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哲伦和他的FOB

2013-08-19 07:32沈承宙
戏剧之家 2013年9期
关键词:斯蒂夫百老汇华裔

2013年5月9日至19日,在江苏乌镇举办了乌镇戏剧节。

乌镇戏剧节邀请了著名美籍华裔剧作家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和他的作品《铁轨之舞》(The Dance And The Railroad)。

这使我想起三十三年前,在纽约观看黄哲伦的处女作《外来佬》(F O B)的往事。

1980年7月8日,我和我的姊姊坐灰狗长途车从波士顿出发,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旅程,到达纽约。一位美国戏剧界的朋友鲍勃,在车站热忱地迎接我们。鲍勃知道我是个音乐戏剧工作者,所以一见面就对我说:“今天晚上去看戏。”

“喔,百老汇?”我满有把握地问。因为百老汇是纽约的戏剧中心,百老汇的戏剧代表美国的水平。去看戏,不去百老汇,还能去哪里?

“不,大众剧院。”看到我有点意外的神情,鲍勃又补充说:“先让你看看你的同胞写的戏。这个戏叫做《外来佬》(F O B)。华人戏剧,我在纽约也只看过两三次。”

F O B,是英语Fresh Off the Boat的缩写.意思是坐船来的陌生人。自从华裔移民开始在美国定居以来,F O B便成为种族主义者以歧视傲慢的态度称呼华裔移民的代名词,所以我把这个剧名译作《外来佬》。(后来也有把这部剧作译为《新移民》的。“新移民”是个中性名词,只能代表剧中人物的身份;而“外来佬”则代表了白人种族主义者对少数族裔的歧视。所以我认为译作《外来佬》更确切。)

剧作者黄哲伦,是一位即将满二十三岁的年轻人,他1957年8月11日出生于洛杉矶。他的父母是第一代移民,父亲是上海人,母亲是旅居菲律宾的福建人。所以人们把黄哲伦这样的华裔美国人称为A B C,即American Born Chinese.他正在斯坦福大学学习戏剧,《外来佬》是他的毕业作品。

晚上七点多,我们来到大众剧院(也称“莎士比亚戏剧节”)。这里的街道,没有百老汇那么热闹,没有熙熙攘攘的来往人群,也没有眼花缭乱的五彩霓虹,只有一面印着莎士比亚胸像的旗帜,在晚风中徐徐飘拂。

聚集在休息厅里的观众,陆续走向六个大小不同的剧场。今天晚上,大众剧院的六个剧场,同时有六场不同的演出。我们要去的,是在顶楼的马尔丁尤厅(黑匣子)。

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我观看了《外来佬》。这个戏有三个人物,都是美籍华裔青年。刚从香港移民到美国的斯蒂夫(Steve),言必称关公,奉人便大讲关公如何如何,急于表示他对本民族传统和文化的尊重。葛瑞思(Grace)是一家中国餐馆老板的女儿,五岁就随父亲从台湾移居美国。她心目中有一个花木兰,却从来不挂在嘴上。第一幕中有一段戏,可以看出剧作者的良苦用心:葛瑞思请斯蒂夫和另一位华裔青年、第二代华裔移民戴尔(Dale)吃饭。葛瑞思问:“要不要辣椒?”两人都说要,而且声言不怕辣。但是,这是一种非常非常辣的辣椒,辣得两个年轻人满头大汗,张着嘴直哈气,因为大话说在前头了,不得不硬着头皮吞下去。他们那逼真的表演,引起了观众的哄堂大笑。我看了看我的周围,有几位华裔和南美洲的移民,笑容却与众不同,他们嘴角牵出的是一丝苦笑,也许他们心里正在流淌着汨汨的涩泪,因为他们曾饱尝过移民生活的艰辛凄苦——“辣,再辣也得忍着!”

