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思
横沥医院妇产科,广东东莞523000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出生后24h以内,阴道出血量>500 mL的现象[1].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预后不良,即使获救,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甚危及产妇的生命,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2].对于产后出血一定要做到及早预防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产后给予欣母沛可明显加强子宫收缩力,较好地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现以该院2010年-2012年7月收治的120例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选取在该院住院分娩产后出血倾向的产妇120例设为预防性用药组,产妇年龄18~41岁,孕周25~41周,经产妇41例,初产妇79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选取同期由于宫缩乏力而导致的产后出血患者60例做为药物治疗组,产妇年龄18~40岁,孕周25~41周,经产妇22例,初产妇38例.
预防性用药组: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即予5%葡萄糖液500 mL加缩宫素20U静脉滴注,观察组则在宫体注射欣母沛250 ug;治疗性用药组:给予按摩子宫、注射催产素、肛塞米索前列醇、输血输液抗休克等常规治疗,并同时宫体注射欣母沛250 ug,单次注射效果不佳时,可间隔15~30 min重复给药,总量不超过2 mg.
详细记录产后2h和24h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出血量用容积法和面积法计算[3].
疗效判断[4]:显效:单次注射欣母沛后15 min内子宫明显收缩,阴道出血量显著减少.有效:重复注射.30 min内子宫收缩好,阴道流血减少.无效:多次使用子宫仍不收缩.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进行x2检验.
2.1.1 预防性用药组防治效果观察组产后2h及产后24h平均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为20.0%,观察组为5.0%,观察组产后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产后出血量及出血率比较
2.1.2治疗性用药组防治效果60例患者显效49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6.67%,具体见表2.
表2 治疗性用药组防治效果
全组共120例应用欣母沛,12例出现不良反应,3例出现腹泻,4例出现恶心呕吐,3例出现颜面潮红,2例出现一过性血压升高,所有患者未予特殊治疗均自行缓解.
产后出血是产科的危急病症之一,能否及早预防和做出判断,迅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
产后出血首先要重视预防,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对减少产后出血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关文献报道指出,常规运用宫缩剂预防产后出血可减少母方40%的病死率[5].缩宫素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首选药,该药物经济有效,但体内半衰期很短,到达体内后很快被胎盘产生的催产素酶分解而失去作用,且其效果与体内雌、孕激素水平及缩宫素受体密切相关,当受体位点饱和后,增加药物剂量不起收缩作用[6],故而宫缩素治疗部分产妇疗效不佳.欣母沛为卡前列素与氨丁三醇1∶1的化合物,治疗产后出血时,通过增加子宫平滑肌张力,使宫腔开放的血窦和血管迅速闭合,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与传统的前列腺素类药物相比较,欣母沛的半衰期更长,生物活性增强,药剂量明显减少,副反应减轻,因此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欣母沛比缩宫素更优越.该研究资料显示,预防性用药组中,观察组产后2h及产后24h平均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应用欣母沛预防产后出血比缩宫素效果更显著,利于产后恢复.当由于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时,刺激和加强宫缩是治疗宫缩乏力的关键.临床在常规持续按摩子宫刺激宫缩,将宫腔积血或者血块挤出的同时,还要运用子宫收缩药物.该文同样采用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性用药组60例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6.67%,提示欣母沛在治疗产后出血上具有显著效果.欣母沛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高血压、恶心、腹泻、头痛、眼内压升高、脸部潮红、体温上升等,一般是暂时性的,治疗结束后可恢复,该文120例患者应用欣母沛,12例出现不良反应,但所有患者未予特殊治均自行缓解.
[1]顾惠芳.严重产后出血诊治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5):57-58.
[2]朱小玉,姚益冰,董建风.欣母沛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8):36.
[3]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李嘉蔚,刘国成,张江宇,等.欣母沛预防产后出血300例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0):1451-1452.
[5]黄旭君,郭晓燕,谭卫荷.欣母沛预防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疗效分析[J].广州医药,2009,40(2):69-71.
[6]黄旭君,郭晓燕,谭卫荷,等.应用欣母沛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时机探讨[J].齐齐啥尔医学院学报,2010,32(8):120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