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茂源 蒋桂珠 赵福军 于小勇 蔡晓健 钱后福 夏存智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泰州 225500
缺血性结肠炎(IC)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良所致的肠壁缺血性疾病,是缺血性肠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缺血性肠病的50%~60%[1],引起结肠缺血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血管本身的病变和血流量的灌注不足,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肠缺血最重要的病因[2]。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增多,缺血性结肠炎发病率也不断升高,因而IC的及时诊治日趋重要。前列地尔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在治疗心脑血管闭塞性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和取得了肯定的疗效[3-4],而联合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报道较少, 该院2009年1月—2013年10月间对联合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结肠炎进行了临床研究,旨在探讨联合应用以上药物,通过改善肠道的血流,提高缺血性结肠炎的疗效并改善预后,现报道如下。
选取住该院消化内科的缺血性结肠炎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48h内经电子结肠镜确诊,均为非坏疽性缺血性结肠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男8例,女16例,年龄(69.5±3.2)岁;对照组男 9 例,女 15 例,年龄(71.3±3.0)岁。
对照组病例入院后行常规肠道休息、静滴抗生素、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疗程2周。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红花注射液,用法为:前列地尔注射液10 ug 加入生理盐水100 mL 静脉滴注,1次/d,红花注射液20 mL 加入5%葡萄糖250 mL 静脉滴注,1次/d,疗程2周。治疗过程中连续观察腹痛持续时间及便血持续时间。2周后复查结肠镜。
显效:便血、腹痛、腹泻消失,结肠镜复查结肠黏膜病变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便血、腹痛、腹泻减轻,结肠镜复查结肠黏膜轻度炎症;无效:便血、腹痛、腹泻无改善或加重,结肠镜复查结果结肠黏膜病变无显著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总病例数×100%。
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在。
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观察来看,治疗组在腹痛和便血持续时间上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见表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治疗组对于改善症状和预后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显效率75.0%,对照组显效率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见表2。
表1 两组主要症状比较[h,(±s)]
表1 两组主要症状比较[h,(±s)]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tP便血持续时间 腹痛持续时间66.2±17.1 43.6±11.3 1.82<0.01 93.2±31.5 54.3±18.1 2.65<0.01
表2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n(%)]
缺血性结肠炎(IC)是由于结肠某一段肠黏膜供血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的结肠缺血性疾病,任何减少结肠血流的因素都可能导致IC的发生。常见原因为血管因素,如血栓、栓塞、动脉硬化、血管炎、血管痉挛、低血压等,其他原因有肠梗阻、便秘、腹泻、肠蠕动增强等。Marston 将缺血性结肠炎分为非坏疽性和坏疽性,坏疽性IC 多出现急性腹膜炎,病情严重,通常需外科手术,临床上不多见[5]。临床上绝大多数IC 为非坏疽性,临床表现为腹痛、便血、腹泻。随着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及营养状态的改变,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的增多,缺血性结肠炎发病呈明显升高,90%的缺血性结肠炎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1]。老年人的动脉粥样硬化非常普遍,在引起心脑血管狭窄的同时,也可引起肠系膜血管管腔的狭窄,形成微小血栓,肠壁供血减少,引起结肠缺血,导致患者的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层的损害,且这种损害程度与缺血的严重程度和缺血时间成正比,这个过程会产生炎症反应和粘膜糜烂。另外,国内学者[6]研究发现老年人缺血性肠炎患者血流变学指标异常,提示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在血管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各种基础疾病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造成结肠血管阻塞,形成缺血性肠病。因而及早解除肠壁缺血状态,是缺血性结肠炎治疗的关键。
前列地尔注射液具有很强的扩张血管作用,能直接扩张动静脉,并可选择性地显著扩张阻塞部位的血管,增加微循环,同时,前列地尔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收缩、溶栓、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降低血粘滞度、改善微循环等作用。红花注射液的有效成分包括红花黄色素、新红花苷、红花醌苷、红花苷,主要活性成分是羟基红花黄色素A,属于单査尔酮苷类化合物,现代研究[7]表明它具有能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促进血栓溶解、再通血管的作用,并可清除自由基,减少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同时抑制抗凝血反应引发血小板激活因子的释放进而促进血栓形成。动物模型研究表明羟基红花黄色素A 还有提高机体对损伤内皮组织的修复能力及抗动脉硬化的作用[8]。
通过以上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发现,治疗组便血、腹痛等缺血性结肠炎的症状改善快,治疗有效率比较结果,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前列地尔联合红花注射液有协同作用,联合用药治疗扩张了肠系膜血管,改善了血液高凝状态,增加了缺血区的供血供氧,改善了缺血区肠粘膜的微循环,减少了自由基的损害,促进了结肠糜烂与溃疡愈合。国外Green BT 等研究发现20%的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出现急性腹膜炎等症状,发展为坏疽性IC 需要进一步手术治疗[9],该组联合用药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疗效显著,无一例发展为急性腹膜炎转外科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肯定,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1]范建高,沈峰.提高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认识[J].胃肠病学和肝胆学杂志,2011,20(6):491-494.
[2]马志敏,王吉云,马长生.慢性胃肠缺血与动脉粥样硬化[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3,34(2):163-167.
[3]胡洋,王绍谦.脂微球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34-35.
[4]邢同国.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118-119,122.
[5]Marston A,Pheils MT.Ischemic colitis[J].Gut,1996,7:1-15.
[6]谢晓玲,张丽,敖先伟.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6):459,461.
[7]杨小虎,王丹丹,朱彦.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现代研究新进展[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3):102-106.
[8]张明宇,刘丙辰,韦国千,等.羟基红花黄色素A 对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42(5):493-495.
[9]Green BT,Tendler DA.Isehemic colitis:a clinical review[J].South Med J,2005,98(2):217-222.