坐在凳子上开始了一天的张望和等待。“没有订单的日子,除了接待零零散散的顾客外,我们都是闲坐着。”
而此时对面的绿植摊位上,正在完成一笔交易,三位顾客买走了十几盆像吊兰、绿萝之类的小盆绿植。“这是给新装修的办公室买的。”其中一位告诉本刊记者。
王兵看着对面的交易情景,露出羡慕的神情。记者了解到,在做鲜花之前,王兵家的摊位其实是做绿植销售的,只不过后来转行做了鲜花。“以前做绿植的时候,绿植生意的季性特别明显,每年冬天需要把一年的生意都做完了,其他时间就基本闲着了。不过这几年来,绿植生意行情好像没这么大差别了,看他们做得都不错。”
“到了夏天,我们的损失很大,温度太高,鲜花不易保存,没有及时卖出去的话,特别容易枯萎,最后只得扔掉。”说话间,王兵揪掉了一大束花中的两支枯萎的玫瑰花。
当记者问起王兵是否考虑增加绿植生意,他直言道,“人手有限,暂时不打算再做绿植生意了。”
从事绿植、盆花销售的刘强,对鲜花与绿植经营却另有一番认识。
2004年园艺专业毕业后,他在玉泉路花市做起了绿植生意。创业近十年中,刘强经历了绿植生意的起落。据他介绍,2009年的时候,绿植生意整体上还不错,有时候能实现翻倍的利润。但是最近这两年,因为做绿植的人太多,行业竞争导致利润明显降低。“现在有30%的利润就已经算不错了,像一盆绿萝才挣两三块钱。”
“与鲜花摊位相比,我觉得他们赚得更多一些。你看对面做鲜花生意的,他们基本上每家都买了车。除了节假日期间鲜花需求量很大外,鲜花摊位都与婚庆公司合作,因此利润都很大。虽然单支鲜花零卖不挣钱,但如果打个花束来卖,量多了利润自然就变大。”虽然并未参与鲜花经营,但长期观察对面生意的刘强,对鲜花摊位的利润情况的了解,显然还是做了一番功课。
刘强说,现代的绿色环保装饰主张,给绿植、盆花生意带来了广阔的市场,但目前盆花、绿植生意面向的客户,基本还是以家庭为主,单位采购的量相对较少,整体利润很难上去。
记者了解到,每年春节前及春天,是绿植生意的旺季,到五月底就会转入淡季,一直持续到10月。生意淡的时候,他们可能连租金都赚不够。刘强这个摊位每月的租金是3,000元。当记者问到这个摊位一年有多少净收入时,刘强说道,“说实话,没算过。扣除进货费、摊位费、住房房租、水电费等,应该说赚的钱只能够开支,存不下多少钱。”
据了解,为了保证周末时间的绿植新鲜且品种多样,刘强每周星期四都要去进货。因为摊位面积较小,只有二十平左右,他每次的进货量并不是很大,但仍然需要两三千元。所有进货中,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外地市场培育。为了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刘强把他的父母从湖北老家接了过来,在北京南六环外开办了一个基地,专门培育吊兰之类的绿植。
刘强告诉记者,做绿植培育和销售,属于自己的本行,赚得不是太多,但至少得心应手。虽然也羡慕那些做鲜花生意的,但他对是否应该转行卖鲜花,有着比较理性的认识。
“鲜花生意不是想做就能做,不能看着别人挣钱就以为自己也做得了。鲜花生意,要想做得好,必须真正地懂鲜花行业。该怎么报价、如何收费,怎么跟婚庆公司等大客户谈业务等,都决定了生意的好坏。包括插花技术、场地布置等,都是鲜花生意人必须要懂的。这些知识,并非有了书本上的理论就可以,而是需要真正的实践经验。”
记者了解到,因为有园艺专业背景,为了拓宽绿植的销售渠道,刘强平时还承接一些庭院绿化设计与施工、绿化工程及屋顶花园等项目。他说,“从目前看,绿植销售的利润确实比较低,但如果没有特别合适的工作选择的话,我还会坚持做下去。”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王兵和刘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花市人,对各自的经营现状都有所不满,并对对方的生意心存羡慕。然而,他们对各自的生意怎么能够好起来的认识,却惊人的一致,“希望老百姓越来越富裕,口袋里钱多了,自然就容易掏钱买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