戴尔是葛瑞思的表哥,是个第二代移民,他竭力在斯蒂夫面前证明自己的美国国籍身份,他劝阻斯蒂夫不要驾车,认为斯蒂夫不懂洛杉矶的交通规则,也许连交通标牌都看不懂。他对自己身份的炫耀,从另一个侧面反射出美国社会对华人的偏见和歧视。那时,许多白人认为华人笨拙、丑陋、油滑、愚蠢、野蛮……这种偏见和歧视,深深刺痛移民的心灵,许多移民有自卑感,对自己难以融入美国主流社会而深感屈辱和痛苦。戴尔有这样一段台词:我不得不卖力做工,非常卖力,不是作为一个华人,一个黄种人,一个东方人,一个亚洲人,只是作为一个人,一个和别人一样的人。

葛瑞思悄悄地爱上了斯蒂夫,并暗暗下了决心,要以自己对继承传统的理解去影响斯蒂夫。当两个年轻人之间因为误会而发生冲突的时候,剧作者干脆让他们演变成心目中的花木兰和关公,引出了一场用中国戏曲打击乐器陪衬的剑戟对打。而且还用英语“叫板”——“I am Hua-mu-lan!”“I am Guan-gong!”在一出完全用英语对白的话剧中,出现这样的场景,真是别开生面,饶有兴味。当然,花木兰大获全胜,关公则狼狼大败。最后,葛瑞思送给斯蒂夫一件定情礼物。斯蒂夫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块普普通通的中国面饼。斯蒂夫把它十分虔诚地认真地吃了下去。剧作者欲以此告诉观众,继承民族传统,并不是在口头上说说就可以做到的,应该把它化入自己的生命中。

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传统,是侨居海外的同胞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我们在海外许多城市中的唐人街,可以看到许多华族的民俗民风,非常完整地保留着,甚至在国内都已经很少看得到了。自从出版了那部著名小说《根》,以及根据它而拍摄的电视剧上映以后,美国的少数族裔掀起了一阵追根寻源的风潮。《外来佬》的创作和演出,也是这类作品中的一部。这个戏从编剧、导演、舞台美术设计到全部演员,都是东方人(除了几位日裔以外,全是华人)。他们曾在1980年4月,参加了为欢迎我国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和英若成先生访美而演出的《北京人》,获得了好评。

《外来佬》的剧本,曾在尤金·奥尼尔戏剧中心的全美戏剧家座谈会上进行讨论,这是对青年剧作家极大的鼓励。

我认为,《外来佬》是一部主题比较深刻、艺术上有所创新的话剧,但是整个演出显得有些粗糙,有点“实验演出“的性质,还可以精雕细琢,加工提高。

“是的,”我的朋友鲍勃说,“大众剧院经常为这些有才能有希望的青年戏剧家提供实践的机会。这是约瑟夫·派普创办这个剧院的主要宗旨。”(1966年,约瑟夫.派普买下了纽约老埃斯特图书馆的房子,经过休整改建,成为一个有六个大小剧场的青年戏剧家的实践基地,这就是大众剧院。)没有经验的青年艺术家,是很难挤入商业性很强的百老汇戏剧圈的。所以这个大众剧院吸引着许多青年艺术家。被大众剧院采纳的剧本,也可能经过彩排,因为达不到上演水平,决定暂不公演,由剧作家再去修改。大众剧院花了钱,是为青年艺术家们付的学费;而不正式公演,是为了爱护青年艺术家,使他们的创作热情不至于被苛刻的纽约戏剧评论界的唇枪舌剑所伤害。约瑟夫·派普是青年戏剧家的知音,伯乐;大众剧院是新进作品的练兵场,试验田,加工厂。约瑟夫·派普从不把一个经过修改的好戏圈在自己的剧院里,他会把它们推荐到百老汇、外百老汇去,让它获得应有的成功和荣誉。

《外来佬》就是从大众剧院走向外百老汇的,并获得了外百老汇最重要的戏剧奖项奥比奖。除了《外来佬》之外,音乐剧《群舞演员》、音乐剧《长发》、话剧《生无立足之地》、黑人戏剧《献给黑人姑娘》等等,都属于这类作品。大众剧院向外界推荐的作品,时常为美国戏剧的发展探索新的方向,寻求新的道路,开创新的风格,对美国戏剧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大众剧院扶植黄哲伦和他的《外来佬》,为美国戏剧、特别是美国华人戏剧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是是意义深远的。

《外来佬》是黄哲伦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作品,在外百老汇获得成功后,他准备到耶鲁大学继续深造,并着手准备《铁轨之舞》的创作。

《铁轨之舞》,塑造了一群参加美国横贯东西大铁路修筑的华人苦力。剧中人龙(Long)和马(Ma),白天在工地上做十几个小时的苦力,晚上回到住地,还要坚持学关公的戏。尽管身在异乡,尽管筋疲力尽,但是祖先的文化,祖先的尊严,仍然念念不忘。

