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芳(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曲阜 273100)
华兹华斯被阿诺德认为是继莎士比亚和弥尔顿之后的浪漫主义诗歌运动的领袖。他历来强调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诗歌是人们情感的自然流露。擅长对大自然寄托自己的情感,这与华兹华斯的生长环境以及梦想的破灭、成年后思想的改变有很大的关系。
华兹华斯(Wordsworth William,1770-1850),英国诗人,1770年4月7日生于北部昆布兰郡科克茅斯的一个律师之家,1850年4月23日卒于里多蒙特。8岁丧母,5年后,父亲又离开了他,亲友送他到家乡附近的寄宿学校读书。童年生活非常清苦,寄人篱下的情感伴随始终,对诗人的诗作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诗人青年时期对法国大革命怀着无比的热情,但由于家人的阻碍,阻挡了诗人献身大革命的情怀。后期法国大革命的发展脱离了诗人的革命理念,让诗人品尝了梦想破灭的滋味。
诗人的创作生涯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其中以诗人中期的作品最受欢迎,很多人归功于作者成熟的思想以及高超的写作技巧。但是对于中期作品中频繁出现的坟墓、阴郁的色调、诗人钟情傍晚与诗人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的社会地位全然相反。这就需要借助于美国心理学约翰·弗曼(John Firman,1945-2008)原始创伤理论来解释。
弗曼认为原始创伤是“我——自我”移情关系断裂后个体生命所面临的非存在威胁。从人的生存现实而言,原始创伤无处不在,是人类生命进程中难以摆脱的宿命。死亡是原始创伤的终极存在,将非存在的威胁转化为现实中的灭亡,造成这种“我——自我”移情关系的终久断裂,对一个人的精神打击是最为沉重,创伤程度也是非常深刻的。创伤(trauma)最初是一个医学术语,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创伤的含义开始由身体方面转向心理,在往后的研究中,露西·利斯和弗洛伊德逐渐充实心理创伤上的研究。拉卡普拉在他的研究中强调了叙述对于创伤康复所起到的重大作用,罗伯特·卡波特森对此表示认同,因为“要想完全地回归到社会所规定的完整的自我,要想与世界重新建立联系,创伤主体必须要将所发生的的事情讲述出来,这是叙述的功能。”在他看来,“当用语言来表述创伤性经历时,其结果往往是隐喻性的。”创伤事件往往被创伤主体编码成含义丰富的象征性符号代码,亦魔鬼,以非正常行为等形式出现。不过,创伤记忆很难以交流,因为它们通常无法通过语言层面让人理解。
原始创伤定义类似于《精神疾患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定义。可导致导致心理创伤发生的事件包括:真实的或可能发生的死亡;个人亲历或见证的对身体完整的威胁;严重的侮辱伤害;获悉使家庭成员受到威胁的事件等等。这些事件会通过不由自主地回放、做梦、幻觉等主体难以控制的方式再次发生,亦即是弗洛伊德在其研究中所指出的创伤经验在个体心理上不可避免地“重复”展现,而且弗洛伊德认为所有创伤事件都可以从童年找到创伤事件的源头。另外,心理创伤需要人们寻找一定的渠道比如说移情、叙述等进行情感的转移。
华兹华斯的诗风向来都是温婉含蓄、恬静祥和,如春风拂面,但诗作中经常夹杂的黄昏、能沟通冥界的精灵、阴郁的大自然以及迷茫的心境,这一切显然都不是偶然。浪漫主义学者尤其是湖畔派诗人认为诗歌都是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当然也不例外,其所著的《序言》就是当时诗人心境的真实自白。华兹华斯童年相继丧母丧父,让其缺失一般孩子所拥有的亲情,在他的诗中,他擅长利用一切超灵的事物来感知其父母的存在,他一直期盼有鬼灵、冥界的存在,这样就可以借助鬼灵感知到父母,体会亲情。
此外诗人成年后支持法国大革命的梦想破灭也给诗人沉重的打击,因此在诗人的诗中经常会出现诗人漫步在田间小道。多数人倾向于华兹华斯喜爱大自然,其实更多的是他想在这寂静的地方尽情的任思路飞扬,去静静地幻想那来不及品味的亲情,去感悟梦想的力量,所有的孤独寂寞尽在不言中。
由于常年来深受原始创伤的影响,华兹华斯一向推崇人的感性思想,尤其是注重挖掘人的悲伤情绪,这在作者的诗作《The Vale of Esthwaite》中尤为明显。但是在诗人早期作品中很少涉猎悲剧,多是由于诗人有意识地规避年轻时所受的创伤。但终归没能成功,在《An Evening Walk》里,诗人把日薄西山的夕阳描绘地如此可爱,甚至达到一种狂喜的状态,周围都弥漫着一种超自然的因素。对外人来说作者的想像配合夕阳是一种恐怖的事情,但诗人却乐在其中,这是因为他一直以来都渴望灵魂、渴望冥界的存在,这样通过小精灵的存在可以感知去世双亲的气息。对亲情的渴望越大,所受的原始创伤越严重,更需要作者在大自然中寻找寄托,寻找能够发泄的渠道。
[1]陈才艺.湖畔对歌:柯尔律治与华兹华斯交往中的诗歌研究[I].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45.
[2]黄宗英.如何静听别离:从华兹华斯“复杂快感”看卡如斯的“精神创伤”[J].北京:外国文学研究,1999.
[3]王佐良.英国诗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
[4]张跃军.哈特曼解读华兹华斯对于自然的表现[J].南京:当代外国文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