和《外来佬》一样,《铁轨之舞》也获得外百老汇奥比奖。

让黄哲伦在美国戏剧界确立重要地位的,是他在1986年10月完成,并于1988年2月在华盛顿国立剧院首演的话剧《蝴蝶君》(M.Butterfly)。《蝴蝶君》的戏剧故事来源于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在《蝴蝶夫人》中,日本姑娘巧巧桑爱上了美国海军军官平克尔顿。平克尔顿只身回美国去了,痴心的巧巧桑,生下了平克尔顿的孩子,天天、月月、年年期盼着平克尔顿回来。当平克尔顿带着金发碧眼的白人妻子来到日本时,巧巧桑亲手把儿子交给平克尔顿,伤心地自尽了。在这部歌剧中,平克尔顿完全控制了巧巧桑的感情,巧巧桑为平克尔顿而生,为平克尔顿而死。法国音乐剧《西贡小姐》,也借用了这个故事,描述美国大兵和越南姑娘的爱情,结果和《蝴蝶夫人》是一样的。黄哲伦却把这个故事彻底地颠覆了。在他的《蝴蝶君》中,冷战时期的法国外交官瑞内·伽里马(Rene Gallima)爱上了京剧旦角宋丽玲(Song Liling)。宋丽玲的隐蔽身份却是一名女特工。戏剧故事没有按照西方传统观念的思路发展(像《蝴蝶夫人》和《西贡小姐》那样),而是伽里马的感情完全被宋丽玲控制,等到真相大白,伽里马为无法承受命运的捉弄而自杀。这部舞台剧由安德莱斯指执导。1993年由大卫·柯南波尔执导拍摄了同名电影。

《蝴蝶君》让黄哲伦声名大振。这部作品获得了最佳剧作、最佳导演、最具特色演员三项托尼大奖。从《外来佬》、《铁轨之舞》到《蝴蝶君》,黄哲伦确立了自己的戏剧理念和风格。他对美国种族问题的深切关注,他对美国主流社会对少数族群的偏见的批判,他对东西方文化差异和碰撞的阐释,都深刻地体现在他的剧作之中。

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黄哲伦是继阿瑟·米勒(Arther Miller)之后,在美国出现的第一位广受公众关注的重要剧作家。美国《亚裔杂志》评选的1994年度最具影响力的13位华裔精英中,黄哲伦位居第一。

1996年,黄哲伦创作了话剧《寻找唐人街》(Trying to Find Chinatown)。剧中又有关公的情节。看来,黄哲伦有“关公情结”,关公,成为他剧作中华人男性寻找传统文化和寄托民族尊严的象征。

三十多年来,黄哲伦一直活跃在美国戏剧舞台上,除了创作多部话剧外,他还涉足歌剧音乐剧领域。他和著名作曲家盛宗亮合作,创作了歌剧《银河》。到中国来演出过的美国音乐剧《阿依达》,就是黄哲伦编剧的。2001年,他把中国歌剧先驱黎锦晖最小的弟弟黎锦扬的英文小说《花鼓之歌》(Flower Drum Song)改编成了音乐剧。(这部华裔作家的小说,1946年曾有美国音乐剧黄金组合的罗杰斯和海默斯坦创作成音乐剧,在百老汇上演。)小说的女主人公是一个会唱花鼓歌的、生活在唐人街的华裔女孩子。黄哲伦把小说的故事和背景搬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革时期。听说,最近他准备以李小龙的故事创作一部音乐剧。

三十三年前,我观看了黄哲伦的处女作《外来佬》;三十三年后,黄哲伦已经成长为著作等身的著名剧作家。我们期待着在中国能看到更多他的剧作。

作者简介:

沈承宙,国家一级编剧,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武汉市艺术学校校长、武汉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武汉歌舞剧院副院长。

猜你喜欢
斯蒂夫百老汇华裔
百老汇
多措并举加强和改进华裔新生代工作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百老汇之星,逐梦前行
陶欣伯:熠熠生辉的华裔实业家
王赣骏:首位华裔太空人
百老汇所有剧院关闭至今年年底
《拿烟斗的男孩》为何被天价拍卖
纽约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的双轮驱动
“人猿泰山”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